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家庭教育的語錄集錦55條
芭蕉生實死,蘆竹葦亦然。貪利者如是,必能自損傷。《別譯雜阿含經》卷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家庭教育的語錄55條,歡迎閱讀借鑒。
1、故知人道,不要別觀,總觀無我一行亦得,若能明見身心無我,則是見道!墩缡邋冉洝肪砥呤
2、一切諸法真心所現,如大海水舉體成波。(唐)法藏《賢首五教義》
3、此中應說心真如名之為心,即說此心自性清凈,此心即是庵摩羅識。(古印度)無著《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三
4、當知若諸眾生所有苦生,一切皆以愛欲為本!峨s阿含經》卷三十二,第913經
5、這世間,有一條道路,叫做歸途;還有一種淡泊,叫做菩提。于是,將心放逐于天涯地角,把那曾經的舊事,遠去的回憶裝入行囊,風情山水,沉淀歲月。在花開時,約見菩提,作一場心際修行,歸于心靈的原鄉,找找一顆云水禪心。
6、人生如夢,這場夢不論是美夢、噩夢,我們都是這場夢的主人,可以選擇在美夢里不迷失,陷入噩夢時保有醒覺的能力。一海濤法師
7、開悟之事,絕無僧俗之別,但能真參實修,時節因緣自會現前。張秀才 隨順世緣無呈礙,就是在家人悟后顯用的樣子。悟者之心如水面之澄明, 絕不會因云影浮動而自起波瀾,即使外力推波助瀾,而水之本性何曾有 異?此境界不可思不可議,只可當下體證。
8、修忍辱行就是種相好,因為能忍辱,所以他的村1貌就莊嚴;如果一個人脾氣大,相貌就丑陋!先
9、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斗疬z教經》
10、所謂禪在當下,就是用禪的精神、禪的方法、禪的見地、禪的功夫指導我們如何面對生命的當下、生活的當下。
11、若頓悟自心本來清凈,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凈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摩門下展轉相傳者,是此禪也。(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
12、生活中的紙醉金迷只是一具華麗的空殼,在珠光寶氣的背后通常是人性的沉淪。沉迷于榮華富貴的人多是膚淺的人,在繁華落盡時他們會備受煎熬。倘若一味執著于對物質的追求,執著于世俗的欲求,最終必然要承受空虛的煎熬。因為人們站在生命的終點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所執著的事物其實并沒有多大意義,浮生一夢,終是一無所得。
13、對他人友愛,才能收獲愛。
14、水往往給人以柔和婉轉的感覺,一如微笑給人的柔和之感。正如為了健康人們須日日飲水一樣,為了歡樂人們也應時時微笑。
15、以分別為道,以煩惱為道,以疾病為道,以鬼神為道,以苦為道,以死為道。(宋)藏巴嘉熱大師"六平等"
16、"南無阿彌陀佛"是彌陀發給十方眾生的信息,我們聽到、口稱,即是收到了彌陀的信息,并回應了彌陀的呼喚。愚癡的眾生收到慈父的信息,茫然不知所以,下意識原樣返回一條信息,阿彌陀佛收到是如何地驚喜呀!
17、但誰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認為珍貴的東西時,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關的美麗像沙子一樣悄悄從指間溜走?每個人掌中所握的沙子數量都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找不回來。
18、懺修黑白為下根戒;于福慧資糧無貪,知一切如幻,為中根戒;修一切善不求;,見空性,乃上根戒也!
19、只要自心有力量,就可以挑起使命,不怕外來的壓力。
20、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法界一相,無所不遍!堵鈳熇П矍Ю彺蠼掏踅洝肪戆
21、世間有情,一結斷時,余一切結皆亦隨斷,云何一結?是謂我慢。所以者何?諸所有結,細中粗品,一切皆以我慢為根,從我慢生,我慢所長。如樓觀中心,眾分所依止,中心若墜毀,余分皆墜落。如是我慢結,眾結之所依,我慢結斷時,諸結皆隨滅。《本事經》卷一
22、心住無住處;心不住一切處;心不住善惡有無內外中間,不住空不住不空,不住定不住不定;如是名無住心也。
23、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意謂一切法無體,體惟凈性,即是一切法體惟凈性,所以諸法一如,稱為一真法界。
24、父母唯一應為孩子做的就是找到孩子的熱情所在,并鼓勵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并發揮得淋漓盡致。找出熱情所在是一個辛苦又玄奧的過程,需要很大的自由空間,父母若施加壓力只會適得其反。父母只要告訴孩子做選擇時不要考量地位或收入,要問心中的真誠與共鳴。
25、一項調查顯示,每天玩兩小時以上電子產品的孩子,約有67%會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問題。心理學家指出,這可能是因為電子游戲與電視節目對孩子的感官刺激比較大,使得他們無法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現實世界。
26、有些父母,幼兒園老師,教寶寶數數時,看見他們掰著手指頭數,就會要求他們放下手,要求心里記。心理學家說,這種數數方法并不科學。正確做法:數數時不妨讓他們數數手指,衣扣,玩具等,從具體的東西一開始。掰指頭數數是孩子數學概念發展必經的階段。
27、無法掌控權利的人將被權利毀滅!!
28、西方國家是一種社會矛盾分散化,中國社會是一種兩極化。
29、交流是必須的。我指的不是八卦寒暄打發時間而是思考的碰撞。
30、但一念不生,前后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知。
31、水能性淡為吾友,竹節虛心是我師。
32、法性本來空寂,不為生死所絆。
33、讓學生直面學習中的困難,打破快樂輕松學習的神話,這是每一個明智的師長要做的事情。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收獲的,將不僅是知識,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難的勇氣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34、一次考試分數的高低是偶然的,可是家長是否負責任,卻必然地決定了孩子發展的方向。教師的一視同仁總是相對的。對于教育責任感特別強、能與教師緊密配合的家長,教師對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別關注一些——這是很公平。因為沒有家庭配合,教師努力全然是做無用功。
35、一次考試的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識掌握了沒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歡讀書。即使從應試的角度考慮,從長遠來看,讀書也是所有功課植根的土壤,他的貧瘠與豐厚,關系實在重大。
36、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
37、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長一截——一學期就在全然不同的兩個檔次了。資質相同的孩子,攤上不同的父母,其發展也不一樣。
38、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對您真實的寫照。您就是啟明燈,就是北斗星,又是一年您節日,祝您快快樂樂。
39、我最無語的就是說"我都知道"的。對于知識,你做做題?對于人生,你說你經歷了?眼高手低比一無所知可恨,別怪我們心中不屑。
40、向來覺得,如果真誠的感情遭到冷漠的拒絕,那么感性和理性的那一方都是值得尊重的,該譴責的是不懂得尊重高尚的情感和以傷害他人為豪的那個,那樣的話,失去也沒有什么值得遺憾的了。
41、放輕松,別給自己和別人太大壓力。
42、變強的過程中,得到的越多,也有能力付出更多,更好,方式更恰當。
43、論行為,習慣重;論學習,思維重。
44、我們可以讓孩子,從幼兒園,從小學,就帶他去感覺他的身體,讓孩子在草地上,閉著眼睛打滾,讓他的身體滾過那個草地,用嗅覺、觸覺感覺到草地、泥土、氣味,那個時候身體是比較真實、具體的.。我們講了太多屬于道德性,概念性的東西。如果沒有一個健全的身體做基礎,都會落空。
45、文學和科學相比,的確沒什么用處,但文學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教育也如此,所謂的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本質,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46、哪怕是學狗叫,也要叫得與眾不同!
47、在北大學《刑法》不跟陳興良學是你的損失,在清華學《證據法》不跟我學是你們的損失!
48、怎樣的老師造就了怎樣的學生。圣明的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是現成的知識寶殿,而是鼓勵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教他們建筑。生活要樸素,學習要努力,做人要坦誠,對人要真誠。每天我都微笑著向快樂出發,因為前方有需要我傳播快樂的人。
49、我相信,講臺就是鍛煉我、錘打我的地方,我將永遠愛我所愛,無怨無悔。 永遠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永遠用寬容的心態面對學生。教師要以東風化雨之情,春泥護花之意,培育人類的花朵,繪制燦爛的春天。
50、沒有愛的教學,宛如無水池塘,終將群鮮枯竭。愛就是教育,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是寬容而不是縱容,是誘導而不是命令。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孩子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級,承受著孩子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51、任教主,這部《葵花寶典》是你傳給我的。我一直念著你的好處。
52、每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熱愛學習的,都是具有自信的,這些品質都是孩子成長必備的。――楊廣德
53、凡人有記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識未開,則多記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識既開,物欲漸染,則多悟性,少記性。故人凡有所當讀書,皆當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讀。
54、你有花時間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嗎?我當然有。很好!不照顧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個男人。
55、即使zhà藥,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讓他爆炸而不造成損害。
【2021年家庭教育的語錄集錦55條】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的語錄集錦69句01-01
家庭教育的語錄集錦78句12-30
家庭教育的語錄集錦70句12-30
家庭教育的語錄集錦88條12-29
家庭教育的語錄集錦80條12-27
家庭教育的語錄集錦35句12-26
家庭教育的語錄集錦49條12-25
家庭教育的語錄集錦40條12-24
家庭教育的語錄集錦75句12-22
家庭教育的語錄集錦46條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