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安福寺鎮初級中學 張勇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目標:1、積累詞語,理解運用。2、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學習篩選信息。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2、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賞析文中形象化的語言,體會其表達效果。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對生物入侵,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2、培養關注身邊生活的科學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賞析文中形象化的語言,體會其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一、圖片演示,談話引入
水葫蘆入侵歷程 打開科普作品閱讀之窗
“侵”字教學。
二、初讀感知,梳理文脈
1、學生大聲讀文。 學生活動:
談讀后初步感受,引導積累基礎知識。 知識之窗
1、 學生讀文,用“我從( )中知道了( )”談初步感受。
2、字詞積累。
2、梳理文章脈絡。 3、默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3、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4、認識說明文的邏輯順序。
三、理解課文,闡釋主題
1、出示問題,學生讀文、思考、討論問題。 學生活動:
了解生態環境和生物入侵知識。 科學之窗
2、作者寫這篇課文的意圖是什么? 瀏覽課文,回答問題,討論探究主旨。
四、賞析語言,適時拓展
1、賞析語言: 學生活動:
說明方法、生動的語言 語言之窗
嚴謹的語言 跳讀課文,賞析批注,學以致用。
2、你還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
3、 課文第一自然段為我們解釋的生物入
侵者,你覺得準確嗎?
楊曉清
[《生物入侵者》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7.新陳代謝生物教案
10.人教版《觀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