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觀后感范文(精選14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校園欺凌觀后感范文(精選1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校園欺凌觀后感1
校園欺凌會從各個方面影響著孩子。校園欺凌不僅對社會環(huán)境造成了不良影響,而且還給學生造成恐懼緊張的氛圍。
校園欺凌也會影響學習,無論您的孩子是被欺凌的對象還是只是旁觀者。因此預防欺凌是十分必要的。
預防校園欺凌也需要家長的參與。平時多和孩子溝通,如何去處理好和同伴的關系,多聊聊他們的社交生活,通過這樣的溝通方式就能知道孩子發(fā)生什么事情。
但有些孩子被欺負后可能不敢告訴父母或老師,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可能預示著孩子被欺負的信號。例如,老是說身體不舒服,身體出現淤青,傷痕或者逃避校園活動以及下降的成績,被欺負的孩子可能在情緒、性格、飲食習慣都有許多的變化,這個時候家長們就要提高警惕了。
我們家長要經常給孩子灌輸健康的思想,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fā)生沖突,發(fā)生沖突立即找老師解決。放學不要貪玩,按時回家,遠離暴力游戲、動畫片及電視劇。不要沉迷于網絡,要慎重擇友,多交益友,不交損友。我們要給予孩子更多家庭關愛,注重和孩子的溝通與交流,平時教育孩子不要采用打罵等極端行為,教育孩子平常待人接物。文明有禮,引導孩子學會分辨事情的對錯曲直,不以暴制暴,當然還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方法。
校園欺凌觀后感2
校園是我們學習樂園,成長的搖籃。我們渴望在和諧安全的校園環(huán)境中愉快地學習,健康的成長。然而,校園里也時常有不和諧的音符。也許因為一個誤會,有人惡語相加,也許因為一次無意的`犯錯,有人揮起了拳頭,當我們遇到校園暴力時,千萬不能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應及時報告老師或父母,有必要時還要尋求法律保護,同時也不能不計后果,以牙還牙,惡意相報,只會導致雪上加霜。
我們如何預防和應對
1、在威脅與暴力來臨之際,首先要告訴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壓正,終歸大多學同與老師以及社會上正義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堅持的后盾,會堅持站在自己一方,千萬不要輕易向惡勢力低頭。
2、大聲提醒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會為此付出代價,同時迅速打電話報警或大聲的呼救。
3、如果危險發(fā)生,可用自己的書包、掃把、凳子、桌子等物件來擋,可以躲避受到打擊。會保護好自己。
4、如果周邊有人,要學會大聲的呼救,引起周圍的人注意,必須保護生命安全第一。
5、在校園內如果遇到同學威脅勒索、敲詐,一定要及時的告訴老師和家長。
我們要遠離暴力,平安上學,平安回家,遇到暴力問題不要回避,不要膽小怕事,要勇敢面對校園的不良風氣,因為懦弱,往往會助長別人對你的攻擊行為,要用正義,凜然和正義的態(tài)度,努力降低自己受到人生攻擊的概率。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孩子在健康的環(huán)境,學習成長。我們一起努力!
校園欺凌觀后感3
提起校園,我們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幕幕純真又美好的畫面。但是,校園欺凌和暴力成為了校園金色陽光里一抹令人憂慮的陰影。這就是老師讓我們看的『預防校園欺凌』宣傳片的主題。
宣傳片首先介紹了一個典型的校園暴力的案例:20xx年12月1日,山東一名14歲少年扈強,和同學產生了矛盾,最后竟持刀捅死了那位同學。被捕時他說:“我想弄死他,反正我才14歲,法律又不會拿我怎樣。”,扈強因為沒有法律意識,認為自己未成年,法律不會判他的刑,而捅死了自己的同學。雖然國家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利,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嚴懲違法者,社會才會公平。因此,扈強受到了法律的嚴厲懲罰。
隨后,宣傳片又介紹了很多防止關于校園欺凌和暴力的知識,如:校園欺凌和暴力的分類、主要引起的原因和預防措施等等。
在我們的校園里,雖然沒有『預防校園欺凌』影片講述的案例那樣典型,但類似的事還是時有發(fā)生的,如:有的同學要其他同學給他作業(yè)進行抄襲,不同意就打人家;有的一言不和就動手打人……通過對影片的觀看,大家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我感到: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園欺凌和暴力頻發(fā),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我們應當多措并舉,特別要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堅決遏制漠視人的尊嚴與生命的行為。
我向大家呼吁:預防校園斯凌,從我做起,讓我們的校園成為一個和諧、美麗的大家庭。
校園欺凌觀后感4
校園欺凌,這是一個威脅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會和諧的問題,為全社會所關注。當孩子走進校園,作為家長或多或少會擔心自己的孩遭受校園欺凌。但大部分家長對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發(fā)生的原因、怎樣應對校園欺凌等問題并不了解。11月28日晚和孩子一起觀看了沈老師主講的《面對校園欺凌,既保護好自己也不做旁觀者》線上直播講座,讓我和孩子對校園欺凌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沈老師的講座內容十分豐富,講課的形式也很多樣,十分易于學生和家長節(jié)接受。她通過與線上家長和同學的互動開始,從小調查導入引出什么是校園欺凌,然后講解了是什么原因導致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形式、如何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等問題。和孩子一起聽完這些內容,對以上問題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明確了雖然每個孩子個性不同,面對校園欺凌的具體情行不通,但在面對的校園欺凌時都應該堅決說“不”,應該及時跟老師和家長反饋和溝通。但正如沈老師在講座中多次提到的:很多老師和家長不知道如何應對校園欺凌,即缺乏應對校園欺凌的技巧和能力,我個人認為面對校園欺凌學校和家長錯誤的處理方式可能會使校園欺凌事件變得更加糟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對教師應對校園欺凌應對能力還是十分必要的,家長也要掌握基本的應對校園欺凌的技巧和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聽完沈老師的講座感覺這個話題確實是很有必要讓學生、家長和教師了解的,這次講座使我對校園欺凌有了更明確的認識,能深深體會到了校園欺凌的危害,希望孩子在學習完后不但能夠區(qū)分開玩笑和欺凌,而且能知道平時應該怎么做,真正會敢于對校園欺凌堅決說“不”。
校園欺凌觀后感5
校園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是教育我們成才的地方,但屢見不鮮的校園暴力欺凌卻打破了校園應有的寧靜。校園暴力欺凌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破壞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和諧校園的建設。
校園欺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索要錢物,不給就威逼利誘、暴力脅迫、以大欺小以眾欺寡、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同學間因“義氣”之爭,用暴力手段爭長論短、不堪長期受辱,以暴制暴,沖動報復等,那么,暴力欺凌事件的后果將怎樣?
公安機關根據其后果不同分為毆打他人,故意傷害。毆打他人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理,屬于治安案件;而故意傷害則是依據《刑法》處理,屬于刑事案件。但無論哪種案件,最終的結果都是違法者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名譽受到影響,金錢受到損失;對違法人員的危害是巨大和不可挽回的。
第一、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受到拘留處罰的,要送拘留所執(zhí)行。受到拘役和有期徒刑刑罰的,要在監(jiān)獄或看守所服刑。
第二、金錢受到損失。金錢損失主要包括罰款和賠償兩部分。毆打他人的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最高可處1000元罰款,故意傷害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要判處罰金。賠償是指對受害人進行賠償,項目包括醫(yī)藥費、護理費、營養(yǎng)費、誤工費、交通費等。罰款(罰金)加上賠償就是打架的金錢成本。
第三、名譽受到損害。毆打他人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根據情節(jié)的不同,違法人員要受到一日以上,十日以的下的行政拘留處罰;犯故意傷害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根據傷害程度的不同,要受到拘役,管制和有期徒刑,案底將留存公安系統(tǒng),在全國任何一臺接入公安專網的計算機都能查到,這樣必然對升學、工作及從事經濟活動產生影響。
校園,本該是一方凈土、文明的殿堂。然而,同學之間因瑣事引發(fā)的校園暴力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對比,我們真誠的呼吁廣大同學:涵養(yǎng)理智,莫讓美好的青春蒙受沖動的懲罰!
校園欺凌觀后感6
校園欺凌是當下熱門的議題之一,不做校園欺凌者,不做被欺凌者都是我們學生應該重視的問題。今天我們上了一節(jié)不一樣的思想品德課,在課堂上看了一部關于校園欺凌的電影《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講的是兩個小少年相知相識以及互相救贖的故事。陳念是一名在復讀學校的學生,她成績優(yōu)異,家境一般,甚至有些窘迫,母親被卷入一場傳銷風波,每當母親回家時,總有人上門討債。她在校園里受到魏萊等同學的欺凌,雖然報警了,但是由于法律在校園欺凌中的漏洞,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劉北山是一個輟學的社會不良小青年,但有一顆善良的心,在某一次遭到其他小混混毒打時,善良的陳念路過報警,讓他第一次有被人關心的感覺。
從此劉北山走上了保護陳念的路,兩個人相互關心,一起成長。
但是好景不長,總有一些社會的毒瘤唯恐天下不亂,魏萊不甘心陳念被人保護,過上平靜的生活;雖然劉北山走上了正途,但是他的朋友依舊為非作歹,做上了殺人放火的這檔子事。
陳念在魏萊咄咄逼人的情況下,失手把魏萊推下樓梯致死;劉北山為了保護陳念,替她攬下了這件事。但是隨著警察的一步步深入調查,秘密逐漸浮出水面。
劉北山為了保護陳念,不惜替她去坐牢,“我這個人什么都不是,沒腦子,沒錢,也沒有未來,但我喜歡一個人,我想給她最好的結局。”看到這句話,我這個淚點超高的人,竟然留下了眼淚,教室里也隱隱約約的有抽泣聲。原來每個人心里都有溫柔的一面,不管你是什么職業(yè)什么身世。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所有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最近兩會召開,完善有關校園霸凌的法律成了熱門的話題,我們也需要從我做起,做好一個學生的本職任務。
點評:語句通順,句意流暢,言辭優(yōu)美,敘寫形象、生動、鮮明,語言表達能力較強。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細揀,素材似為主題量身定制。情節(jié)波折性較強,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校園欺凌觀后感7
周一,我與同學們一同聽了關于“校園欺凌”的講座,這讓我對“校園欺凌”的危害有了新的了解。
在和諧美好的校園中,同學們互相幫助,攜手共同進步,這里充斥著歡樂與幸福,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美好,可是世間的萬物都有著兩端,有陰就有陽,有白就有黑,同樣,有歡聲笑語就有黑暗的剝削。“校園欺凌”聽上去離我們很遠。可是它時常發(fā)生在我們身邊。
本應當和諧的校園為何總是發(fā)生欺凌事件,處于花季的少男少女為何喜歡用暴力來解決問題?這是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去反思的。
“校園欺凌”并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是家庭教育的欠缺、學校管理的不嚴格、青春期心智的不成熟。總結起來就分為兩點:1環(huán)境。2自身。
現在的我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在父母的過度溺愛中成長,造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這一心理。完事都會先為自己考慮,如果一旦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便會以極端的方式來索取,從而就產生了“校園欺凌”這一行為。這就是生活環(huán)境所造成的影響。
而自身的影響是架立在環(huán)境之上的,就如同生物進化般,自私自立的思想將會在腦中生長、擴散、惡化,最終覆水難收。而“校園欺凌”的規(guī)模也會隨之擴大。
因此,要想避免欺凌的發(fā)生,應從小樹立正確的三觀,學會換位思考。懂得“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道理。
我相信,今后漫漫長夜將會被陽光所照亮,美麗的校園里將再次充滿歡聲笑語與朗朗書聲,而“校園欺凌”這一邪惡的種子,將會被無盡黃沙所湮滅。
校園欺凌觀后感8
星期三的品德課上,我們觀看了一部視頻,這部視頻的題目就是《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的主講是"宗爸",他用樸實、幽默的語言為我們講解了什么是校園欺凌,遇到校園欺凌怎么辦,以及如何預防校園欺凌。看完之后,我總結了三個詞,就是自衛(wèi)、預防和勇敢。
關于自衛(wèi),我想說的是:相信很多人以為是我打你一拳,你就還我一腳,其實并不是這樣,自衛(wèi)是指保護自己,而不是去傷害別人。比如有人追著你,你要丟下他要的東西快速逃跑,但如果他故意要欺負或者傷害你,你要抱著旁邊的路人的大腿向其求救,若無效,你就要找到一個角落,爭取躲進去,把自己身體重要部分保護起來,不受攻擊。
而預防是指不讓校園欺凌發(fā)生,那么如何預防呢?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多交朋友。因為朋友多了,人家剛想欺負你,就看見你正與一群人玩得很嗨,哪里還敢欺負你呀?直接就跑了。所以廣交良友,多多益善。
勇敢就是說要在受到欺負后說出來,勇于發(fā)泄,不要悶聲不響地收欺凌。因為只要你說出來了,大家都會幫助你,不然他欺負了你一次,就肯定會有第二次,甚至還有第三次,這樣會產生一個惡性循環(huán),讓他一直來欺負你。而你卻一直都忍,這樣做不但對自己不好,而且對其他人也不好,還會讓他更加大膽,肆無忌憚地去欺負更多的人。
總之,我們要與同學們和平共處,既不要欺負別人,也不要收別人欺負,一定要做一個正直、樂觀,敢于表達的人,而且我們還要團結起來,讓校園欺凌絕跡!我想這才是這個視頻最大的目的吧!
校園欺凌觀后感9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影片——《校園暴力》,它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該如何保護好自己,免受他人的侵害。
《校園暴力》講述的.是一位叫祥翔男孩的故事。一天,媽媽叫祥祥出來吃飯,叫了半天,卻沒有看見他出來,走進房間,發(fā)現祥祥昏倒在地上。媽媽趕緊把他送到醫(yī)院,醫(yī)生說:“祥祥是因為暴飲暴食才昏倒的。”媽媽覺得很奇怪,在媽媽一直追問下,蘇醒后的祥祥只好向家人說出了自己遭到敲詐的真相。原來祥祥受到高年級同學的敲詐,每天都要給他們錢,,而且一次比一次多。每次祥祥給他們錢后,回到家就猛吃東西,不敢告訴父母和老師,才造成今天的后果。
同學們,如果這件事發(fā)生在我們身上,你們會怎么做呢?有的同學說:“我可以抓住一切機會,撒腿就跑”。假如跑不掉呢,難道像祥祥那樣,乖乖的把錢奉上嗎?有的同學說:“我和他們拼了,就是不給他們錢。”這樣一來,可能自己的生命安全就要受到威脅了。有的同學又說:“告訴爸爸,讓爸爸狠狠地揍他們一頓!”……。那么到底哪一種方法才是最可取的呢?我覺得最正確的做法是,當遭到第一次敲詐時,假裝妥協(xié),把錢給他們,記住他們的相貌,佩戴的校徽,然后告訴班主任或家長,甚至可以告訴警察叔叔,讓他們保護自己!
我們一定要牢記祥祥的教訓,要學會保護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健健康康地成長!
校園欺凌觀后感10
11月27日,按照學校的要求,作為學生家長我認真收看了《預防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的知識講座,感覺本次講座內容對家長在如何預防校園欺凌方面的有很好的引導教育作用,本人深受啟發(fā),認為教育局和學校組織收看講座非常有必要。
校園欺凌事件雖然發(fā)生在學校,發(fā)生在學生身上,但這也是社會大環(huán)境的一個縮影,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校園欺凌”不但對“受害者”造成傷害,而對“欺凌者”自身同樣造成傷害。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并采取相應措施,共同努力,減少此類事件的發(fā)生,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我認為,面對形形色色的校園欺凌,學校和家長重點還是在預防。首先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家長應當關心孩子,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對于孩子的不良交往一定要堅決予以杜絕,教會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學會自我保護方法。教育孩子保持一個積極向上、快樂的心。同時要關注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關心孩子的內心感受和心理健康。作為學校和家長都要引導孩子樹立“遵紀守法為榮、違法亂紀為恥”的思想,增強孩子們反欺凌的意識,為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敲響預防的警鐘,學會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如果遇到欺凌問題,家長要與學校加強溝通,共同協(xié)商處理。
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個社會、一個學校所必不可少的。讓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建設書香校園、陽光校園,做一個講文明、守紀律的寬容友善之人,為孩子共建友善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校園欺凌觀后感11
校園是一方凈土,文明的殿堂,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是教育我們的地方,但校園欺凌卻打破了校園寧靜,校園欺凌嚴重危害著大家的身心健康。
老師說,校園欺凌主要六大形式:1.語言欺凌2.關系欺凌3.身體/行為欺凌4.網絡欺凌5.性別欺凌6.性欺凌。頓時,我的眼球被“關系欺凌”這四個紅彤彤的大字吸引。我不禁思緒萬千,想起那一件事:五年級時我和小芳、小紅是好朋友。但是,有一天她們倆在一起玩,不理我,孤立我,還在背后說我壞話。我當時十分的傷心、生氣,但我又不敢報復她們,只找老師家長。后來我接受了老師提的建議,可是她們仍是不理我。
經過那件事,我體會到被欺凌者的心情,與他們感同身受。我也希望欺凌者能體會被欺凌者的想法和感受,不要再欺負其他同學。要真誠對待他人不期待他人的改變與付出。
為了大家能在寧靜美好的校園里快樂學習,我在此呼吁大家:要與同學和諧相處,為他人著想,如果被同學欺凌了,要及時和老師家長反映,不要獨自一個人忍受,也不要以牙還牙報復別人讓我們一起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校園,不要讓校園欺凌給校園蒙上一片陰影。
校園欺凌觀后感12
周四學校請了一位犯罪學學院的專家來為我們講解校園欺凌的壞處,舉了好幾個事例。
我還記得那個叔叔講過這樣一個事例。有四個人,他們好像發(fā)現另外一個人告了他們的密。這四個人就群毆那個人。他們用了各種惡劣的手段,比如讓他趴在地上,胳膊背過來,使勁折,但是沒有折斷,不是因為他們想對那個人仁慈一點,而是他們折不斷,沒勁兒;再比如,拿大水泥塊去砸那個人的頭。幸好他及時躲開,但是砸到了背上,瞬間就暈倒過去。他們還在他身上踩來踩去,甚至在他身上尿尿。后來那一群人就回家了。我記得后來他們分別被判了13年、10年、5年等。
講到校園欺凌,我還想到了很經典的一個故事,就是貝貝熊中的大高個兒一伙欺負一個新轉來的同學的故事。他們給他起外號,胡編亂造,笑話他。這是男生之間發(fā)生的事。
在貝貝熊里,還有女生之間發(fā)生的事,比如小霸王塔菲欺負小熊妹妹的事情。塔菲有一次打了小熊妹妹,她意識到塔菲是一個壞孩子。這件事,她哥哥也知道了。后來,小熊妹妹就苦練功夫,為了防御塔菲。于是,有一天,小熊妹妹看見塔菲用石子打一只還不會飛的小鳥。然后,小熊妹妹就趕上前去。塔菲也意識到了小熊妹妹向她這邊來。于是她就掄起拳頭過來。這是小熊妹妹一閃,一出拳。“嘣!”塔菲的鼻子出血了。如果別人欺負我的話,我也會像小熊妹妹這樣勤學苦練,學會自衛(wèi)并幫助別人維護正義。
專家講解校園欺凌的事讓我懂得了,犯罪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校園欺凌也是犯罪。類似的現象在我們中間也有,雖然沒有這種這么嚴重。聽完這個叔叔的講解了以后,我會遠離這種行為。
校園欺凌觀后感13
老師每次對我們進行法制教育,都會使我使我受益匪淺。因此,我也非常關注法制教育。但是,今天晚上,我無意間看了網上的一個新聞——致命的欺凌,心,一下子跌到了谷底……近年來,校園欺凌這個詞越來越多地見諸報端電視。它們如同一個個充滿毒液的腫瘤附生在校園里,使美麗的校園變得可怕。《致命的欺凌》主要講了一個學生在網吧中被幾個同學圍毆致死的事情,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樣經過四小時的毒打就這樣沒了,面對四小時的毒打的學生的朋友,也沒有來勸架或者通知家長,而出了事情,督學人員竟然說謊不知道學校的校長叫什么名字….
我們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應當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種子,長不出和平的芽,單純的冤冤相報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的進步,現在校園里出現了校園暴力,鬧的同學們都人心惶惶。在威脅與暴力來臨之際,首先告訴自己不要害怕,千萬不要輕易向惡勢力低頭。而一旦內心的篤定,就會散發(fā)出一種強大的威懾,讓壞人不敢貿然攻擊。
大聲地提醒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行為,會受到法律的嚴格制裁,他們也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在能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聲呼救,碰到“下暴”應盡量保持鎮(zhèn)靜,不要驚慌,有勇有謀的保護自己。
校園欺凌觀后感14
治理校園欺凌需要學校發(fā)揮主體作用,這是必須的,學校是擔當學校安寧、和諧秩序的第一責任人,需要制定完善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要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充分利用心理咨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疏導,等等。但是,治理校園欺凌不能只靠學校單打獨斗,還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需要建立“聯合部隊”。
這支聯合部隊包括三個內容:
一是家長部隊,孩子在學校欺負人,家長是責任擔當人,對于暴力孩子的家長,我們要加強教育引導,幫助家長學會教育孩子,讓孩子走出暴力陰影,家長部隊很重要,直接關系暴力孩子的轉化。
二是社會司法部隊,就是我們必須在校園建立校園警察,一方面,對校園欺凌現象形成震懾;一方面,及時對校園欺凌現象進行制止。同時,我們要建立司法教育強化培訓班,對暴力孩子進行強制教育。
三是鏟除社會暴力文化部隊。校園欺凌誕生的土壤來源于社會暴力文化,如暴力影視暴力文化,游戲暴力文化,暴力文學,等等,我們應該建立一支鏟除社會暴力文化的部隊,對于有暴力文化的影視、游戲、視頻、文進行清除,鏟除校園欺凌誕生的土壤。
校園欺凌現象誕生于家庭和社會,危害于學校,治理這種現象,必須從學校開始順藤摸根,鏟除根源。
【校園欺凌觀后感】相關文章:
校園欺凌觀后感10-25
校園欺凌講座觀后感11-22
校園欺凌預防觀后感11-21
預防校園欺凌觀后感06-15
有關校園欺凌講座觀后感01-03
校園欺凌事件案例觀后感12-03
校園欺凌防溺水的觀后感01-10
校園欺凌觀后感(精選5篇)03-09
校園欺凌觀后感15篇11-21
校園欺凌觀后感(精選11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