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學習表現(xiàn)孔子生存智慧的選文,討論并領(lǐng)會孔子的生存智慧。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學習有關(guān)語言知識,除第6、10、11、12則選文以外,其它選文都應精講;
2、難點:結(jié)合學生的生命體驗和有關(guān)情境,努力使學生領(lǐng)會孔子的生存智慧。
(三)教學步驟及內(nèi)容要點:
1、導入新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使用一些內(nèi)涵豐富、膾炙人口的成語,比如“欲速則不達”、“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小不忍則亂大謀”、“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ⅰ暗啦煌幌酁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這些成語,其實都出自孔子之口,都包含了孔子的人生智慧。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幾則表現(xiàn)孔子人生智慧的語錄。
2、疏通12則語錄。
(1)指明學生集體朗讀12則語錄,糾正讀音錯誤。
(2)探討重點字詞。學生提出問題,互動解決,教師加以點撥。
知:通智。 末:無。 食:通蝕。 文:演示,(文過飾非)。 弘:擴大、發(fā)揚。
躬:自己。 宰:城邑的長官。 無:通毋,不要。 而:連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表示“如果”或“卻”,這里可以理解為“卻”。 兵:武器。 歲:時令。 舍:停止。
(3)翻譯12則語錄。學生翻譯,互動解決,教師點撥。
3、討論12則語錄的思想內(nèi)容。
(1)學生分組討論12則語錄的閱讀體會,要求寫出發(fā)言提綱,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發(fā)言,組內(nèi)其它同學可以給予補充。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加以總結(jié)、深化,要點如下:
第一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不要裝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這句話對我們有以下啟示。一是不要強不知以為知,人生有涯而知識無涯,不知道是正常的,不知道卻要裝知道就可能鬧笑話;二是裝知道就會關(guān)上學習求知的大門,老老實實承認不知道就有了求知的動力;三是要分清知道的與不知道的,知道的不需要過分重復學習,不知道的才是學習研究的重點。
第二則:這幾句對我們有以下啟示。一是要正視問題,遇到不會解決的問題就要想辦法,不能應付搪塞,只有正視問題的人,才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別人對他才能提供具體的幫助,如果遇到問題搪塞應付,誰也幫不了他,誰也拿他沒有辦法;二是在學習求知的過程中,只有自己不斷動腦子,老師對他才有用,如果自己不提出問題,不思考問題,老師對他來說,其作用就不大。
第三則:一是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犯錯誤是正常的,所以不能害怕犯錯誤,畏懼犯錯誤的人不可能取得進步;二是犯了錯誤不改正就是真正的錯誤,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三是要學會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總結(jié)經(jīng)驗,不在同一個地方兩次跌倒。
第四則:一是有過錯,別人都能看見,不要以為別人不知道,對領(lǐng)導者、公眾人物而言尤其是這樣;二是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反而會贏的人們的尊重。
第五則:一是掩飾錯誤是人格卑下的表現(xiàn),會鬧笑話,會讓人瞧不起;二是要有把自己的錯誤暴露出來的勇氣,因為只有暴露出來,才能得到糾正;三是君子和小人的區(qū)別不在于犯不犯錯誤,而在于能不能改正錯誤。
第六則:人能把道擴大,不是道能擴大人。道在這里既是指孔子的主張、思想,人自覺修身,可以擴大道,但道本身不能擴大人。三國時期的一代經(jīng)世王肅如此解釋這句話:“才大者道隨大,才小者道隨小,故不能弘人。”王肅的解釋比較符合字面的意思,在這里,道似乎是指人的境界,才大者境界自然大,才小者境界自然低,甚至不能理解大境界、高境界,所以,大境界、高境界(即道)自然不能擴大人。所以,境界是自己修煉來的,而不是別人賜予的。今人楊伯峻在《論語譯注》里如此注釋這句話:“這一章只能就字面意思來翻譯,孔子的真意何在,又如何叫做‘非道弘人’,很難體會。朱熹曾經(jīng)強為解釋,而鄭皓的《論語集注述要》卻說,‘此章最不煩解釋而最可疑’,則我們也只好不加臆測。《漢書》董仲舒所載董仲舒的對策和《禮樂志》所載的平當對策都引此二句,都以為是治亂興廢在于人的意思,但細加思考,仍未必相合。”
第七則:一是一個人要善于自省,善于從自身找原因,要少責怪別人,而不要老是責怪別人會推托客觀原因,這樣才有利于真正解決問題,如果每個人都善于從自身找原因,善于自我批評,就會減少社會內(nèi)耗,提高辦事效率;二是從自身找原因,是避免矛盾,減少怨恨的重要途徑。
第八則:一是做事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會違背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甚至使人學會作假,而這些都會影響人達到真正的目的;二是不能被小利益吸引,一個人太在乎小利益,就會忘記大根本,而區(qū)分小利益和大根本是至關(guān)重要的。
第九則:一是信用是人的立足之本,沒有信用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二是強調(diào)信用不僅指對人要守信,還要注意對自己負責,守信自己的信仰、目標,不能迷失自己。
第十則:對一個政府來說,守信對人民的承諾是他站得住腳的根本。
第十一則:一個人的品質(zhì)高下,只有在矛盾沖突的時候才能表現(xiàn)出來。
第十二則:一是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的流逝,從不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停止;二是時間流走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三是珍惜時間,是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2)討論課后第二題。先指導學生理解材料,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孔子對“信”的辯證分析。
(四)教學反思: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1.知之為知之課件
10.高二語文《師說》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