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赤壁賦》中的文采觀
作為一篇“賦”,我們不得不談到蘇東坡在《赤壁賦》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的文采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赤壁賦》中的文采觀,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nèi)容可瀏覽(m.qianlijiaju.cn/wenxue)。
傳統(tǒng)賦是特別講究文采的,甚至為了文采而可以無視內(nèi)容的充實與否。一般而言,傳統(tǒng)賦家在言情狀物敘事中都喜歡夸大其辭,以渲染鋪張、逞才使氣為能事,以彰顯才學、賣弄斯文為尊榮。比如王勃著名的《滕王閣序》,從始至終,洋洋灑灑的鋪排,疊床架屋的渲染,應(yīng)接不暇的典故,層出不窮的排比,典型的文勝質(zhì)的樣板。端的是少年氣盛,才高八斗,不可一世者也。夸飾雕琢浮華,這或許正是賦的本質(zhì)特征,這種文風也一直受到人們的追捧和仿效。君不見,最近一兩年來,我們的許多大報的“文學”版面,不是也流行起了做“賦”的熱潮嗎?那種裝腔作勢的顯擺,酸文假醋的招搖,搔首弄姿的做秀,不也堂而皇之的出現(xiàn)在各大報刊的顯眼地段,盡管他們的“文采”無法與王勃相提并論,但精神上的血脈卻是一以貫之的。
蘇軾《赤壁賦》所體現(xiàn)出來的文采觀決不是這樣。《赤壁賦》當然是才華橫溢、文采斐然的,但它的才氣顯現(xiàn)迥異于《滕王閣序》一類賦文。“王勃”們的這種“才氣”在蘇軾的《赤壁賦》的“才氣”面前,只能稱得上是以小巧媚眾,以末技炫耀,正所謂濃妝艷抹,俗不可耐者也!
《赤壁賦》的文采的表現(xiàn)形式屬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一類。清新淡雅,自然熨帖,流暢優(yōu)美,水到渠成,幾乎看不出人為雕琢的痕跡。這種技巧與一般賦家的為文造情,矯揉造作,曼辭雕飾相比,其間差距,不可以道里計。
蘇軾在《答謝民師書》一文中關(guān)于“文采”,有一段很明確的論述;“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遠。’又曰:‘辭達而已矣。’夫言止于達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于口與手者乎?是之謂辭達。辭至于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揚雄好為艱深之辭,以文淺易之說,若正言之,則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謂雕蟲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類也……雄之陋如此比者甚眾。”
這段話引用孔子的話,說明了文采和表意的關(guān)系。雖然孔子認為說話應(yīng)該有文采,但是,孔子還認為,文辭最終目標只是“達”而已,也即能夠把意思表達清楚就行。所以,把意思表達清楚了就可以稱為有文采了。因為很多人都無法把自己心中對事物的認識通過口說和手寫表達出來,能夠表達出來,就可稱為“辭達”。“辭至于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說的是,只要能夠把心里的意思表達清楚,就沒有必要賣弄那么多文采了,因為文采是賣弄不完的。接下來的一段話還可看出蘇軾對傳統(tǒng)賦的“雕蟲篆刻”技巧是頗有些不以為然的,即便像揚雄這般大賦家,蘇軾也認為他的雕飾文辭不免鄙陋。
在《赤壁賦》中,我們可以看到蘇軾對于賦文中“文采”的運用確確實實符合他“辭至于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的原則,所有的描寫渲染都是與環(huán)境、心情密切相關(guān)、絲絲入扣的,一切都為表意服務(wù),幾乎找不到任何贅語浮詞,“文采”只是表意的工具,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為了準確充分的表意,“文采”當然該“行于所當行”,可一旦表意透徹,目的已然達到,所謂“文采”就該“止于所不可不止”了。
《赤壁賦》中有一段文字最能說明這一點了。就如原文第二段: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這段文字,前兩句是敘事,語言質(zhì)樸;然后是一段歌詞,這段歌詞雖然充滿一種詩情畫意,但畢竟只是歌詞而已,也看不出多少以“文采”雕飾的痕跡;只是從“其聲嗚嗚然”開始,有一定的主觀“文采”展現(xiàn)的意味了。仔細分析這些形容渲染文字,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都是為了表達現(xiàn)場氣氛和心情感受所不可或缺的文字,也即都是為了表意需要而存在所作的形容渲染。每一句都可以說是必須如此、或必然如此的,少一句,原文意境就可能大受影響了。只是——到了這段文字的最后,有一組對仗句,“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讓人覺得這兩句漂亮的對仗有了些些雕飾的嫌疑了。因為從內(nèi)容來看,這兩句有些脫離了文境的本源,所謂“潛蛟”“嫠婦”者,并非現(xiàn)場所有,而純粹是作者為了渲染夸飾而添加上去的。所以,這兩句可以說是文中唯一能找出的“贅言浮詞”,不小心地露出了一些傳統(tǒng)賦“雕蟲篆刻”的“陋”尾巴。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條“陋”尾巴僅僅是稍稍探了一下頭而已,甚至來不及喘息,就已“止于所不可不止”了。
蘇軾在《赤壁賦》中所展現(xiàn)的文字洗練功夫就是這樣,決不稀罕任何華而不實的雕琢,決不以賣弄文采、炫耀末技為目的。蘇軾在文字藝術(shù)的追求上有著和對文學境界的追求一樣崇高的目標——出塵絕俗,空明流光。
【《赤壁賦》中的文采觀】相關(guān)文章:
赤壁賦中月亮的句子08-03
蘇軾赤壁賦中從側(cè)面09-03
赤壁賦中的明月意象分析總結(jié)11-05
《赤壁賦》中的“明月”意象略析07-07
赤壁賦07-04
《前赤壁賦》與《后赤壁賦》譯文及賞析07-26
文采句子摘選09-11
有文采的句子08-01
最有文采的句子10-07
蘇軾赤壁賦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