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waheyaya
網絡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改變了人類固有的寫作思維和模式。鑒于網絡的種種優勢,我在“我們的班”專業班級網站上注冊了自己的網絡班級。
我們的班級網站是一個集班級管理、思想交流、資源共享和家校共建的平臺。它以虛擬教室的形式真實的再現了學生在學校班級內的實際情況。在我們的班級網站上,虛擬的老師站在虛擬的講臺上,虛擬的同學們按真實座次坐在下面。只要注冊班級,添加了學生及教師姓名,所有的老師所有學生和所有的家長都可以在這兒集合。每位學生每位老師,每位家長都擁有自己的小天地。
一、 搭建展示的平臺,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提起寫作文,很少有學生不皺眉頭的,畢竟孩子的生活經歷有限,寫作的材料有限,加上缺乏興趣,作文很難寫出什么新意。我們很多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嘗試了很多方法,但是收效甚微,很難從根本上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作文教學已經成為我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如何改變這種現狀,讓孩子們喜愛寫作,這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
最近,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作文分享”一詞,這種理論認為,學生的一篇作文就是一部作品,作品的閱讀面越大,他的價值就越高。我想如果學生的作品能夠被發表,讓更多的人去閱讀,在他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也體會到自身的價值,他的作文興趣豈不是越來越大。但是我們平日所看的作文選以及一些報刊雜志,它們的登載量都極其有限,孩子的作品能夠被發表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于是我萌發了創建班級網站,給孩子們創設充分的自主讀寫時空的念頭。讓學生隨時做到“有話就說,有事就寫”。可以說,利用班級網站進行作文教學不僅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更具科學性。
二、抓好習作指導,鼓勵學生積極寫作。
從寫作心理的角度看,網絡作文使交流形式變得更加的開放。過去,我們的學生寫作文時總喜歡遮遮掩掩的,不少同學甚至喜歡用一只手遮蓋著寫,寫完還不讓同學看,不讓家長看,寫作心理是封閉的。但通過網絡發表文章,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樂意去寫、去發表。不過對于命題作文來說,在作文之前,特別是對那些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一定要做好習作指導。我通常是將每單元的習作要求,寫作要領整理好提前發到網上,并提供一些范文,這對那些有困難的學生來說是有一定借鑒作用的。
三、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引導學生互評互改。
大家都知道學生怕寫作文,殊不知老師更怕寫作文,每次作文過后,總是成堆的作文堆積在一起,像一座小山似的壓著老師喘不過氣來。而現在學生將作文在博客上發表了,他的作文變成開放的了,對他的作文評價也變得開放、動態和多元,這就改變了過去單一由老師評價的局面,突破了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實現了老師、學生、家長等多方評價,評價也變得及時有效了。
不過,如何引導學生評價成為我研究的一個問題,通過實驗,我發現采取以下方法,效果比較明顯。
1、老師親自“下水”示范。
學生的文章發表之后,過去我們很多同學不會寫自己讀后的感受,他們的評價語經常是“寫得不錯啊!”“有意思!”“頂!”……這些空泛的語言。我就指導他們作文要從文章內容、情節構思、寫作手法、語言文字等多方面來談自己的看法,并且我在網上還給學生做了現場示范。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及時評價。
看了老師的評價語后,有不少學生也開始嘗試著進行評議了,我還對學生的評價語及時回復、評價。丁瑞瑤同學閱讀了陳旭陽寫的《美麗的小區》一文后,就給予了評價:陳旭陽寫得不錯,文章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句子寫得很美,比如:“池子里也不冷清:幾柱小噴泉冒出的水不斷地翻涌,如燒開的熱水,旁邊一個個小噴口噴出濃濃的水霧,如天上白云落到人間,走在里面,恍如騰云駕霧、在天空遨游。”看了你寫的文章,我也身不由己想去看看你們美麗的小區。
總之,網絡具有資源廣泛,實效性、交互性強,反饋迅速等優勢,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和信息化時代的要求。但是,如何借助網絡這一中介,進一步創新作文教學形式,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實踐和去探索。
[建立班級網站,優化作文教學]相關文章:
2.小作文教學課件
3.作文教學隨筆
4.中學作文教學課件
5.初中作文教學課件
6.作文教學課件
8.小學作文教學隨筆
9.想象作文教學課件
10.語文作文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