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蜻蜓評課稿
紅蜻蜓評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紅蜻蜓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學期,我有幸聽課實驗小學徐老師的課,這是四年級下學期的一首二聲部合唱歌曲,歌曲雖然很短,但是,要唱好卻不是很容易,特別是二聲部的和諧。
在新課導入前,我們都聽到了集體的豎笛吹奏《掀起了你的蓋頭來》,從這里,可以完全反映出老師對學生平時的教育和訓練。徐老師是一個特別注意平時強調要求的老師,在她的要求和教學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四年級學生從一年級到現在的成長和進步。同時,在學習歌曲之前使用的練聲,也表現了徐老師在聲樂方面的特點。
縱觀這堂課,它充分體現了音樂理念里的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她在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個性及教學特色,為學生營造了和諧、互動的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
一、以談童年、聽音樂導入
教師以談話引領學生,提示學生可以通過歌曲回憶到自己的童年,并讓學生在歌曲中的回憶中,順理成章的進行了發聲練習。
二、在感受中了解歌曲、學習歌曲
教師在上課前做了很多準備,從精心設計的幻燈片就可以看出來,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圖片和音樂,讓學生反饋出童年在草坪上與紅蜻蜓嬉戲、玩耍的感受,從而引出歌曲背景,并在重復欣賞感受中引出課題。這樣,讓學生以感受為主,以審美情感為主的理念就真正的運生了。
教師在引入課題后,讓學生讀課題,這樣,就強化了學生學習本課的重點方向。從中,學生能準確的感受到音樂中描述的事物和情景,并快速的進入音樂創造的.音樂環境中學習。
三、利用學生聽辨能力輔助教學
在學習歌曲的同時,教師把學生有序的分成了兩個聲部,然后通過聽、唱和解決難點來讓每個聲部獨力完整的表現好。
在整個環節中,學生的聽辨能力是相當重要的,也就是說,學生的聽辨能力與教師長期的訓練是分不開的。學生在聽中辨別,在唱中發現難點,再由教師分析、解決,效果表現得很好。
同時,在處理歌曲中,也是讓學生用音樂知識結合感受來處理的。
四、利用豎笛來學合唱
合唱教學,對所有的老師來說,都應該算一個難點,那么,面對合唱教學,徐老師是怎么做的呢。她讓學生分聲部齊奏,這樣,其實就是讓樂器先開始合唱,在熟練后,再變為人聲合唱。
由于豎笛吹奏的音樂已根深于學生心中,這樣,更不致于走調,也不會跑到另一個聲部去。
總的來說,教師在環節設計中,整堂課很流暢,課堂教學很有整體性,并能通過分組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合唱所要求具備的基本能力。正因如此,學生才能很快的進入狀態,快進入狀態。
【紅蜻蜓評課稿】相關文章:
將心比心評課稿01-20
梯形評課稿01-20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