- 相關推薦
脾胃虛弱如何做
導讀:秋季是一個多事的季節,很多疾病在這個季節都會爆發。那脾胃虛弱呢,也是這個時候最容易出現的,如何來進行調理呢?飲食是關鍵,下面看看哪些食物可以調理好你的脾胃。
紅薯:味甘、性平,歸脾胃經。
作用: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于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栗子: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
作用: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虛食少,反胃,瀉泄。氣滯腹脹者忌食。
香菇:味甘、性平。
作用:益胃氣,托痘疹。宜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屬于發物,麻疹和皮膚病、過敏性疾病忌食。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
作用:補氣健脾,養陰益肺,補腎固精。宜于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泄瀉。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
作用:健脾化濕,清暑和中。宜于脾虛濕盛,食少便稀,暑濕吐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
作用:補益脾胃,養血安神。宜于脾胃虛弱,食少便稀,疲乏無力。氣滯、濕熱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歸脾、肺、大腸經。
作用:補脾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宜于脾胃虛弱胃痛,津虧腸燥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潰瘍。濕證、濕熱證、胃脹腹脹、嘔吐、便稀者忌食;不宜與蔥、萵苣同食。
豇豆:味甘、性平,歸脾、腎經。
作用:健脾,補腎。宜于脾胃虛弱,腹瀉,嘔吐。氣滯證和便秘者忌食。
糯米:味甘、性溫,歸脾、胃、肺經。
作用:補中益氣,補肺斂汗。宜于脾虛腹瀉,近代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粘滯難化,食積證、氣滯證、濕證、脾虛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粳米:味甘、性平,歸脾、胃經。
作用: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宜于中氣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嘔吐、泄瀉。
中醫養生 脾胃虛弱怎么調理
適當服用藥物
中醫脾胃虛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氣虛、脾陽虛、胃陰虛。脾胃氣虛者多氣短乏力、頭暈、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后脹滿、大便溏瀉、面色萎黃,可服用參苓白術散和香砂養胃丸。
脾陽虛主要表現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干、容易饑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可服用參梅養胃顆粒。
注意飲食調養
合理的膳食結構是健康的基礎、“保胃”的前提。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平時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難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
常見健脾養胃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白扁豆、大棗,脾胃虛弱者可以經常食用。脾胃虛弱的患者還可以選用簡便實用的藥膳——
胡蘿卜大米粥:大米100克,胡蘿卜50克,大米煮成粥后加入胡蘿卜,煮熟爛后食之,有健脾溫胃的功效。
糯米小麥粥:糯米50克,小麥仁60克,煮成粥后加糖適量,調味服用,有健脾益中氣之功效。
芡實茯苓粥:芡實15克,茯苓10克,大米適量。前兩味入鍋,加水適量,煮成軟爛,再加入大米適量,繼續煮爛成粥,分頓服。芡實茯苓粥有健脾除濕、澀腸止瀉之功效。
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
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
每天順時針按摩腳趾肚40~80次,重點是第二個腳趾,對緩解胃痛、養胃都很好。
每天上床后,雙手搓熱,將熱掌心(勞宮穴)貼在胃和肚臍上,待熱度稍減,再順時針按摩30~40次。
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覺前,仰臥床上(天氣冷時可在被窩內進行),雙手掌重疊,置于肚臍部位,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60次,或至腹部覺熱為止。結束后,再用手指點按足三里穴(膝關節外側膝眼下3寸兩骨間)。
此外,積極向上、輕松樂觀的情緒可以使人體陰陽平衡、氣血暢通、神志清楚,使身體保持健康狀態或促使疾病痊愈。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當人的精神愉快時,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指揮作用加強,人體內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調整,保持著旺盛的新陳代謝。
總結:脾胃虛弱吃什么好呢?在生活中,脾胃虛弱的人很多,要想治療這種現象,平時可以多吃一些上文推薦的美食,這些食物可以有效的調節人體內脾胃虛弱的現象。
【脾胃虛弱如何做】相關文章:
虛弱體質的養生方法有哪些12-25
養脾胃的方法有哪些01-11
如何做好銷售12-20
如何做個有魅力的女人12-19
如何做好客戶拜訪03-08
好吃的肉粽子的要如何做03-07
春季寶寶運動保健如何做04-22
男性該如何做好養生保健12-25
如何做好鞋子導購員04-01
如何做一個優雅的女性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