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造人》教案
執教:廣州市第四十七中學 張穗歡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人類起源的神話故事,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 。
2.學習作者根據文章中心詳略有致的安排寫作結構,并會運用到寫作上。
3.學習文章對原有故事的演繹與擴充,體會想象聯想在創作中的作用,培養改寫神話故事的能力 。
教學重點
通過對本文的學習,會在文學創作中運用想象,詳略有致地進行講述。
教學難點
激發和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融入寫作 。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預習課文,解決字詞障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人類的起源導入,引出神話出現的原因--古代人類由于生產力低下,知識貧乏,所以原始人便通過幼稚的想象,把自然力想象化、人格化,并依照人類的英雄形象,創造出很多動人的神話故事,我國就有關于人類起源的神話故事,它就是--女媧造人。(生回答,師板書課題。)
二、閱讀《風俗通》進行思考,引出學習的第二個目標--應根據寫作中心安排文章的詳略。
1.請學生朗讀《風俗通》,其他同學思考《風俗通》中分為了幾層意思。
2.學生回答分3層意思的緣由。
3.師問:如果老師就以《風俗通》為材料,讓你去擴寫成一篇文章,題目為《女媧造人》,我們應該著重寫哪個層次呢?為什么?
4.生回答,引出目標二--在進行文章擴寫時,需根據中心選擇重點描寫的部分,做到詳略得當。
5.師板書:根據中心,詳略得當。
三、通過課文與《風俗通》的比較,找出擴寫的內容,總結擴寫的方法。
1.師引導:我們知道了應該在哪個方面進行詳細描寫,但是我們應該如何去擴寫呢?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著手呢?讓我們進入課文,看看作者袁珂是從哪個方面著手,進行擴寫的。請同學朗讀課文,然后將課文和《風俗通》進行對比,回答老師的問題。
2.進行朗讀比賽(每小組推薦一個同學進行朗讀,要求讀準字音,帶有感情)。師生共同評分。
3.學生總結出課文進行擴充的方面。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4.師總結并板書:情節具體化,人物形象化。(師根據板書進行擴寫的指導。如何將情節具體化,通過哪些方式可以將人物形象化)
四、學生活動:展開想象的翅膀
1.師投影出《嫦娥奔月》的故事,讓學生根據板書的寫作步驟進行分析該如何進行文章的構思。
(投影內容: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嫦娥竊之奔月宮。)
a.師引導學生對寫作材料進行分析:材料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兩個,一個是以后羿為主,一個是以嫦娥為主)
b.定下文章的重點之后我們可以從哪些地方進行擴寫?思考擴充哪些情節,如何擴充使人物更加形象生動?
2.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進行口頭作文。
3.師請小組代表分享合作成果。(在學生回答后,師根據板書分析該小組擴寫是否能夠做到將情節具體化,人物形象化,提出修改建議。師給該小組評分。)
4.進行第二輪寫作(學生根據老師的評講進行小組文章的修改,補充)
5.學生成果展示。師生共同點評。(師生給小組評分)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跟從袁珂走進了神話世界,明白了在寫作中需要根據中心去安排文章的詳略,也學習到神話創作中想象的魅力和方法。神話之所以有無限的魅力,是因為寫神話的人用了他精彩的構思和恰當的方法進行寫作。希望我們也能夠用我們手中的筆,將我們的世界描繪得更加多姿多彩!
七、布置作業
1.將《嫦娥奔月》擴寫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2.推薦閱讀魯迅的《 故事新編奔月 》,領略作者超人的想象力,體會作者改寫的意圖 。
教學反思:本課是一篇自讀課,文章內容通俗易懂,所以學生在理解課文上基本不存在什么障礙。所以我以這篇課文作為范文,引出擴寫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擴寫。這個切入點既能結合課文進行分析,又能指導學生的寫作,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能力。另外將小組合作引入課堂,較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享受到合作的快樂,在這些方面我覺得還是比較成功的。不過還有些做得不夠的地方,由于第一次承擔區的公開課,經驗有些不足,面對50多位聽課的老師時,我也有些緊張,導致在剛開始上課的時候節奏有點快,有些知識點本來還可以再展開講,但是為了過渡到下一個環節,采取了較生硬的方式,在上課大約4、5分鐘后才能將心情平靜下來,完全投入到教學當中。在日后的教學中需要注意到自己心理的調節,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盡量不要影響到教學。
審稿 王惠文
[女媧造人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女媧造人的課件
4.女媧造人課文課件
5.女媧造人優秀課件
10.《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