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精選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精選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
【指導思想】
通過《望廬山瀑布》的教學,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在教師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擁有學習的自主權,使學生主動學習,善于學習,會學習,培養自主創新性學習的能力,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思路】
首先,根據大綱要求,給學生整體感知,讓學生對整首詩有一個整體印象。然后,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適時安排教學環節,引導學生自學探究,創建自讀自悟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地自主學習。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引導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與全程參與。其次,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朗讀。以讀為本,把讀與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使學生感受到詩詞的魅力,領悟到祖國文字的凝練。最后,加強課內外結合,打破了課內外的界線,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注重了知識的積累運用。
【教學目標】
。薄⑹箤W生理解詩句,了解古詩內容,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學會詩中的生字新詞。
3、背誦這首古詩。
【教學方法】
啟發式、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激發興趣。
我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現在有誰愿意來背一背你記住的古詩?有沒有李白寫的呢?(靜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廣陵、早發白帝城)
大家知道李白的詩還真多呀!通過課外查閱資料,你們對李白還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號稱詩仙現存詩900多首風格飄逸、豪放想像豐富、氣魄雄偉)
二、緊扣題眼,品詞析句。
師:李白五歲時就開始讀書習字,讀了很多書,二十六歲起離鄉遠游,走了大半個中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望廬山瀑布》就是他暢游廬山后寫下的。
。、師范讀全詩。全班自由讀。
。、學習生字,分別是廬、瀑、爐。
。、全班齊讀這首詩。
師:讀題目,誰能用這個“望”字組詞?你覺得在這兒應該用哪個詞更準確些?解釋題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師:我們來看看廬山,看看廬山的瀑布。(看課文插圖)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師:這些都是靜止的圖片,現代科技的發展,讓我們在課堂里了能領略到廬山和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色。請看光碟。
師解說: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邊。廬山山峰重疊,非常雄偉壯麗。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爐峰,因為山上常有云霧籠罩,在陽光照耀下有紫色霧氣升騰,像正在焚香的.香爐一樣,故取名香爐峰?催@就是著名的香爐峰。廬山一年四季景色優美……
看完后,請你來夸夸它。(觀看后指名回答)
師:對,夸得真好!我們來看看李白是怎樣夸的?
。、指組讀第一句詩。讀注釋①和②。除了這兩個詞,詩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說整句詩的意思。讀。
。怠⒖偨Y學法:讀詩句、看注釋、說意思。
。丁⒏鶕陨蠈W法自學二、三、四句詩。
。贰R報自學情況。
為什么要遙看?
“飛流”、“直下”說明什么?
怎么理解“三千尺”?
“疑”是什么意思?
師:學到這,還有什么疑難的問題嗎?請提出來。(質疑解答)
師:現在誰來說說全詩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讀自悟,深入理解。
師:你覺得詩中哪些字用得妙?為什么?(生、掛、飛、落……)
師:輕聲背誦詩,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誰能用“啊,——真——”的句式來表達廬山瀑布給你的印象。此時此刻,你最想對李白說什么?背誦、注意重音,再讀古詩,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
指導默寫。
四、總結學法:(出示小黑板)
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讀詩題,介紹作者
。、讀詩句,理解詩意
。、再讀詩,體會感情
4、背誦默寫
五、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21、古詩三首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廬、瀑、爐、煙”,積累識字方法,會寫“爐、煙”;
2.有感情朗讀《望廬山瀑布》;
3.通過畫面理解詩句,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
4.學習做一個勤于觀察、勤于思考的人。
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畫面,吟誦古詩想象意境,理解詩句。
教學流程:
。ㄒ唬┙翌}導入,知曉詩人。
師:同學們,你們聽說過哪些詩人?猜一猜這位詩人是誰?老師給你們一點提示:他是唐代大詩人,有“詩仙”之稱;他五歲時就開始讀書習字,讀了很多書,曾留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故事;他二十六歲起離鄉遠游,在那個牛馬舟車的時代,他的自己遍布大半個中國,他曾到過18個地區,206個州縣,80多座大山,60多條江河,20多個湖泊;他寫過很多詩,其中最著名的有《靜夜思》《古朗月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叫《望廬山瀑布》,是李白游歷廬山觀看黃巖瀑布時寫下的一首名詩。同學們,你們去過廬山,看過瀑布嗎?就讓我們跟著李白一起走進廬山,走近瀑布吧。
(二)疏通句讀,初知詩意。
想游覽啊,老師這里有個要求,如果能把古詩正確的讀出來,就馬上帶小朋友們去!
1.指導讀詩,讀出韻律: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或書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指名讀整首詩,糾正、齊讀。
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律美。讀古詩特別要讀出詩的韻律美,韻腳一定要讀準,讀到位。(如“煙”“川”“天”)誰能把這首詩再讀一遍。
出示詩的停頓及重音,誰能讀出古詩的節奏美?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讀準字音,認識生字:
出示生字新詞:廬山、香爐、紫煙、瀑布、飛流、銀河。
指名小老師帶讀,學生跟讀;
鞏固舊的識字方法;
在交流匯報的基礎上,學習新的識字方法:歸類和比較
3.圖文結合,畫中會意
出示三幅圖片,你能根據圖片找出對應的詩句嗎?
根據圖片說說前三句詩的意思:“日照香爐生紫煙”中描寫了哪些景色?“生”的含義是什么?從“遙看瀑布掛前川”中的“掛”字,你能看出瀑布像什么嗎?“飛流直下三千尺”中的“飛流直下”和“三千尺”分別說明了什么?
為什么第四句詩不能用圖片來概括?“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的“疑”是把瀑布想象成了什么?
李白是一個很會觀察和思考的人,我們再來看看他寫的前兩首詩《靜夜思》和《古朗月行》,這里面同樣有個“疑”字,同學們,你們知道李白又有怎么樣的想象嗎?情感價值觀滲透:我們應該努力向李白學習,做一個勤于觀察,勤于思考的人。
(三)觀察漢字,指導書寫:
1.出示漢字“爐”和“煙”,讓學生觀察漢字;
2.當小老師指導同學書寫;
3.師生評點;
(四)化詩為文,情感遷移:
(五)贈送詩文,課外延伸:
1.同學們真棒,老師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寫瀑布的詩歌,現在老師把這首詩歌送給大家。
還沒看見瀑布,
先聽見瀑布的聲音,
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
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
山路忽然一轉,
。⊥娏似俨嫉娜!
這般景象沒法比喻,
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站在瀑布腳下仰望,
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時時來一陣風,
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
2.交流學習收獲,結束教學。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3、理解詩的內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
掛圖、投影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教前反思與構思
要根據古詩內涵豐富,意境優美的特點,教學時可通過指導觀察課本插圖,播放課文范讀錄音等多種手段,創設詩歌意境。在學生充分入境的基礎上指導朗讀和背誦,感受詩中描繪的優美景色,感受詩人用詞的精妙。教學時可適當進行朗讀指導。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教學重點
理解詩的內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背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
2、揭示課題,板書:望廬山瀑布
二、學習
1、理解課題的意思: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見過瀑布嗎?是什么樣的,能不能說給我們聽聽?
2、學會寫課題中的生字:瀑
3、你知道廬山在什么地方嗎?
4、學習這首詩
(1)出示整首詩
2)指名讀一讀
3)再讀,可以討論,看能不能理解詩的意思,有問題可以提出來。
4)交流:
重點理解銀河九天香爐川三千尺
誰能講這首詩的意思?
評議,他講得怎樣?
再指名講詩的意思。
5、詩人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6、指導朗讀
7、指導背誦
三、作業
1、背誦古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教后小記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想象意境,理解詩句,背誦記憶;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古詩的韻律和節奏之美。抓住“銀河”,激發想象,體會瀑布與銀河有什么關系,詩人為什么要比作銀河,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瀑布垂掛山前的壯美之景。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教學重點
理解詩的內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二、學習《絕句》
1、板書課題,解題,理解絕句
2、簡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讀詩句,說說你能理解哪些詞語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鸝鷺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詞語、句子的意思了?
四、學習詩句,想象畫面
1、學習一、二兩句
輕聲自由讀一讀,畫出還需要理解的詞語。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句的意思?
指導朗讀,讀出舒暢預愉悅的心情。
2、學習三、四兩句
指名讀一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詩人卡到了什么?
討論,理解西嶺千秋雪相機板書,畫簡筆畫。
詩人是透過什么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
詩人向門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東吳
為什么說是萬里船?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3、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4、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1)一行寫一個景,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小結:先寫近景,后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的心情。
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6、指導書寫鸝鷺
五、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背誦課文
教后小記
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自讀自悟,深入理解古詩后,再引領學生認識對仗,感受詩美。如“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鳴”對“上”,“翠柳”對“青天”等。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詩六個生字,認識二類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背誦這首古詩。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學習理解本詩的意思和作者創作意圖。
3.體會詩人對大好河山的贊美與喜愛之請。
教學重、難點:體會詩意,體會詩人對大好河山的贊美與喜愛之請。
教學準備:廬山風光資料。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展示廬山瀑布的圖片資料,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可以聯系自己積累的有關古詩、名句等。
二、小組學習本詩中的生字。
1.廬:簡陋的房子;姓。(注意里邊不是盧)。組詞:廬山、廬舍、茅廬。
2.三顧茅廬:1.原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2引申為剛走上社會或工作崗位,經驗不足。
3.瀑:瀑布、飛瀑。爐:火爐、鍋爐、爐子。遙:遙遠、搖不可及、遙控。疑:懷疑、疑問、質問。銀:銀河、銀色、白銀、銀子、銀兩。
三、小組合作,根據預習資料和書中主力理解詩意。
1.廬山:我國名山之一,在江南省九江市南。
2.香爐:指香爐峰,是廬山西北部的一座高峰。它山峰形狀尖而圓,峰上煙云聚傘繚繞,就像一座香爐,因此得名。
四、配樂朗讀本詩。
五、嘗試背誦古詩
六、古詩大擂臺,背一背,看誰會背的李白的詩多。
七、補充《早發白帝城》。
詩意:黎明,為我送行;彩云,籠罩著白帝城。一葉輕快的小舟,會把我帶到千里外的江陵,兩岸的猿猴,不停啼叫。小舟載著我的歡樂,穿過了,重重高山,重重險峻。
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節縣東帝山上。東漢末公孫述據此,據稱殿前井內首有白龍躍出,囚自稱白帝,稱山為白帝山。城為白帝城。
八、作業。
1.背誦兩首古詩。
2.寫生字。
九、板書設計。古詩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精選4篇)】相關文章:
【熱門】《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20
【薦】《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8
【推薦】《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7
【精】《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7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推薦】12-17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16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合集15篇07-02
《望廬山瀑布》反思06-26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5篇)10-10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5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