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級下冊《雅魯藏布大峽谷》說課稿
課前調查學生都沒有去過雅魯藏布大峽谷,只是從資料中略知道一些,可以說雅魯藏布大峽谷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塊神秘的境地。因此學習起來學生會是興致勃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北京版四年級下冊《雅魯藏布大峽谷》說課稿范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說教材:
這是一篇情趣盎然的說明文,文章非常有條理、有層次地介紹了神奇而美麗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驚嘆和心中無比自豪與喜悅的感情。在介紹時,作者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如:對比、列數字、舉例等,細致地展現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罕見奇觀。文章的語言豐富優美,繪聲繪色的故事、準確無誤的數字、恰到好處的用詞,都使得這篇文章成為一篇極為優秀的說明文。
學情分析:
課前調查學生都沒有去過雅魯藏布大峽谷,只是從資料中略知道一些,可以說雅魯藏布大峽谷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塊神秘的境地。因此學習起來學生會是興致勃勃。在教學中,適當運用信息技術,并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方法的意識,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思維活躍,勇于展現自我,具有很強的自主識字和閱讀能力,并能夠發揚互相合作的精神。尤其在朗誦方面具有很強的表現欲望。因此學習本文時,抓住學生這一能力,注重喚醒學生的個性化意識,尊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選擇,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讀法。運用電教手段,播放與文章內容相關的風景圖片,給學生以視覺上的沖擊,激起他們對自然之景的贊美之情,使他們與作者在情感上達成共鳴。
說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本課的教學要求和特點,我將本課分兩課時進行教學,
制定以下總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認讀和書寫本課生字,理解詞語意思。
2、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感受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神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接觸簡單的提綱,并根據提綱理清文章的主要內容。
4、了解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5、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美麗神奇,感受祖國山河壯麗。
過程與方法
1、談話導入西藏,并播放西藏美景的課件,激發學生對西藏的向往和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通過列提綱,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3、通過朗讀、交流,逐段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美景的無限自豪和贊美之情,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4、抓關鍵的詞語,再整體感知課文,提升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字里行間感受作者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美景的贊嘆,體會作者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雅魯
藏布大峽谷的美麗神奇,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
3、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4、學會以列提綱的形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板畫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
(2)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美,感受作者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贊美之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3)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說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運用電教手段,播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風景圖片,給學生以視覺上的沖擊,激起他們對自然之景的贊美之情,使他們與作者在感情上達成共鳴。
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祖國有奔騰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寧靜的山林,繁華的都市,還有令人向往的西藏。說起西藏,你會想到什么呢?(學生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你們想不想目睹它們呢?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西藏吧,一睹它們的風采。(教師隨機播放西藏風景的圖片,并簡單解說。最后一幅是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圖片)
2、由上面的圖片解說,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去領略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風采吧!
【設計意圖】: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所在的地理位置,營造課堂氣氛,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興趣、好奇心等。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教師詢問學生讀文情況。
2、雅魯藏布大峽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很特別、景觀奇特、氣勢宏偉、使人驚嘆等)
3、你覺得文中那個詞最能體現它的特點?請同學們再快速讀讀課文,找出這個詞。
4、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神奇壯麗)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三、指導學生列提綱
導語:那么,作者從那幾方面介紹雅魯藏布大峽谷壯麗神奇的呢?
1、出示課后的“金鑰匙”,為了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可以寫寫提綱。(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寫提綱)
① 可以只針對課文主要部分的內容寫提綱。例如本文可以只寫第2——5自然段的提綱。
② 提綱應簡潔、明確,比如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2、請同學們再默讀2——5自然段,勾畫內容,匯報,教師隨機板書。 ⑴頂端景象⑵傳說⑶特點(長度、寬度和相對高度)⑷自然博物館
形成,行不行,為什么?(引用傳說增添了很多的神秘色彩,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引起讀者的興趣,也更能體現出人們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課前已讀了好幾遍課文,對傳說一定記憶猶新,因而,直接讓學生講一下傳說。這樣既鍛煉了學生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又為學文節省了時間。
學習第4自然段
導入:雅魯藏布大峽谷是由于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和江水沖刷形成的。那它有什么特點呢?
1、叫一生讀此段。
2、有什么特點呢?(長、深、窄)
3、你從那句話體會到的?出示這句話,和去掉數字的句子,讓學生比較著讀。體會數字更真實準確,有說服力。這種用數字來說明事物特點的方法,叫列數字。
4、除了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外,這段還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舉例子)通過舉例,你發現了什么?全班齊讀最后一句話。理解“秘境”。【】
【設計意圖】:說明文要教給學生一定的說明方法(寫作方法),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但這方法有什么好處呢?得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于是便設計“比較句子”這一環節。
學習第5自然段
導入:這塊秘境的神奇還表現在哪里呢?
1、學生默讀。
2、你覺得神奇還表現在什么地方,找出有關的句子與大家分享。
3、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播放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景色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
4、看了以后,你有怎樣的感受?(太美了、真壯麗等)
5、你喜歡嗎?請同學們帶著喜悅之情把你喜歡的句子與大家分享。
【設計意圖】:這段主要寫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館,描寫生動,語句優美,沒有難詞難句,學生一讀就能了解,因此,讓學生讀自己認為神奇的語句,與大家分享,既體現了語文課堂注重培養學生讀文的能力,又重視培養學生語言感悟的能力。課件的播放,加深學生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喜愛、向往之情。
四、品讀最后一段
作者又是怎樣抒發自己的喜悅之情的呢?
1、齊讀這段。
2、出示句子
⊙在這里,我見到了最純凈的天空,最飄逸的云彩,最雄偉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彎,最豐富的寶庫。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麗、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這段有幾個“最”?從這幾個“最”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把它換成“非常”行不行?(“最”即極限,沒有可超越的。說明程度深。換成“非常”不合適,雖也表示程度深,但不是極限,課文通過連用7個:“最”,反復強調極限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景觀的神奇之處。體會到了作者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無比喜愛和驕傲、自豪之情)
3、指導朗讀。“最”字讀得重一些。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體會7個“最”,來感受作者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無比喜愛和驕傲、自豪之情。
五、總結全文,提升感情
1、其實,作者在文章中好幾處都流露了驚嘆與贊美之情,請同學們再瀏覽
一下課文,找出有關的詞語。
2、學生說,教師課件出示。(驚嘆不已 不可思議 鬼斧神工 無與倫比 令人向往)
3、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用“我讀到??感到——”的句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設計意圖】:打破了傳統的總結全文的方法,讓學生讀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來表達自己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喜愛、贊美之情,既交給了學生練習說話的方法,鍛煉了學生的語感,又起到了提升學生感情,達到與作者感情共鳴的目的。
七、布置作業
1、自學本課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假如你是導游,為雅魯藏布大峽谷寫一篇解說詞。
【設計意圖】: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做準備,下一節主要讓學生匯報解說詞,體驗導游的經歷,增強學生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說板書設計:
該板書遵循簡單明了、突出重難點、體現課文主要內容的原則。
【北京版四年級下冊《雅魯藏布大峽谷》說課稿】相關文章:
《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說課稿02-08
《雅魯藏布大峽谷》說課稿12-30
雅魯藏布大峽谷說課稿10-27
《雅魯藏布大峽谷》說課稿01-30
四年級語文下冊《雅魯藏布大峽谷》說課稿06-12
課文《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說課稿02-08
《雅魯藏布大峽谷》說課稿范文12-20
雅魯藏布大峽谷說課稿范文10-24
《雅魯藏布大峽谷》說課稿范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