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国产午夜三级-国产性大片黄在线观看在线放-国产性老妇女做爰在线-一区一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

時間:2023-12-12 15:03:0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5篇(精華)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5篇(精華)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0——92頁。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實際問題,學習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得進行計算。

  2、經歷小數乘整數算理的理解和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培養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得進行計算。教學難點: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情境圖,提出要求。

  課件顯示:介紹三峽概況,如三峽工程建設有關圖片,特別是發電情況。師: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想?

  (學生說出三峽美麗、能創造財富、建設三峽工人辛苦等。)

  2、點出重點,引出課題。

  課件顯示:三峽一施工隊,有3名工人;超市部分飲料或礦泉水的價目表。

 。ㄍㄟ^生活情境的引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思想,并為下面學生自主探究小數乘整數提供條件。)

  師:三峽工程如此的龐大,需要三峽建設者付出很多的勞動,他們真是辛苦。你們看這三位工人叔叔正在吃飯,讓我們一起到超市買些飲料或礦泉水給他們解解渴,怎么樣?請你為這3名工人叔叔挑選一種飲料或礦泉水,每人一瓶。你打算買什么?你們能算出購買這種飲料或礦泉水應付的總錢數

  嗎?

 。▽W生獨立思考后,然后全班交流。)

 。1)學生獨立選擇,說出列式。

  生1:我選的是每瓶1.5元的礦泉水。1.5×3=4.5元,一共花了4.5元錢。生2:我買的是每瓶1.8元的小瓶Q兒。1.8×3=5.4元,也就是5.4元。生3:我買的是每瓶2.5元的,2.5×3=7.5元。

  生4:我買了非常檸檬,每瓶2.6元。列式2.6×3=7.8元。

  ……

 。2)觀察算式特征,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老師有一個發現,發現同學們都非常的聰明,你們看這四個算式都是小數乘整數(教師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小數乘整數,同學們學過嗎?(沒有)但這四位同學卻將這些算式正確的算出來了,老師非常佩服他們。

  (3)交流計算思路,總結小數乘整數的基本方法。

  教師肯定學生的方法,指出其中轉化成整數方法的實用性。

  師:那位同學起來說一下,你是怎樣算出2.5×3=7.5的?

  生1:我是先將2.5元化成25角,25×3=75(角),75角就是7.5元。生2:我是用加法進行計算的2.5+2.5+2.5=7.5(元)。

  生3:我是先算出2×3=6(元),0.5×3=1.5(元),6+1.5=7.5(元)。師:這三位同學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2.5×3=7.5(元),特別是這位同學,他先將2.5元化成25角,25×3=75角,75角就是7.5元,他實際上是將題中的小數轉化成了整數來計算,這是一種很好的數學方法,同學們在學習小數乘整數時,是不是可以向這位同學學習,先將小數轉化成整數來計算呢?

 。ㄔ趯嶋H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運用原有的知識經驗自主地進行探究。在探究計算方法時,教師為學生搭建了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平臺,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

  二、合作探討,理解算法。

  由三峽工程發揮的效益,引入課件,顯示:第90頁圖。

  1、生認真觀察情境圖,讀取信息。

  學生讀情境圖中的文字。

  師:通過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W生尋找信息,提出問題。)

  生1:6臺發電機組每小時發電多少萬千瓦時?

  生2:10臺發電機組又能發電多少萬千瓦時?

 。颗_發電機組15小時發電多少萬千瓦時?20xx年有多少臺發電機組投入發電?26臺發電機組可發電多少萬千瓦時?)

  ……

 。ń處煾鶕䦟W生提出的有用問題,粘貼在黑板上。)

  2、列出算式,估算結果。

  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我們先來解決××同學提出的.問題?好不好?(師板書問題)

  (生獨立列式計算,看學生能否根據數量關系和乘法意義列出合理算式。)

  生:58.6×6=

  師:請你估計一下58.6×6大約是多少?

  生:58.6≈60,60×6=360。

  3、豎式計算,小組討論。

  師:你們能不能準確算出正確的得數?

 。▽W生先獨立用豎式計算;然后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4、理解算理算法,總結概括。

  師:哪位同學說一下你的答案?

 。1)匯報展示,學生匯報的同時展示學生計算過程。

 、58.6586

  351.63516

 、58.6×10=586

  586

  3516

  3516÷10=351.6

  師:剛才這兩位同學的做題形式雖然不一樣,但老師發現了他們都用到同一個方法,就是先將小數轉化成整數來計算。

  多媒體演示轉化過程,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58.6擴大到原來的10倍586

  351.6縮小到原來的師:老師這里還有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是××同學做的,同學們看,他是直接用豎式計算的,我們請××同學說一下他的計算思路,好嗎?

  58.6

  351.6

  生:我是先將58.6擴大的原來的10倍變成586,586×6=3516,再將3516縮小到原來的1/10,就是351.6。

  師:我知道了,原來××同學的做法和前面兩位同學的做法一樣,只不過他把轉化過程放在腦子里進行的,這種方法非常的好,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給同學做個樣子,好不好?

  師:剛才,我們學習的是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乘法,如果小數部分是兩位、三位的,你還會像××同學那樣用豎式計算嗎?

  多媒體出示練習:2.47×5=2.453×2=

  學生獨立計算后,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訂正并說出計算思路。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具體方法,多媒體出示。

 。ㄍ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學生的知識潛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獲取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師作為一名點撥者、合作者在重點處啟發引導,幫助學生較好的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方法。)

  三、鞏固應用,完善算法。

  師:同學們表現得這么好,老師還有一個問題要大家解決。13516 10

  出示問題:每臺發電機組15小時可發電多少萬千瓦時?

  師:誰來介紹以下你的想法和做法?我們第一步算出的是誰乘15的積?(一生板演,共同探討,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注意引導學生算理的表述和結果的化簡。)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多媒體出示火眼金睛辨對錯。

  14.675.8

  61 48022 3 2

  8.1 2

  2、多媒體出示我幫三峽叔叔算一算。(課本92頁第6題)

  生獨立計算,互相檢查,看學生能夠根據乘法意義正確列式計算。(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既加強了學生對小數乘整數的理解,又使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五、回顧反思,總結全課

  師:同學們,我們這節課一起研究了什么內容?

  生回憶交流,看生能否回顧所學知識。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2

  一、研讀教材,理清脈絡找準生長點

  小學數學教材關于計算教學中運用轉化思想方法的實例很多,像小數加減法、小數乘除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數乘除法等等,都需要利用轉化的思想方法將新知轉化成已經學過的舊知來解決。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數學老師為了節省時間直接將計算的方法交給學生,然后進行操練,達到計算熟練的程度。這樣,表面上看是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實際上是剝奪了學生自主探究算理,獲得新知的權利,使學生變成了一個不會思考,不會探究,只會機械接受知識的容器。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作為數學老師必須更新觀念,認真研讀教材。研讀數學教材,就是要分析新知往前向后的知識系統,分析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把握住新知識的最近發展區,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準確地找到新知產生的相關舊知,有效幫助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實現獲取新知的跨越。

  比如,小數加減法計算是在整數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在研讀分析教材時應該關注這一點,教材通過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小數加減法,反過來就是用轉化的方法把小數加減法轉化成整數加減法,即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只是多了一個小數點處理的問題。這里的轉化思想方法的滲透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規律。因此,準確找到新知的生長點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由舊知向新知的轉化,這應該成為教師課前鉆研教材的重點之一。

  二、創設情境,提供由舊到新的支撐點

  教學時,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已經具備新知學習的知識基礎,但他們自身卻不能充分利用。教師不但要在學生學習新知前設法喚起舊知的重現,簡單復習舊知,還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善于變化舊知的呈現方式,使之更加貼近新知,為新知學習提供巧妙的支撐。

  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整數,需要喚醒學生對乘法的意義、整數乘法等相關舊知時,沒有簡單直接呈現這些舊知讓學生復習,而是創設了一個購物的情境,將整數乘法的幾種情況包含其中。購物情境是比較簡單的:出示超市情境中的四幅圖(面包:4元/個 5個,火腿腸:0.8元/根 3根,進口蛇果:16元/個 12個,西瓜:2.35元/千克 3千克),組織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種食品,并根據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一個用乘法計算的數學問題。根據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從而得到4道乘法算式。繼而組織學生觀察四道乘法算式,將它們分分類。這樣,通過情境的創設,巧妙地將整數乘法分為一類,小數乘法分為另一類。整數乘法是過去學過的舊知,自然地對與新知有關的舊知進行了復習,這些舊知與新知學習中出現的小數轉化成整數、用加法計算和把小數乘整數先看成整數乘整數計算等更為接近。實踐證明,學生的舊知被充分利用后,與之相關的新知識才能水到渠成。

  三、依托舊知,實現由舊到新的轉化

  有意義的數學學習都是在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上進行的,幾乎不存在不受原有知識影響的學習。轉化的思想方法很多情況下滲透在學生對舊知的正遷移過程中,舊知與新知之間的關系是垂直方向的縱向聯系,依托舊知的復習,把新知順應于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從而實現對新知的學習活動。這個獲取新知的學習過程,即新知的形成過程,一定要讓學生親身經歷。

  例如,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依托的舊知基礎是分數的意義、通分、約分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在轉化的過程中,細節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提供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依托舊知,經歷這個由舊知到新知的`轉化過程,而不要直接告訴他們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進行計算,然后就進行操練,達到熟練的程度。這樣的學習過程記得快忘得也快,是不符合學習規律的。

  在實際教學時,通過班級黑板報版面設計的情境讓學生提出問題,復習相關的舊知后,小組討論“1/2+1/4”該怎樣計算呢?出示研究提示:先獨立思考,可以畫一畫、想一想、算一算,把自己的方法記錄下來。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然后讓學生匯報交流,說說是怎么想的?學生出現的三種方法逐一展示:(1)畫一畫。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先在實物投影上展示,讓學生說說思考的過程。(2)化成小數。轉化成小數,變成我們學過的知識。(3)通分。老師引導學生重點理解這一種方法。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并明確將異分母分數加法轉化為同分母分數“2/4+1/4=3/4”。提出問題:為什么要通分?通分的依據是什么?通分后怎么計算?引導學生理解“2/4+1/4”的算理:分母不同,就是分數單位不同,轉化成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后,就是“1個1/4加2個1/4等于3個1/4,也就是3/4”。這時候引導學生比較這三種方法:剛才同學們用畫圖、化成小數、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這幾種方法算出了二分之一加四分之一的結果,這幾種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通過探究發現這幾種方法都是把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對學生滲透了轉化是一種很好的數學學習方法,它幫助我們用已經學過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

  四、加強對比,形成新的算理算法

  尋找新知和舊知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是形成計算方法的關鍵之處,一個新知識學習需要利用相關舊知識時,最好要通過對比的方法發現新舊知識之間的異同點,有效地把握住新知的實質,防止其他因素的干擾,影響新知的形成。特別是學生原有知識與新知之間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并且原先的學習不清晰時,最容易出現錯誤的結論。比如,蘇教版教材中先學習小數和整數相乘,如果學習時對積的小數位數的確定方法不準確時就會影響后繼學習,所以在教學小數乘小數,學生在理解算理,知道為什么乘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后,出示整數乘整數、小數乘整數以及末位有0的小數乘法算式組織學生對比,發現小數乘小數和整數乘整數、小數乘整數的區別,進而總結出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3

  一、創設場景,做好鋪墊。

  1、創設場景:我們常熟王莊的西瓜遠近聞名,相信大家都品嘗過吧?。初夏,王莊西瓜就已經上市了。(課件出示圖)。

  2、看圖,交流:看圖,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西瓜每千克6元)

  如果你去買西瓜,你想買幾千克,花多少錢?(學生交流,多讓幾人說說)

  根據學生交流,教師有選擇的教學。

  如生1:我買2千克。(追問:你要用去多少元呢?怎樣列式:如果學生交流6+6=12。追問:還可以這樣列式:6×2=12;如果學生交流乘法,追問:還可以怎樣列式?)

  (多指名幾人說說,教學都按上,并有選擇板書)

  如果學生沒有交流較大數,師說:現在老師想買12千克,你能幫我算算要多少錢嗎?

  生1:我用加法:6+6+6+&+6=72元。(估計這種情況不多)

  生2:我用乘法:6×12=72元。

  引導學生有豎式算一算。(教師板書)

  3、設問:剛才的問題,我們都能用加法和乘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看來加法和乘法是有聯系的,并且老師發現大家都喜歡用乘法來進行計算,你們能說說為什么嗎?(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4、小結:乘法是幾個相同數相加的簡便運算。

  二、自主探索,建立猜想。

  1、繼續場景:進入盛夏,隨著西瓜產量增多,價格大幅下降。(課件出示圖)

  2、看圖:你又得到什么信息?(西瓜每千克0.8元)

  3、設問:如果老師要買3千克西瓜,需要多少元呢?怎樣列式?

  生1:0.8×3(大多數學生都會選擇用乘法做)。

  生2:0.8+0.8+0.8(估計學生出現的可能性較。

  如果多數學生用乘法做,教師追問:0.8×3表示什么意思呢?(3個0.8相加得多少)

  4、你能計算出0.8×3的結果嗎?先2人小組里互相說說,然后我們來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可能出現的算法是:

 、0.8+0.8+0.8=2.4元,②0.8元=8角,8×3=24角=2.4元,③0.8×3=2.4

 、茇Q式,但對位不準確。

  交流時,可讓學生板演或指名說,教師板書。①②教師讓學生簡單說說理由,③④先讓學生說說做法,教師進行正確指導并板書正確做法。如果學生沒有出現列豎式進行計算的.情況,教師引導:如果用豎式來計算,怎樣列式進行呢?(學生試著在自己本子上列式進行計算)。

  提問:這個豎式和以前學過的乘法豎式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說出因數和積中都有小數。)

  5、繼續場景:老師小時候要想在冬天吃到西瓜,那可是件不太可能的事,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瓜農也用了新科技,人們在冬天也能買到西瓜。(課件出示圖)

  6、讀圖,說說得到的信息。(冬天每千克西瓜2.35元)

  7、接著出示(2)冬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錢?要求先列豎式用加法算,再列豎式用乘法做。你們能自己完成嗎?

  學生按要求獨立進行計算。(做在書上。)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交流時,讓學生用加法計算要注意什么?(數位對齊)進行乘法計算時,是怎樣算的?

  讓學生觀察這兩個的乘法計算過程,說說發現了什么?(初步讓學生感知積的小數數位和因數的小數數位相同。)如果學生說不到位,先不做回答,繼續教學。

  猜想:如果用一個三位小數乘3,積會是幾位數?如果用一個四位小數去乘呢?(教書板書:三位小數×3=三位小數,四位小數×3=四位小數,教書分別在=號上加?號)

  追問:你是根據什么來進行猜想的?

  三、驗證猜想,歸納算法。

  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確呢?讓我們一起來驗證,請你任寫一個三位小數和一個四位小數分別乘3,用計算器算一算,再匯報。

  小結:看來,積的小數數位是和因數的小數數位有關。我們再來驗證一下。

  1、出示試一試中題目。

  4.76×12、2.8×53、25×0.103

  2、你能先說說每題積是幾位小數,再用計算器算一算。

  3、組織討論:通過剛才我們的計算,你認為小數乘整數時,怎樣進行計算?關鍵是什么?可以怎樣確定積的小數數位?

  學生進行2人小組討論后交流(學生能說出主要意思就可以)

  四、鞏固算法,應用算法。

  1、練一練第1題。

  要求先說一說每題的積是幾位小數,再讓學生獨立計算。

 。ㄈ绻袑W生提出0.90末尾的0可以省略,教師及時進行指導。如果沒有學生提出,教師直接引導。)

  指出:在進行小數乘整數時,先確定積的小數數位,如果積的小數末尾有零,應及時進行化簡。并不影響積的小數數位確定的方法。

  2、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根據要求填一填。

  全班交流并討論:各題的積是多少?各有幾位小數?你是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的?

  3、應用練習。

  練習十二第2題:出示題目,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然后讓學生說說數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練習十二第3題:出示題目,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問:要知道他中途是否要加油,要先求出什么?(25千克汽油能行駛多少千米?)

  4、拓展練習:

  四人小組活動:買西瓜。

  活動方法:組長為店主,拿出信封中每千克西瓜的價格。其他三人分別拿著課前分到的紙幣到組長那買西瓜。買的千克數自選,看誰用的錢最接近自己手中的紙幣金額。請組長做好記錄。

  五、回顧總結,引導比較。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認為小數乘整數和整數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小數乘整數中怎樣確定積的小數數位呢?

  你對自己今天的課堂表現滿意嗎?在小組討論中,你發表自己的意見了嗎?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4

  本周三,我們舉行了青年教師教學設計比賽,高段的比賽課題是五年級上冊的《小數乘整數》第一課時,以下是我參賽時所設計的學案。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教材第61頁例1、“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二第1-3題。

  共幾課時

  2

  課型

  新授

  第幾課時

  1

  三維目標

  1.在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

  2.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及合理推理能力。

  3.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培養學生積極探索、樂意交流、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難點

  重點: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以及會用豎式計算。

  難點:豎式的寫法以及積中的小數點位置的確定。

  教學資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會進行小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數乘整數既是小數乘、除法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進一步學習和探索小數乘小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基礎。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小數乘整數”,主要引導學生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預習設計

  1.豎式計算:25×3= 31×6=

  2.計算:1.2+1.2= 2.35+2.35+2.35=

  試一試:你能把這兩道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嗎?

  3.計算下列各式,并找規律。

  120×3= 240×3=

  12×3= 24×3=

  猜想:1.2×3= 0.24×3=

  (用加法把上面兩題算一算,檢驗一下對嗎?再試著用豎式算一算檢驗一下。)

  【設計意圖:因為學生在四年級已經學習了用計算器探索規律,所以此題我設計了一個猜想的環節,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對今天的新知有初步的感知,即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中的小數位數是相同的!

  4.思考:小數乘整數和整數乘法有什么相同點?如何進行計算?

  學程設計

  導航策略

  設計意圖

  一、揭示課題,明確目標(預設3分鐘)

  1.交流預習作業1-2

 。1)學生報答案進行校對。

 。2)學生回答。

  2.揭示課題

  二、目標驅動,自主學習(預設17分鐘)

  1.小組圍繞預習作業3-4進行合作學習。

 。ǔ鍪拘〗M交流要求:有分工,有記錄)

  2.全班交流預習作業3

 。1)找到規律了嗎?1.2×3表示什么意思?用加法算式如何檢驗?用豎式呢?

 。2)小組匯報計算方法。

 。3)學生回答計算方法,教師依次出示。學生敘述豎式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4)那0.24×3呢?

  學生交流算法。

  學生敘述豎式計算過程。

  三、驗證交流,總結提煉(預設4分鐘)

  1.說一說下面幾題的積是幾位小數?。

  學生回答后,用計算器驗證。

  2.歸納計算方法。

  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齊讀法則。

  四、分層練習,內化提升(預設10分鐘)

  1.練一練第一題。

  學生回答后獨立計算。

  集體交流:在計算中你有什么提醒大家的嗎?

  2.辨析

  學生獨立作業,投影展示,集體交流。

  3.用豎式計算。

  54×0.41= 1.05×24=

  0.23×4=

  學生獨立完成。

  從學生中發現錯誤并讓學生糾正。

  4.根據148×23=3404,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14.8×23= 148×2.3=

 。ǎ粒ǎ=34.04

  5.練習十二第2、3題。

  集體評講。

  6.小結。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請你用“我最開心的是……”來說一說。

  【板塊一】

  1.交流預習作業1-2。

 。1)校對答案。

 。2)1.2×2與2.35×3各表示什么意思?與以前所學的乘法算式有何不同?

  2.揭示課題:小數乘整數

  【板塊二】

  1.請大家圍繞預習作業進行小組交流學習。(教師巡視了解)

  2.小組交流后進行全班交流。

 。1)1.2×3等于多少?你是怎樣檢驗的?

 。2)教師重點講豎式:3與誰對齊?怎樣計算?

 。3)強調:把1.2看作12,按整數乘法先算出積,再點上小數點。

 。4)學生交流算法,教師板書。

  0.24×3=0.72

  教師板書豎式:3與誰對齊?

  強調:把0.24看成24,按整數乘法計算。

  提問:積是幾位小數?你怎么知道的?

  提問:(教師指著兩個算式)請同學們猜一猜,積的小數位數會與誰有關?

  【板塊三】

  1.說一說積有幾位小數,再用計算器驗證。

  2.8×53 4.96×12 103×0.253

  提問:剛才我們的猜測對嗎?那積的小數位數應與誰有關?

  2.討論:小數乘整數和整數乘法有什么相同點?如何計算小數乘整數?

  (師:我們可以歸納成7個字,先算、后數、再點點。先算,是指先按整數乘法進行計算;后數,要數兩次。第一次數因數的小數位數,第二次從算出的積的右邊起往左數出和因數的小數同樣的位數,計算的結果能化簡的要化簡。)

  【板塊四】

  1.練一練第一題。

  提問:這三題的積會是幾位小數?

  集體交流:為什么0.18 ×5的積變成一位小數了?

  通過點撥,完善認知:第2小題,0.18是兩位小數,要在乘得的90左邊先點上小數點,再在整數部分補上0;乘得的積是小數,而且小數的`末尾有0時,通常根據小數的性質進行化簡。

  2.辨析。

  1.6 12 3.6

  ×7 ×0.05 ×2 4

  11.2 6.0 144

  72

  864

  3.用豎式計算。

  集體評講

  4.“練一練”第2題。

  說說思考過程。

  5.練習十二第2、3題。

  由預習作業直奔課題,可以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

  給學生足夠的交流空間和時間,分別用加法和乘法計算進行檢驗,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計算,進一步積累小數與整數相乘計算方法的感性認識。

  有了課前的預習,再聯系小組交流中獲得的感性認識,通過“試一試”歸納出整數與小數相乘的方法。

  練習的安排是分為以下幾個層次:第一板塊是基礎練習,先看豎式計算到辨析改錯,強化方法后再進行豎式計算,以達到進一步的鞏固。

  第二層次是變式練習,即第4題,是把“練一練”中的第2題進行了改編,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第三層次是解決實際問題,即第5題。

  作

  五、當堂檢測,評價反思。

  必做題:《補充習題》p46第3題的下面一行三題和第5題。

  選做題:出示:( )×( )=0.48,看誰填得最多?

  選做題是上面第4題的延伸。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5

  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包括口算乘法和筆算乘法?谒愠朔ㄖ杏职ǎ晃粩党苏、整百、整千的數和每 位積不滿十的一位數乘兩位數,一位數乘幾百幾十數;筆算乘法又包括一位數乘二、三、四位數(不進位的、 進位的),被乘數中間有0,末尾有0 的乘法。

  二、本單元在小學數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是本冊教材中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又是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因為任何多位數 乘法,不論乘數是幾位數,在計算過程中都要分解成一位數乘多位數。

  三、本單元編寫特點

  1. 適當加強口算。

  為加強口算與筆算的聯系,為學習筆算做好準備,特意把口算提到筆算之前進行教學,還適當擴展了口算 的范圍。如在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中,開始教學口算乘法,并且先出現一位數乘兩位數而每位乘積不滿10 的, 如12×3等;另外增加了一位數乘幾百幾十而每位乘積不滿10 的,如120×3 等。學生掌握這些口算,便于理解筆 算的算理。

  2. 適當調整了筆算乘法的教學順序。

  一位數乘二、三、四位數,雖然被乘數的位數不同,但算理、算法是基本相同的。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重點 是使學生掌握乘的順序和某位乘積滿10 如何進位的問題。教材中一開始先教學一位數乘二、三位數,每位乘積 不滿10的,以解決乘的順序問題,接著教學一位數乘四位數,引導學生類推。然后教學某位乘積滿10 的和每位 乘積都滿10 的,著重使學生理解積滿10 進位的道理,并掌握進位的方法。這樣安排僅規律明顯,而且重點突 出。

  3. 注意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材中十分注意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類推出某部分新知識。如教學被乘數末尾有0 的乘法時,先 舉被乘數末尾有一個0 的例子,說明簡便算法,然后出現被乘數末尾有兩個0 的例子, 引導學生類推出簡便算法 ,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4. 注意引導學生探索規律。

  教材注意引導學生發現規律,如教學用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以后,引導學生想怎樣計算簡便? 從中找出它們的共同規律,總結出簡便算法。

  四、備課建議

  1. 本單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筆算乘法兩部分。

  口算乘法主要是解決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乘兩位數;乘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編者對這些內 容共設了4 個例題。例1、例2 主要是教學一位數乘整十、整百的數,至于乘整千的數,學生可以類推出簡算方 法。這兩個例題教材中都配有直觀圖,并在虛線框中說明了思維方法和過程。教學時,可通過讓學生操作學具 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重點應是例1。

  例3、例4 主要是解決每位乘積不滿10 的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一位數乘幾百幾十數的口算。這兩個例題中例3 是重點,可以讓學生操作學具,討論交流,使其明白可以把被乘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分別乘以乘數后再相加 的算理和算法。

  筆算乘法主要解決一位數乘多位數乘的順序、進位問題和被乘數有0 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編者共設 計了11 個例題, 它們各自的作用與內在聯系及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建議如下:

  例1、例2、例3,重點解決乘的順序問題, 這是筆算乘法法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應在理解的基礎上很 好掌握。

  這三個例題中,例1 是重點,可讓學生通過操作學具弄懂算理,掌握算法及簡寫方法。例2 和例3 則可 以在老師引導下讓學生推理,或學生自己類推, 掌握乘的順序。 轉貼于

  例4、例5、例6、例7 重點是解決進位問題,這是筆算乘法法則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難點。教學例4 應讓學生通過操作學具, 明白進位的算理及進位方法。例4 掌握了,例5、例6可以引導學生推理得出計算方法, 進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一位數乘多位數的乘法法則。例7 可讓學生獨立做。

  例8、例9 重點解決0 和任何數相乘得0 的問題, 它是被乘數中間有0 和末尾有0 的乘法的基礎。教學例10,應著重引導學生明白被乘數中間有0時,乘的順序和積的書寫位置與被乘數中間沒有0 是一樣的。

  例11 是被乘數末尾有0 的乘法。在教學時, 可以提問:“如果用筆算,怎樣寫比較簡便?”啟發學生思考 解決。

  2. 讓學生建立數學與實際的自然聯系。

  現代數學是一種直接用于生活的技術,為了讓數學更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感到所學數學是看得見,摸得 著,用得上的科學。在教學時,要把新內容的引入都力求來源于實際生活,使學生感到所學的數學就是身邊的 事情,解決這些問題,就是為了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使抽象的數學具有實際的意義。

  如口算12×3,可以表 述成, 清明節我校去栽樹,每班栽12 棵,3 個班共栽多少棵?然后提問:“要解決這個問題, 應該怎樣計算? ”同學們可以擺一擺小棒,算一算。對于其他例題也最好加上生活情境,這樣所有的計算就具有了實際意義, 不再是抽象的數學和枯燥的計算,學生感到親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油然而生。這種對科學的興 趣不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嗎?

  3. 重視學生參與,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

  北師大教授周玉仁講:“要讓學生做科學,而不是讓學生聽科學!苯涷炓哺嬖V我們,要想把學生真正放 在主體位置,就必須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在實際生活中學數學。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在活動中得以提高,學 生的智力是在活動中得以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在不斷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做法中得到鍛煉。所以在課堂 教學中要讓每個同學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手“動”起來,口“說”起來,思維“活 ”起來。從而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提高。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操作活動是非常必要,也是觀察和演示不能替代的重要活動形式之一。在課堂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操作。學具操作目的要明確,操作的時機最好為學生想獲得新知,又苦于沒有 好的辦法時,教師提出用相應的學具試一試,這時讓學生操作學具為好。重視操作方法的指導,一般來講,學 生操作學具,應讓其先自由操作,再規范操作。自由操作就是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去操作,去探討,不要強求一 致,以便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展他們的個性,使其體驗成功的愉悅。在操作過程中, 要求學生把操作、思維、語言及計算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實現數學學具操作數學化。如教學口算12×3?梢宰 學生擺小棒,學生可能有以下三種擺法。 ①每行擺12 根小棒,擺3 行,可以列算式為12 + 12 + 12= 36 ;②先擺 10 根一行的,擺3 行,再擺2 根一行的,擺3 行,可以列算式為10×3 + 2×3 = 36 ;③先擺2 根一行的,擺3 行,再 擺10 根一行的,擺3 行,可以列算式為2 ×3 + 10×3 =36。這些不同的擺法,反映出不同的思考過程。 之后引 導學生發現10×3 +2×3 符合先算高位再算低位的口算方法, 這時可讓學生按這種方法再操作一遍,最后總結 歸納。像以上這樣把操作、思維、語言、計算有機結合,既有利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又有利于發展學 生思維,開發智力,培養能力。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運用遷移的方法學會新知識,培養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1)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2)熟練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計算法則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輔墊

  出示上好佳薯片:每袋薯片售價2元,買3袋共用多少元?30袋?300袋?3000袋呢?

  感悟:單價一定時,購買的`數量越多,用的錢就越多,購買的數量越少,用的錢就越少。

  觀察:積的變化與因數的變化有沒有什么規律?

  二、聯系生活、指導探索

  1、初步探索:

  出示品客薯片:每盒薯片售價9.8元,買4盒

  (1)估計:大概要用多少元?

  (2)探索:應付多少元?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方法一:9.8+9.8+9.8+9.8=39.2(元)

  方法二:10×4=40元2角×4=8角40元-8角=39元2角

  方法三:9.8×4=39.2(元)豎式計算

  (3)點撥:為什么這樣列式?

  表示什么意思?

  怎樣列豎式計算?

  重點點撥:把9.8×4轉化為什么數相乘?

  小數點怎樣處理?為什么?

  小組討論與看書自學相結合

  反饋:重點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小數點這樣處理?教師板書過程

  小結:說一說9.8×4的計算過程

  2、深入探索:

  遷移:0.98×4=

  0.098×4=說一說想法,算出答案。

  觀察:仔細觀察題組,這三題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處?

  你發現積的小數的位數受什么數的影響?與因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計算小數乘法時怎樣很快的找到積里小數點的位置?

  小結: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3、運用計算方法:

  口答:2.5×151.14×50.013×20把它轉化成()×(),在從積的()邊數出()位點上小數點?

  再用豎式計算。

  三、活學活用、拓展延伸

  1、針對性練習:

  2、對比練習:

  用豎式計算下面兩題,并加以比較:

  16.11×816.11+8

  3、走進生活:

  兩種包裝的薯片價格如下:

  100克售價5.4元50克售價2.75元

  那種包裝的薯片便宜?(請計算說明)

  4、開放性練習:

  假如每組有100元錢,大家對照好又多購物單,確定想買的商品的名稱、單價、和數量,并計算出相應的價格,填寫下表:

  商品名稱:

  單價:

  數量:

  總價:

  應付的錢數:

  找回的錢數: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版教科書 五年級數學上冊》第2~3頁。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能正確地計算及描述小數乘整數的過程。

  3.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教學具準備:課件、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秋天到了,人們都在廣場放風箏。有三個小同學也想去放風箏,他們想買一樣的風箏(課件展示例題圖)。大家仔細觀察,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ㄒ鈭D:通過生活情境的引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思想,并為下面學生自主探究小數乘整數提供條件。)

  二、自主探索

 。ㄒ唬┝私庑党苏麛

  1.說一說如果是你,想買哪種風箏?

  學生自由回答。

  2.根據學生匯報情況,教師提出:xx同學說想買3.5元一個的風箏,那么買這樣的三個估計需要多少錢呢?

  學生思考并匯報。

  師:你們能不能準確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錢?

  學生獨立計算。

  指名匯報(可能可想出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根據學生敘述板書:

  方法1:連加 。

  方法2:化成元角分計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豎式筆算35角3=105角。

  方法4:豎式筆算3.5元3=10.5元 。

  (意圖:在實際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運用原有的知識經驗自主地進行估算、筆算,在培養了學生的估算能力、計算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懂得估算也是檢驗筆算的一種方法。在探究計算方法時,教師為學生搭建了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平臺,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同時又了解了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豎式筆算。)

  3.小結引出課題。

  師:剛才我們在解決買三個風箏一共用多少錢時,想到了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指板書),可以用小數加法解決,可以化成元角分來解決,還想到了把元角分轉化成乘法豎式來計算,同學們可真棒。

 。ǘ┳灾魈剿餍党苏麛档乃憷、算法。

  1.比較發現

  師:同學們看這個乘法算式,與以前學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學生會發現,算式中有小數或小數乘整數。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板書:小數乘整數。

  2.嘗試解決

  教師出示0.72 5。

  師:同學們看0.72不是錢數了,沒有元角分這樣的單位了,能不能計算出結果呢?

 、 學生獨立思考。

 、 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 匯報演示。學生匯報的同時展示學生計算過程。可能有兩種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認識到乘法比較簡便。

  教師板演乘法豎式計算過程。

  ④ 理解算理算法。

  師:仔細觀察乘法算式,誰能給大家解釋一下,你是怎樣計算的。

 。ń處熤攸c引導學生理解3點:怎樣把乘數轉化乘整數;乘積如何處理;積末尾的0如何處理。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⑤ 互動交流,總結概括。

  師:同學們在計算小數乘整數時,想到了用轉化的.方法把小數乘法轉化乘整數乘法計算。誰能舉個例子和大家說說具體的方法,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呢?

  學生舉例子說明算理,并板書。

 。ㄒ鈭D: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學生的知識潛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獲取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師作為一名點撥者、合作者在重點處啟發引導,幫助學生較好的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舉例說明計算方法,給不同的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實踐應用

  師:(出示主題圖)我們通過解決買風箏的問題,認識并學會了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我們看圖中還有幾種不同的風箏,如果買3個其它形狀的,需要多少錢呢?能不能很快的算出來?

  學生獨立計算,匯報交流。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把風箏放飛(出課件)。

  1.放飛第一個風箏。(點擊第一個風箏)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學生計算后,引導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比較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 3.078

  學生獨立筆算。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2.放飛第二個風箏。(點擊第二個風箏)出示:

 。1)看誰觀察得最仔細,你發現了什么?

 。2)解決問題:小紅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飛第三個風箏。(點擊第三個風箏)出示:試試你的智力。

  用1到5五個數字及小數點,任意組成小數乘一位整數的算式,并算出來。(能寫幾道寫幾道)

 。ㄒ鈭D: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既加強了學生對小數乘整數的理解,又使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四、小節

  通過本課學習,你想對我們大家說點什么?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情境,自主學會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聯系已有經驗經歷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理解算理,滲透轉化數學思想。

  3.感受三峽工程偉大成就及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教具﹑學具準備:PPT課件﹑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師:大家去過長江三峽嗎?

  生:沒有。

  師:那可是個好地方。不僅風景迷人,還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有防洪、發電、蓄水三大功能。想看看嗎?

  生:想!

  師:請看屏幕。播放三峽美景視頻。

  師:看著大家陶醉的神態,就知道很美。不僅美,這里還有不少的數學問題呢!

  出示課件:我們乘著油輪從南津關出發以每小時48.3千米的速度行駛了4個小時來到了三峽的最后一站——白帝城

  師:你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

  生:48.3千米的速度。

  生:4個小時。

  師:根據這兩個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

  生:從南津關到白帝城一共有多少千米?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師:解決這個問題該怎樣列式呢?

  生:48.3×4。

  師:同學們看,這樣的算式原來在課堂上研究過嗎?那它有什么特點呢?

  生:有一個數是小數。

  師:那今天咱就一起研究“小數乘整數”。(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師:看這個算式,誰來說一下它表示的意思?

  生:一共行的千米數。

  生:從南津關到白帝城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師;剛才大家結合具體情境說了它的意義,如果單看算式,48.3×4又表示什么?

  生:就是4個48.3相加。

  生;4個48。3的和是多少。

  師:通過同學們的回答我們不難發現,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師:誰來估計一下它大約是多少?

  生:200。

  生:192。

  師:通過這兩位同學的估計,我們可以知道48.3×4的積在哪個范圍內?

  生:192—200。

  師:你們的估算能力真高,F在我想知道到底是多少,該怎么辦?

  生:算一算。

  師:會算嗎?

  生:會。

  師:真的?

  生;真的!

  師;大家不僅要會做,而且要把道理說清楚,行嗎?請大家先獨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方法寫在一號作業紙上。寫完成后將你的方法介紹給小組內的其他同學。

  2.嘗試計算,組內交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計算,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當老師發現有的同學很快做好時,適時指出:“老師發現有的同學很快就做好了,你能把你的'方法給組內的同學介紹一下嗎?還可以嘗試用別的方法”。此時已經做完的學生開始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想法。

  3.全班討論,匯報交流。

  師:剛才大家好投入,都擁有了自己的方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師:看這個同學的方法,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嗎?

  生:我沒有學過小數加法,但是我學了小數乘法,我把48.3×4轉變成48.3+48.3+48.3+48.3,就這樣解決了問題。

  師:“轉變”多好的一個詞。小數乘整數沒學,人家運用已有的加法經驗解決了新問題。誰的方法和他一樣?

  生:老師,我是用加法驗算的乘法。我先用乘法計算,小數乘整數還沒學,我不知道對不對,就用學過的加法來驗算。

  師:那你為什么沒有直接用加法來計算?

  生:那太麻煩了。要是18個小時的話我就累壞了。其他同學都笑了。)

  師:那咱看這個同學的計算過程。

 。ㄕ故48.3×4=48×4+0.3×4=192+1.2=193.2)

  師:誰愿意猜猜他怎么想的?

  生:老師,我覺得他把48.3拆成48和0.3,這樣就能算了。

  師:人家等你揭曉謎底了。他猜對了嗎?

  生點了點頭。

  師:誰有問題要問他?

  生:那你能告訴大家0.3×4為什么等于1.2嗎?

  生:0.3是3個0.1,乘4后就有12個0.1,所以是1.2。

  那個學生點了點頭。

  師:我怎么沒聽明白。誰聽明白了?誰給我說說?

  生:就是把0.3看成3個0.1,不管0.1,只看3個,如果再乘4的話就是12個,這樣就是12個0.1,那么就是1.2了。

  老師仍舊在蹙著眉。

  生:“老師,每人三塊糖,四個人共幾塊?”

  師:“12塊唄!

  生:“這就對了。一份是3個0.1,4份就是12個0.1,不就是1.2嗎?”

  師:這次我算是聽明白了。大家聽明白了嗎?

  生一起大聲地回答:“明白了!

  師:“你為什么要把它看成3個0.1呢?”

  生:0.3×4沒學,所以就看成3個0.1乘4。

  師:同學們真得不簡單。能夠把小數拆成整數和小數,同樣解決了問題。

  師:剛才我發現大部分同學都用豎式計算。誰能上來給大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老師,小數乘整數沒學,我可以先不用看小數點,算完以后再點上小數點。

  生:我先算48×3=192,然后再算0.3×4=1.2,合起來就是193.2。

  生:你還是把小數拆成整數和小數,這不算一種方法。

  師:你認為這位同學的評價有道理嗎?

  生點了點頭。

  師:用豎式計算,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思路。誰再來說一遍?

  生:不管小數點,先用483乘4,算完后點上小數點。

  師:哪位同學有問題要問?

  生:你為什么要點上小數點?

  師:這同學問了一個特別有水平的問題。

  生:我剛才算的時候把48.3看成483,擴大了10倍,所以算完后再縮小10倍。

  師:滿意了嗎?

  生點點頭坐下。

  師:誰還有建議?

  師:把48.3看成483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是擴大到原來的10倍,然后再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師帶頭鼓掌。

  師:這么重要的過程,哪位同學說著讓我把它整理到黑板上?

  生:先把48.3看成483。

  師追問:因數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擴大到原來的10倍。(板書擴大到原來的10倍)

  生:算483×4等于1932,再在左邊寫上答案并且要點上小數點。

  師再次追問:算完以后為什么要點上小數點?

  生:根據積與因數的關系,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積就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要使積不變,就應該再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師:好清晰簡潔的思路!可是同學們只寫了一個豎式,一個豎式就行嗎?那咱擦掉得數再試一試?

  同學說著再一次回顧小數乘整數的算理。

  師:同學們,不知不覺中,你們運用了數學中的一個重要思想—轉化。教師板書。

  師:看這三種計算方法的結果都是193.2,和大家剛才的估計怎么樣?

  師:現在大家再問問自己,我會解決小數乘整數的問題了嗎?

  生:會!

  師:那誰來說一說怎樣計算小數乘整數?

  生:先把小數看成整數計算,算完以后再點上小數點。

  師:誰能說得更完整?

  生再說。

  師:看屏幕。

  (屏幕出示:計算小數乘整數,先把小數轉化成(),然后按照()的方法進行計算,最后()。

  師:你會了一位小數乘整數,那么兩位小數乘整數、三位小數乘整數你還會解決嗎?

  生:肯定會!

  師:那就請大家試一試。

  屏幕出示三峽信息。(1)20xx年6月1日,三峽大壩正式蓄水。蓄水3天,每天水位上升3.28米。水位一共上升多少米?

  (2)三峽電廠每天發電0.996億千瓦時,一周能發電多少億千瓦時?

  師:請大家從中任意選擇一個解決。(指兩名學生板演。)

  師:對嗎?

  生:對!

  師:那你能給大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我先把3.28看成328,因數擴大到原來的100倍,328乘3等于984,然后再把984縮小到眼來的百分之一。

  師:怎么樣?來點掌聲。

  師:再請這位同學說一下它的思路。

  生:我是先把0.996看成996,因數擴大到原來的1000倍,因為一周就是7天,所以用996乘7等于6972,最后再把積縮小到原來積的千分之一。

  同學們自覺地鼓起掌。

  師:我發現所有的同學都是用豎式計算的,為什么?

  生:簡單!

  師:一起看這三個算式的積與因數,你有新的發現嗎?

  生:因數里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師:再問問自己,我能熟練地解決小數乘整數的問題了嗎?

  生:能!

  三、鞏固練習

  1、4.8×9=0.165×4=7.96×7=

  2、下面的()里填上合適的數,看誰填得最多。

 。ǎ粒ǎ=0.48

  四、課堂小結,暢談收獲

  師:同學們,一節課的時間馬上就要結束了,回顧一下,我們有什么收獲?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蘇教版五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僭诰唧w的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并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谑箤W生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教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去超市買過東西嗎?

  出示小明同學寫的數學周記,讓學生說一說都搜集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2、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整理好的數據圖。

  提問:冰紅茶的總價怎么求?火腿腸的總價怎么列式?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0.8×3=

  說一說這個乘法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習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探索計算方法

  1、啟發:你能用以前學過的知識算出“0.8×3”的得數嗎?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學生各自思考、計算,師巡視,了解學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誰先來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算出的結果是多少?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豎式計算.

  板書: 0. 8 8個0.1× 3

  2. 4 24個0.1

  討論:誰能看著豎式,說說用豎式計算“0.8×3”的`過程?

  比較:你感覺那種方法更方便一些呢?

  學生按要求獨立進行計算。

  5、交流:2.35×3讓同學們自己去解決,誰來說說用乘法豎式計算的過程?指名板書。

  6、觀察并猜測:黑板上兩題中因數的小數位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么聯系?是不是所有的小數乘整數,情況都一樣?

  三、教學“試一試”歸納計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用計算器驗證。

  2、討論:通過剛才的計算和比較,你得出什么結論?

  3、小結:計算小數乘整數時,一般可以先按整數乘法算,再看因數里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并點上小數點。

  四、指導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指名板書,集體交流、糾正。

  五、課堂作業

  1、要求學生在作業本上計算練習十一第1題。

  學生完成后,適當組織交流,初步了解學生作業情況。

  2、指導完成練習十一第2題。

  學生讀題討論:響雷和打閃應該是同時發生的,但為什么會先看到打閃,后聽到雷聲呢?

  指出:因為光傳播速度快

  學生在作業本上解題。

  3、指導完成練習十一第3題。

  學生列式計算后,組織討論。

  六、全課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認為計算小數乘整數時要注意什么?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小數乘法,教材安排了例1,并且通過例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練習鞏固。而在實際的學情中,有大部分學生都會算小數乘法,知道當成整數計算,然后點上小數點,但對于為什么要這么算還很模糊這一現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編排進行,這樣的問題沒有挑戰性,學生不會感興趣,于是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安排:

  尊重學生已有知識,讓學生根據經驗計算小數乘整數,并且想辦法驗證自己的計算是正確的來理解算理。通過課前了解學生,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已會計算,因此,在教學例1時,我并不是直接引用教科書上的例題,而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選擇用數學周記的展現,也就是使用的是情景教學策略,給學生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并且通過這個情景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積淀。讓學生自主的去搜集看到的小數的信息,吸引學生積極探索并理解計算方法。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0

  教材解讀:

  本知識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整數乘法運算律,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加減法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在生活中學生也積累了一些小數乘法的初步經驗。這些對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知識經驗構建新知識是十分有益的。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小數除法及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對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境中,讓學生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

  2.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培養合作精神。

  3.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為新授做鋪墊

  課前,我引導學生回想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過規律、積的變化規律、整數乘整數的筆算方法、筆算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等知識點,為探究小數乘整數掃清知識障礙。

  (二)知識遷移,探究計算方法

  讓學生觀察情境圖、閱讀其信息,理解題意后,提出用小數乘法解答的問題,獨立列出算式,體會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58.6×6=,鼓勵學生嘗試計算,組織學生交流算法。通過匯報計算方法,讓學生明白以下三點:

  (1)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是小數點對齊,而小數乘整數的筆算要末位對齊。

 。2)小數乘整數可以轉化成整數乘整數即586×6=3516,根據積的變化規律可知: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10倍,算出的積是正確積的10倍,要想得到正確的積,應該把3516縮小到它的十分之一,即58.6×6=351.6

  (3)積的末尾如果有0應該把0去掉,從而把數進行化簡。此時學生對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我又鼓勵學生運用上述方法獨立解決0.62×45=?(指一名中等水平的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然后交流計算方法,同桌檢查訂。此題完成之后,使學生對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理解得到進一步理解。

  然后我引導學生把這兩道題目結合起來觀察、分析、探討因數中的小數位數與積中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經過這一啟發,學生恍然大悟,馬上意識到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應該從積的右邊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這一發現很有價值,在我的啟發引導下,總結出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小結: 小數乘整數,先按整數乘法算,再看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積的末尾有0應把0去掉.

  教學反思:

  從課堂練習中可知,絕大多數的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掌握較好,也有幾個別學生出現以下問題,以后在講解本節課時,供大家參考。

  1、有些學生在列豎式,仍然把小數點對齊,和小數加減法的筆算相混淆。

  2、積末尾的0沒有去掉。

  3、需要特別注意,有的學生可能是受第一道題的影響,58.6×6的積是一次計算的,所以算出積后,就直接根據因數中小數的位數點上小數點,但一個小數乘兩位整數時,有些學生就在兩次的部分積中也點上小數點。

  ×45

  ————

  3.10

  2.48

  ————

  2.790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上教材〈小數乘法〉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進行筆算。

  2、使學生經歷將小數乘整數轉化為整數乘整數的過程,體會轉化這一數學思想方法。

  3、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教學準備:

  主題圖幻燈片

  教學過程:

  [課前熱身]

  2×3= 5000×17=

  20×3= 500×17=

  200×3= 50×17=

  20xx×3= 5×17=

  口答,說說你發現了什么數學規律?

  一、情境導入

  1、天里,幾位小朋友想一起去廣場上放風箏,他們來到商店買風箏。觀察主題圖,從圖上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2、學生自由說(鳥風箏3.5元/只……)(教師順勢板書)

  3、如果你要買風箏,你準備買哪種形狀的?買幾個?(教師順勢板書)

  類型單價數量

  鳥風箏3.5

  魚風箏6.4

  三角風箏4.6

  半圓風箏7.8

  4、如果他們三位小朋友想買3個鳥風箏需付多少元?怎樣列式?

  5、學生獨立列式。

  6、交流想法3.5×3或3.5+3.5+3.5。

  7、教師適當小結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并揭示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自主計算

  1、3.5×3等于多少呢?請你自己嘗試計算出得數。(教師巡視,并要求部分學生在黑板上羅列不同的計算過程)

  2、全班交流各種方法

  3、教師指出重點研究以下方法

  4、在學生的自主解釋過程中教師順勢板書,并重點指出這樣做的`關鍵步驟是將3.5元轉化成35角,實際上就是將小數轉化成整數。

  5、用這種方法嘗試計算你自己的數學問題,買怎樣的風箏,買幾個,需付多少元?

  6、同桌檢查一下。

  三、探究算理和計算方法

  1、出示算式0.72×5=?,提問:“0.72不是錢數,怎樣計算?”自主列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2、指名說說算理?(你是怎么想的?)(教師順勢板書)

  3、同桌互說算理

  4、請學生觀察積3.60,提問:“與3.60相等的小數是多少?”(3.6)告訴學生,算出積以后,可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將積中小數末尾的0去掉。

  5、計算3.15×8

  6、小數乘整數是如何計算的,四人小組內討論

  7、全班交流總結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 先將小數轉化為整數;

 、 按整數乘法算出積;

  ③ 確定積的小數點位置。

  四、練習鞏固

  1、練習一 第2題、第3題

  五、課堂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本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加減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在生活中學生也積累了一些小數乘法的初步經驗。它是在整數乘法意義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同時,它既是小數除法學習的基礎,也是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學習的基礎。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55~56頁例1、“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第1~4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地計算。

  2.使學生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2.熟練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計算。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復習整數乘法的意義及整數乘法中由因數變化引起積的變化規律。

  2.創設情境。

  談話:同學們,西瓜是營養豐富的水果,但在不同的季節,西瓜的單價也會發生明顯變化。請大家觀察這里的西瓜價格。

  出示例l兩幅情境圖。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問題(l)和問題(2)。

  引導:夏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可以怎樣列式?(板書:0.8×3=)為什么這樣列式?

  冬天買3千克呢?(板書:2.35×3=)這個算式表示的什么意思?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引入:以前我們學習的是兩個整數相乘,是整數乘法。這兩道算式里都有一個乘數是小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小數乘整數。(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1.學生探究0.8×3并交流想法。

  引導:0.8×3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已有的知識計算結果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樣算的'?

  結合交流集體講評,引導理解不同算法(交流時出現幾種理解幾種):

  (1)用加法算:3個0.8相加。

(2)換算成“角”算:0.8元是8角。

  0.8 8×3-24(角)0.8 24角=2.4元+0.8 2.4

  (3)聯系小數的意義畫圖推算:0.8里面有(8)個0.1,3個0.8就是(24)個0.1,也就是2.

  4.(結合方法說明.用方格圖表示出一共24個0.1即2.4的結果)

  (4)用豎式筆算:

  學生嘗試計算,師展示兩種寫法:0.8 0.8 ×3 ×3

  2.4 2.4

  交流:應該怎樣列豎式?把0.8看作多少來計算的?師強調看作整數乘,把末位對齊。 2.嘗試計算2.35×3的積。

  引導:這里乘數有一位小數,積也是一位小數,它們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聯系呢?我們繼續研究,F在請大家計算2.35×3,在課本上先用加法豎式計算得數是多少,再在乘法豎式上算一算、填一填,想想積有幾位小數,算出得數。

  學生計算,教師板書出豎式,并巡視、指導。

  交流:加法怎樣算的?(在豎式上板書加的過程)得數是幾?為什么是兩位小數?

  乘法怎樣算的?(在豎式上板書乘的過程)得數應該是幾位小數?(在積里點小數點)你是怎樣想的呢?

  說明:這里先按整數乘法計算,在積里點小數點時可以這樣想:因為3個兩位小數相加的和還是兩位小數,所以2.35×3的積也是兩位,是7.05;也可以這樣想:2.35表示235個百分之一,按235×3得出705,表示有705個百分之一,所以積是7.05。

  師:通過驗證,我們初步確認: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位數和因數的小數位數相同。我們在后面學習小數乘法時,還要探討“為什么相同”這個問題,F在,請大家同桌之間說一說:小數和整數相乘,應該怎樣計算?

  三、鞏固深化,解決實際問題1.做“練一練”第1題。

  引導:大家先讀一讀“練一練”第1題,再來說說下面三題都先按哪道算式計算,再點小數點的。

  讓學生獨立寫出各題的積。交流結果,說說怎樣想的。指出:這三道小數乘整數的題,都是按148×23算出得數3404,關鍵是看乘數有幾位小數,就在積里點出小數點。

  2.做“練一練”第2題。學生計算,兩人板演。集體講評,檢查計算過程。

  提問:第二小題按整數算出的積是90,怎樣點小數點的?這里有哪些題的積需要化簡?

  指出:像第二小題這樣,整數相乘的積是90,點出兩位小數時,要在整數部分添“0”;像第二、第四小題這樣末尾是0能化簡的,得數要化簡。

  3.做練習十第1題。讓學生直接寫出得數。

  交流得數并呈現,選擇2-3題(如0.4×3、2×0.07、6×1.5)說說怎樣算的。

  4.做練習十第4題。學生獨立解答。

  引導交流解答方法,說明結果,教師板書算式、得數,理解方法。四、全課總結,完成作業1.引導小結。

  提問:本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認為小數乘整數時要注意什么?關鍵在哪里?還有哪些收獲?

  2.布置作業。完成練習十第2、3題。

四、總結全課

  同學們,今天有什么收獲?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下次,去買東西,可要自己算一算哦!

  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購買西瓜”的情境,自然地引出了小數和整數相乘的學習內容。

  2.經歷過程,體驗算法。本節課的學習,我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計算方法、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而不單單是掌握計算方法這一結果。引導學生發現規律,體驗發現的樂趣。 3.注重交流,理解算法。在本課的教學中,比較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展示計算方法,從而得到許多有創造性的解決辦法。同時,教師又是互動交流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在多樣化的計算辦法中,教師引導學生抽象出數學模型,即小數乘整數的一般計算方法,并運用于指導后面的學習。

  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購買西瓜”的情境,自然地引出了小數和整數相乘的學習內容。

  2.經歷過程,體驗算法。本節課的學習,我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計算方法、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而不單單是掌握計算方法這一結果。引導學生發現規律,體驗發現的樂趣。 3.注重交流,理解算法。在本課的教學中,比較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展示計算方法,從而得到許多有創造性的解決辦法。同時,教師又是互動交流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在多樣化的計算辦法中,教師引導學生抽象出數學模型,即小數乘整數的一般計算方法,并運用于指導后面的學習。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2.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理解并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3.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教具準備:

  教師將教科書第1頁的“復習”中的表格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整數乘法的意義。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整數的乘法,同學們還記得整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嗎?”讓兩個學生說一說整數乘法的意義。

  教師:“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因數、因數、積)

  2.復習整數乘法中因數變化引起積變化的規律。

  教師出示小黑板的復習題。讓一名學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學生打開教科書,在書上自己獨立做。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訂正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比較:

  “根據上面的觀察、比較,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呢?”可以讓學生適當討論,從而得出: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積也擴大(或縮。10倍、100倍、1000倍??

  教師:“這個規律非常重要,對我們以后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同學們一定要很好地掌握!

  二、新課

  1.教學小數乘整數的意義(例1的前半部分)。

  教師出示例1。

  教師:“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怎樣解答,該怎樣列算式?”多讓幾名學生回答,教師把學生的列式寫在黑板上。(如果學生中沒有列出乘法算式,教師可以借助加法1

  算式啟發學生想:“加法中的各個加數有什么特點?還能用別的方法計算嗎?怎樣列式?”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

  學生列出算式以后,著重讓列出乘法算式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13.5×5表示什么意思?”(5個13.5)

  “還表示什么?”(求13.5的5倍是多少。)

  教師:“過去我們學習的是整數乘整數,今天我們列的乘法算式是小數乘整數。同學們想一想,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同整數乘法的意義比較相同不相同?”(相同)

  讓兩名學生說一說小數乘整數的意義。教師板書: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教學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例1的后半部分)。

  教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那么該怎樣計算呢?想一想,能不能把這些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呢?”

  教師:“我們先復習一下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弊寖蓚學生說一說。

  教師:“小數乘法可以依照整數乘法用豎式進行計算!

  教師板書:13.5

  ×5

  教師:“如果把這個式子變成整數乘法,就要去掉小數點,那么這個式子變成了什么?”(135×5)教師在小數乘法的豎式右邊寫出整數乘法的豎式:

  13.5135

  ×5×5

  讓學生說一說整數乘法應該怎樣計算。教師在整數乘法下面寫出積(675)。13.5135

  ×5×5

  675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

  “13.5變成135相當于小數點怎樣移動,因數擴大了多少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因數擴大了10倍。)教師依照教科書例題的形式,用彩色粉筆畫出從13.5到135的箭頭,并在箭頭上標明“擴大10倍”。

  “另一個因數變化了沒有?”(沒有)

  “一個因數擴大了10倍,另一個因數沒有變化,那么新的積與原來的積相比發生了什么變化?”(積比原來擴大了10倍)

  “那么,要得到原來的積就要把新的積怎么樣?”(縮小10倍。)教師用彩色粉筆畫出從675到小數乘法豎式積的箭頭,并在箭頭上標明“縮小10倍”。

  “要把675縮小10倍,就要把小數點怎樣移動?”(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13.5×5的積應該是多少?”(67.5)

  教師在小數乘法豎式下面積的位置上板書:67.5

  教師:“買5米花布要用多少元?”(67.5元)教師在橫式上寫出得數,注明單位名稱,板書答案。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一下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使學生明確:先把小數看作整數,小數擴大10倍,這樣乘出來的積也擴大1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要把乘出來的積再縮小10倍。

  3.基本練習。

  做教科書第84頁下面的“做一做”。

  教師:“這道題該怎樣列式?”(9.76×14)

  “同學們能根據例題的方法計算出這道題的得數嗎?”讓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了解全班學生掌握的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

  集體訂正時,讓兩名學習好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特別要讓學生比較一下這道題與例題的異同。(這道題因數有兩位小數,都是小數乘整數。)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的小數位數應該一樣。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一的第1題。

  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每個乘法算式的意義?捎幸庾R地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說,并按照下面的問題順序回答:讀算式;說出是什么數乘什么數;算式的意義是什么?

  2.做練習一的第2題。

  教師說明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列式。集體訂正時,讓學生再說一說小數乘整數的意義。

  四、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例題與練習中因數的小數位數的不同情況,總結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小數乘整數,先按照整數乘法法則算出積,再看被乘數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4

  【設計理念】

  小數乘整數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以上已習得的知識、經驗對本節課知識的構建非常有必要 ,因此我們在課的設計上力求溝通新舊知識點的聯系,實現新舊知識的遷移和轉化。 教材以三峽工程——三峽發電了為素材引入課題,以“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規律”為著力點,把教學重點放在理解算理和方法上。引導學生在小數乘法到整數乘法的轉化過程中逐步達成“理解小數乘整數”算理這一目標,最終歸納出“小數乘整數”的一般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1.經歷小數乘整數算理的理解和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交流算法的過程中學生能說出算理,明白計算方法,并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2.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環節引導學生能進行有序的自主探索中,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意識。

  3.在對算理的學習交流時,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體會轉化思想,培養數學推理能力 ,規范數學表達。

  4.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活動中,感悟數學來源于生活,體會小數乘整數在生活中的價值。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樂趣,培養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教學難點】

  1、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2、在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運用數學思維方法探索新知。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教學視頻、音樂、自制答題板。

  【教學學法】

  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等活動方式,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

  【教學手段】

  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等數學活動及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通過判斷、比較、歸納、總結等方式達到幫助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目的。

  課例前測

  班級: 姓名: 等級:

  1.直接寫出得數。

  0.8×10= 25.6÷100= 0.37×100=

  37.5÷100= 59.7÷1000= 0.37×1000=

  縮小它的 ( )

  2.按要求填一填。

  0.568 擴大到它的10倍是( ),0.568縮小到它的100倍是( )

  56.48擴大到它的100倍是( ), 56.48縮小到它的十分之一是 ( )。

  430.6擴大它的1000倍是( ) ,430.6縮小到它的一千分之一是 ( ).

  3.列豎式計算

  25×7= 48×16 =

  一、 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這節我們上什么課?數學課。數學離不開算數這一關,快想想到現在你都學過哪些計算技能?口算是一種吧,……橫式]豎式、簡算。

  讓我們做個課前小熱身,快速搶答得數!

  21×9=

  210×9=

  2100×9=

  我們之所以答得這么快,是因為這幾道題之間是有規律可循的。

  再仔細觀察這組題目及得數,這個規律是什么?

  生:增加0,也就是把原數擴大到它的10倍,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10倍,積也擴大到原來的10倍

  師: 21×9= 2100×9= 那這兩道呢?

  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100倍,積也擴大到原來的100倍。

  生:也就是說:從上往下觀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幾倍,積也擴大到原來的幾倍。

  師:說的很好,咱我們再換一個角度想一想!從下往上觀察,你又能發現什么規律?

  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一,積也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一。

  師: 對,小小計算也存有大智慧!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對我們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讓我們齊讀一下:

  【設計意圖:導入復習部分的創設意在喚起學生已有的舊知,激活學生的思維,為學習新知識做思維方式和知識上的鋪墊!繉W生探索一下因數與積之間的變化規律,對后面的學習探索留下一點經驗儲備。

  二、提出問題

  師:智慧能夠創造奇跡。2009年,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竣工,它在工程規模、科學技術和綜合效益等諸多方面都聞名于世界。想不想親自目睹下他的風采?(想)請看! [放錄像]

  師:誰來繼續介紹一下三峽電廠的具體情況!

  師: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乘法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板書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

  【設計意圖:入情入境的教學設計一方面想激發學生繼續研究的興趣,另一方面把數學知識鑲嵌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意在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師小結:剛才,大家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可以嗎?6臺發電機組每小時能發電多少萬千瓦時?誰來列式?

  58.6×6

  三、解決問題:

  1、估算

  師: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課題(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師:我們以前學過整數乘法,用以前的方法先來估一估這個算式的結果大約是多少?

  生:58.6≈60,60×6=360,58.6×6≈360(萬千瓦時)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加強口算、重視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估算意識的培養要滲透在計算教學中,從而為后面學生計算精確值提供依據。)

  2.精確計算

  師:那么58.6×6?的準確結果是多少呢?想一想,能不能利用學過的各種計算知識,來算出58.6×6的準確結果呢?(給點思考時間)

  師:誰來繼續介紹一下三峽電廠的具體情況!

  生:(讀信息)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個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嗎?(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板書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

  【評析:形象的情景教學,使學生如入其境,可見可聞。同時把數學知識鑲嵌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也有助于學生意識到所學知識的相關性和有意義性!

  師:剛才,大家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6臺發電機組每小時能發電多少萬千瓦時?誰來列式?

  生1:58.6×6

  四、 解決問題:

  1、獨立思考

  師: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

  生2:有一個因數是小數!

  師:對!我們以前學過整數乘法,可今天遇到了小數乘法。動腦想想,怎樣計算58.6×6?

  (生獨立思考)

  2、小組合作

  師:有同學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進行小組合作!注意: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第二,小組長記錄下你們小組討論出來的方法。第三,每組選出兩名同學準備在班內交流。開始活動!

  【評析:當學生發現了對“小數乘法”這個新知識還不理解時,就會產生求知的渴望,都希望自己成為“探索者”,把做題的方法弄個明白,于是他們就會去思考、去聯系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尋求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有的知識就象種子一樣,生長成新的知識,并且這些新知識的“根”就扎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這片“沃土”上!

  3、交流方法:

  師:哪位同學向代表你們小組來交流?

  第一種:連加

  生1:我們小組是這樣做的:58.6+58.6+58.6+58.6+58.6+58.6= 351.6 我們的做法怎么樣?

  生2:我覺得有些麻煩,如果乘300多,你是不是就把300多個58.6相加啊?

  師:確實太麻煩了。你不但理解了他們的方法,而且還有了更深入的分析。不過,這個小組小數乘法不會做,就想到用小數加法來解決,也動腦思考了!

  【評析:“交流”不僅僅意味著讓學生講出不同的算法給他人聽,更要在理解他人的算法中做出分析和判斷,達到互相溝通的目的。我們在這里看到了學生之間真正的交流、真正的溝通,我們還聽到教師的.評價不但對生2的質疑予以了肯定,同時也表揚了生1開動腦筋努力探索的解題方法!

  第二種:先×10,后÷10

  師:還有哪個組想交流?(指生交流)咱們注意聽,有疑問就問!

  生1:×10就是把58.6變成586,按照586×6算出結果,還要再把得數÷10,這就能得到58.6×6的積。

  師:對于這種方法,你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問?

  生2:你們為什么要先×10,最后又÷10?

  師:你的問題很有價值,看來你是用心思考了。

  生1:(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就象我們小組加減分一樣,早晨加了一分,可又被一位同學扣掉一分,互相抵消了,既沒加也沒減。

  師:多形象的比喻!這樣解釋明白嗎?還有問題嗎?

  生3:為什么要把58.6×10變成586?

  生1:58.6×6不會做,變成586×6,這是整數乘法,我們熟悉、好算!

  生3:噢!明白了!

  師:真是個好主意!這個方法很巧妙。你們組不但會思考,而且能很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評析:“學貴生疑”!澳懿荒芴岢鲎约旱囊蓡?”,“還有問題嗎?”——教會學生善于質疑問難,為實現生生互動創造基礎。同時將這些問題直接拋給了學生,拓展了學生與學生直接交流的空間,讓學生與學生直接對話!

  第三種:58×6+06. ×6

  師:你們小組有什么好方法?

  生1:我們把58.6分成58和0.6兩部份,分別和6相乘:58×6=348 0.6×6=3.6 3.6+348=351.6

  師:大家明白了他們的方法嗎?誰來說說他們是怎樣想的?

  (生2把這種方法又介紹了一遍)

  師:你知道為什么0.6×6得3.6,他們怎么算的?

  生2:6×6=36,0.6×6=3.6。

  師:哦!也是把0.6看成整數來計算!

  【評析:學生的交流讓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們從同學身上學到的許多東西是教科書上所沒有的!

  第四種:豎式

  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來看看你們小組的方法!

  生1:我們列了一個豎式。遮住小數點,不看。直接算586×6=3516,最后把小數點加上去。

  師:注意到沒有,他剛才做了一個很形象的動作是什么?

  生2:遮住小數點!

  師:哎!把小數點遮住,他們先算什么?

  生3:586×6

  師:這個小組也是先把小數變成整數來做的。

  【評析:“遮住”雖然學生的語言是稚嫩的,但不難發現,學生對小數乘法的算法更接近了轉化的思想。教師就是要做一個發現者,隨時注意學生所傳達出來的信息,適時點撥,點燃學生想說、想表現的欲望!

  師: (把第二種方法和最后一種方法同時展示,進行對比分析。)哎?那大家看一下,這兩個小組的解體思路就是不謀而合的?

  生:(恍然大悟)都是變成整數來計算的。

  師:(指一生)來!咱倆一起合作!把你們思考的過程記錄下來。

  他們都是,先把58.6擴大到原來的10倍成為586。

  再用586和6相乘得到3516,3516是誰的得數?

  怎樣才能得到原來58.6×6的積呢?

  生:把3516再縮小到原來的1/10

  師:這句話很重要我把它記下來。

  小數點點在哪?

  生:點在6的前面。

  師:這個小數點可不是隨便點上去的。是把3516縮小到原來的1/10,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這就得到了351.6

  (指生完整的介紹一遍豎式方法的思路。)

  【評析:在這里,你不但看到了多種觀點的分享、溝通和理解,更多的是多種觀點的分析、比較、歸納和整合的互動過程,最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理解!

  4、總結思想

  師:多清晰的思路!同學們,你知道嗎?剛才咱們在這整個的研究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運用了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方法——轉化:把不熟悉的小數乘法轉化成小數加法,或者轉化成整數乘法來計算。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還會用到這種方法,把新問題轉化成我們舊知識來解決。

  【評析:思想是數學的靈魂。方法如果沒有思想的引領,方法也只能是一種笨拙的工具。在此,學生在經歷了一個數學家發現的過程后,感受到了比數學知識更重要的“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師:這是我們思考的過程,實際計算時不用寫出來。只需像這樣列豎式計算。

  四:鞏固練習

  師:我這里還有一道題,你會算嗎? 13.2×4

  學生獨立完成,找一名同學講講計算過程!后同桌互相檢查看看對不對!

  師:再看這個問題,“26臺發電機組每小時發電多少萬千瓦時?”列出算式!觀察這個算式與上面的有什么不同?

  生:剛才我們做的是小數乘一位整數,這是小數乘兩位整數。

  師:試試看!寫在題板上。如果有問題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

  師:(出示錯題)剛才,老師發現有位同學是這樣做的!你對他的計算過程有什么看法?

  生:因為這次是乘兩位整數,其實這都是計算過程,都要按照整數乘法計算,不用點小數點。到了最后的結果我們再縮小到原來的1/10。

  師:其實呀!我們還要好好感謝這位同學,給我們提了個醒。如果還有錯的也不要著急。就像這樣,先仔細找找原因,再改過來!

  【評析: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是難點,學生出錯很正常。老師抓住學生出現的錯誤,讓學生通過交流找到錯誤原因,再次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

  師生共同歸納:計算一位小數乘整數時,先把一位小數擴大到原來的10倍,轉化成整數,按照整數乘法的方法來計算,然后把結果縮小到原來得1/10,就得到最后的得數。

  五、實際應用:

  師: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最 后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一段有趣的小故事,一起來看!

  (故事內容:老爺爺在賣蘋果,1.5元一斤。小姑娘過來講價:“太貴了,5元錢3斤賣不賣?”,老爺爺說:“不賣!不賣!”)

  師:看到有的同學笑了,能不能說說你笑什么?

  生1:3斤只有4.5元。如果賣5元錢3斤能多賺5角,老爺爺居然還不賣!

  生2:小姑娘不會講價,5元錢3斤,越講越高!哪有這樣講價的?

  師:看來不學會小數乘法的知識是不行的。剛才大家都認為老爺爺傻,其實呀,換一個角度想,老爺爺可能并不傻,他不貪圖眼前的小利,講究的是誠信經營。

  【評析:擺脫了唯知識的教學,才是以人為本的教學。小故事在本節課里起到了聯系實際,重視應用的作用。最后那句平時無華的話,擁有著一種大教學的觀念,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鋪墊著點滴基礎。可以想象,學生在這樣辯證思想的長期熏陶下,他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獲得不一樣的收獲。同時,認識世界、評價他人時不會那么狹隘!

  師:這節課,還有幾個有關小數乘法的問題,以后繼續研究。今天咱們就上到這兒!下課!

  堂堂清后測

  班級: 姓名: 等級:

  1.直接寫出得數。

  0.73×10 = 0.73×100 = 0.73×1000=

  1.3×3= 1.3×30= 0.13×300 =

  2.使用豎式計算。

  13×2.5= 0.35×47= 2.48×60=

  3.解決問題

  1. 一頭山羊每天產奶19.6千克,照這樣計算,這頭山羊10月份可以產奶多少千克?

  2.2003年著名的旅游景點孔孟之鄉——曲阜“三孔”平均每月接待游客9.8萬人。2003年曲阜“三孔”全年接待游客約多少萬人?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五年級上冊《小數乘整數》第一單元。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能正確地計算及描述小數乘整數的過程。

  3、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教學準備】

  課件、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秋天到了,人們都在廣場放風箏。有三個小同學也想去放風箏,他們想買一樣的風箏(課件展示例題圖)。大家仔細觀察,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意圖:通過生活情境的引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思想,并為下面學生自主探究小數乘整數提供條件。]

  二、自主探索

 。ㄒ唬┝私庑党苏麛

  1、說一說如果是你,想買哪種風箏?

  學生自由回答。

  2、根據學生匯報情況,教師提出:××同學說想買3。5元一個的風箏,那么買這樣的三個估計需要多少錢呢?學生思考并匯報。

  師:你們能不能準確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錢?

  學生獨立計算。

  指名匯報(可能想出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根據學生敘述板書:

  方法1:連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計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豎式筆算35角×3=105角。

  方法4:豎式筆算3。5元×3=10。5元。

 。垡鈭D:在實際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運用原有的`知識經驗自主地進行估算、筆算,培養了學生的估算能力、計算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懂得估算也是檢驗筆算的一種方法。在探究計算方法時,教師為學生搭建了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平臺,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同時又了解了新的解決方法──豎式筆算。]

  3、小結引出課題。

  師:剛才我們在解決買三個風箏一共用多少錢時,想到了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指板書),可以用小數加法解決,可以化成元角分來解決,還想到了把元角分轉化成乘法豎式來計算,同學們可真棒。

 。ǘ┳灾魈剿餍党苏麛档乃憷、算法

  1、比較發現。

  師:同學們看這個乘法算式,與以前學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學生會發現,算式中有小數或小數乘整數。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板書:小數乘整數。)

  2、嘗試解決。

  教師出示0。72 × 5。

  師:同學們看0。72不是錢數了,沒有元角分這樣的單位了,能不能計算出結果呢?

 。1)學生獨立思考。

 。2)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3)匯報演示。學生匯報的同時展示學生計算過程?赡苡袃煞N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認識到乘法比較簡便。

  教師板演乘法豎式計算過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師:仔細觀察乘法算式,誰能給大家解釋一下,你是怎樣計算的。

 。ń處熤攸c引導學生理解三點:怎樣把乘數轉化成整數;乘積如何處理;積末尾的0如何處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5)互動交流,總結概括。

  師:同學們在計算小數乘整數時,想到了用轉化的方法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計算。誰能舉個例子和大家說說具體的方法,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呢?

  學生舉例子說明算理,并板書。

 。垡鈭D: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學生的知識潛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獲取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師作為一名點撥者、合作者,在重點處啟發引導,幫助學生較好地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舉例說明計算方法,給不同的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實踐應用

  師:(出示主體圖)我們通過解決買風箏的問題,認識并學會了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我們看圖中還有幾種不同的風箏,如果買3個其他形狀的,需要多少錢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來?

  學生獨立計算,匯報交流。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把風箏放飛(出課件)。

  1、放飛第一個風箏。(點擊第一個風箏)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70。712 1。2

  ×4 ×4 ×5×5

  _____ _____ __________

  學生計算后,引導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比較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3。07×8

  學生獨立筆算。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2、放飛第二個風箏。(點擊第二個風箏)出示:

 。1)看誰觀察得最仔細,你發現了什么?

  7。5 1。35

  × 4× 3

  __________

  300 40。5

  (2)解決問題:

  小紅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飛第三個風箏。(點擊第三個風箏)出示:試試你的智力。

  用1到5五個數字及小數點,任意組成小數乘一位整數的算式,并算出來。(能寫幾道寫幾道)

 。垡鈭D: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既加強了學生對小數乘整數的理解,又使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四、總結

  通過本課學習,你想對大家說點什么?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06-03

小數乘整數的教學設計03-08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06-15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06-15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05-18

《小數乘整數》的教學設計07-19

蘇教版《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03-08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優秀02-13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范文07-11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5篇)05-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丝袜国产视频 |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 成年人午夜免费视频 |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在线v| 最近最新视频中文字幕4 |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不卡99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日本精品久久久免费高清 | 男女性潮高片无遮挡禁18 | 亚洲图片在线 | 国产福利在线网址成人 | 香蕉精品一本大道在线观看 | 女攻高h全肉污文play | 黄色影视在线 | 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性视频网站 | 波多野结衣久久 | 黑丝裸足 | 久久久99精品 | 亚洲午夜在线播放 | 涩涩精品| 亚洲欧洲中文日产 | 国产成人爱情动作片在线观看 |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影视 |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 国产高清精品自在久久 | 久久福利影视 | 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 a一级爱做片免费 | 俄罗斯午夜影院 | 色网站综合| 天天干天天拍 | 色婷婷色 | 精品国产片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免费一级欧美片片线观看 | 久久久性视频 | 欧美午夜大片 | 五月婷婷丁香色 |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高清 | 欧美 日本 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