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芝罘區工廠的散文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在芝罘(讀jiyi)區南迎祥路的一所中專學校里當教師。那時候學生畢業前學校會安排兩個月的實習,而且要求教師要挨個工廠巡回指導,幫助學生和工廠的師傅溝通。由于我年輕而且對芝罘區工廠熟悉,每年都被安排在芝罘區各個工廠指導學生實習,充當學生與師傅之間的橋梁。
我記得有一年統計專業的畢業生特別多,分別在芝罘區的二十多個工廠里實習。我每天要不停地從一個工廠奔波到另一個工廠,忙的午飯都顧不上吃。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我認識了許多芝罘區工廠的師傅。有煙臺瓷廠的王師傅,煙臺造鎖總廠的張師傅,煙臺石油機械廠的張師傅等等。有些師傅的名字現在記不清了,但是他們的音容笑貌還在我的記憶中。比如煙臺合成革廠、煙臺手表廠、煙臺自行車廠、煙臺無線電六廠,張裕公司、煙臺啤酒廠、煙臺罐頭廠、煙臺鋁制品廠、煙臺鬧鐘廠、煙臺木鐘廠、煙臺軸承儀器廠、煙臺無線電二廠、煙臺包裝彩印廠、煙臺寶石軸承廠等等,這些工廠的統計員師傅都非常敬業,非常熱情,對我們的學生都非常好,對我這個年輕的指導教師也是很尊重。
一、煙臺造鎖總廠的故事感動了我
我在指導學生實習的時候,結識了芝罘區工廠里的師傅們,發現他們有許多工作經驗是我們在書本里學不到的。于是我就和學生一起虛心地向師傅們學習。記得煙臺造鎖總廠的師傅給我介紹了他們用黃雜銅代替電解銅降低成本的故事,對我的啟發很大。以前,煙臺造鎖總廠生產的銅鎖鎖體都是使用電解銅的,電解銅價格高,成本高,對企業產品銷售壓力很大。后來,經過技術人員和工人師傅共同研究,對銅鎖鎖體的生產工藝進行了改進,采取了水平連鑄新工藝,用價格便宜的黃雜銅代替了電解銅。這樣一來銅鎖的成本降下來了,為產品的薄利多銷打下了基礎。
但是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問題產生了。銅鎖的質量出現了一些問題,裂紋、氣孔、縮凹、砂眼等問題都出來了。有人提出,水平連鑄新工藝行不通。后來產品質量檢驗科的師傅們和計劃統計科的師傅們對產品質量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抽樣調查和分析,提出了設備陳舊、工人新手多技術水平低、銅液溫度低和雜質去除不利等諸多因素。最后針對這些問題展開了質量攻關,提高了銅鎖的產品質量,擴大了銅鎖的生產和銷售規模,給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那天,夜色已經很深了,小小的芝罘灣已經進入了夢鄉,煙臺造鎖總廠的質量分析會還在進行。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我,我感覺故事生動地說明了原材料替代可以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同時也說明了企業控制產品質量的重要性。于是我搜集了整個案例的資料,把它編寫成教學案例,用于日常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煙臺瓷廠的故事啟發了我
后來我又向煙臺瓷廠的`師傅取經,師傅給我介紹了他們開發新產品的案例。以前煙臺瓷廠實行計劃經濟,只生產瓷碗和瓷盤等價格低廉的日用陶瓷。企業利潤很低,企業的工人師傅們辛辛苦苦干一年,還不如什么也不干,只把資金存在銀行里得到的利潤多。后來他們主動開發市場,增加了美術陶瓷、電器陶瓷和耐火材料的生產,使得企業的經濟效益有很大提高。煙臺瓷廠的師傅說:“企業生產應該以市場銷售為導向,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這句話對我啟發很大,于是我也把這個案例編寫成模擬實習資料,用于日常教學,受到學生們的好評。
三、張裕公司的故事指引了我
自從我在芝罘區工廠搜集案例用于教學以后,我便一發不可收。張裕公司改革銷售員報酬的故事也進入了我的視野,那天和張裕公司的師傅聊天,得知他們對銷售人員的勞動報酬制度實行了改革,把原來的死工資,變成了按照銷售額提成。這個改革舉動促進了公司的銷售工作,提高了銷售人員的工資水平。我感覺這是工資報酬改革的新動向,它可以推廣到我們每一個工廠和單位。于是我編寫成了工資制度改革的教學案例資料,用于《企業統計》的教學過程,學生們對此很感興趣,紛紛咨詢我,張裕公司還要不要銷售員,他們表示想到張裕公司去做銷售工作。這個故事指引我在教學中為學生就業提供理念上的幫助。
四、煙臺東方電子融資成功的故事激發了我的創造欲望
煙臺東方電子的前身是無線電六廠,后來改制成功變成一個股份有限公司。以一元六角一股發行原始股票融資,三年以后上市成功,創造了一批百萬富翁。這個故事被煙臺晚報和煙臺日報報道了,它的細節我也從煙臺東方電子的師傅那里聽說了,而且我自己也買了一點兒煙臺東方電子的股票。這個傳奇的故事也被我寫入了教材。我感覺芝罘區工廠里有說不完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值得我們認真地去學習和回味。從此激發了我的創作欲望,我開始把芝罘區工廠的經營故事寫成一個一個的案例,我的教學工作干得越來越順利。
后來,中國統計出版社要組織編寫《企業統計分析方法及案例》,采取向全國征文的方法。于是我把自己平時用于教學的統計案例發到了征文組,那里面有煙臺造鎖總廠和煙臺瓷廠的案例,還有張裕公司的故事和煙臺東方電子的奇跡等等。令我沒想到的是,我收到了中國統計出版社的通知,我編寫的案例中選了三個。為此,我得到了六百元的稿費。
芝罘區工廠的師傅們對我的工作很支持,有工作上的難題也和我一起探索。比如當時統計上還計算工業凈產值,師傅們都感覺有困難。于是我就和師傅們一起設計了一種簡便易行的計算表格,用其計算的凈產值準確而高效。于是,我把這一研究成果應用到了教學工作中。在一次教學中,我偶然發現國家統計局的教材有個小錯誤,于是我就用我們研究的計算表糾正了那個錯誤,還把這個糾錯的過程寫成了一篇學術論文,提出與教材的主編王持衛教授商榷。我把論文投稿到國家統計局辦的《統計教學參考》資料上,沒想到竟然發表了!為此,我得到了稿費,還評上了高級講師。最后為了推廣我的計算凈產值新方法,我寫了一篇新論文刊登在《統計研究》上。
30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芝罘區的工廠搬遷了,還有些關閉了,有些變成了股份有限公司。當年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的師傅們都退休了,偶爾在煙臺街上碰到,互相之間也想不起姓名了。但是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讓我唏噓不已;貞涀约鹤鳛橐粋指導實習的教師的經歷,我感覺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好好向工廠的師傅們學習,他們有很多實際工作的經驗,是書本上沒有的,是值得知識分子學習的。我們雖然學習了一些理論,但是缺乏實際工作的經驗,應該和工廠的師傅們多聯系,多溝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進步。如今芝罘區的工廠少了,在開發區和萊山高新技術區建立起了許多新興的公司,公司里有工廠,也有車間,這些師傅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大學畢業生以及他們的教師都應該老老實實地向他們學習,F在,我們的畢業生就業難,很重要的一點是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如果我們能踏踏實實地到工廠去實習一段時間,那么我們不是可以很快的進步嗎?
【記憶中的芝罘區工廠的散文】相關文章:
記憶中的記憶續散文04-18
記憶中的溫暖散文10-03
記憶中的冬天散文07-02
記憶中的奶奶的散文04-26
記憶中的小路散文04-19
記憶中的味道的散文04-10
記憶中的姥爺散文04-14
記憶中的美食散文04-24
記憶中的母親散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