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與容積說課稿課件
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體積與容積說課稿課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歡迎分享!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36、37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使學生認識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掌握體積和容積的概念,理解“形狀變了,體積不變”的原理。
2、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探索、交流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在探究新知的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識,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并感知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建立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教學難點:
體積和容積的區別。
教具準備:
課件、量杯、水杯、水果、土豆、紙盒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童話故事情境
1.談話導入。
同學們一定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下烏鴉喝水幾個片段。
2.師生欣賞《烏鴉喝水》動畫片。
二、提出問題,教學體積的概念。
1、提出問題。
(1)烏鴉為什么能喝到水了?
(2)瓶子里的水面為什么升高了?
(3)小烏鴉為什么要放許多石子?
板書關鍵詞: 石子 占空間 大小
2、聯系生活。
(1)比劃、感受和想象,
出示購物紙盒,教師示范紙盒所占空間的大小。同學們閉眼想象。
出示一個球,指名學生比劃。
(2)說一說。
在的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它們誰占的空間大?誰占的空間小?舉出兩個物體說一說。
3、土豆和紅薯哪一個占的空間大呢?做一做,想一想。
揭示體積的概念: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師:什么是紙盒的體積?什么是球的體積?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
4、說一說什么是冰箱、微波爐、手機的體積?哪個體積最大?哪個體積最小?(固體)水有體積嗎?(氣體)那氣體有體積嗎?(吃氣球,氣球鼓起來的現象就說明它們是有體積的。)
(設計意圖:打破學生的定向思維,通過學生的討論得出瓶子里裝滿水,空間被水占了;吹氣球,氣球鼓起來了的現象說明它們是有體積的。)
三、教學容積的概念。
1.認識容器。
師:老師準備這節課帶了這么多的教具,都是放在哪里的?
像紙箱、量杯這樣能容納物品的器具叫做容器。你還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放的東西多?哪些容器放的東西少?
2.實驗中理解容積的含義。
(1)教師出示類似教科書P41“想一想”的兩個杯子,提出;兩個杯子裝滿水,哪個杯子裝的水多?哪個杯子裝的水少?
(2)每位學生設計一個解決方案,并進行交流。
(3)選擇一個可行的方案,師生共同做實驗驗證。
先說說都有哪些實驗方法,再動手操作。
3.提示容積的概念。
揭示容積的概念:容器所能容納的物體的體積,叫做容器的容積。
4、聯系生活。
說說什么是水杯的容積?集裝箱的容積?冰箱?
四、深化概念,對比聯系理解本質。
1、仔細觀察:盒子的體積與盒子的容積哪個大?
結論:對于同一個容器,它的體積一定比容積大,因為它有厚度。
2、假如我們把紙箱的.箱壁加厚,再加厚,一直這樣加厚下去,箱子有什么變化?
結論:容積變小,體積不變。
3、假如我們不是往里面加厚箱壁,而是在這個箱子的外面加厚它的箱壁,一直這樣加厚下去,請你想象一下,箱子會有什么變化?
結論:容積不變,體積變大。
4、體積和容積有區別嗎?誰來簡要的概括一下?
(1)從測量方法來說,體積是從物體外部測量的;容積是從物體內部測量的。
(2)從它們的大小來說,同一物體,它的體積大于容積.當容器壁很薄的時候,容積近似等于體積.
五、鞏固練習。
1、同一物體形狀發生改變,但體積保持不變。
2、填空題、判斷對錯,明晰概念。
3、由于杯子的大小不同,淘氣的3杯就可能等于笑笑的2杯,為后面體積單位的學習做鋪墊。
3、數學故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4、布置作業:完成37頁第6題。
六、全課小結
本節學習了什么?你所學最深的什么?
【體積與容積說課稿課件】相關文章:
《體積與容積》說課稿07-03
《體積與容積》說課稿09-26
《體積與容積》說課稿07-03
《體積與容積》說課稿范文02-20
體積和容積的說課稿02-20
體積和容積說課稿02-20
體積和容積說課稿07-03
《體積與容積》數學說課稿范文07-10
《體積與容積》說課稿范文(精選3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