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河》 閱讀答案
做閱讀題要弄清題意,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再去瀏覽所設試題,經(jīng)過初步的思考,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
《界河》原文
(希臘)薩馬拉基斯
命令很明確:禁止下河洗澡!同時規(guī)定沿岸二百公尺內為禁區(qū)。
大約三周之前,他們來到河岸這邊駐扎下來,對岸就是敵軍——通常被稱之為“那邊的人”。
河兩岸的縱深處盡是茂密的叢林,林子里駐扎著敵對雙方的部隊。
據(jù)情報,那邊有兩個營,但他們并未發(fā)動攻勢。誰知道眼下他們正打著什么鬼算盤。與此同時,雙方都派出哨兵隱蔽在兩岸的密林里,戒備著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記得他們初抵此地時,還是春寒料峭。然而幾天前卻突然放晴,現(xiàn)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個偷偷潛下河的是一位中士。一天早晨,中士下河潛入水中。不久當其爬回此岸時,肋下已中了兩彈,后來只活了幾個小時。
翌日,又是兩個士兵下河去了。沒有再能見到他們,只聽到幾陣機槍的掃射聲,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條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誘惑力。一聽到潺潺流水,渴望便從他們心底油然而生。兩年半的野戰(zhàn)生活已使他們變得蓬頭垢面,邋里邋遢。在這兩年半里他們享受不到一絲的快樂。現(xiàn)在他們卻邂逅了這條河,可司令部的命令卻是……
“這該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詛咒道。
夜里,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遠處,滔滔的河水聲縈繞在他的耳際,仿佛家鄉(xiāng)節(jié)日演奏的合唱,令他不得一絲安寧。
對,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讓那禁令見鬼去吧!
其他的士兵正睡得很香,最后,他也漸漸進入了夢鄉(xiāng)。他做了一個夢,一個噩夢。起先,他似乎見到了它——一條河。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著他。他站在岸邊,正欲躍入水中。一瞬間那條河竟然變成了他的戀人——一個膚色黝黑、年輕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來,可是他沒有能朝他跑去,因為一只無形的手仿佛緊緊攫住了他的后背。 他醒了過來,精疲力竭,天還沒有亮……
終于來到河邊。他停下腳步注視著它。瞧這河!一連幾個小時他都在擔心這只是一種想象,抑或只是他們的一種幻覺,一種錯覺。
天氣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槍靠放在樹干旁,縱身跳入水中。一俟他赤裸的身軀進入水中,承受了兩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還留有兩顆子彈刻下的疤痕的肉體,頓時感到變成了另一個人。無形中,宛如有一只拿著海綿的手撫過他的全身,為他抹去這兩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跡。
左右兩岸,鳥群在自由飛翔,有時它們盤旋在他的頭頂,和他親昵地打招呼。
他時而仰泳,時而側泳,任憑自己隨波逐流。他還不時進行長長的潛泳。
少頃,順流漂下的一根樹干出現(xiàn)在他的前方。他一個長潛試圖抓住樹干。他果真抓住了!他恰巧就在樹干邊浮出水面。真是太妙了!可 就在這瞬間,他發(fā)現(xiàn)約在三十公尺開外的前方有一個腦袋。
他停下來,想仔細看清楚。對方也看到了他,也停了下來。兩人面面相覷。
倏地,他一下子又恢復了原來的自我——一個經(jīng)歷了兩年半戰(zhàn)火洗禮的士兵。
他無法斷定面對他的那個人是否是自己的戰(zhàn)友,抑或是那邊的人。他們都驚得呆若木雞。一個噴嚏打破了平靜的僵局。這是他打的噴嚏,像往常一樣很響。緊接著對方開始向對岸快速游去,他也分秒必爭。兩人使盡全力游向自己的岸邊。他先上了岸,奔到那棵樹下,一把抓起了槍。還好,對方剛出水,正朝自己擱槍的地方跑去。
他舉起槍,開始瞄準。對他來說,要打中對面的腦袋實在再簡單不過的了。對方赤裸著身子在約二十米的地方奔跑,這是極易瞄準的活靶子。
不,他沒有扣動扳機。那邊的人就在對岸,恰似娘胎里出來的一樣,赤條條一絲不掛。他站在這邊,也赤裸著身子。
他不能扣動扳機,兩個人都是赤條條的,赤條條的兩個人,一絲不掛。沒名沒姓,沒有國籍,沒有穿咔嘰布軍裝的自己。
他不能扣動扳機,他覺得此刻這條河并沒能把他們隔開;相反,卻把他們聯(lián)合在一起了。
當對岸槍聲響起時,他只是瞥見有幾只鳥被驚起。他倒了下去,先是頹然跪下,隨之整個身子直挺挺地撲倒在地上。
《界河》閱讀題
21.從全文看,小說開篇敘述司令部的命令及相關內容有什么作用?(3分)
22.簡要說明小說情節(jié)的兩種特點及其作用。(3分)
23.試概 括小說中“他”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3分)
24.閱讀畫線的語句,綜合概括自然環(huán)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3分)
25.如果將小說結局分別改為以下兩種情況,請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①“他”最終扣動扳機,將“那邊的人”射殺。
②雙方均未開槍,各自回到自己的營地。
《界河》閱讀答案
21.答案:①交代故事背景,為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②為人物命運設置伏筆,預示故事的悲劇結局。
評分: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兩點得3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
22.答案示例:①起伏跌宕,張弛有致,既扣人心弦,又舒展自如。②以主人公的行為為主線穿插有關內容,使行文脈絡及故事的前因后果清楚明了。③結尾出人意料,陡生波瀾,與前文形成逆轉,撼人心魄,發(fā)人深省。
評分: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兩點得3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即可。
23.答案:①熱愛、向往自然與和平美好的生活。②有善良的人性,對殘酷血腥和扼殺人性戰(zhàn)爭有反感的情緒。③機警、敏捷。
評分:答對一點得1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即可。
24.答案示例:①以自然之美好,反襯出戰(zhàn)爭的殘酷和丑惡,表達作者反對戕害,呼喚人性的愿望。②襯托人物愉悅心情和善良人性,表現(xiàn)人物對和平美好的熱愛與向往,對生與愛的渴望。③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
評分:答對一點得1分,答對兩點得3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其它條案符合題意即可。
25.答案示例:第①種結局不可能發(fā)生。雖然能夠表現(xiàn)戰(zhàn)爭摧殘人性、毀滅生命的罪惡,便不符合情節(jié)與人物性格發(fā)展的邏輯,以及作者的創(chuàng)作初衷。
第②種結局可能發(fā)生。能表現(xiàn)人物對戰(zhàn)爭的厭惡,凸顯美好人性對戰(zhàn)爭的超越,也能反映人類拒絕戰(zhàn)爭、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但不如原作更震撼人心,更耐人尋味;不能照應“噩夢”伏筆,也不能凸顯戰(zhàn)爭對人性的摧殘,進而深化作品控訴戰(zhàn)爭罪惡、呼喚和平主題。
評分:答對一種得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其它答案符合題意即可。
拓展:文學賞析
希臘作家安東尼斯·薩馬拉基斯的微型小說《界河》并不是一篇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說,如果在教學或鑒賞中用傳統(tǒng)的“小說三要素”或“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來分析這篇小說,那只能是隔靴搔癢,因為它不僅沒有所謂的“典型環(huán)境”,就連一般小說必備的環(huán)境背景也交代有限,讀者只知故事的背景是戰(zhàn)爭,至于交戰(zhàn)雙方的國籍、戰(zhàn)爭發(fā)生地、戰(zhàn)爭性質都一概語言不詳;同時它不僅沒有鮮明的人物性格,就是人物形象也很模糊,全文依次出現(xiàn)的人物是 “中“他們”士”“士兵”這些概括性的泛稱,就連本文的主人公也是用“他”來指稱,至于塑造人物形象必需的肖像、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描寫也一概空白,面對這樣的一個主人公,去分析“典型性格”豈非緣木求魚。同樣,本文也弱化了作為小說核心要素的“情節(jié)”的意義,本文的情節(jié)甚為簡單明了:他違法禁令下河洗澡,在發(fā)現(xiàn)敵人并搶占先機的情況下,因良心發(fā)現(xiàn)而猶豫不決,反被對方射殺。
雖然沒有明確深廣的環(huán)境背景,沒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但這并不妨礙《界河》成為一篇令人回味無窮的優(yōu)秀小說,那么本文的魅力來自何處呢?答案就是題目“界河”。可以說,全文就是圍繞“界河”來展開它高超的敘述技巧和縝密的行文順序,“界河”在本文中建構起了一個意義豐富,內涵深刻的意象,試析如下:
第一,它是一條“死亡之河”,文章開頭就是一條令人觸目驚心的“軍令”——“禁止下河洗澡!同時規(guī)定沿岸兩百米內任何人不得擅入”。這條軍令把一條普通的自然之河界定為“軍事分界線”,而這條軍令又來自于此前兩次的下河洗澡導致被殺事件,先是“中士”,后來是“兩個士兵”,界河向讀者展示了它殘酷的一面,因為“雙方都派出哨兵隱蔽在兩岸的密林里”,顯然,界河的這一意義源于戰(zhàn)爭賦予它的軍事屬性。
第二,它是一條“誘惑之河”,界河成為死亡之河,源于它“不可抗拒的誘惑力”—一是“兩年半的野戰(zhàn)生活已使他們變得蓬頭垢面,邋里邋遢。在這兩年半里他們享受不到一絲的快樂”。戰(zhàn)爭生活的殘酷剝奪了人所應享有的一切快樂,當這條不期而遇的河顯然能為他們提供可能的快樂時,誰能做到心如止水。二是“現(xiàn)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春天是生命勃發(fā),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士兵們塵封已久的肉體也同樣需要在鶯飛草長的春天得到重新洗禮。這樣,主客觀條件的結合,無疑強化了這條河的誘惑力。顯然,界河之“界”與“河”,本身就體現(xiàn)了“危險”與“誘惑”的矛盾屬性,這種不可調和的內在矛盾也強化了文本內容的張力,并貫穿文本始終。
第三,它是一條“欲望之河”,對于主人公“他”來說,這更是一條充滿欲望令他遐想、令“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河”的河,在夢中,“那條河竟然變成了他的戀人——一個胴體黝黑、年輕健美的姑娘”。顯然,戰(zhàn)爭背景下的性壓抑是每個戰(zhàn)士必須直面的問題,潛伏在殘酷戰(zhàn)爭大幕后的人性本能仍然頑強生存。不可避免,他同樣需要在一條久違的河里尋找偎依在戀人懷里的感覺, “柔情似水”,中外皆然。而主人公“他”的這一“愿望達成”,既間接地解釋了此前的兩次士兵死亡事件的內在誘因,又為下文主人公人性的升華做了合理鋪墊,體現(xiàn)了作者行文的縝密。而夢中“一只無形的手卻緊緊攫住了他的后頸”也預示了主人公的這種人性本能訴求必然被扼殺的命運。
第四,它是一條“快樂之河”,“他終于站到河邊”“縱身跳入水中,承受了兩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還留有兩道彈痕的軀體,頓時化作了另一個人”,這“另一個人”顯然是對軍人屬性的疏離,而回歸到普通人享有的快樂的生命狀態(tài),這是界河帶給他愜意享受后產(chǎn)生的幻覺,此時,“河水仿佛有一只拿著海綿的手撫過他的全身,為他抹去這兩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跡。”河水洗去了戰(zhàn)爭帶來的一切殘酷印記,既撫慰了他傷痕累累的肉體,又慰藉了他充滿欲望的心靈,他無拘無束地享受著心靈的安適,“他時而仰泳,時而蛙泳。他順流漂浮,又長時間地潛入水中……”作者在這里恰到好處地插鳥群在自由飛“左右兩岸,翔,有時它們盤旋在他的頭頂,和他親昵地打招呼。”真是心隨鳥俱飛,意與水共遠。此時,界河展示了它溫情脈脈的一面,主人公也進入了忘我無憂的境界,他在夢境中的 “愿望達成”終于轉化成現(xiàn)實的快樂洗禮。
第五,它是一條“人性之河”,在河水的洗禮下,這個“經(jīng)歷過兩年半炮火洗禮、榮獲過十字勛章的士兵”幾乎忘記了軍人的使命,然而在發(fā)現(xiàn)同在河里洗澡的敵人后,他“立刻回過神來,恢復到原來的自己”,軍人的身份意識再次復位后,軍事素質過硬的他率先登岸,搶占先機,并把槍對準了敵人————“一個很容易擊中的靶子”。然而,“他覺得自己無法扣動扳機”,因為他面對的敵人是“赤條條的像剛從娘胎里出來時一般”,而他自己“同樣也赤條條的”,這是多么一幅寓莊于諧,令人忍俊不禁的畫面啊————一個赤裸的人舉著槍對準另一個赤裸的人,是河水解除了標志他們的國籍和身份的軍裝,是河水把他們變?yōu)閮蓚互相袒露身體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經(jīng)驗中,還有什么比毫不掩飾地相互袒露身體更能體現(xiàn)親密無間的關系,更能體現(xiàn)真誠、善良、信任的美好人性呢?界河在解除了他軍人屬性的同時又恢復了他普通人的善良本性,軍人的殺人使命最終屈服于他那被河水洗禮后的圣潔人性,所以主人公“覺得此刻這條戀人般的河未能把他們隔開;相反,卻把他們聯(lián)合在一起了……”是啊,他們曾懷著共同的愿望共同沐浴這條界河里,現(xiàn)在又將身體共同袒露在藍天麗日之下,這是多么奇妙而又無法否認的聯(lián)系啊。然而戰(zhàn)爭的殘酷本性最終要扼殺善良的人性。“隨著彼岸一聲槍響”“他應聲倒下”,故事的結局似乎又回到了文本的開頭,這種看似回到原點的結局無疑升華了讀者對文本主題的認識:它絕不是在講一個簡單的士兵之死的故事,而是圍繞這條波瀾不驚的界河,上演著人性的美好可貴與脆弱無奈。
小說至此戛然而止,然而卻讓讀者久久回味。總之,“界河”是一條魅力之河,它蘊藏的豐富內涵引發(fā)我們深深思考諸如戰(zhàn)爭與人性、欲望與紀律、理性與情感等問題。
【《界河》 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界河閱讀答案11-01
《界河》閱讀答案09-15
《界河》閱讀答案「精選」09-05
《界河》閱讀題及答案08-01
界河課文閱讀答案08-03
中考閱讀答案《界河》05-07
《界河》薩馬拉基斯閱讀答案10-22
等的閱讀答案12-05
等 閱讀答案08-07
《等》閱讀答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