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長春版) 課題
制作人 崔麗娜 所需課時 1課時
教 學 目 的 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作者并自主積累字詞 、體會童話這種文學體裁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 抓關鍵句理解,品析人物形象,體會童話的特點及閱讀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情感,培養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從對話描寫中感知人物形象。
2.增補課文情節,進行想象思維訓練。
教學難點 1、對童話主旨和借助想象反映生活的寫法的理解。
2、體會、挖掘課文幽默的語言中所蘊藏的關于社會和人生的思考。
教學方法 教學和學習方法 朗讀法 討論法 探究拓展法
教學和信息整合 多媒體
教 學 過 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 言
一、由學生熟悉的《安徒生童話》導入新課
教 學 內 容
二、認識作者
走進賈尼大里的童話:請同學們把書翻到69頁,看積累部分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作者。
三、積累字詞
哞 嘶 喔 滑稽 尋思 憐憫 詫異 叼 謹慎 聘請 天賦 匍匐 吠
四、朗讀教學
明確課文中出場人物的名單、人數;分組指定注意幾個主要角色的對話朗讀的重音、聲調、節奏。揣摩人物心理,把握角色形象。選定、分配角色,進行朗讀。分配角色,進行朗讀。
注意幾個主要角色的對話朗讀的重音、聲調、節奏。揣摩人物心理,把握角色形象 :
小公雞--關心小狗,誠心誠意地教;
狐貍--嘲笑、看不起;
杜鵑--憐憫、關心;
獵人--厭惡、猜忌
五、研讀文本
品評形象,深入理解
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狗呢?你是從哪里發現的?
(1)、不幸、可憐:它不會叫,雖然成功地學會了兩種叫聲,卻依然不能像其他同伴一樣有正常的生活;
(2)、勤奮刻苦: 它一遍又一遍地練習,不辭辛苦;
(3)、有尊嚴、有追求、不甘人后:當發現自己不會叫之后,積極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雖遇到困難卻從未放棄。
讀了這則童話之后,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
課文為小狗設計了三種結局,你覺得哪一種最好?為什么?
六、拓展延伸
1、童話的含義
2、童話與寓言的區別
看書、資料
借助工具書識字
配合朗讀
分析討論
探究思考
課堂總結 我們每個人都曾在童話的伴隨下成長,也正因為如此,意大利作家賈尼羅大里才帶著激情與真誠不知疲倦地書寫著擁有永恒魅力的故事。希望同學們能從中有所體會、有所收獲,學會愛童話、讀童話,能以之凈化心靈、啟迪智慧。
作業
(1)、學完這篇童話相信你也會按捺不住寫作的欲望,請你也提起你手中的筆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為本文中的小狗設計第四種結局寫在積累本上。
(2).自主設計主題,寫一篇小童話,也可以試著加二到三個結局。
寫短文
本課教學評注(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思想)
本年級的學生更多的是在感性上對童話的認識,熟悉童話的趣味性,卻不能真正了解這種文學體裁的真正意義,所以本課設計實際是以課文為例,理性的帶領學生解讀童話,明確與寓言的異同,掌握本課重點的同時為以后的學習鋪路。
馮國新
[《不會叫的狗》 教案教學設計(長春版七年級)]相關文章:
2.長春版頤和園課件
9.北師版保修教案
10.長春版野荷塘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