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狼老狼幾點了創新攻略的教育隨筆
“老狼老狼幾點了”“木頭人”“老鷹抓小雞”等是經典的傳統民間游戲,內容簡單、規則單一,非常適合孩子們游戲。但玩的時間一長,就會因缺乏挑戰性而被孩子們“不屑一顧”,這些傳統游戲正漸漸地淡出孩子們的視線……
案例:晨間戶外活動,老師正帶著中班的孩子們玩“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只聽孩子們在小聲抗議:“唉,又玩這個游戲,一點都不好玩,沒意思。”當老師扮演“老狼”撲向“小羊”的時候,“小羊”們卻顯得很悠閑,懶洋洋地慢跑著,甚至有幾個調皮的孩子迎著老狼跑過來,邊跑邊喊:“老狼,來呀,來吃我呀!”神情中充滿了挑釁。當老狼繼續“兇狠”地逼近。他們竟然沖著“老狼”開起了機關槍,“噠噠噠”一陣猛打,剛才無精打采的“小羊”們也頓時來了精神。沖著老狼“開槍開炮”……操場上一片混亂。
這個小班孩子樂此不疲的游戲,為什么中班孩子不感興趣?原因就在于游戲的內容過于簡單,孩子們已不再滿足于游戲中簡單的追逐情節,所以才自發生成了“羊”打“狼”的玩法。顯然,這已經完全失去了“練習快跑”的游戲價值了。
如何做,才能讓這個傳統游戲再次喚起孩子們的游戲興趣,并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得到一定的動作鍛煉?我們開始了對傳統民間游戲新玩法的研究與實踐。
問題推進,從孩子們身上尋找新玩法
“羊”打“狼”,這個孩子們在游戲中自發的一個情節,雖然讓老師傻了眼,卻也讓老師對“老狼老狼幾點了”這個游戲的玩法有了新創意。
“我還會再來的!”老師模仿著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灰太狼的動作和表情,結束了大家在操場上的混亂游戲。隨后,老師用問題引發了孩子們的一場討論:“灰太狼很快就會想到新的辦法到羊村來抓羊,你們用什么辦法避免被灰太狼抓到?”
這個問題顯然是孩子們所喜歡的,他們紛紛講述動畫片中小羊們對付灰太狼的種種辦法。最后得出一個結論:“灰太狼每次出現,都會有抓羊的新主意,要對付灰太狼,先要逃回家。才能想出好辦法!边@正中老師的想法:玩這個游戲,不就是為了鍛煉孩子們快速跑的動作嗎?于是,游戲再次開始,但孩子們的情緒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因為他們現在都是羊村里的成員——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當然還有老村長,瞧,一向穩重大方的明彎著腰扮演老村長,還不忘再三關照大家:“灰太狼來的時候,大家都要跟著一起跑,可不能有誰掉隊呀!”
老師給孩子們指定了一個區域當做是羊村。由“村長"帶著“小羊”們出羊村散步,“灰太狼,灰太狼,幾點了?”孩子們齊聲響亮地跟在“灰太狼”后面問……
與動畫角色融為一體的游戲情節深深吸引了孩子們的興趣,他們扮演著自己喜歡的動物角色,盡情演繹著創新版的游戲“灰太狼灰太狼幾點了”。
情節推進,從動畫片中尋找新玩法
《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太吸引人啦!我們可不可以從動畫片中尋找靈感,創新游戲的玩法?老師們很快想到了設置情境來拓展游戲:放置“小樹”,小羊們和灰太狼在“樹林”里繞障礙追逐跑;架起繩網,小羊們在逃跑的時候必須避開陷阱;擺上平衡木、鉆圈、梅花樁,小羊們逃跑的時候必須小心經過這些危險路段……我們在不改變游戲原有結構的基礎上,運用多種輔助材料,增加了游戲難度,豐富了游戲情節,增強了游戲的趣味性和挑戰性,也使得游戲變化無窮,給了孩子們無限的想象空間。孩子們經常會纏著老師問:“老師,我們今天怎么玩‘老狼老狼幾點了’這個游戲?”顯然,孩子們已經被這個游戲的新玩法迷住了。
角色推進,從功能變換中尋找新玩法
老狼和羊做游戲,那老狼可否和其他動物做游戲?換一種思路,頓時就有了另外一種創新玩法的新途徑。老狼和小兔做游戲,小兔們逃跑的方法就變成了快速雙腳跳;老狼和梅花鹿做游戲。梅花鹿逃跑的方法就是跨欄奔跑;老狼和小烏龜做游戲,小烏龜逃跑的方法就是爬,或者縮成一團滾……我們發現,孩子們游戲的熱情是隨著游戲的變化而不斷升溫的,當大家變換一種新的角色再玩這個游戲,這個游戲就是新奇的,有趣的。更有意義的是,孩子們以自己的經驗拓展游戲的玩法,把原先單一的游戲目標拓展開來,賦予了游戲新的意義,也讓大家玩得更快樂。這種快樂,一方面來源于游戲,另一方面,來源于對游戲的創新。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問題推進策略,引導幼兒相互討論、交流,以他們熟悉的生活認識生成了新游戲,拓展了教育目標,把原來單一的發展跑的目標延展為單腳跳、雙腳跳、爬、平衡等動作的自由練習,很好地推動了游戲向前發展,同時體驗到了新游戲的快樂。
材料推進,從日常生活中尋找新玩法
我們客家地區盛產竹子,同時也盛行自己制作好玩的玩具,譬如竹板、竹筒、雙響筒等等。有一天,麗邊打竹板邊念“老狼,老狼,幾點了”,旁邊的青敲著竹筒自然而然地回答“一點鐘”,吸引了許多孩子紛紛加入到他們的.游戲中。老師眼前一亮,孩子們真是天才!“老狼老狼幾點了”這個游戲居然還能這樣玩!于是,教師將打擊樂器與游戲進行了組合,從簡單的節奏開始: ‖老狼老狼|幾點|了-‖,隨后又引導孩子們創編不同節奏型: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老狼|幾點|了-‖……將音樂活動與戶外體育游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可謂一舉兩得。
有了打竹板玩“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經驗之后,教師嘗試將體育用品與游戲進行組合的方法生成新游戲。如在戶外體育活動中讓幼兒邊拍皮球邊有節奏地念“老狼、老狼幾點了”,當聽到“天黑”時便快速收起皮球并迅速跑回家中,增加游戲的挑戰性,孩子們玩得很開心。一段時間后,孩子們自發地將體育區的羊角球、跳繩等體育用品融入到游戲中,既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又鞏固了拍皮球、跳羊角球及跳繩的技能,可謂一舉多得。
規則推進,從變換形式中尋找新玩法
形式變換一:調換追逐的角色,變“老狼追小羊”為“小羊追老狼”,小小的改變,讓孩子們體驗到“弱者”戰勝“強者”的喜悅,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形式變換二:增加營救小羊的情節,讓孩子們自由想象用何種工具趕跑“老狼”,救回“小羊”。這樣,游戲的過程更加驚險、刺激,幼兒更能感受到游戲帶給自己的快樂。
形式變換三:變“小羊”快速逃跑為“小羊”變成木頭人,這種形式一般在游戲結束做放松運動時采用,有時老師也把這種游戲形式用在課間安靜游戲中,以快速調節幼兒的情緒,使孩子們安靜下來。
形式變換四:把數學融入游戲,如讓幼兒觀察“老狼”伸出的手指,以判斷是“幾點鐘”;“老狼”報出數字幾,“小羊”必須跑回數字幾的家……
對傳統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的創新改編,讓我們發現,激發幼兒游戲情趣的靈感其實就來自于我們日常的教學實踐,重要的是我們要關注孩子的興趣點,關注孩子的生活。多想、多看、多思、多嘗試,我們的教學就會變得充滿新意,孩子們的游戲就能變化多樣。
【老狼老狼幾點了創新攻略的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老狼老狼幾點了》大班教案07-29
中班游戲教案《老狼老狼幾點了》03-18
大班音樂游戲教案《老狼老狼幾點了》09-18
小班幼兒體育教案《老狼老狼幾點了》09-22
中班體育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教案04-25
小班體育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教案04-11
中班體育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教案范文11-12
幼兒園小班老狼老狼幾點了教案08-20
幼兒園大班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