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與環境營銷隨筆
環境指的是區域消費,因為有所不一,即效率的推進也不能完全按照規定的章程來辦事,但常識卻被利益所博弈著。
利益迫使追求者讓效率最大化,要最短的時間內“大躍進”,本人看來怎么也不切合實際,可是偏偏說人說此成見是固步自封,墨守成規。
此事的起因還得從B廠家老總來A公司出差說起,A公司接B廠家品牌不到半年的時間,在運作6個月之后由原來區域代理換簽做了省級代理。但先前市場一直做的是不溫不火,開發速度緩慢,A公司也對應的做出了一些調整,將以前員工帶步拜訪客戶升級由面包車代替。在效率上大大緩解了員工的體力勞動,增加了拜訪客戶的`數量。
在談到來年規劃和方向時,B廠家老總給出了建議,認為A公司效率太慢。例舉出C公司的市場運作方案,大意是采取地級會議形式開發,一個縣放5到10家加盟店。A公司老總是個膽大心不細的人,聽的是直點頭。(A公司所在市場區域環境一般是一個縣城一家加盟店。)回去與公司全體人員商討推翻之前設計方案。
以高度而言,B廠家老總無疑排在首位,但給出的成見是站在高度上給的,與A公司市場環境能否吻合,還需推敲。A公司聽信此點也有撥開迷霧見花明的感慨。
兩者系于一條船上,出發點是一致,推進該品牌快速進入市場。
A公司推翻之前設計方案,采取此方案,本人認為還需斟酌。需考慮到效率與環境的對應性,C公司畢竟不在A公司所在區域,消費與環境也各有不同。實不實用還要另說。
就效率來講,要想最大化,是基于之前本區域經驗之上的,而不是外區域的借鑒。但在利益和“高人”的鼓動之下,此點就會被扭曲。這不無前例,陳安之的成功學就讓急于求成的人走了一回彎路。
效率創新不是不可以,比如A公司把面包車代替徒步把員工的體力轉化到與客戶溝通上。但要想改變市場游戲規則一地多家制實屬太難,也不符合基本邏輯范疇內。跳出常規思想實在是有些滑稽。還是更多的腳踏實地,安穩些。
效率的推進也不能完全按照規定的章程來辦事,但常識卻被利益所博弈著。為什么這樣?因為有些人實在是沉不住氣,多想一躍而起。規章指的是一套方法走天下。市場會好使嗎?一套方案促銷對全省的加盟店,也不會有人贊同吧?
誠然,環境不一樣,環境是掌控效率的玩家,效率只能跟隨環境,而不能改變環境。A公司顯與急功近利,淡化了環境的存在,如出一轍的還有B廠家的老總。所謂的創新面前,傳統就不被看好,因為傳統走起來實在是太慢,太累。
這不得不給我反思,一個要效率,一個又不在位置上。這如何能出結果呢?結果恐怕是沒有結果。
效率與環境,讓我想起了職業的發展軌線,從吃飯到發展,讓我想起了工作的意義,從吃飯到唯工作生活化。它們之間視乎都存在著同一個共性,那就是時間和過程。中規中矩和墨守成規,所承載的是讓效率和環境更加的和諧。
【效率與環境營銷隨筆】相關文章:
你不是沒時間而是沒效率隨筆02-14
此等效率怎堪言-隨筆散文04-19
巧設課堂小結,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隨筆)12-06
環境使然生活隨筆02-21
所謂環境雜文隨筆01-11
環境使然的生活隨筆02-10
熱愛環境-隨筆寫作08-04
創設實驗環境提高實驗復習效率論文07-06
關于統計手段結合營銷提升效率論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