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羊毛評課稿
這是一節精彩的音樂課 ,很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學習歌曲《剪羊毛》,并有感情地進行演唱。創編歌表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節課中,陳淑賢老師正是抓住學生純潔質樸的愛,抓住了學生的動情之處,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演唱歌曲達到情感共鳴,我認為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教材給了學生能夠抒發情感的機會,給了學生創設情感的空間,豐富了音樂課堂,讓過去只唱不感受,重技能輕情感的音樂課,變得有血有肉,生動活潑。
聽完《剪羊毛》這一課之后,我發現有很多音樂感受方面的知識點我們可以在讓學生學唱這首歌時滲透進去。比如:(1)運用《剪羊毛》歌曲旋律的三種不同音樂片段,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并隨著音樂的進行走到自己的座位上。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在不熟悉歌詞內容的情況下首先先來感受音樂所體現的情境。然后可以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聽音樂感受速度的變化、聽辨樂器音色、聽音樂選擇形象、聽音樂模唱等等。(2)可以讓學生聆聽老師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試著評價老師的演唱。再引導學生看圖創作并記憶歌詞,最后呈現歌篇,指導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究竟效果如何,還有待于下次老師嘗試后再定結論。
教學目的的明確;教學要求具體, 教學內容典型,講授準確恰當; 既有學科整體素質培養,又有思想教育。
1.教學活動應學生心理特點,重點突出。問題精當,富有啟發性。
2.表達完整,條理清楚,準確生動,語言準確。演示熟練,板書設計合理、工整,有啟發性。
學生興趣濃厚,思維活躍,積極參與學習。
【剪羊毛評課稿】相關文章:
將心比心評課稿01-20
梯形評課稿01-20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