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国产午夜三级-国产性大片黄在线观看在线放-国产性老妇女做爰在线-一区一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06-22 13:57:26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匯總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匯總5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

  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寫出本課題《望洞庭》一詩所描繪的景色。

  4、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溝,感受頗深,并寫了非常優美的文章。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陽市附近,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諸多名勝。

  生:著名詩人范仲淹來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經典之作。

  師:介紹得真不錯,咱們一起去看看。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師: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師: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生:月明星稀、風清月朗、風月無邊、皓月當空

  4、師送一組詞,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5、引出課題

  師: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多媒體出示詩和配樂朗誦。

  二、精讀會意

  1、自讀全詩,明要求。

  讀準字音,讀不準的生字看生字表,讀通詩句。

  2、檢查自學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來說一說。

  (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兩相和。(多媒體出示)

  相:相互。和:和諧、協調。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師:你理解得真不錯。

  生:我理解兩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生: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生:我理解了潭面無風鏡未磨(多媒體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

  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

  生:朦朦朧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詩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誰能美美地把這兩句詩讀好?(給生配樂)

  湖光/

  秋月/

  兩相和,

  潭面/

  無風/

  鏡未磨。

  (二)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多媒體出示)

  生:遙望:遠望。

  師: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

  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里一青螺。

  師(出示實物:白銀盤和一個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白銀盤里放著個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師:請你與畫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嗎?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

  師:這句詩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請生讀好這兩句詩。

  遙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銀/

  盤里/

  一青螺。

  師:這首詩意境很美,誰能美美地把它吟誦并背誦。

  師: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你能想象出這樣的景色嗎?用上一兩個形容詞來說一說。

  生:秋天的一個夜晚,我和劉禹錫登山岳陽樓,遙望洞庭湖,銀色的月光灑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銀盤里的一個青螺,十分惹人喜愛。在這個寧靜和諧的夜晚,我和劉禹錫依依話別。

  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個湖面像籠罩著一層薄紗。朦朧中,那君山就像一個放在白銀盤里的青螺,我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生:

  三、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游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

  評析:

  一、注重遷移、積累、感悟,習慣情趣

  活用了于永正的五重教學法,用兒童化的語言讓孩子們從讀中發現問題,產生美感,產生樂學感。

  二、在操作過程中重情趣

  古詩詞很美,但不好教,在一幅直觀的畫面中,學生有針對地去匹配他已有的知識,既回憶起了以往學過的風清月明、風月無邊,又把握了詩文審美韻味與內涵。在積累語言與情感的基礎上,注重對生命的感悟,展示自己對古詩的個性解讀,白銀盤里一青螺一句低調處理,更顯示了學生能觸類旁通地創造性思維。

  三、口頭為語,書面為文。

  寫不止半壁江山,兩根柱子一條龍之說,提升了習作的地位,使之更科學合理化。在課堂上強調課文對生活的熱愛和練說練筆的積極性。將課后的習題設置成岳陽樓上望洞庭的情境練說,有的學生進入了角色,在與劉禹錫的朋友話別;有的利用了搜集的資料介紹了《題君山》的詩文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把對景色的描摩,詩意的外化活用糾個性的表達中,不正是語文素養的提高嗎?而課首的成語系列也自然的水到渠成、學以致用。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認識壞、扎等8個字,會寫壞、松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懂得好朋友之間應該友好相處。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松鼠嗎?松鼠長什么樣?它最喜歡吃什么東西?(松果)對,小朋友對小松鼠還記憶猶新,不過今天老師要向小朋友們介紹的兩位朋友里邊除了松鼠以外還有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請看課文。

  二、學習生字和課文

  1、請小朋友們用鉛筆標出課文的自然段,并回答出來。

  2、自由讀課文,同時用鉛筆把文中的生字勾出來,多讀幾遍讀熟為止。

  3、同桌交流、幫助,解決不認識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齊讀生字。

  5、開火車讀,分小組讀。

  6、全班交流:識記生字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如:熟字加偏旁:不──土──壞

  少──口──吵

  比一比:環──壞

  爪──抓

  每──莓

  7、給生字組詞,不對的要及時給予糾正。

  8、分4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內容:

  ⑴小組成員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可提出來,其他成員給予幫助。

  ⑵組內成員分段讀課文。

  ⑶邊讀邊思考:

  ①課文有幾幅插圖?分別畫了什么?

  抽生一一作答。

  ②松鼠和小熊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

  ③紙船和風箏在松鼠和小熊之間起了什么作用?

  ⑷全班齊讀課文。

  ⑸分組分段朗讀課文。

  ⑹讓生提出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全班一起解決。

  ⑺學習了課文以后,小朋友們明白了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分段檢查朗讀情況:

  小朋友們,誰能讀好第一段,就請站起來讀。(以下各段類推)

  2、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

  讓生按照書上的提示和自己的想法把小熊和松鼠之間發生的事情表演出來,看誰表演得最好。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激發興趣,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通過你們的介紹,我發現,你們的家鄉是個非常可愛的地方!你們的介紹,讓更多的人了解了你們的家鄉。要知道,我國多少風景區在最初是名不見經傳的,說不定因為你們的介紹,會使你們的家鄉成為著名的風景區呢!這次習作就請小朋友們介紹自己家鄉的景物。介紹的時候,要注意把景物特點寫清楚,如能寫上自己的想象或關于家鄉景物美妙的傳說,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習作

  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了解全班習作的情況。

  第四課時

  修改習作

  一、指名讀習作,師生評議。

  可選2—4篇各具特點的習作,扣寫得比鉸清楚的,想象較豐富的,并加上傳說的,或者存在帶有共性的缺點。

  評價標誰:語言是否通順明白、是否寫出了景物的特點、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習作

  三、老師范讀優秀習作。

  四、寬帶網

  1、自讀教材中的導語。

  2、讀自己搜集的描寫大自然的,勾畫出精彩片斷。

  3、抄寫在采蜜本上。

  4、鼓勵學生經常做摘錄,養成好習慣。

  第五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出示課本里的詞語。

  2、學生自己讀詞語,想想你發現了什么

  3、交流:每個詞中兩個字的意懸是相反的。

  4、說一說,還發現哪些詞有這個特點?引導學生發現更多類似的詞語。

  大小 多少 東西 來往

  二、日積月累

  1、我會填

  (1)自己嘗試填一填

  (2)指名說說是怎樣填的,并說幾句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

  2、讀讀背背

  (1)自由讀成語

  (2)指名讀,讀準生字的音。認讀生字:姹、紫、嫣、繽、郁、旭、皓、崇、峻、懸、峭

  (3)引導發現:看看每一行成語有什么特點?

  第一行:多用于寫花草樹木的

  第二行:寫日月的

  第三行:描寫山的

  (4)多樣讀

  (5)背誦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音樂巨人貝多芬》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文章。該單元所選的文章都是描寫歷史人物的感人故事。探尋他們的足跡,學習他們的精神,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對于貝多芬的故事,初一的學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淺顯的,模糊的。這篇文章以細膩的筆法,形象的描寫了這位音樂巨人獨特的個性和精神。走近他,了解他,學習他,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內容,培養搜索信息的能力;

  2.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3.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精神,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學法指導:

  1、速閱讀的方法:不出聲、不回讀、不指讀、不唇讀,搜索重要信息;

  2、讀寫結合法:讀是基礎,是吸收;寫是表達,是創造。

  3、自主探究法:小組間的討論和評價。

  四、教學過程:

  (一)音樂激思,遙看大師:

  播放貝多芬的作品《命運交響曲》,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沉思遐想。追問:聽這曲子你想到了什么?這首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印象中的貝多芬是怎樣的?剛才我們與大師貝多芬進行了一次心靈的交流,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音樂巨人貝多芬》,看看這個被稱為扼住命運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說明:音樂是宇宙通用的語言,通過聽,激發學生想象和閱讀的興趣,自然的導入課文,拉近了文本與學生的距離。

  (二)整體感知,走近大師

  1、快速閱讀課文,讀完四人一組討論,交流。客人是怎樣訪問貝多芬的,其間主要寫了幾件事?

  2、再談對貝多芬的認識。

  說明: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這一環節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

  (三)局部品味,觸摸、評價大師

  剛才我們初步了解了音樂大師貝多芬,現在我們再由外表到內心對貝多芬進行更深入細致的了解。

  1、劃出描寫貝多芬外貌的句子,抓住關鍵詞語說說這些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個性?

  2、這些描寫是按照什么次序來寫的?明確:由整體到局部,局部(由上到下)

  3、貝多芬的哪些語言觸動了你的靈魂,請談談你的感受。

  在20節、22節、24節、27節等處

  4、再請學生談談:你眼中的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

  讓學生各抒己見,結合課文和自己舊有的知識來談。明確: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說明: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

  (四)拓展延伸,摹寫小我

  1、從這篇文章中,你認為要寫好一個人物必須注意那幾點?

  明確:要通過多種描寫刻畫人物,外貌描寫(與眾不同之處,以形傳神,忌臉譜化)語言描寫(符合人物的身份、個性)

  2、寫作:《猜猜他是誰》為題,寫一個班內人物,重點通過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寫出該人物獨特的個性。交流。

  說明:讀書貴在能入能出,借鑒模仿是寫作的基礎,通過寫能進一步感悟領會本文描寫人物的精妙。

  (5)回顧課文,與大師平等對話

  再次聆聽《命運交響曲》,邊聽邊寫《貝多芬,我想對你說》,寫出一兩句有獨特見解的話。相互交流。

  說明:以音樂為背景,加以評論,便于學生創造性的閱讀,拓展了學生思維的空間。

  板書設計:

  衣著 整體

  頭發 蓬亂 上

  形 外貌 頭部 眼睛 深邃 局部

  嘴 緊閉 下

  神 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說明:此板書重點突出,條理清晰,一目了然。

  總體評價:此教案注重學法的培養,使學生在與大師的對話中,自主探究。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而且潛移默化的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精神。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6秋天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秋天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習難字“熟塘報落岸”。

  2、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秋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讓學生觀看一段關于秋天的錄像片,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跟秋天有關的課文,教師板書課題:秋天,請同學們讀一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藍天池塘岸邊電報運動場熟了當作底下金子往下落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藍:上面是“草”字頭,下面的“監”字第一筆是豎。注意與“籃”字區分。

  塘:左右結構,部首是“土”字旁,右邊是“唐”字。“唐”字的第七筆是豎,要出頭。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熟: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上是一點一橫,左中是口;左下是“子”,第三筆要寫成提;右上是“丸”字;下面是四點底。

  報:左右結構,右邊的筆順是:橫折鉤豎橫撇捺

  落: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洛”字,這是一個上形下聲的形聲字。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5)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稻:稻子,水稻。農作物的一種,我們吃的大米就是水稻脫殼后的米粒。

  藏:捉迷藏,藏起來。就是躲著不讓找到的意思。

  催:急著、催促的意思。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附:板書設計

  6秋天

  熟塘報落岸藍金池底當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按照一定的順序認真觀察畫面,看懂圖意,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秋天的的特點,知道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感受到秋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比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秋天的特征。

  2、使學生知道秋天是果實成熟的季節,葉子發黃落下,候鳥南飛等一些自然現象發生在秋天。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抓住秋天的特征,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

  2、體會秋天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教師和學生一起做摘蘋果的游戲。誰摘下了蘋果,就帶著同學們讀生字。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藍天池塘岸邊電報運動場

  熟了當作底下金子往下落

  二、學習課文

  1、從整體入手學習,教師伴著音樂范讀。

  (1)讓學生邊聽邊在文中標出自然段。

  (2)思考:秋天到了,自然界的景物有哪些變化?

  2、教師結合學生的發言,出示相應的插圖,學生一邊看插圖一邊讀課文,圖文對照。

  3、逐段學習課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看課文一邊標出共有幾句話。

  (2)讓學生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談一談讀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寫秋天來了,天又高又藍,還有一朵朵白云。教師板書:天:藍高云:白

  (3)教師出示句子讓學生進行比較:

  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A.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B.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知道加上“高高的”使句子更具體。

  C.指導朗讀,突出藍天的特點。

  (4)讓學生觀看畫面,欣賞秋天的天空。

  (5)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文字體會秋天的美麗,讀出語氣。

  讓學生自己練習,而后指名讀,大家進行評價。

  第二自然段:

  (1)小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怎么樣?

  秋天,稻谷熟了,一片金黃,像是鋪上了一層金子一樣。

  (2)讓學生在書中畫出喜歡的語句,談看法,體會糧食豐產的景象。

  (3)指名讓學生談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

  “一眼望不到邊”說明稻田所占面積大,是好大一片,使人看不到邊際。

  “黃澄澄”是寫稻田的顏色,這是稻子成熟的表現,說明了糧食的豐產。

  “鋪了一地金子”說明稻子長得好,滿地都是,用比喻的方式表明稻子成熟。

  板書:稻田:一眼望不到邊,一片金黃。

  (5)師小結:秋天,稻子成熟了,大地一片金黃,遠遠的看不到邊際,就像是金子灑滿地,面對這一切你會想到什么,讓學生運用讀的方式,體會那種豐收的喜悅。而后指名讀,進行評價。

  第三、四自然段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

  A.讀這兩個自然段。

  B.想一想,告訴我們什么?

  結合課文中的插圖和有關語句談一談秋天大自然的變化。

  (2)各小組交流學習情況

  一片一片樹葉從樹上落下,小魚藏在落葉下邊把落葉當作了傘,小螞蟻在落葉上爬來爬去,來回跑著,把落葉當作了運動場。燕子看到了落葉,把落葉當作了電報,它們要到南方去過冬了。

  板書:黃葉:落下來。小魚——傘小螞蟻——運動場燕子——電報

  (3)師小結:這些語句使我們感受到:秋天來了,自然界里的小動物,小昆蟲們那種歡快的心情,還有秋天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4)練習朗讀,邊讀邊體會小動物、小昆蟲們那種歡快的心情,還有秋天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注意指導:

  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A.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B.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知道加上“一片一片的”能夠說明樹葉是怎樣落下來的,是一片接著一片往下落,陸陸續續的感覺。)

  C.教師和學生一起用實物演示。

  D.指導朗讀,突出落葉的特點。大家評議。

  三、組織學生觀看秋天的錄像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秋天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業

  1、看圖說說圖的意思。

  2、在小組內練習朗讀課文,而后互評。

  附:板書設計

  7我要的是葫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讀“藤”、“哇”、“蚜”三個字。

  2、讀課文,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讀課文,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習難字“掛、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實物——葫蘆,讓學生認一認,這是什么?葫蘆可以作中藥,能治病。

  2、今天我們學習一個跟葫蘆有關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蘆》。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一讀,糾正讀音:蘆:字音是l*,第二聲。讀“葫蘆”一詞時,是輕聲,跟著老師再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義,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葫蘆掛些怕盯鄰居治奇怪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葫蘆一些掛著雪白鄰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語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蘆:上面是“草”字頭,下面的“戶”字第一筆是點,注意與“盧”字區分,“蘆”在“葫蘆”一詞中讀輕聲。

  盯:左右結構,部首是“目”字旁,右邊是“丁”字。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表示目不轉睛地看。

  怪: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右上是“又”字,下面是“土”字,注意與“經”字區分。

  掛:第六筆是橫,不是豎,兩個“土”字上下排著。

  些:上下結構,上面的筆順是:豎橫豎提撇豎彎鉤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賽過:勝過。本課指種葫蘆的人希望葫蘆長得比南瓜還要大。

  掛:本課是結(ji5)的意思。

  蚜蟲:昆蟲,身體卵圓形,綠色,黃色或棕色,腹部大。吸取植物的汁液,是農作物的害蟲。俗稱:膩蟲。

  奇怪:納悶,不理解。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價。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的是一個人種葫蘆的事。這個人不知道葉子和葫蘆的關系,他只注意葫蘆,葉子上生了蚜蟲他不管,鄰居勸他,他也不聽,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來越多,小葫蘆也都落了。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附:板書設計:

  7我要的是葫蘆

  蘆盯掛怪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真觀察畫面,看懂圖意,理解課文內容。

  2、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系。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并且懂得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而受損失的道理。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看懂圖意,理解課文內容。

  2、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系。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并且懂得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而受損失的道理。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系。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并且懂得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而受損失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讓學生結合生字表自己讀讀生字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葫蘆一些掛著雪白鄰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語

  二、學習課文

  1、教師范讀,讓學生在文中標出自然段。

  2、教師出示課文內容的插圖,學生一邊看插圖一邊讀課文,圖文對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圖的內容。與同桌練習說一說。

  3、逐段學習課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讀課文一邊標出共有幾句話。

  (2)讓學生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談一談讀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講有一個人種了一棵葫蘆,葫蘆藤上長了葉子,開了花,結了小葫蘆,他非常高興。

  (3)教師強調兩點:

  A.第一句中的葫蘆是指一種植物,課題中的葫蘆指的是葫蘆的果實。

  B.讓學生觀察畫面,結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寫時用到的幾個詞語談自己的體會:細長的葫蘆藤、綠色的葉子、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這說明葫蘆長得很好。板書:長滿綠色的葉子

  (4)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文字體會那個人高興的心情,“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讀出那個人喜愛小葫蘆的語氣。

  讓學生自己練習,而后指名讀,大家進行評價。

  第二自然段:

  (1)小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講那個人看見葉子上生了蚜蟲一點也不在乎,眼睛只盯著小葫蘆。

  (2)讓學生在書中畫出那個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說的。而后練習讀一讀,談一談應讀出什么語氣。自己先思考,遇到問題與同桌商量商量。

  (3)指名讓學生談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

  “有幾個蚜蟲怕什么?”那個人滿不在乎,在讀書時要讀出滿不在乎的語氣。種葫蘆的人希望小葫蘆長得比南瓜還要大,要讀出滿懷希望的語氣。

  (5)讓學生練習讀,而后指名讀,進行評價。

  (6)思考:同學們想一想葉子和葫蘆有什么關系?

  學生們結合一些資料談自己的認識,而后教師再加以補充。葉子是植物營養器官之一,植物通過葉子吸收太陽光和二氧化碳,再與根部吸收水分和無機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物,成為植物的營養,葉子死了葫蘆也活不了。

  第三自然段: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練習分角色朗讀,邊讀邊體會鄰居和種葫蘆的人的看法。

  (2)進行交流:“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意思是:種葫蘆的人認為葉子上的蟲根本不用治,為什么葉子上的蟲不用治呢?理由是:“我要的是葫蘆。”讀這些語句時要讀出不以為然,自以為是的語氣。“我要的是葫蘆。”要讀重些,是肯定的語氣。結合學生說的,板書:蚜蟲,不治)

  鄰居的話要讀出誠懇的語氣,表示自己的建議。

  (3)分角色朗讀,大家評議。

  第四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思考:葫蘆為什么掉了?板書:落了

  (2)引導學生交流:葫蘆藤上先長葉子,再開花,最后結果實。小葫蘆開始長得很好,后來生了蚜蟲,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蚜蟲越長越多,最后小葫蘆一個個都落了。

  (3)讓學生觀察畫面,結合畫面展開想象:那個人看到小葫蘆一個個都掉了想些什么?他會做些什么呢?

  (4)指名讀這個自然段,教師小結: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再后悔。

  三、布置作業

  1、看圖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2、在小組內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而后互評。

  附: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復習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參加討論,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參加討論,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

  2、打開書,按照田字格規范書寫漢字,教師檢查,及時進行板演。

  3、填空,再讀一讀。

  ()的小花()的蚜蟲

  ()的葫蘆藤()的小葫蘆

  讓學生先自己練習填寫,然后再訂正,最后讀一讀。

  ()的小花雪白美麗可愛紅艷艷

  ()的蚜蟲害人討厭可氣

  ()的葫蘆藤細長美麗綠色

  ()的小葫蘆可愛綠色

  二、朗讀練習。

  1、讀句子: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有幾個蟲子不怕。

  2、比較每組句子有什么不同?與同桌討論,而后進行交流。這兩組句子在表達上,意思是一樣的,不同之處是:每組中的第一句是反問句,第二句是陳述句,第一句所表達的意思比第二句更強烈些。

  3、練習讀一讀。

  4、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而后互評。

  5、想一想通過讀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再后悔。

  三、發散思維練習。

  請學生給這篇寓言故事續加結尾。

  1、自己先練習。

  2、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由各小組選出優勝者參與班級展示。

  3、進行展示。

  四、教師總結。

  五、布置作業

  1、讀書

  2、預習下一課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8-06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9-27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松鼠》教案07-06

小學語文教案07-23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9-06

小學語文《畫風》教案07-16

小學語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學語文秋游教案07-30

小學語文園地教案07-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剧场直接免费观看 | 黄色a三级三级三级免费看 黄色a三级免费看 | 日韩福利片午夜在线观看资源 | 九九综合九九综合 | 欧美成人午夜不卡在线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 国产真实乱偷人视频 |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 黄色无毒网站 | 天天射视频 |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性生交大片免费一级 | 77788色淫免费网站视频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 最新理伦片eeuss影院 |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八戒 | a级片观看| 日韩h片 | 淫品色影院| 老司机成人在线视频 |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不卡一区 | 国产一级又色又爽又黄大片 | 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 手机看片国产免费永久 | 青青视频免费在线 | 成年做羞羞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成人激情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不卡 | 日日夜夜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 |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摸 | 国产系列欧美系列日韩系列在线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久久久精品2018免费观看 | 人与禽的免费一级毛片 | 蜜臀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