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問題與方程例二》的教學反思
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是在學生學習了利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簡單方程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的過程。經(jīng)過第一課時的教學后,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擺脫了格式上的困擾,新表現(xiàn)出來的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難點是:根據(jù)實際問題找出等量關系式,再根據(jù)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因此我們又上了一節(jié)鞏固練習課,幫助學生匯總、整理自己腦中千頭萬緒的“等量關系”:
首先,我們可以根據(jù)常用的數(shù)量關系確定等量關系。例如:一輛汽車每小時行70千米,多少小時能行560千米?這道題中蘊藏的是我們常用的`數(shù)量關系,列出等量關系式:速度×時間=路程,路程÷時間=速度,由此可以列出方程:70X=560,560÷X=70
其次,我們還可以根據(jù)常見的公式確定等量關系。例如:一塊長方形的地長32米,面積是800平方米,它的寬是多少米?這就用到了我們的長方形面積公式,可以列出等量關系式:長×寬=面積,面積÷寬=長由此可列出方程:32X=800,800÷X=32
最后,如果我們實在沒有現(xiàn)成的數(shù)量關系去用,還可以根據(jù)題目中有比較意義的關鍵句確定等量關系。如:小華有郵票45枚,小華的郵票數(shù)比東東多5枚,東東有多少枚郵票?我們先找出題目中有比較意義的關鍵句:小華比東東多5枚,那么在東東的基礎上再加6枚就是小華的郵票數(shù),由此的到等量關系:東東的郵票數(shù)+5=小華的郵票數(shù),列出方程:X+5=45。
數(shù)學題一道題可以變化出許多道題,我們每一道題都去做,是做不完的,效果也不一定好。所以我認為數(shù)學老師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整理頭腦中的千頭萬緒,找出其中的關鍵點和共同的地方,能舉一反三,這樣我們的學習才能輕松起來。
【《實際問題與方程例二》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實際問題與方程例五的教學反思01-04
《實際問題與方程例三》的教學反思01-04
《實際問題與方程二》的教學反思12-05
《實際問題與方程》教學反思05-17
《實際問題與方程》教學反思05-17
《實際問題與方程》教學設計與反思01-18
《實際問題與方程》教學設計與反思07-29
《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教學反思03-30
《實際問題與方程》教學反思(通用15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