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區的發展的說課稿
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主要以我國第一大城市——上海的發展條件、城市經濟、人口、用地規模的發展、存在的問題,浦東新區的開發條件、規劃、發展為例,分析城市新區的建設對城市發展的意義。教材不僅闡述了浦東新區發展的現狀和對未來的展望,還闡述了浦東新區建設前基本地理事實,這是建設上海浦東新區的地理背景,也是理解建設和開發上海浦東是上海市建設和發展城市新區的一種必然選擇的基礎。本單元側重于城市化問題解決途徑中的一個措施——城市新區的發展對城市化問題解決的可行性。本單元結合上海浦東新區發展的實例,重點探討城市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以及城市新區發展的可能模式。城市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發展、科技發達、社會進步和社會文明,但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經濟、社會、環境問題,而且這些問題的出現是帶有全球性的,特別是城市環境問題,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關注的焦點。如何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城市如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已成為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本單元所研究的上海面臨的城市問題是城市化過程中產生問題的具體體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問題產生的原因是相同的,都是在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時產生的,問題的具體表現形式則各城市有所不同。故應區別對待。為求得城市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分散過多的人口、工業等給市區帶來的壓力,這些大城市都采取了一些可行的措施,如興建衛星城、辟建新的工業區、經濟開發區、居住區等。建設城市新區是解決城市問題的又一條可行之路。浦東新區的規劃與開發,是對城市發展中面臨問題的一種探索性研究。城市規劃是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計劃和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是建設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據,城市合理規劃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用地、保護城市環境。上海浦東新區的開發既要發揮上海古城的優勢,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又要能不斷增強浦東新區和舊上海的經濟實力,使二者共同構成上海現代化大都市的'新格局。上海浦東新區近年來的發展,證明了浦東新區城市規劃的合理性。應該明確城市新區的發展模式應結合當地的實際,具體問題具體研究。這是本單元學習的一個難點。
教學對象分析:
這部分的內容我校的學生并不陌生,特別是城市化產生的問題這一部分,因為大部分都居住在荷花池附近,每天上學放學都會遇到交通堵塞,而住房緊張、治安混亂更是路人皆知。因此這部分也較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新區的規劃,學生也可以結合成都市的現狀進行對比學習,在整個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將成都市的情況與上海市的情況對比,幫助學生理解,同時注意引導學生,調控好學生情緒。
教學方法和學法設計:
由于在高一必修和選修一都講到了關于城市的知識,同時本課的內容又較貼近生活,大家都能親身感受到。所以可以在教學中提供大量的事例、數據、圖表資料來啟發誘導學生,讓學生自己分析,總結歸納,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教學過程:
12.1 建設上海浦東新區的地理背景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上海市在我國的地位
理解:上海市優越的區位條件,上海市面臨的主要城市化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上海市的發展情況,讓學生學會分析影響一個城市發展的主要區位因素,發展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及采取的相應對策
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上海市的城市發展,理解如何處理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樹立正確的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教學重點
上海市發展的區位優勢,規模擴大和主要的城市化問題
教學難點
上海城市化問題產生的最終根源是用地緊張
教學方法
討論法、分析法、啟發誘導式教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ń處煟┲醒腚娨暸_有一位著名的節目主持人李詠,他主持的節目《幸運52》深受觀眾喜愛,在節目中我們經?梢钥吹礁鞣N各樣的商標。下面,我們也請同學們來看一組商標,同時請大家猜一下它們分別代表了哪些企業?
。ㄆ聊伙@示)世界500強部分企業的商標
(學生)討論、猜測并回答
(教師)這些企業都屬于世界500強,他們的工廠遍布世界各地,但是當他們在中國投資興建的工廠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在了上海,同學們知不知道這是為什么呢?
。▽W生)上海的經濟最發達
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的龍頭城市。
……………
。ń處煟┖芎,上海是中國發展最快,最漂亮的城市之一。2001年聯合國有關組織評出的中國最具競爭力的25個城市中,上海、北京、廣州名列三甲,2010年世界博覽會也將由上海舉辦。那么上海的經濟發展為什么如此之快呢?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影響一個城市發展的區位因素有哪些?
。ㄆ聊伙@示)一、優越的區位條件
。▽W生)有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條件;也有交通、自然資源、政策等社會經濟條件。
(教師)那么上海的發展主要有哪些區位優勢呢?
(屏幕顯示)中國地形圖和中國政區圖(將上海市用醒目的顏色標示出來)
(教師)請一位同學先簡單分析一下上海市的自然條件。
。▽W生)可以從地形、氣候、河流等方面分析。
上海的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長江和黃浦江流經市區,淡水充足。
。▽W生)說明上海周圍發展農業的條件較好。
。ń處煟┑拇_,上海的這些自然條件促進了周邊地區(長江三角洲)農業的發展,為上海市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農副產品。但對上海來說,社會經濟條件好對它的發展影響更為顯著,請大家繼續看屏幕,分析上海位于什么地方?有哪些交通運輸方式?
(屏幕顯示)中國政區圖、中國主要鐵路分布圖
。▽W生)位于長江入?冢挥谖覈鴸|部沿海航線的中間位置,有鐵路、公路、河運、遠洋航運、航空運輸等。
。ń處煟┐蠹依^續看圖,上海通過這些交通線可以同哪些地方聯系?
。▽W生討論回答,答案開放式)
向東通過海運或航空與東亞、東南亞、北美等地區聯系。
向西可通過長江航線及有關鐵路同中南、西南聯系。
向北可通過京滬鐵路同華北、甚至西北、東北聯系。
向南可通過滬杭鐵路同華南、西南聯系。
。ń處煟┖芎茫虾5慕煌ǚ浅7奖,是我國最大的交通樞紐,這也是上海發展最突出的優勢,也正因為有這個優勢,又帶來了哪些優勢呢?請同學們仍然從屏幕圖分析。
。▽W生)具有廣闊的經濟腹地。
。ń處煟┪覀冊诟咭环治錾虾8郯l展的時候也提到了這一點,請大家回憶,從圖上分析它的聯系范圍,及當地的經濟水平。
(學生)通過鐵路、公路、水運可以同全國各地相連接,所連接的地區大多是經濟發達地區。
(教師)我們從圖上可以看出,上海本身所處的長三角是我國人口稠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是滬寧杭城市帶的核心城市。上海港的人流、貨流是非常大,為上海市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
。ń處煟┑,一個城市的建設還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上海市的勞動力資源又怎樣呢?
(學生)勞動力豐富,且勞動力素質較高。
(教師)好了,我們把上海的區位優勢歸納一下。
長江三角洲
良好的地形氣候水源條件
廣闊的經濟腹地
(屏幕顯示)上海位置 長江入? 優越的區位條件 高素質的勞動力
充足的農副產品
便捷的交通
沿海航線的中間
。ń處煟┥虾U驗橛腥绱藘炘降膮^位條件,上海的城市建設、經濟發展非常迅速
。ㄆ聊伙@示)二、城市規模的擴大
請大家看屏幕上的一組數據。
。ㄆ聊伙@示)中國主要城市的比較表(2001年)
城市 人口(萬) 面積(平方千米) GDP(億元) 進出口貿易(億美元)
上海 1674 6340.5 4950 547.1
北京 1381.9 16807.8 2817.6 525
深圳 468.76 1948.69 1954.65 872
重慶 3097 82400 1750 18.3
同學們,這張表所顯示的數據反映了上海在全國處于怎樣的地位?
。▽W生)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
(教師)請大家再看屏幕,從中可以看出上海城市的迅速發展
(屏幕顯示)上海市總人口和市區人口的增長圖(圖略)
。▽W生)1990年上海市區人口比1949年增加了331萬,比1980年增加了182萬,說明上海市區的人口規模也在迅速擴大
。ń處煟╇S著經濟規模和人口規模的擴大,必然會引起什么的擴大呢?
。▽W生)用地規模的擴大
。ń處煟┑拇_,經濟要發展,人口要居住,基礎設施要跟上,必然要使用地規模不斷擴大,也請同學們看上海市城區面積的擴大圖
。ㄆ聊伙@示)上海市區范圍的擴展圖
。ń處煟┳⒁庹页1949年前的上海市區范圍、1978年前的上海市區范圍、1990年前的上海市區范圍,歸納:1990年前上海市區范圍的擴展方向。
。▽W生)依托黃浦江兩岸,向北、南、西三個方向延伸
(屏幕顯示)2000年后的上海市地圖
(教師)大家再看,上海除市區范圍擴大,郊區有何變化?
。▽W生)在郊區興建了一大批衛星城和開發區。
(教師)這批衛星城的主要作用?
。▽W生)分散市區的人口和工業
(教師)上海市的經濟如此發達,在發展的過程中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呢?
。▽W生)不是!
(屏幕顯示)三、上海市面臨的城市問題
。ń處煟┠巧虾T诎l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請同學們看下面這一組圖片并結合書上的表12.1
(屏幕顯示)1990年上海、北京、天津市區人均道路、下水道比較(圖略)
關于上海市住房緊張、街道擁擠的圖片若干
(學生)從圖中所反映的信息可以看出,上海市存在著道路狹窄、人均面積少、交通擁擠、居住緊張、綠地面積少等問題
。ń處煟┎诲e。不管是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還是綠地少、環境質量差,其根源是什么呢?
(學生)用地緊張
。ń處煟┰斐梢陨蠁栴}的根源是用地緊張,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學生)擴大城市空間,增加用地規模
。ń處煟┑,上海市區的建設用地已趨于飽和,市區用地的潛力已基本沒有,要想在市區擴展已無多大可能,而上海的發展目標是要成為國際性的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因此建設城市新區成為上海市要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
。ㄕn堂小結)上海由于其優越的區位條件,使其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經濟、人口規模的擴大,用地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用地規模仍跟不上城市發展的要求。用地矛盾成了上海繼續發展的“瓶頸”,產生了道路狹窄、交通堵塞、居住擁擠、綠地面積小、環境質量差等問題。因此,建設城市新區是上海繼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課堂活動』
1、 分析成都市發展的條件(屏幕顯示四川省地形圖及四川省交通圖)
2、 討論成都市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3、 假如你是一位決策者,針對成都市出現的問題,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進行整治
板書設計: 12.1 建設上海浦東新區的地理背景
長江三角洲 良好的地形氣候水源條件
便捷的交通
上海位置 長江入? 優越的區位條件 廣闊的經濟腹地
充足的農副產品供應
沿海航線的中間 高素質的勞動力
經濟規模擴大
城市規模擴大 人口規模擴大
用地規模擴大
道路狹窄,交通擁擠
住房緊張
面臨的城市問題 綠地面積小
用地緊張(根源)
上海建設城市新區的必然性
課后練習(略)
課后反思:
本節課按教學設計過程順利進行,學生基本上能掌握課本內容,特別是對于活動設計,學生討論非常積極,舉例形象生動,貼近生活,有些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同時在課堂上要注意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加以肯定,多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個別學生在分析成都市的區位優勢時不能抓住重點,思維不夠清晰,還需加強訓練。
【城市新區的發展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城市新區的發展說課稿11-08
《城市新區的發展》說課稿范文04-11
關于城市發展的經典名言03-13
科技與城市的發展作文09-05
城市設計對城市發展的意義論文05-07
我們的城市說課稿11-07
野貓的城市說課稿11-02
《發展與合作》說課稿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