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小學生心得體會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以國家公祭的方式緬懷那段慘痛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共筑和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家公祭日小學生心得體會(精選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家公祭日小學生心得體會1
回顧人類歷史上的共同災難,“不是我們‘愿意’記住什么,而是我們‘有道德責任’記住什么”。30萬死難者,不是一個冰冷無情的數字,而是一個個有名字、有家庭、有夢想的鮮活生命,而這一切美好都在屠殺中瞬間隕滅。這是逝者之哀、國家之痛,更是人類之劫、文明之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二戰期間慘遭法西斯屠殺的人們一起,理應被全人類永遠銘記。正是他們的死難,讓世人認清了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反人類的罪惡本質,看到了侵略戰爭帶給受害國的巨大災難。唯有時刻牢記歷史,我們才能從歷史中獲得鏡鑒和指引,更加堅定地攜起手來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
“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穿越世界大戰的硝煙,跨過新世紀的門檻,和平與發展已成世界浩蕩潮流。然而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捍衛真相就是捍衛正義。搜集并珍藏這些沉甸甸的歷史記憶,是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情告慰,亦是對妄圖否認暴行、褻瀆歷史者的嚴正警告。
好戰者必亡,自強者自立。在實現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的風雨歷程中,中華民族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犧牲,經受了難以想象的災難傷痛,終以百折不撓的意志、堅持不懈的奮斗贏得民族的尊嚴與榮光。撫今追昔,默哀致敬,歷史的創傷仍在隱隱作痛,提醒我們曾經飽受的深重苦難;放眼神州,滄桑巨變,激勵我們更加堅定地邁向奮斗目標。中國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已經并將繼續在13億多人民的砥礪奮進中深刻改變。
國家公祭日小學生心得體會2
80年來,我們曾以無數方式祭奠、悼念、追思南京大屠殺的死難同胞,以無數方式探討這場屠殺帶來的思考:國家的崛起、民族的復興、和平的共識、戰爭的倫理、人性的自覺與人道的尊嚴。
現在,我們終于設立和迎接來了國家公祭日,以肅穆的儀式來悼念歷史,讓澎湃的感情集中表達,必將促使民族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促使56個民族汲取歷史力量、以更開放的姿態迎接末來。公祭日,展示了我們的人文精神與民族性格。
歷史構建了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歷史鍛造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品格,無論縣東方還是西方,浸透熱血的土地是每個民族的朝圣之地。感受那種緊緊挽結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血脈深情與民族精神。
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已過去80年,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已近70年,我們用肅穆的國家公祭儀式提醒著自己。經歷過深重苦難的民族,更應懷著寬闊的歷史眼光。
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們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我們中國有信心、有勇氣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歷史反復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國弱則民無從而生。
我們每一名中國都應該銘記歷史、反思歷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團結一致、奮力前行。
國家公祭日小學生心得體會3
祭奠先烈,是中國人傳統的習慣。這不僅僅是一種懷念,一種追憶,更是一種精神的延續。
今年我有幸參與了公祭日活動,深情緬懷為了國家繁榮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和自由而獻出寶貴生命的無數英烈。
立公祭日,讓中國人民緬懷先烈,紀念為抗戰作出貢獻的人們,為的就是要年記厲史、不忘過去、診愛和平、開創未來,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同時,也是為了警醒全世界人民時刻共同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越是在這樣的時候,越是要銘記歷史,越不能忘記我們所走過的艱辛曲折的道路,越不能忘記無數英烈先輩所作出的貢獻和付出的犧牲。
在銘記歷史中砥礪民族復興的堅強信念,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13億人民就必定能完成幾代中國人的夙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國家公祭日小學生心得體會4
“1937.12.13”,刻骨銘心的日期以血淚書寫,記載一個民族最深重的苦難,標注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300000”,觸目驚心的數字用白骨堆起,見證侵略者滅絕人性的暴行,成為中國人民心中難以撫平的傷痛。
歷史之痛,不因時光沖刷而從記憶中消逝。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們以13億人民的共同哀思,用舉國同祭的莊嚴儀式,緬懷在屠殺中不幸遇難的30萬同胞。這是對生命尊嚴的隆重祭奠,也是對人類正義的鄭重宣示。今天,我們在和平的陽光下,以國之名向昨天的苦難和明天的夢想立下錚錚誓言:生,則永志不忘。
歷史之殤,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基因。近代以來,在中國人民遭遇的苦難中,南京大屠殺以持續時間之長、殺戮人數之多、動用手段之殘忍震驚世界。正是這令人發指、罄竹難書的暴行,激起中國人民誓死不做亡國奴的“最后的吼聲”:死,則撼天動地。
生死之間,蘊含歷史的深刻啟示。77載光陰流轉,隱不去南京城中哀鴻遍地的慘痛,蕩不盡浩浩長江鮮紅的血痕。當貧弱的國家無力保護自己的人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槍口前,最為寶貴神圣的生命或是痛苦的死或是屈辱的生,成為1937年寒冬南京百姓無可逃脫的命運,也成為“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抗爭。這存亡之際最為痛楚的'覺醒,激發出中華民族向死而生、血戰到底的偉大力量,開啟了從沉淪到覺醒的歷史轉折,在血與火的頑強抗爭中鑄就了走向民族復興的歷史輝煌。
國家公祭日小學生心得體會5
什么事都可以忘,但國家之恥不能忘。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日本占領南京之后,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三十萬以上。千千萬萬的中國兒女只能眼睜睜看著三十余萬的同胞死去。到處都充斥著侵華日寇得意的笑聲,地上,則尸橫遍野,灘灘鮮血染紅了長江。
86載歲月,帶不走我們對歷史的銘記!雖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光飛逝,但那些被無辜屠殺的軍民,他們的模樣永遠印刻在中國人民的心里!那段屈辱的歷史,將永遠銘記在中國人民的心里!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我們要秉著不畏強暴、不甘屈辱、百折不撓、奮斗到底的中華精神,肩負時代和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的第五個公祭日,讓我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國家公祭日小學生心得體會6
作為本次國家公祭日的旗手,我感覺特別榮幸。整個過程肅而莊嚴,雖然我們現在已經遠離硝煙,身處和平年代,但是我能感受到在那個祖國大地被侵略者肆意踐踏的年代,人民英雄是如何拋頭顱灑熱血的,用錚錚行動保衛了國家,捍衛了尊嚴。
設立國家公祭日,是為了不再忘卻,為了珍惜、感恩和自省,以警醒人們牢記安定生活的來之不易,牢記那些前赴后繼的前輩們;是為了銘記先烈奮斗的功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這個特殊日子,我能夠成為第十次公祭日活動中的一名旗手,更是切身感受到了公祭目的意義之大--國家公祭目意在喚起全體中國人的歷史記憶。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緬懷過去,更是撫慰民心,是珍視和平,更是不忘屈辱。
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銘記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莊嚴承諾。國行公祭,不為宣揚復仇與怨恨,是為喚起對和平的向往與堅守,許下復興的心愿:吾輩當自強。”
國家公祭日小學生心得體會7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12月13日一個是帶著南京同胞鮮血的日子;12月13日是一個帶著中華民族怒吼的日子;12月13日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深深銘記在心的日子。
日軍攻占南京城,對手無寸鐵地同胞進行了長達六周的大規模屠殺,讓原本安詳地南京城一夜之間變成了人間地獄。每一個夜晚都變得不再寧靜,慘叫聲,痛哭聲傳遍了整個南京城,人們在慌亂中逃跑求生,試圖離開這個曾是他們故鄉的地方。然而日軍就像一匹餓狼,眼神里透露著饑餓和殘忍,他們瘋狂地抓住中國人,無一辛免。短短六周的時間,整個中國,就少了30多萬同胞……
五千年的滄桑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人人皆知地四大發明,氣勢軒昂地兵馬俑,壯麗宏偉地長城,單看這三樣就足以笑傲東方了。在歷史的長訶中,有多少個中華兒女為了自己的祖國英勇獻身,他們熱愛自己的祖國,把獻身祖國看作是一種無尚地光榮。他們威武不屈,不低頭折節,他們才是真正地流血流汗不流淚的勇士!
在狼牙山上那五名熱血沸騰地壯士,他們縱身跳下山谷寧死不做亡國奴!在刑場上劉胡蘭昂首挺胸地走向了鍘刀,臨近死亡的她依然堅信黑夜即將過去,祖國的明天將陽光燦爛。而他們的后人呢?也就是現在21世紀的青年,我們應該做得未必也是為祖國獻一份關愛,獻一份力量。只有靠一代一代龍的傳人為祖國做貢獻,才能使中國變得更繁榮昌盛。
國家公祭日小學生心得體會8
英烈垂青史,鮮花祭忠魂。在這金秋時節,我有幸來到西安市烈士陵園,憑吊烈士的英魂,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斗爭歲月中,有多少個這樣的英雄兒女,為著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
他們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椎氣概,為我們后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歷史定格,英雄長眠。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觸摸到先烈們跳動的脈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們呼吸的頻率。
正是因為他們的偉大,中國巨龍飛騰于九霄之外,華夏巨人屹立千民族之林。正縣因為他們的犧牲,一個古老民族書縣因為他們的偉大,中國巨龍飛騰于九霄之外,華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
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一個古老民族書寫下一篇新的樂章,一個泱泱大國崛起于世界的東方!
站在烈士墓前,獻上一束花,敬上一個禮,帶上我們無盡的哀思,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喚回我們不該失去的記憶,找到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
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跡,繼承先烈的遺志,讓我們以實際行動,爭取讓國旗更鮮紅,五星更閃亮,讓我們的家鄉更加富強,讓偉大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
國家公祭日小學生心得體會9
今天是2023年12月13日,也是第十個國家公祭日。清晨,寒風凜凜,國旗護衛隊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將國旗升起后又徐徐降下,為死難者下半旗致哀!
一大早,朋友圈、微博、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便被各類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消息刷屏。每一次看到那些深刻而沉重的文字,我的內心都會劇烈波動,似乎悲痛的歷史就在眼前。每一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追思和呼喚,追思逝者,呼喚和平。
晚上,歷史老師給我們觀看了《南京大屠殺》紀錄片,一個個真實的回憶和講述。讓我們再次回到了戰火硝煙的那個時代,再次目睹了侵華日軍犯下的種種罪行,讓我們再度重溫國人曾經遭難受的苦難。
舉國公祭,為的是在不斷向往和平的同時,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斗;對于過去,我們不是抓住不放,是想在歷史的慘痛經歷中,吸取教訓,珍惜當今來之不易和平局面。牢記歷史的屈辱和磨難,居安思危,時刻警惕周圍的不安定因素。做到銘記歷史,牢記使命,不忘過去,面向未來。
1937年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進行了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共殘害了30多萬生靈。每一個華夏兒女都無法將這一天從記憶中抹去,這一天的屈辱和苦難,時刻提醒著我們肩上的責任,心中的使命。
當歷史翻過這一頁,留給中華兒女的是遠去的黑暗和光明的未來。如今的中國,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每一位國人都應該以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現在已經成長為一個能夠保證人民安居樂業的偉大國家。
革命先行者們為中國革命和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新時代各個戰線上的勞動者們無怨無悔,甘于奉獻出自己的青春來鑄就強國強軍的偉大事業,這種精神,是愛國的,是理性的,是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學習的,我們要把這種愛國精神落到行動上,時刻牢記時代使命,在奮斗前進的道路上永不停歇。把國家和民族放在心中,努力為國家各項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奮力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國家公祭日小學生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學生關于國家公祭日征文08-23
國家公祭日的口號11-11
國家公祭日的文案09-29
國家公祭日教案12-14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2-12
關于國家公祭日的心得體會05-06
國家公祭日朗誦稿10-11
關于國家公祭日的文案09-29
國家公祭日宣傳文案09-29
國家公祭日發的說說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