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的主體性與創造性教育論文
摘要:優化課堂教學可以達到素質教育、主體教育的目的,英語課要強調學生主動參與,教師要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要點,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點。使學生的思維和行動都處于積極狀態。如果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多與學生進行交流,英語的語言能力也將很快上一個新的臺階。
關鍵詞:英語 主體性 創造性
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處于一種誤區中:重教師教育,輕能力與創造性的培養。“學”幾乎等同于“聽講”“抄寫”“記憶”,“教”幾乎等同于“講解”“灌注”“考試”“評分”。課堂上學生少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處于被動學習的境地。即使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較好、學習態度認真的同學,也存在運用能力不強,創造精神不強,自信心不足等問題。再加上課業負擔重,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這種狀況何談素質教育和主體教育呢?
實踐證明,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環境可以達到素質教育、主體教育目的。應當徹底擺脫以教師為中心、片面灌輸的教學模式,尊重并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情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索、發現、創造的機會,真正參與學習過程,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與創造性。英語課的實踐性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與創造性就更加突出。
英語課強調每個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和行動都處于積極狀態,從而使學生獲得運用英語的能力,這才是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red)的課堂。在課堂上要使每個學生都活動起來并不容易。教師要轉變觀念,改變提問方式,轉變教學方法,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中的活動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1)老師;(2)老師+學生;(3)雙人活動:學生+學生。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在課堂上擴大第三種形式的運用,使學生五官并用,可以訓練學生發展思維,解決困難,挖掘學生的創造力。也會保證學生的活動時間,提高學生時間內的活動機率,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這樣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拓展活動方面的設計:
第一步,復習,讓學生復述課文,同時引入對關鍵詞語的練習運用。在這一步中,完全用雙人活動,學生參與,只需老師發出指令;第二步,幫助學生對關鍵詞語進行運用,并運用于重點的句型中,做替換練習。在這一步中,首先由學生自己找出難點、重點,通過前面的復述,學生很容易找到重、難點。然后老師引導,創設與學生生活實踐相關的語境。再把第二種活動形式中的(老師+學生)中的“老師”改為(學生+學生),完全由學生自己來回答,從而擴大學生的活動機率。通過自己創設豐富多彩的語境來進行語言運用,學生不僅學會了難點的肯定形式,也掌握了它的否定式和疑問式。第三步,在一定的交際場合進行綜合運用。我首先給學生設計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小對話,讓學生在這些交際語境中進行較為容易的練習(把詞填入合適的空白),然后根據這些交際場合進行創造性運用。交際運用場合是本節課的難點,我采用分小組活動的方式。這樣首先使學生進行充分的`實踐,其次遇到難點時,學生間可以互相幫助啟發,從而達到創造性運用的目的。在這一步中,為避免小組活動出現死角,我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參與小組發言,一個學生只能表達整個對話的一個部分,大家協同活動,使本小組的發言成為連貫的表達。此后引入競爭機制,大家都想參與競爭,并想在競爭中獲勝,這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主體性。
首先,練習運用英語關鍵詞語。關鍵詞語在課文中出現,是在一種語境中的運用。要完成知識的遷移,必須創設其他語境來運用所學關鍵詞語。學生的生活實際是學生最熟悉、最親切的,最容易被他們接受,也最能受益。我所創設的語境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來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的思維,也為深入思考做好準備。另外,可以啟發學生自己創設情境。在這個階段,學生的創造性可以得到較充分的訓練與發展。
其次,在一定的交際場合綜合運用英語。學生在生活中要與人打交道,不僅限于學生身邊的課堂和家庭,還要接觸社會。因此,在這個階段不管是老師設計活動,還是要求學生創造語境,都要與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在交際時就不僅要用本節課的內容,還要把學過的知識綜合運用到語境中。學生對這樣的運用印象深刻,記憶清楚。在這個階段學生的創造力得以充分發揮。
總之,英語教學如果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就可以有效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及運用語言的能力。
【初中英語的主體性與創造性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發展學生主體性教育論文08-25
簡述主體性主體性教育及其實現論文01-01
譯者主體性語言學創造性抉擇論文05-17
學生主體性下初中英語教學論文07-23
自然的主體性的論文04-27
初中英語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性的研究論文10-16
翻譯的主體性分析的論文04-28
淺析譯者的主體性論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