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營山 吳琳 唐代興
回想起來,我們的作文教學,很少關注學生的真實想法和需求,很少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與表達個性,很少在細微處指導學生的語言表達,發(fā)掘?qū)W生的思想感受,致使他們的作文思想貧弱,情感缺失,語言寡味,學生在作文中感受到的不是思想情感傾訴的愉悅,而是踏破鐵鞋無處覓的無奈。面對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我們必須深刻反思我們的作文教學,改變這種被動的教學局面。注重作文指導的有效性,必須在指導細節(jié)方面下功夫。
一、用好范文,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激情
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時要不要提供范文,眾說紛紜。有人認為范文會束縛學生的思想、視野、個性。事實上,很多文學家和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初期都曾有過模仿的階段,更何況正處在學習作文階段的學生呢?我以為,恰當?shù)倪\用范文不僅僅可以讓學生獲得思想情感方面的熏陶,還可以學一點寫作技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激情。我曾以“故鄉(xiāng)情深“為話題進行作文訓練,首先讓學生讀老舍的《想北平》、張恨水的《五月的北平》兩篇范文,品味文章里蘊涵的情思,接下來,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故鄉(xiāng)的真實情感,再讓學生討論范文是如何把濃濃情思傳達出來的。經(jīng)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就會獲得寫作情感與方法,這樣寫出的文章怎么會空洞與平淡呢?我們在選擇范文時必須慎重,無論思想情感,還是寫作方法,都一定要對學生有啟發(fā),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有提升的作用。范文的主題盡量與學生作文的要求相同。可以把學生的作文當作范文,也可以從身邊的報紙雜志上挖掘--選用生活氣息濃郁的、與時代聯(lián)系緊密的作品,這樣可以增進學生的親近感,感受時代的新鮮氣息。不僅能使學生掌握習作技巧,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自由寫作。
二、欣賞生活,發(fā)掘?qū)W生的寫作本源
葉圣陶先生“生活充實,才會表白出、抒發(fā)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來”的寫作理念就是以生活為本源的。豐富的現(xiàn)實生活應充分走進學生的心靈,涌向?qū)W生的筆端。令人遺憾的是,較多學生對周圍的一切有所感受,但認識膚淺,對生活中的真善美缺少獨到發(fā)現(xiàn),對生活中的假丑惡缺少深入思考,行起文來怎么會有怦然心動、一吐為快的境界呢?為此,我們要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走進社會,投入生活,參觀學習,調(diào)查研究,收集材料,采訪人物,親近自然。使他們對沸騰的社會生活,對瞬息萬變的世界,對人們價值觀念有直觀的印象,深刻的了解。另外,要求學生留心生活小事對心靈的觸動,留意周圍人們的行為態(tài)度,并堅持在日記中記下這轉(zhuǎn)瞬即逝的日常世界。我曾要求剛進高中的學生在校園里走一走,選擇一個角度寫下感受,但效果不理想。有一天,我摘了一朵花,走進了教室,學生很驚異地看著我,我問,美嗎?學生笑著回答,我說,你們的微笑回答與這花一樣美,愿意走近它嗎?我又拿出一片金黃的落葉,美嗎?學生仍笑著回答,我說,你們的微笑回答與這葉一樣美。一個朝氣勃勃,一個氣息奄奄,它們引起了我們怎樣的思考,帶著這個問題再去走走,結(jié)果,學生就寫出了《面對秋天里的一株花》,《讀落葉里的金黃》,《不會哭泣的落葉》,《一種沉思的姿態(tài)》等等文章。從中我受到啟迪,作為教師,自己應當時時留心生活,欣賞生活,并把自己對生活的發(fā)現(xiàn)真誠地告訴學生,這樣,就會有意無意地影響學生的思維習慣,不知不覺地教給學生欣賞生活的方法,促進學生去用心欣賞生活。日積月累,學生對生活的領悟就會深刻起來,信手拈來,坦誠寫出,就會是原汁原味的好文章。
三、學會表達,教學生寫出文章的“亮點”
葉圣陶先生說過:“通過寫作關,大概須在思想認識方面多下工夫,思想認識是文章質(zhì)料。”作文教學須在提高學生思想認識方面下工夫,教師也只有從思想、情感、認識上使學生不斷有頓悟和豁然開朗之感,感受思想之美,發(fā)現(xiàn)思想之美,學生作文才會出現(xiàn)質(zhì)的飛躍,作文之樹才會常青。只有學生對生活現(xiàn)象有了自己的思想認識,教師的作文表達指導才會顯現(xiàn)魅力。作文引導方面促進學生思想認識的深入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一件看似平淡的事件情,如果有了新的認識,有了新的思考,那么就有了寫作的激情了。一學生在“放棄”的作文這樣寫到:我讀初中以來,父母在外打工,每月按時給我寄錢,衣食無憂,可我的學習就是不長進,我很想放棄讀書,也外出打工。接下來,我一天到晚都不思學習,而是設想打工的快樂,居然活得有滋有味。原來,放棄就是如此簡單。里面還有許多樂趣。學生還另外寫了幾件類似的事件,來表現(xiàn)放棄就是如此簡單。里面還有許多樂趣這一中心。從實在的生活寫來,很可貴,但這些文字也表現(xiàn)了他思想的單薄貧弱, 情感也較平淡。這些地方正是教師幫助學生跨越之處,我告訴學生,如果全文的重點在表現(xiàn)放棄可以獲得輕松的話,這件事其實并不讓人感到輕松,你不可能不面對老師的詢問,面對親人的關心,面對好友的不解,他們對你的態(tài)度不可能遷就,你不可能一點心理壓力也沒有,一點想法也沒有,如果在文中有選擇地敘述描寫這些內(nèi)容,文章就充實起來了,你對生活的思考也就通過具體的事件走向了深入,對放棄的理解也變得厚重起來。老師除了在整體上教會學生學習表達外,還應時時注重具體的方法指導,如,一學生在作文《年衣》中,寫到:奶奶拿出年衣,笑著遞給我,我看著奶奶,沒有伸手接,奶奶這下走過來,還是笑著,把衣服往我身上套,并不停地說,好看。我的心里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奶奶看了看我的臉,仍笑著,似乎更開心了…… 結(jié)合文意,此生是想表達花季女孩不再是追求外在的美了,而渴望內(nèi)在的美,對生活有了自己獨立的思考,借年衣之事,寫心中之思,這段文字也不錯,為了更好的表現(xiàn)奶奶的想法,以突出她的獨立思考,我要求在仍笑著,似乎更開心了后面虛寫一筆,可這樣寫:奶奶似乎看到身穿艷麗衣服的亭亭玉立的孫女淺笑著向她走來。又如,一學生在《談平凡》一文中舉例論證:李春是隋代的一位普通工匠,他建造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他看似平凡卻不平凡。這個例證很好,但缺少針對性的分析,我在其他作文里也發(fā)現(xiàn)類似的情況,于是在全班做了這樣的指導:李春是隋代的一位普通工匠,他建造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這座橋至今雄跨在淆河上。李春作為一名普通的工匠是極平凡的,造一石座橋也是極平凡的事,可他盡了自己最大的智慧,并且踏實地造橋,這才有了這一奇跡,顯示出他的不平凡。在別小看這樣的點滴修改指導,它會使學生懂得在作文中如何描寫,如何分析。在什么時候運用什么樣的描寫,才能更好的表現(xiàn)人物,傳達感情;闡明一個觀點時,怎樣立論,從什么角度進行分析,運用什么樣的分析方法更有說服力等等。教學生較好的運用表達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耐心,也需要細心,更需要教師充實的內(nèi)心。
新課標的精神,如春天的陽光,我們的心靈在陽光中飛翔。作文教學也應該是陽光,學生應該在其中暢想。我們大膽創(chuàng)新教法學法,注重細節(jié),讓學生用自己獨到的筆法去描述眼中的世界,用縝密的思維去分析生活,讓他們的語言個性在寫作中得到表現(xiàn)和完善,讓心靈世界在寫作中美麗起來。
作者郵箱: xiaomaomi567@sina.com
[作文教學,功在細節(jié)(網(wǎng)友來稿)]相關文章:
1.功的教學課件
5.成與功閱讀答案
8.小作文教學課件
9.作文教學隨筆
10.中學作文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