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森林》教學設計模板
篇一:《打掃森林》教學設計
教學時間
課型:自主閱讀課
教學方法:
自主閱讀、交流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生態平衡”“異想天開”等詞語的意思,積累詞語。
2、 朗讀課文,把握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啟發,樹立自覺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把握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啟發,樹立自覺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讀題,談話引入:
1、 齊讀課題, 談話引入
2、 同學們發現了嗎?咱們今天學的這篇課文其實是由兩篇科普小短文組成的。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篇《“打掃”森林》。
二、 質疑問難,引導初讀
1、 看到《“打掃”森林》這個題目,你想了解什么?(板書問題)
。A設:為什么“打掃”這個詞語要加雙引號?打掃森林會產生什么后果?森林能被打掃嗎?)
2、 帶著這些問題,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課文,在課文中探索你想
了解的內容,注意把課文讀順、讀通、讀正確。
3、 認讀生字詞:
遭殃 掃帚 腐爛 土壤 棲息 營巢 逞兇 繁殖 腐殖質生態平衡 多音字(掃:sǎo打掃 sào掃帚)
4、 說說讀了課文,你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內容嗎?還有什么不理解的? 過渡:現在就讓我們帶著疑問再次走進課文,相信聰明的你們定能自己解決問題的。
三、 深讀研究,實踐語言
1、 同學們注意到了嗎?文中的這個啟示是通過“打掃”森林這個故事而引出的。是過渡段將這兩部分聯系起來的。下面,就請同學們找出這個過渡段吧。 出示句子: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務官異想天開的命令給森林帶來了
災難。
。1)這是一個什么句?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私膺@是一個設問句,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什么是“異想天開”?林務官異想天開的命令是什么?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想讓森林變得整潔美觀。)
2、 可是事實并不如林務官所愿,自然界有它的生存規律,再讀課文,找出大自然帶給我們最大啟示的一句話。
出示句子:原來,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3、 小組合作,用生物鏈的形式填填說說森林里枯枝敗葉、灌木叢、雜草和森林的聯系。
4、 用上用上關聯詞“因為??所以??”進行說話訓練,明白“把灌木砍光、雜草除盡”就是整座森林被毀的真正原因,
5、 是啊,森林里的這些動植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聯系的,它們在一起,森林就是這么美麗(出示森林原貌圖),而一旦破壞這種生態平衡,森林就會變成這樣了(出示毀壞后的森林圖)。你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這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
6、 預設:
郁郁蔥蔥 生氣勃勃 奄奄一息 死氣沉沉??
7、幾年后,當林務官看到森林變成這樣后,他向護林工人興師問罪,老師當林務官,請你當護林工人向我解釋一下。
師生合作,模擬對話。
預設:
林務官:你們這些護林工人怎么搞的?森林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護林工人:長官,都是您當初您讓我們“打掃”森林害的呀。
林務官:什么?我只不過讓你們把那些枯枝敗葉掃掉,把野草灌木砍掉而已呀!為什么這些高大的橡樹菩提樹會變成這樣?
護林工人:??
當林務官知道是自己的無知毀壞了這片美麗的森林,我不配當林務官?? 林務官后悔了,讓我們和他一起再來朗讀第5、6自然段,好好記住這個大自然的啟示吧!(指導朗讀)
過渡:林務官好心辦壞事,把森林漸漸給毀滅了。而20世紀初葉,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也做了件蠢事,毀滅了凱巴伯森林。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鹿和狼的故事》吧。
四、 拓展閱讀,積累信息
出示《鹿和狼的故事》
1、 自讀,思考:羅斯福總統下了什么命令?這命令造成什么后果呢?讀了這一故事,你又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2、 指名回答
五、 總結延伸,引導實踐
1、讀了《“打掃”森林》和《鹿和狼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推薦閱讀《蛇與莊稼》
3、小結:同學們,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林務官和羅斯?偨y都是好心辦了壞事,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讓我們一起記住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警示,以實際行動共同維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4、課后小練筆:維護生態平衡金點子
篇二:《打掃森林》教學設計
1.認識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啟發,樹立自覺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學習用聯系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3.激發學生閱讀仿生學書籍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并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樹立自覺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學習用聯系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教學過程:
“打掃”森林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1.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給了我們多少啟示啊,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用我們的心靈去感悟!蹲匀恢馈犯嬖V我們,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饵S河是怎樣變化的》警示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厄鸷屠走_》讓我們知道,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創造發明有所啟示。今天,我們又將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大自然的啟示》,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同學們發現了嗎?咱們今天學的這篇課文其實是由兩篇科普小短文組成的。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篇《“打掃”森林》,板書課題。
二、質疑問難,引導初讀
1、看到《“打掃”森林》這個題目,同學們會不會產生一些疑問:
(1)為什么“打掃”這個詞語要加雙引號?
。2)森林能被打掃嗎?打掃森林后會產生什么后果?
2、帶著這些問題,同學們一邊默讀課文,一邊在課文中探索你想了解的內容。
3、解疑
。1)打掃:加雙引號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打掃,而是針對下文所說的“砍光”和“除盡”。表示特定的含義。
(2)森林不能被打掃,打掃之后會導致森林被毀滅。
三、深讀研究,實踐語言
1、同學們注意到了嗎?文中要告訴我們的啟示是通過“打掃”森林這個故事而引出的,這兩部分之間的相連有一個過渡段,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找出這個過渡段吧。
出示句子: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務官異想天開的命令給森林帶來了災難。
。1)這是一個什么句?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ㄟ@是一個設問句,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林務官異想天開的命令是什么?(把森林“打掃”干凈)
護林工人是怎樣執行他的命令的?(護林人工人只好照著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統統砍光,把雜草統統除盡,連地上的枯枝爛葉也不放過。) 經過“打掃”之后森林有什么變化?森林面貌頓時改觀了:林子里又寬敞又潔凈,連一根雜草也沒有。 不想森林卻從此遭了殃。幾年過去了,橡樹和菩提樹的葉子越來越少,光禿禿的像一把把掃帚,有些樹木甚至干枯了。
2、那么林務官是不是要破壞森林呢?其實他是本著一番好意進行“打掃”森林,他想讓森林變得整潔美觀,可是事實并不如他所愿,自然界有它的生存規律,那么,從課文中找出大自然帶給我們最大啟示的一句話。
出示句子:原來,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3、那么,什么是“生態平衡”呢?文中給我們舉了哪些例子進行說明?
4、森林里的這些動植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聯系的,它們在一起,森林就是這么美麗,而一旦破壞這種生態平衡,森林就會變成這樣了
四、拓展閱讀,積累信息
觀看視頻:《揠苗助長》
思考:農夫種的禾苗為什么都枯死了?你又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五、總結延伸,引導實踐
同學們,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我們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否則只會好心辦壞事。所以,讓我們一起記住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警示,以實際行動共同維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打掃森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打掃”森林》教學設計09-14
打掃森林優秀教案設計07-04
關于打掃森林的教學反思07-04
打掃森林的續寫11-14
《森林的歌聲》教學設計03-25
《雨后的森林》教學設計04-05
森林,你好教學設計07-04
《海底森林》教學設計04-27
森林旅館教學設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