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子”閱讀訓練及答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鏡子的閱讀答案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適量地做些閱讀題,就有可能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具有開放性,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敢于辨證揚棄,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什么類型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鏡子的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鏡子的閱讀答案 1
鏡子
車,被攔在了南門外,原因是沒有出入學校的通行證。攔他的是一名保安,個頭很高,臉膛黑黑,站在門外,像尊鐵塔。這讓應邀來大學作報告的張?zhí)庨L有點尷尬。
車窗里,露出一張笑臉:“對不起,下次來一定提前辦好通行證。”
保安只是淡淡地掃視他一眼,并沒有放行的意思。張?zhí)庨L一愣,沖他點頭說:“小同志,我作報告的時間就快到了!”
保安表情嚴肅:“這跟我沒關系。您必須出示通行證,所有進入校園的機動車輛,必須出示保衛(wèi)科核發(fā)的通行證。”
張?zhí)庨L的臉色變了,此時已有學生在圍觀。他顧不得儀表了,鉆出車,動作迅速地從皮包里掏出一款高端手機,狠狠地摁出一串號碼。可是撥出幾次都是忙音。張?zhí)庨L急得團團轉,沖著保安嚷道:“我是來做報告的,知道嗎?是應邀來作報告的!”
張?zhí)庨L的責備一聲高過一聲,保安依舊巋然不動:“對不起,我只是在執(zhí)行學校的規(guī)定。”張?zhí)庨L的臉開始漲紅:“規(guī)定?規(guī)定是人制定的,知道嗎?”午后的驕陽里,張?zhí)庨L汗涔涔的臉更紅了。他上下打量那名保安,又轉到他的身后瞅了瞅:“小同志,做事要靈活,別一根筋!”張?zhí)庨L明顯拿出教訓下屬的語氣。
那名保安依然不理張?zhí)庨L,這讓張?zhí)庨L更氣憤了:“大學是開放的,知道嗎?沒有圍墻的大學才是真正的大學,知道嗎?”
這時的保安居然微微笑了一下:“道理,我說不過您,也希望您別為難我,學校的規(guī)定我不能破壞,這是我的職責……實在對不起!”保安的話讓張?zhí)庨L愣住了,認真地看看他,還想說點什么,最終還是放棄了。
張?zhí)庨L只好接著撥電話。這次終于通了。學校領導聽說情況萬分驚訝,告知他馬上派學生到南門接他,并且不住地賠不是。
張?zhí)庨L的心情好了一點,一種優(yōu)越感慢慢襲上心頭。他瞥了一眼保安:“你很盡責。如果你為人處世的經(jīng)驗再豐富一些就好了。”見保安站在那兒沒什么反應,又踱起了方步:“你不知道,你們王校長是我老同學,這次講座就是他邀請我來的……”
保安還是一副無動于衷的`神態(tài)。就在這時,兩名學生氣喘吁吁地跑來了,一個急忙向張?zhí)庨L道歉,另一個則拉過保安耳語起來。張?zhí)庨L的臉上見了笑,可幾秒鐘又僵住了,他看見保安對那名學生依然搖頭。保安再次理直氣壯地說:“沒有通行證,誰打招呼也不行!”那名學生的臉氣白了,狠狠地瞪著保安。
看熱鬧的學生竊竊私語。張?zhí)庨L無奈地嘆了口氣,拎著包走進校園。走進教室很長時間,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學生,張?zhí)庨L總是進入不了狀態(tài)。于是,他決定來個題外話,就講他剛才遇到的事。他講了他的尷尬,講了他的困惑……臺下的議論聲很嘈雜,這讓張?zhí)庨L更窘迫。
走出南門時,張?zhí)庨L不由得朝門崗望了一眼。夕陽下,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筆挺,只是那張黑紫的臉上仿佛有流過淚痕……
閱讀問題
1、本文圍繞車子進校門 事件寫了張?zhí)庨L與保安的四次交鋒。請補寫出其他兩次交鋒內容。(4分)
第一次:
第二次:張?zhí)庨L申明應邀來校講學 保安堅持原則不肯放行
第三次:
第四次:張?zhí)庨L撥通電話學生來接 保安理直氣壯依然拒絕
2、結合語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達效果。(6分)
(1)攔他的是一名保安,個頭很高,臉膛黑黑,站在門外,像尊鐵塔。
(2)您必須出示通行證。所有進入校園的機動車輛,必須出示保衛(wèi)科核發(fā)的通行證。
3、有人認為文章結尾“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筆挺,只是那張黑紫的臉上仿佛有流過淚痕”是敗筆。你認為呢?說說你的看法并陳述理由。(4分)
4、文章內容只字未提鏡子,為何卻以“鏡子”為題?閱讀文本,寫出你的發(fā)現(xiàn)。(4分)
鏡子閱讀答案
1、(4分)第一次:張?zhí)庨L未辦證件驅車進校 保安遵守制度阻止入校
第三次:張?zhí)庨L大講道理要求變通保安忠于職責無動于衷
2、(6分)(1)外貌描寫(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保安鐵面無私的形象,為下文寫他拒絕張?zhí)庨L的車進入校園埋下伏筆(作鋪墊)。
(2)連用兩個副詞“必須”,加強命令語氣,寫出保安態(tài)度堅決,商有商量余地的情狀,表現(xiàn)出保安的忠于職守。
3、(4分)參考示例:
示例一:不是。這樣寫,暗示了堅守原則的保安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受到不公正待遇(受到批評處分等)的情況,使主題更加深刻。
示例二:是的。從全文看,保安雖然是個普通人,但他內心很強大。他堅持原則,忠于職守,本身沒有錯,不會因為受到批評(處分)而流淚。這樣寫,與上文中保安的形象不吻合。
4、(4分)文章所寫的事情雖然很小,卻像一面鏡子,折射出現(xiàn)實社會中有些人漠視規(guī)則,為一己之私隨意變通的心態(tài)。作者以此為題,試圖傳遞這樣一種觀念: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均應尊重規(guī)則。
鏡子的閱讀答案 2
從前,有個賣鏡子的人,他賣各式各樣的鏡子:大的,小的,圓的,方的……他的鏡子質量很好,他的口才也不錯,生意做得很紅火。
但是,他忙于經(jīng)營,連飲食起居、梳洗的時間都沒有,外觀逐漸邋遢(lā tā),自己(竟然 雖然)絲毫沒有發(fā)覺。后來不知怎的,買鏡子的人越來越少了,生意也越來越清淡。
有一天,他在集市上鋪開攤子,好多人圍過來看貨,他就向大家宣傳開了。
一位顧客手里拿著一面挑好的鏡子,本(打算 計算)買,但端詳了一下他的臉,忽然“撲哧”一笑,放下鏡子,扭頭就走了。
賣鏡子的人不明白 拉住一位老人問 怎么 我的話錯了嗎 老人慢慢地說:“你的話倒是沒錯,不過,你拿鏡子照照自己的臉吧!”
賣鏡子的人拿起鏡子一照,(頓時 及時)羞得滿臉通紅。原來他每天只是胡亂擦洗了一下臉,從沒拿鏡子好好照過自己。他的臉啊,竟像唱戲的大花臉似的。
他終于懂得了:一個賣鏡子的人,必須以自己清潔的臉,作為自己照鏡子的最好證據(jù)。只有這樣,(宣傳 宣告)才會有說服力,不然,任憑有多好的口才也沒用。此后,他很注意梳洗整容了,生意也一天天好轉了起來。
1、去掉括號里搭配不合適的.詞語。2%
2、為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加上標點符號。2%
3、從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詞語,寫在括號里。2%
骯臟 ——( ) 糊涂 ——( )
4、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2%
清淡 端詳
5、根據(jù)文章內容填空。4%
這篇短文先寫賣鏡子的人起初 ,但是由于 ,結果 。后來,在一位老人的提醒下,他終于明白了 。
6、短文的中心是( )。2%
A 要讓別人買自己的鏡子,自己要先照照鏡子。
B 要讓別人相信自己,不僅靠口說,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作表率。
C 要想生意好,要把自己的外貌衣著整理干凈、整潔。
D 賣鏡子的人之所以生意不好,是因為他不愛照鏡子。
答案:
1、應去掉:雖然 計算 及時 宣告
2、標點是 , :“ ?(或,)?”
3、清潔 明白
4、(解釋得通,符合文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5、(表達得體,符合文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6、B
鏡子的閱讀答案 3
有兩件事,我認為可以作為我們生活中的鏡子,其中一件是老外干的,另一件也是老外干的我把它們分述如下。
第一件事:武漢市鄱陽街有一座建于1917的6層樓房,該樓的設計者是英國的一家建筑設計事務所。20世紀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樓"的樓宇在漫漫歲月中度過了80個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設計者遠隔萬里,給這一大樓的業(yè)主寄來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樓為本事務所在1917所設計,設計限為80,現(xiàn)已超期服役,敬請業(yè)主注意。
真是聞所未聞!80前蓋的樓房,不要說設計者,連當施工的人,也不會有一個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還有人為它的安危操心!操這份心的,竟然是它最初的設計者,一個異國的建筑設計事務所!是怎樣的一種因素(體制崗位責任制金錢的誘惑鐵的紀律敬業(yè)精神個人品德還是一種文化傳統(tǒng),一種日常的共同遵守的生活準則)使一個人,一群人,一個在時空中更新?lián)Q代了數(shù)茬人的機構,雖經(jīng)近一個世紀的變遷,仍然守著一份責任,一個承諾面對咱自己的豆腐渣 工程,我一時竟不知該說些什么。
第二件事:在東北地區(qū)濱州鐵路穿越小興安嶺那條最長的'隧道的山頂,有一座方方的石碑,那里長眠著一位異國的工程師。這位工程師曾負責這條隧道的設計。當工程進度由于意外沒有按照預定時間打通時,這位工程師開槍自殺了!她自殺來抵補自己的失職和恥辱。
這種自責方式對我們來說也許太陌生了。我們太習慣于在失敗面前尋找"客觀原因"了,我們也太習慣于在失誤面前為自己開脫了。一個肩上負有責任的人,出了天大的責任事故,別說引咎自殺,辭職謝罪的也少有。一位異國女工程師噴灑鮮血的自責行為,讓我異常分明地看到了我們靈魂中的暗點。
以上兩個故事,將是我后半生永不丟棄的鏡子,既照我的言行,也照我的內心,我愿意把這兩面鏡子送給所有有自省精神的人。
1、第一自然開頭的一句話,后半部分本可以改為這樣一句話,“兩件都是老外干的"作者為什么那樣說呢?他用的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80前蓋的樓,不要說設計者,連當施工的一些人,也不會有人在世了吧?”這是個——句,可以改為陳述句嗎?理由是什么?
3、第二自然段中括號內的部分為什么都用問號?可以改為頓號或者逗號嗎?
參考答案:
1、為了強調都是老外干的。作者用反復的修辭手法。表達了一種難以言表的心情。
2、反問句。可以。理由是它是反問句。
3、用問號是最好的因為當讀者看到問句時,他會去思考和回答它,當讀者在思考著回答問題時,讀者是在說服自己去堅信自己所了解的觀點。這個自己思考出來的觀點比作者直接地告訴讀者更讓讀者印象深刻和更有說服力。
【鏡子的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鏡子》閱讀答案04-29
《鏡子》 閱讀答案09-04
鏡子閱讀答案07-31
《鏡子》閱讀答案「精選」11-23
“鏡子”閱讀訓練及答案06-13
《鏡子》閱讀答案「優(yōu)選」08-17
《鏡子》閱讀答案「推薦」10-13
借鏡子閱讀答案07-08
鏡子閱讀答案(精選10篇)01-21
鏡子這篇閱讀短文答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