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亂吃東西》安全教案
引導幼兒通過錄象懂得亂吃東西的危害性,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不亂吃東西》安全教案(精選5篇),歡迎閱讀!
《不亂吃東西》安全教案1
設計意圖:
小班到了下學期個性開始形成、獨立,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急于想去探索與體驗,卻往往忽視了自身的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很喜歡把一些小硬片、碎紙、玩具、蠟筆、橡皮泥等東西放入口中;幼兒園放學時,有的幼兒吵著要吃門口攤點的油炸、不衛生小食品;個別幼兒不生病也硬纏著父母帶藥到幼兒園……這些都表示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差,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
新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為了幫助孩子們建立正確的安全觀念;提高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學習應對安全事件能力,所以我設計此次《不亂吃東西》教學活動,此活動來源于幼兒,又服務于幼兒;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利于其長遠發展,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視野。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真實的案例及生活場景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能力目標: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幼兒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一個鐵制五角星、真實案例《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課件《進餐時》、《肚子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魚》;一些不可
食用的食物圖片:(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過期的食物、腐爛變質的食物、假冒,劣質的食物、沒洗干凈的食物);每組一小筐(內有圖片如:幼兒一邊走一邊喝水、吃飯時在說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鉛筆放入口中等);音樂(一段120急救錄音、一段輕音樂)
2、
3、知識準備:幼兒知道哪些東西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4、環境準備:留一面帶有邊框的主題墻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
1、播放“120急救車”聲音
師:“發生什么事啦?”(幼兒大膽猜測,相互交流)
2、出示一枚小小的鐵制五角星,說:“要想知道發生什么事,那就讓這小小的五角星告訴你?”
二、故事導入
1、講述故事《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
2、提問:“醫生從龍龍氣管里取出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醫生對龍龍說了什么?你還知道哪些東西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3、師
三、課件及情景表演深入。
1、課件《進餐時》
內容:幼兒在吃飯時,有的在說笑,有的在扔飯,有的嘴里含著飯在玩玩具,跑鬧。
觀看后討論: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會走錯路,也就容易嗆傷,嚴重者飯卡在氣管里,會因為喘不上氣來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
飯喝水時,一定要安靜,不能說笑,打鬧。
2、課件《肚子為什么疼》
內容:一天,媽媽從幼兒園接冬冬回家,冬冬非要媽媽買烤腸吃,媽媽只好給冬冬買了兩根。冬冬馬上吃了。冬冬回到家,看見籃子里盛著許多草莓,抓起來就吃,媽媽說:“冬冬,等洗干凈了再吃。”“我不怕臟”冬冬吃了很多。夜里,不知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觀看后討論:
小朋友,冬冬的肚子為什么會疼?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觀看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干凈的食物。
提問:這些東西你吃過嗎?說一說,這些東西為什么不能吃?
買食物一定要有質量安全標志,保制期內的食物。一些腐爛變質,老鼠、蒼蠅叮咬過的假冒、劣質的食物不能吃,否則會食物中毒的。
三、游戲判斷對錯
1、上幼兒園時,沒有生病的小紅非要媽媽幫她帶藥到幼兒園。
2、鄰居的小哥哥給了小妹妹一個很小的果凍吃。
3、夏天來了,天氣太熱,我喝了飲料,又吃雪糕。
4、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不亂吃東西》安全教案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錄象懂得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引導幼兒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錄象《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每組一小筐圖片
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干凈的食物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象《卡在喉嚨的五角星》
1.教師提問“剛剛你們看到了什么?”“小男孩的做法對嗎?”
2.幼兒相互交流討論“他這樣做了會怎樣?”“你有沒有這樣做過?”
3.教師做適當小結
二、看圖片
1.教師提問“這些東西你吃過嗎?”
2.引導幼兒討論“這些東西為什么不能吃?”
3.教師適當小結
三、游戲判斷對錯
1.教師提問“上幼兒園時,沒有病的小明非要媽媽幫她帶藥到幼兒園;夏天快來了,天氣太熱,我喝了飲料又吃雪糕;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里。”
2.教師小結——不生病亂吃藥,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冷的東西吃多了對胃寶寶不好;玻璃球放在嘴里很危險。
四、操作活動
1.請幼兒自由抽取圖片,并說一說這些東西為什么不能吃?
2.教師巡回觀察,引導幼兒互相討論。
《不亂吃東西》安全教案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根本的飲食衛生常識:餐前要用肥皂洗凈雙手,生食瓜果須洗凈去皮,不嘆食街頭小吃。
2.初步培育幼兒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活動預備:
洗潔凈的蘋果一只,水果刀一把。
洗凈去皮蘋果每人一小塊,放在潔凈盤內。
活動過程:
1.邊講故事邊啟發幼兒思索洋洋為什么肚子疼。
(1)有一天幼兒園放學了,媽媽來接洋洋回家。路上,洋洋的肚子餓了,他吃了羊肉串。
(2)回到家洋洋又吃了蘋果。蘋果是從哪里拿出來的?(菜兜里的)
(3)吃了羊肉串和蘋果以后,洋洋怎么啦?(難過、肚子疼)
(4)洋洋去了醫院,你們知道醫生對洋洋說了什么?
(教師可代替“醫生“告知幼兒:路邊攤位上的小吃不潔凈,不能吃;沒有洗、沒有削皮的水果也不能吃。)
2.進一步啟發幼兒爭論還有哪些類似的東西不能吃。
如,路邊的糖葫蘆、小水餃、無遮蓋的點心等。
3.現場示范:瓜果洗凈去皮。
4.請幼兒洗手、吃蘋果。
教師為大家預備了潔凈的蘋果,可小朋友們的銷售潔凈不潔凈呢?誰能告知教師吃東西前要先干什么?
《不亂吃東西》安全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情景表演,知道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
2、愿意用簡單的語言大膽交流亂吃東西的危害,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故事:肚子疼的冬冬、食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肚子疼的冬冬
一天,媽媽從幼兒園接東東回家,東東非要買烤腸吃,媽媽只好給東東買了兩根。東東馬上吃了。東東回到家,看見籃子里盛著許多草莓,抓起來就吃。媽媽說"東東,等洗干凈了再吃"。"我不怕臟”。冬冬吃了很多。夜里,不知道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1、冬冬吃了些什么東西?(烤腸、草莓)
2、這么多的東西吃下去后,肚子會有什么感覺?(很疼)
3、說一說,如果你是冬冬,應該這樣做呢?(少吃點、不吃不干凈的東西)
小結:好吃的東西雖然味道很好,小朋友一直想吃,但是為了保護我們的肚子,不能吃的太多,而且沒洗干凈的食物也不能吃,一定要洗干凈。
二、交流討論——哪些東西不能吃
1、放假了,天氣很熱,我們應該吃些什么,要少吃或者不能吃什么東西?(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少吃冷飲、飲料、垃圾食品)
2、馬路上,香噴噴的羊肉串、烤雞翅真誘人,怎么辦?(少吃點、不要吃)
3、吃魚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小心魚刺卡住喉嚨)
4、觀看圖片:這些東西為什么不能吃?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品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沒洗干凈的食物
小結:大街上燒烤的東西特別不衛生,不能吃。老鼠、蒼蠅叮咬過不能吃。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凈。買食物要看保質期。吃魚要將魚刺剔干凈,一旦魚刺卡住了,我們不要哭,哭了魚刺就陷得越深,要告訴大人或老師,直接去醫院就診。
三、游戲——對與錯
把藥帶進幼兒園吃、用嘴巴不停地吸果凍吃、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哪些是不對的行為?可以這樣做嗎?
小結:這些行為都太危險了,容易發生受傷的事件,小朋友不能亂吃東西,這樣會讓我們生病。所以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注意飲食安全,吃干凈、衛生的食物。
《不亂吃東西》安全教案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吃東西時的安全問題。
2.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安全意識。
3.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內容:
1.吃東西時的安全問題。
2.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3.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
教學步驟:
一、導入(5分鐘)
1.引入話題:你們平時吃東西時有沒有注意過安全問題呢?
2.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二、學習(15分鐘)
1.吃東西時的安全問題:
a.不亂吃路邊攤的食物,以免食物不潔凈導致食物中毒。
b.不吃過期食品,以免引發食物中毒。
c.不亂吃不明食物,以免引發過敏反應。
d.不亂吃油炸食品,以免引發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
2.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a.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均衡飲食。
b.不暴飲暴食,避免引發消化問題。
c.不亂吃零食和垃圾食品,保持健康體魄。
3.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
a.學會讀懂食品標簽,選擇安全食品。
b.學會正確保存食物,避免食物變質。
c.學會正確處理食物,避免食物中毒。
三、實踐(15分鐘)
1.角色扮演: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模擬不同情境下的安全問題和解決方法。
2.分組討論:學生討論平時吃東西時的安全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法。
四、總結(5分鐘)
1.教師總結學生的討論結果,強調正確的飲食習慣和自我保護能力的重要性。
2.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進行評價和點評。
五、拓展延伸(5分鐘)
1.學生自主閱讀相關文章或書籍,了解更多關于飲食安全的知識。
2.學生可以與家人一起制定健康飲食計劃,并實踐起來。
教學評價:
1.角色扮演中學生的表現是否能夠正確模擬安全問題和解決方法。
2.學生在討論中是否能夠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和意見。
3.學生在總結中是否能夠準確歸納出飲食習慣和自我保護能力的重要性。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吃東西時的安全問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夠提出一些解決方法和意見。但是,對于一些復雜的安全問題,學生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的指導和訓練。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加強相關案例的講解和實踐操作,以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不亂吃東西》安全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安全教案不亂吃東西03-28
小班安全教案《不亂吃東西》09-28
《不亂吃東西》小班安全教案09-01
大班安全教案不亂吃東西01-17
中班安全教案不亂吃東西教案04-02
不亂吃東西教案06-11
小班安全不亂吃東西教案11-14
中班不亂吃東西安全教案04-02
大班安全不亂吃東西教案06-22
大班安全:不亂吃東西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