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論文
興趣可激起學生的情緒,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去,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和掌握知識,陶冶情感,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呢?
一、創設民主和諧的氣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通過生動幽默、富有情感的語言來創設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師生情感交流及和諧狀態的形成,使師生情感產生共鳴;“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情感,促使他們主動發展。
二、巧設導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導語是教學一篇課文的開場白,是教師在新課的開始階段,從一定的目的出發,用很短的時間,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心理情緒的重要教學環節。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往往得力于一個生動的'導語,這是因為學生對每一篇新課文都有一種新鮮的感覺,都懷著新的興趣和期待。因此精心設計好一個導語,因勢利導,那么上課開始就能扣住學生的探究心理,激發其興趣,活躍其思維,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是人們對事物進行形象感受最為直接的方式和方法。語文課堂教學中,可運用具體的事例(實例來自我們的生活,最好是接近學生的生活),去激發學生的樂學情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讓學生“動”起來。這樣能促進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各種智力因素的發揮。
1、遷移情境。
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原來的認知結構,以此為基點,營造一個利用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通過特例示范、教師點撥、學生互激、教師講析以掌握新的知識的氛圍,使學生掌握新的知識,教會學生遷移應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問題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問題性是思維的重要特征,思維火花總是圍繞著問題進行操作的,而人的思維發展水平取決于思維操作水平。以生動有趣的故事或熟悉的生活實例或直觀形象的實驗演示引出疑問,制造懸念,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教師如果把知識創設成各種生動有趣的情境,則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誘導學生思考,訓練學生思維。 3、質疑情境
古人云:“學源于思,思源于疑。”要營造質疑情境,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大膽質疑。我們應該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甚至可以是針鋒相對的觀點。只要學生言之有理,我們就給予肯定。這樣做,其實就是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創新的精神。
4、合作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使學生之間產生互動,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補充、相互幫助的良好氣氛。這種情境具體體現在討論式的學習和研究性的學習中。教師要善于設置具有思辨性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全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巧設提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提問是教師有目的地設疑,以引起學生積極的定向思考的一種方式,它是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有效控制手段。語文知識的傳授離不開創造性的提問,適合學生思維心理特點的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引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從而有效地喚起學生求知的積極性。當學生求知的渴望被激發后,才能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會得心應手,教學效果就會明顯起來。提問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和方法,如口頭提問、書面提問、集體討論、學生自己設問等形式和方法。還可以選擇一些較為簡單的故事讓學生讀后給老師提問,然后再讓學生談自己的感想,讓學生感覺到課堂不只是教師的,也不是個別成績優異者的,課堂是我們大家的課堂,我們在課堂中應發揮出自己應有的能量,變“苦學”為“樂學”。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離不開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強烈興趣,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積極引導學生,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去感受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魅力,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并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優化課堂教學,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論文12-07
如何培養技校學生學習興趣論文12-07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論文12-06
培養學習興趣 優化課堂教學論文01-22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人教版)12-06
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之我見論文12-06
小議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的論文02-18
學生的體育興趣如何培養的論文02-20
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論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