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衛國
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培養學生寫作說明文的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基本任務,也是訓練學生觀察,表達能力的重要方面。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對寫作說明文的興趣相對其它文體而言,要小些,甚至有些學生因對說明文的閱讀欣賞不感興趣,而產生厭煩情緒。教師的教學收效甚微,學生的提高非常有限,以致很多的教師甩開了寫作說明文的訓練。如何改變這一局面,提高學生寫作說明文的興趣,給作文課堂引入活水呢?我們可以嘗試寫作“詠物詩”,來進行說明文體的詩意化訓練,用詩歌的形式來寫說明文,既訓練了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表達的說明能力,又豐富了教學中的文學含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收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
何為“詠物詩”,即指那種以客觀的“物”為描寫對象,或細致地刻劃它的色彩與形態,或借以抒懷興感的詩作。如下面兩首詠物詩:
電風扇
一生都在散布 / 風言風語 / 偶爾住嘴 / 頭腦又開始發熱
天鵝
不必裝作很神秘 / 在人跡稀罕的沼澤里 / 你也要低下頭來覓食 / 如果你真的偉大 / 我想,癩蛤蟆 / 也不會把你的肉覬覦
第一首以客觀的“物”--電風扇為描寫對象,形象地刻劃其功能方面的特征;第二首在對天鵝生活習性的描繪中融入了主觀性的詠嘆。總之,都是由“物”而引發詩,而詩又通過對“物”作形象地描繪,賦予“物”以美感,還能“因物而興懷”,因而好的詠物詩總能將“物”與“詩”有機結合起來。其中對“物”的描繪,需要對客觀事物進行認真仔細地觀察,這就離不開說明文中對事物狀態、性質、功能等作準確的說明,或事理的闡明。因而,寫作好一首出色的詠物詩,必須有準確敏銳的觀察能力,其寫作構思的過程就無形地融入了說明文體的訓練。詠物詩的特點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⑴多用擬人手法,語言形象,刻畫入微。好的詠物詩,都能用生活化的口語語言,輕輕松松,廖廖幾筆,極為儉省地描繪出事物的特征,準確而逼真。擬人化的手法更拉近了讀者與描寫對象之間的距離,或讓人粲然一笑,或讓人唏噓一嘆,傳神的刻畫讓讀者回味不已。
⑵“形”“神”兼備。詠物詩描其形,是第一層次,求其形似,不是詠物詩中的上品,在形似的其礎上求其神似,融入作者的主觀視角和思想,這才是第二層次,也是一般詠物詩的特點。所以古人有“取形不如取神”的說法。
⑶借物抒懷。詩人詠物,常常希望能借物表達出自己的的理想和志向,或者表明自己對某些事物的看法,這便是寄托,以此來抒發情懷。如我們熟悉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終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
學習寫作詠物詩,應由淺入深,按照“描形-繪神-抒懷”層層提高的步驟來訓練,不可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特別是在“描形”的環節上,力求突破,要引導學生如何把握事物的突出特征,如何捕捉住可以入文的形象點,要舉出生動的示例,讓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通過教師示范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在訓練中,應注意幾個方面:
① 首先,要選取常見的,特征明顯的對象,以便于學生觀察,易于描繪其形其狀其功用。離學生生活實際很遠的事物,不能選用。在引導觀察時,要多啟發學生如何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表達事物特點。如:
電飯鍋
生米時 / 你睜一眼閉一眼 / 做成熟飯時 / 你仍睜一眼閉一眼
鋼筆
你有一個軟肚腸 / 裝著一個混沌的世界 / 你有一個硬舌頭 / 吐出幅幅清晰美麗的圖畫
窗玻璃
隔絕著寒冷、灰塵和噪音 / 透過來光和熱
②在“描形”有所突破的基礎上,再求“描神”,要融入自己的一些個性眼光,或情感、或觀點、或心志,以增添表達的含量和感染力。這屬于提高層的訓練。如:
融入觀點類:
遙控器
把人寵得越來越懶 / 自此以后 / 你的一生便難再逍遙
剃須刀
斬草 / 但不除根 / 后患無窮
闡釋心志類:
月亮
陰,是你的憂患 / 晴,是你的心愿 / 圓,是你的期盼 / 缺,是你的遺憾
冰山
這里是冰山 / 古今無人來 / 只因胸懷太寒冷 / 落得人人冷眼待 / 何日陽光來 / 幾時入人懷
抒發情感類:
星星
你,沒有月亮的皎美 / 更沒有陽光的燦爛 / 但是,如果天空中沒有你 / 宇宙就失去了浩瀚
鞋
臟了自己 / 清潔了他人 / 屈辱的一生 / 結束在垃圾堆 / 我明白了 / 甘在人腳下 / 才顯出自己的高貴 / 才永遠和人相伴
此外,我們可以讓學生選取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按要求作文,再討論推敲,全班交流,總結得失,真正讓學生的觀察表達能力有所提高,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讓課堂在充滿趣味的訓練中把“單調的說明”變為“詩意的棲息”。
作者地址:湖北監利縣朱河鎮初級中學 433325
作者郵箱: zhu81xu2004@yahoo.com.cn
[說明文體的詩化訓練(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整體的同義詞
2.認識正方體的課件
3.液體的壓強課件
4.關于氣象的說明文
6.觀察物體的教案
10.雪花晶體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