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斌
[關鍵詞] 創新意識 創新能力 激發興趣
[內容摘要]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許多專家學者都進行了不同的闡釋。我這個人認為無論是采用何種方法和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它們的主戰場都應該在課堂上,相信教師做到了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興趣,那么一定能讓學生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課堂教學是主戰場,我們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才能讓學生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巧妙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還沉浸于課間活動,不易集中于學習活動中。如果在短時間內學生能主動地進入學習狀態,將對整堂課的學習效果產生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上課伊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我在教學《花未眠》時,先從學生的實際入手,引入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現象,你們有沒有仔細觀察過花,有沒有發現花會睡覺?”因為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學生對問題很感興趣,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還使學生的記憶、思維進入了最佳活動狀態。
精心提問,點燃思維火花
教師精恰合理的“導”能化平淡為生動,化腐朽為神奇,使課堂教學波瀾起伏,引人入勝。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間繁瑣呆板的一問一答,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無法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少而精,直接切入要點,就能積極引導學生去思維,去爭議,促使其主動探索未知領域。如教學《藥》時,我設計了如下問題“魯迅為什么要在夏瑜的墳頭憑空添加一個花環?”通過思考、討論、學生總結、教師開導,學生不但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貫穿全文的中心內容,從討論到匯報都閃爍著學生的創新。
創設情境,營造和諧氛圍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我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設一定的情境,給他們“移情”的機會,使學生融入角色,設身處地去領會,去感悟,去嘗試,讓學生創新思維的萌芽在自由、寬松、民主、平等的土壤里生根長葉。如教學《藥》一課時,為體會課文的語言魄力,請同學們分配角色朗讀,大家都很有興趣。學生在對話當中,加深了對人物的理解。
自由發揮,弘揚個性
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意境美需要去體會、去感悟。只有體會了才能讀出味道。在《項鏈》一課當中,通過分析關鍵段落和關鍵語句,讓同學們展開想象,從而分析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動。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培養學生的想象,還表現出了學生豐富的創新潛能和鮮明的個性特征。
多表揚少批評
教學過程中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交往的過程。教學時,教師可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把問題轉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表個人不同的見解,充分地交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改變學習中的被動地位,使他們變得積極、主動,萌發創新動機。當學生用課堂學過的知識解決了疑難問題,教師應及時表揚他們,使他們獲得學習上的成功快感,受到極大的鼓舞。同時,亦應允許學生在學習探索中的錯誤,堅持教育的成功導向和正面鼓勵,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將知識運用于實際,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大膽創新,享受學習成功的樂趣。
作者郵箱: 373993679@qq.com
[讓學生創新思維成長在課堂(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學生成長的日記
3.
4.大學生成長演講稿
6.高一學生成長思想匯報
10.創新思維和方法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