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縣艾滋病防治、結核病防治、消毒監測、病媒生物防制、公共衛生監測、職業病防治、碘缺乏病防治、質量控制等工作均有效開展,為疾病預防控制取得很好效益。
(五)強化監管,確保衛生監督執法規范有序
一是加強醫療市場的監管。集中精力扎實有效開展打擊無證行醫、超范圍執業、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工作、隨意增設診療科目、擴大診療范圍、刊播虛假醫療廣告等違法行為,探索建立防止反彈的長效管理辦法。督促各醫療機構嚴格落實診療護理規范、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核心制度,確保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采取日常監督與集中整治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力度,排除干擾,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嚴格依法監管,建立健全打擊非法行醫監管的長效機制,大幅度減少無證行醫行為,共有5家非法診所被依法移送公安機關,醫療服務市場得到明顯凈化,為人民群眾營造一個安全、和諧、文明的醫療環境,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二是加強飲用水等衛生監管。對全縣公共場所 212 家經營單位和供水單位 23 戶進行了監督檢查,共出動衛生監督執法人員1526余人次,抽檢水樣 41個,下達監督意見書 389份。開展了飲用水衛生安全宣傳周活動,組織了兩個宣傳小組采取定點咨詢、散發宣傳單等多種形式,深入村莊、學校及人口密集的廣場、公園等處,向廣大市民宣傳飲用水衛生知識,散發傳單共1000余張,懸掛橫幅20條。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監督覆蓋面達100%,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強化餐飲具集中消毒監管水平,提高監管質量。三是加強職業、放射和學校衛生監管。加大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增強農民工職業衛生防護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健康權益。放射衛生監督覆蓋率要達到100%,監測、許可率達90%以上。加強以傳染病防控為重點的學校、托幼機構衛生監管,確保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和衛生安全。共檢查學校、幼兒園及周邊公共衛生單位18戶并下達了監督意見書,取締無證經營公共衛生單位5戶。通過此次專項整治活動,凈化了學校及周邊環境。四是加強五項基本建設。加強業務學習培訓,提高衛生監督員的執法業務水平,新增一批執法取證和辦公培訓設備,改善執法能力建設。完善衛生監督網絡,做好鄉村衛生監督協管、公共衛生服務協管等工作。落實新的衛生監督信息化制度,提高衛生監督信息化水平,提升監督隊伍的整體素質。五是加強衛生行政許可。嚴把審證關,認真做好管轄范圍的衛生行政許可工作,衛生許可證申辦由衛生窗口統一受理,遵循“誰發證、誰負責”的原則,對新辦、換發衛生許可證的單位或個人,耐心指導,不具備發證條件的單位,堅決不予以發證。
(六)城鄉聯動,深入開展婦幼保健工作
一是提升衛生保健服務能力建設。規范婦幼保健服務設施,完善艾滋病檢測室及相關醫療檢測設備和辦公條件的改善,為衛生保健服務能力建設添上一筆重墨。
二是認真實施“降消”項目。實行分片責任制,堅持定期下鄉督導,為全縣鄉鎮達到省級“母親安全鄉級衛生院”的標準做了大量工作,力求完善產科基礎設施建設,改進服務態度,增強業務水平,提高整體素質,規范鄉鎮婦幼保健工作,提高產科質量,提高住院分娩率。
三是全面實施“安康工程”。成立了項目辦,同時建立了宣傳欄,開展縣轄區0-6歲兒童及孕產婦系統管理,按照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免費為長堎地區孕婦進行產前檢查5次,產后訪視2次,同時建立孕產婦檔案。免費為0-3歲以下體檢,兒童健康體檢1018人次, 3-6歲以下兒童體檢數12551人。
四是認真開展婚檢工作。全面啟動免費婚檢工作,指派專人負責,科室齊全,健教室每天滾動播放《新婚學校》《托起明天的太陽》《中國減少出生缺陷,殘疾行動》等宣傳教才。為新婚夫妻提供良好的衛生保健知識。
五是積極實施母嬰阻斷傳播項目。提高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的意識,切實有效控制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的發生,嚴格按照《新建縣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積極地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制定和印發《新建縣縣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各部門工作職責,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
(七)搶抓機遇,注重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
緊緊抓住醫改對中醫藥事業政策支持的大好時機,在中醫醫療服務網絡建設方面,以“名院、名科、名醫”建設為目標,改善基礎設施和醫療條件,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和普及性。在提高中醫藥可及性方面,鄉鎮衛生院按照有關標準建設好中醫科、中藥房,進一步提高設置率,有效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在診療技術方面,對在我縣各級中醫醫療機構行之有效的獨特診療技術方法,認真挖掘整理,大力推廣應用。在疾病防治方面,對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和疑難病以及預防保健等方面的優勢領域,進一步做強做大、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強化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推廣適宜技術培訓,繼續實施鄉鎮衛生院中醫骨干培訓計劃,在鄉村醫生培訓增加中醫藥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了農村基層中醫藥人員服務水平,評選和推廣中醫名醫。
(八)改進作風,全面樹立衛生系統良好形象
根據省、市、縣改進工作作風的若干規定,結合衛生系統實際出臺相應的貫徹落實意見,各單位都堅持少開會、開短會、講短話、講真話、講新話、講管用的話,注重會議實際的效果。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在接待群眾時做到熱情主動,堅決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把為群眾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放在工作的首位。把行風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醫德醫風考評制度,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嚴格落實廉政準則,強化糾風專項治理,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維護好衛生工作者在廣大人民群眾心目中風清氣正、無私奉獻的良好形象。
統籌兼顧,努力完成其他各項衛生工作。加強信息的溝通和交流,強化衛生新聞宣傳,正確引導輿論,創造更加有利于衛生改革的輿論空間。扎實推進藥品和醫療器械集中招標采購和醫療廢棄物處理工作。加強衛生文化、思想政治和黨建工作,推進行業精神文明和平安建設,做好信訪穩定和安全生產工作,營造全系統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