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里有些什么》的教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掌握生字、詞語。
2、理清課文脈絡。
3、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二、重難點:
1、理清課文脈絡時,注意講析段落的不同分法。
2、回顧說明文的有關知識。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分析“宇宙”的構詞方式:“宇”,無限空間;“宙”,無限時間,因此它是并列結構的詞語。讓我們來看看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
2、檢查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并寫出詞語:
灼熱閃爍涯際龐大眩目骨骼
廣大得無邊無際——(茫無涯際)涯,邊。
微小得不值一提——(微不足道)足,值得。何足掛齒
(2)課前提問:
課文的體裁是什么?
明確:說明文。
回顧學過的說明文單元:
明確:第一單元: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點;
第三單元:說明的順序(時間、空間、邏輯)
這個單元的要求:
明確:說明的方法: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引言論、列數字、
下定義、分類別(回顧以前的課文,各舉一例。)
宇宙里到底有什么?
明確:恒星、恒星系、太陽系、銀河系、星云、行星、宇宙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3、聽課文錄音,理清課文段落:
明確:
一(1—11)恒星
第一層(1):引出說明對象。
第二層(2-6):介紹恒星的基本情況。(第6節小結)
第三層(7-9):介紹恒星的有關情況。
第四層(10):介紹宇宙里的星云。
第五層(11):回答宇宙里有些什么,從而說明宇宙是物質的。(小結)
溫度高、體積大、密度大、種類多、距離遠——物質無窮無盡
二(12—20)恒星系
第一層(12-14):介紹銀河系。
第二層(15-17):介紹銀河系外的恒星系。
第三層(18-19):介紹整個宇宙都在運動。
第四層(20):宇宙是無窮無盡的,它的運動也是無窮無盡的。(小結)
太陽系、銀河系、恒星系、運動——運動無窮無盡
三(21)宇宙是可以認識和征服的
對象:宇宙
特點:物質無窮無盡
運動無窮無盡
順序:由近及遠、由無知到未知
4、分析課文的第一部分:
(1)第一層:以親切的口吻和簡潔的語言引出說明對象。(值得以后在寫作中借鑒)
(2)快速閱讀課文,思考:
恒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各類恒星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這一層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明確:
恒星不同點相同點
說明方法
體積密度表面溫度
大很大很大非常小全都是灼熱的、龐大的氣體球,全都是發光發熱的。分類別
打比方
列數字
作比較
中不太大不太小只有幾千度
小非常小特別大高達3萬—5萬攝氏度
(3)第三層: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
(4)第四層:說明方法:分類別。
(5)第五層:小結第一部分,理解“宇宙是物質的”本質特征。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分析課文的第二、三部分;
2、小結課文的說明方法;
3、歸結宇宙的本質特征,體會語言的生動性。
二、重難點:
分析課文的說明方法。
三、教學過程:
1、復習舊課:
(1)課文的體裁。
(2)說明的方法。
(3)宇宙有些什么?恒星的共同點是什么?第一部分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2、分析2、3部分:
(1)一、二層:主要說明宇宙是無窮無盡的,運用了打比方、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2)三、四層:以太陽系為例,說明“整個宇宙都在運動,在發展”。
明確并出示幻燈片:
名稱定義分類特點
恒星自身能發出光和熱的天體,如織女星、太陽。1體積很大,由非常稀薄氣體物質組成。
2體積比較小,由密度特別大的物質組成,溫度高達3-5萬攝氏度。
3中等恒星,體積不太大,密度不太小,溫度幾千度。
行星繞著恒星的不發光的星體。不發光,繞恒星轉動。
星云浮游在星星和星星之間,由塵埃和氣體組成。1本身不發光,反射恒星的光亮的叫亮星云。
2本身不發光,是黑暗的,叫暗星云。
銀河系由1000億顆以上恒星組成的鐵餅狀的恒星系。由1000億顆以上恒星組成,呈環形,直徑為10萬光年。
恒星系由無數恒星組成的集合體,如銀河系和河外星系。數以億計的恒星系仍是宇宙的一個極小部分,飛快運動。
(3)分析第三部分:先讓學生談談他們所了解的人類征服宇宙的有關情況,然后引導學生理解宇宙是可以認識和征服的,以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3、小結課文的說明方法:
列數字:表面溫度至少3000攝氏度。
每秒鐘能飛16.7公里的宇宙飛船得走幾萬年。
作比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氣的幾萬分之一,……
火柴頭那么大的`一點點就抵得上十多個成年人的重量,……
光線和宇宙飛船。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還小。
打比方:螢火蟲——閃爍著寒光的小星星。
恒星——水滴,說明在宇宙里所占的比例極其微小。
鐵餅,環——銀河系的形狀。
分類別:恒星——大、小、中。
星云——亮星云,暗星云。
舉例子:仙女座。
所有的星星和恒星系全都在飛快地運動著。太陽也帶著地球和其他
行星以每秒19公里的速度飛奔。
下定義:亮星云,暗星云
4、歸納宇宙的特征,分析說明的順序:
特點:物質無窮無盡
運動無窮無盡
順序:由近及遠、由無知到未知
恒星(肉眼可見)——行星、星云
銀河系(肉眼可見)——銀河系外的恒星系
太陽有行星(已知)——其他恒星也有行星
恒星系(已發現)——別的恒星系
5、分析課文的語言特色。
(1)準確性:
想來會有不少不發光的行星饒著他們轉的吧。(表示推測,去掉便成肯
定,不符合認識規律。)
表面溫度至少有三千攝氏度。(表明最小限度,去掉不準確。)
表面溫度高達3萬-5萬攝氏度。(因為表面溫度不等于內核溫度。)
大約一千萬萬顆以上的恒星組成……(表約數,去掉變確數,不科學。)
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恒星。(表明數量,去掉后變成全部,
不準確。)
(2)生動性: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無盡的宇宙。當你看到靜靜的夜空中閃爍著寒光的小
星星的時候,說不定還會把它們當作螢火蟲呢。
哪里知道,這條天河淹沒了……得數一千多年!
【《宇宙里有些什么》的教案】相關文章: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11-25
宇宙里有些什么的教案09-05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學設計11-16
《宇宙里有些什么》的教學設計09-01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學設計11-16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學設計12-18
宇宙里有些什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學反思范文11-07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學設計范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