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佑字季英陳留長垣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吳佑字季英,陳留長垣人也。父恢,為南海太守。佑年十二,隨從到官。恢欲殺青簡以寫經書,佑諫日:“令大人逾越五嶺,遠在海濱,其俗誠陋,然舊多珍怪,上為國家所疑下為權戚所望。姑書若成,則載之兼兩①。昔馬援以薏苡②興謗,嫌疑之間,誠先賢所慎也。”恢乃止。
及年二十,喪父,居無檐石,而不受贍遺。常牧豕于長坦澤中,行吟經書。遇父故人,謂曰:“卿二千石子而自業賤事,縱子無恥,奈先君何?”佑辭謝而已,守志如初。后舉孝廉,將行,郡中為祖道,佑共小吏雍丘黃真歡語移時,與結友而別。功曹以佑倨,請黜之。太守曰:“吳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舉孝廉,除新蔡長,世稱其清節。遷膠東侯相。佑政唯仁簡,以身率物。民有爭訴者,輒閉門自責,然后斷其訟,以道譬之。或身到。閣里,重相和解。嗇夫③孫性私賦民錢,市衣以進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歸體罪。性慚懼,詣閣持表自首。佑屏左右問其故,性具談父言。佑使歸謝其父,還以衣遺之。佑在膠東九年,遷齊相,大將軍梁冀表為長史。及冀誣奏太尉李固,佑聞而請見,與冀爭之,不聽,冀怒而起入室,佑亦徑去。冀遂出佑為河間相,因自免歸家,不復仕,躬灌田蔬,以經書教授。年九十八卒。
(選自《后漢書·吳佑傳》,有刪節)
【注】 ①兼兩:同時使用兩輛車。②薏苡(yìyǐ):一種草本植物。③嗇夫:農夫。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下為權戚所望 望:希望,期望
B.遠在海濱,其俗誠陋 陋:粗劣,粗俗
C.卿二千石子而自業賤事 業:從事,做
D.與冀爭之,不聽 聽:采納,聽從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吳佑品節的一組是 ( )
①嫌疑之間,誠先賢所慎也 ②居無檐石,而不受贍遺 ③除新蔡長,世稱其清節
④冀怒而起入室,佑亦徑去 ⑤佑政唯仁簡,以身率物 ⑥功曹以佑倨,請黜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吳佑十二歲時就跟隨父親到任所生活,在勸諫父親停止烤簡刻書這件事上,他表現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穩與遠見。
B.吳佑父親去世后,安于清貧自立,邊放豬邊吟誦經書,不為人言所動。后與黃真一起被舉薦為孝廉并被人稱贊為清廉有節操。
C.吳佑后升遷為膠東侯相,他為政仁慈清簡,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閉門自責,然后才審斷訴訟,或親自調解。
D.吳佑堅守志節,大將軍梁冀曾上表推薦他任長史,但當梁冀誣奏太尉李固時,吳佑就前去與之爭辯。后被調出任河間相,辭官回鄉耕讀。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昔馬援以薏苡興謗,嫌疑之間,誠先賢所慎也。恢乃止。
譯文:
(2) 佑屏左右問其故,性具談父言。佑使歸謝其父,還以衣遺之。
譯文:
【參考答案】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答案 A解析 望,此處是“怨恨”“責怪”之意。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吳佑品節的一組是 ( )
答案 D解析 ①表現其具有遠見卓識,謀事沉穩,③陳述黃真事跡,與吳佑無關,⑥陳述功曹看法,與吳佑品節沒有直接關聯。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答案 C解析 黃真被舉薦為孝廉是在吳佑之后的'事情,而且,被人稱贊為清廉有節操的是黃真。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答案 (1)從前馬援因為運回薏苡招致毀謗,這是容易讓人產生嫌疑的事情,確實是先賢十分慎
重的舉止。吳恢于是就停做了這件事。
(2)吳佑斥退左右,詢問緣由,孫性如實把父親的話說了。吳佑讓他回去感謝父親,并把他的衣服送給他父親。
【參考譯文】
吳佑字季英,是陳留長垣人,父親吳恢,任海太守。吳佑十二歲時跟隨父親到任所生活。父親想烤竹簡刻經書,吳佑勸道:“現在父親越過五嶺,遠在海邊,這里風俗確實粗俗,但舊時有許多珠寶珍奇,上被國家猜疑,下被諸侯怨恨。如果把書寫成,恐怕要用兩輛車來載運。從前馬援因為運回薏苡招致毀謗,這是容易讓人產生嫌疑的事情,確實是先賢十分慎重的舉止。”吳恢于是就停做了這件事。
吳佑二十歲時,父親去世,生活十分貧困,卻不接受別人的饋贈。他常在家鄉水邊牧豬,同時漫步吟誦經書。遇到父親生前的老朋友,對他說:“你是兩千石官員的兒子卻從事這樣卑賤的事,就算你不覺得羞恥,又怎么對得起你去世的父親呢?”吳佑只是表示謝意,堅守志節并不改變。后來被舉為孝廉,將前去應召,郡里給他餞行,吳佑跟小吏雍丘黃真暢談多時,與他結友而別。功曹認為他太傲慢了,請求罷免他。太守說:“吳季英有知人之明,你先不要多言。”黃真后來也被舉薦為孝廉,拜新蔡縣令,世人稱贊他清廉有節操。吳佑后來升為膠東侯相。他為政力求仁慈清簡,以身作則。(遇到)有到官府打官司的百姓,他總是先閉門自責,然后再審斷訴訟,用道理開導他們。或親自到百姓居住的地方調解,使雙方和解。農夫孫性私下征收百姓的錢物,買了一件衣服送給父親,父親得到衣服,非常生氣,說:“我們有這樣的官員,你怎么忍心欺騙他!”逼著兒子回去認罪。孫性又慚愧又害怕,拿著衣服到官衙自首。吳佑斥退左右,詢問緣由,孫性如實把父親的話說了。吳佑讓他回去感謝父親,并把他的衣服送給他父親。吳佑在膠東九年升為齊相,大將軍梁冀上表推薦他任長史。到了梁冀誣奏太尉李固時,吳佑聽知后請見梁冀,與他爭辯,梁冀沒有采納(吳佑意見),(并)憤怒地起身入室,吳佑也徑自離去。梁冀于是把吳佑調出京城任河間相,吳佑于是就辭官回家,不再做官,親自灌田種菜。講授經書。九十八歲去世。
【吳佑字季英陳留長垣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相關文章:
吳祐字季英陳留長垣人也的閱讀答案附翻譯12-25
《吳佑字季英》文言文閱讀答案12-02
仇覽字季智陳留考城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16
樊叔略陳留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12-11
樊叔略,陳留人也,父歡語文閱讀答案及翻譯12-24
“典君,陳留己吾人也”閱讀答案及句子翻譯07-16
孫玚字德璉吳郡吳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