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BYS小編為大家簡單介紹“項目申請報告的定義及由來”,供大家參考。
項目申請報告簡介
1、定義及由來
定義:項目申請報告,是企業投資建設應報政府核準的項目時,為獲得項目核準機關對擬建項目的行政許可,按核準要求報送的項目論證報告。
由來:《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規定對于企業不使用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一律不再實行審批制,區別不同情況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其中,政府僅對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從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角度進行核準,其他項目無論規模大小,均改為備案制。
2、政府對項目申請報告的核準內容
《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政府對企業提交的項目申請報告,主要從維護經濟安全、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優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現壟斷等方面進行核準。對于外商投資項目,政府還要從市場準入、資本項目管理等方面進行核準。
國家發展改革委第19號令《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暫行辦法》中規定,項目核準機關主要根據以下條件對項目進行核準審查: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行業規劃、產業政策、行業準入標準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地區布局合理;主要產品未對國內市場形成壟斷;未影響我國經濟安全;合理開發并有效利用了資源;生態環境和自然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未對公眾利益,特別是項目建設地的公眾利益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根據上述有關規定,項目核準機關對投資項目的核準重點關注如下表所示:
項目核準機關對投資項目的核準重點一覽表
重點關注點
說明
項目目標定位及規劃背景
要從整體戰略的角度來論證項目,強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重大專項規劃、地區和行業發展規劃等對項目的指導作用,分析項目建設與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的銜接和協調。
土地利用方案
項目占用土地應符合國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嚴格執行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切實做到依法、科學、合理用地。
資源利用方案和效率
要從發展循環經濟、建立節約型社會的角度,對項目的資源開發利用方案以及節能、節水措施進行分析論證。
征地拆遷及移民安置方案
為保護公眾利益,對涉及征地及移民搬遷的項目,應對征地拆遷及移民安置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進行分析。
生態環境影響
要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認真分析論證項目建設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采取切實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同時還要特別注意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風景名勝和自然景觀等。
區域經濟影響分析
對具有重要區域經濟影響的項目,應分析項目的影響效果,提出協調項目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并對有關經濟政策的影響進行分析論證。
社會影響分析
在項目核準中,要從項目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工程項目與當地社會環境的相互適應性和社會可接受性等方面,判斷項目的社會可行性,提出協調項目與當地的各種社會關系、規避社會風險、促進項目順利實施的對策建議。
資源配置的經濟效果分析
政府核準企業投資項目時,將重視經濟外部性分析,從全社會的角度分析相關社會成員所負擔的經濟費用及獲得的效益,評價項目投資的資源配置效率,追求投資項目的公眾效益最大化。
項目申請報告主要內容 1、項目申請報告基礎內容
按照投資體制改革的要求,政府不再審批企業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的市場前景、經濟效益、資金來源、產品技術方案等都由企業自主決策。項目申請報告,是企業投資建設應報政府核準的項目時,為獲得項目核準機關對擬建項目的行政許可,按核準要求報送的項目論證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應重點闡述項目的外部性、公共性等事項,包括維護經濟安全、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優化重大布局、保障公眾利益、防止出現壟斷等內容。編寫項目申請報告時,應根據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對擬建項目從規劃布局、資源利用、征地移民、生態環境、經濟和社會影響等方面進行綜合論證,為有關部門對企業投資項目進行核準提供依據。至于項目的市場前景、經濟效益、資金來源、產品技術方案等內容,不必在項目申請報告中進行詳細分析和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