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春天》教案合集五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觸摸春天》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觸摸春天》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觸摸春天》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簡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寫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
【教學目標】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九個生字;正確讀寫“濃郁、流連、多姿多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
深入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設計思路】
教學本課時,先指導學生從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整體把握課文既是閱讀理解的中國,又是閱讀理解的歸宿。初讀課文時,要引導學生弄清楚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說一說文中的小女孩安靜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鼓勵學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表達出來。細讀課文之后,再回到整體,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討論:安靜是一個怎樣的女孩。引導學生把自己最深的感受表述出來。
【教學準備】
1、提前閱讀整組課文,初步感知本組課文內容,自學生字。
2、師生共同搜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圖片及影像資料。
【課時安排】
二個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你們已經度過了多少個春天,誰能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春天?同學們談得真好,春天真是多姿多彩,那么,有誰知道雙目失明、失去視覺的盲人心目中的春天又是什么樣的呢?
2、對,沒有視力繁榮盲人雖然不能用眼睛去觀察春天,但他們心目中的春天同樣也是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因為他們是在用心靈觸摸春天。(板書課題)
3、讀了課題,你想到些什么?引導學生抓住“觸摸”一詞,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自主讀文,認寫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理解的詞語作上記號并多讀幾遍。
2、指名分讀課文,讀后師生共同評價。
3、相機指導識字,給生字組詞。
4、出示生詞,檢查學生認讀。
三、再讀課文,自讀自悟
1、用較快的速度再次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試著說一說文中的小女孩安靜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讀課文,在書上做記號,寫一寫自己的.感悟,畫出不懂的問題。
四、合作學習,感悟本文
1、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讀書感悟,質疑解難。
2、全班交流,重點圍繞“盲女安靜特殊在哪兒”來談。
五、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檢查反饋
二、品評人物,深化認識
1、同學們已經閱讀了好幾遍課文了,說一說通過讀課文,你對安靜又有了怎么的認識?
2、四人一組討論后全班再交流(聯系生活實際談)。
三、研讀語句,深化感悟
1、課文中有許多詞句含義很深,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找到這樣的詞句,并認真揣摩。
2、全班交流,教師用投影出示學生提到的含義深刻的詞句,引導每一位學生認真揣摩,然后再請學生談一談自己對句子的理解。
3、談理解時,并介紹自己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
四、品析語言,感情朗讀
1、作者對盲女安靜的描寫極為細致、逼真、生動,請同學們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準確及精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以讀全文,也可以讀自己喜歡的語段,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言,在朗讀中體會情感,在朗讀中深化感受。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五、總結收獲,拓展閱讀
1、談談學習課文之后,你有哪些收獲?
2、盲女孩安靜是在用心靈觸摸春天,她或許看見了我們所不能看到的事物。請同學們快速默讀“閱讀鏈接”。
3、閱讀了這段文字之后,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板書設計
17、觸摸春天
留連 穿梭 流暢 誰都有生活的權利
安靜 攏住 驚訝 感受 誰都可以創造繽紛世界
盲童 張開 張望 劃過 曲線
《觸摸春天》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1、要讓學生產生閱讀體驗,就得讓學生沉浸在課文豐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復誦讀涵詠,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和課文的人文意蘊。
2、個性化閱讀凸顯學生個性的張揚,生命活力的釋放,強調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閱讀教學中的個性化閱讀有賴于教師的引導和促進。
3、注重課內外的緊密結合,拓寬學習語文的渠道,培養學生收信信息的能力。
【教材簡析】
《觸摸春天》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簡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寫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文章文筆細膩,用詞豐富、優美。
本組以“熱愛生命”為主題。選有四篇有關生命的課文,目的是讓學生體會生命的美好,從而思考如何對待生命,熱愛生命。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注,懂得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重難點】
怎樣引導學生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因為學生缺少體驗。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體會課文中的優美語句所表達的情感,可以結合“思考練習題”重點來體會。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叩解課題,引入情境
二、自讀課文,識寫生字
三、再讀課文,自讀自悟
四、布置作業,積累詞句
第二課時
一、設置情境,導入課文
1、欣賞舞蹈《千手觀音》片斷。
2、觀后談感受:
知道這是什么節目嗎?有什么感受?
(學生的感受可能只停留在對節目的贊美,教師要適時提醒學生這是一群殘疾人表演的。)
3、引入課文:
一群殘疾人做出了許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真是一個奇跡。有個盲女孩也創造了一個奇跡,讓我們跟隨著她一起去觸摸春天吧!
古代教育家朱熹說:“教人不見情趣,必不樂學。”播放大家熟悉的舞蹈節目《千手觀音》,生動、鮮活的情境極富感染力,能夠調動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
二、品析語言,探究體悟
1、自由讀課文,找一找,安靜創造了哪些奇跡?并旁注自己的感受。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出示語句,幫助理解。)
⑴ 出示“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① 為什么你認為這是奇跡?
② 有什么感受?讀讀,希望你讀得流暢!
⑵ 比較句子:
① 她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② 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讀一讀,體會這兩句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為什么?誰能讀出這兩句不同的感覺?
③ 出示“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正停著一只花蝴蝶。”
指名學生讀后,問:“我”喊出聲來了嗎?為什么不喊出聲?請懷著作者同樣的心情讀一讀。
⑶ 出示“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① 自由讀讀這個句子。
② “竟然”什么意思,安靜本想攏住什么?“竟然”可以換成什么詞?可以用“竟然”說一句話嗎?
③ 現在大家都是安靜,請閉上眼睛,伸出雙手,跟著老師的聲音來做動作,想象。“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沒有體驗過的地方。”(停頓片刻)你體會到了什么?“神奇的靈性”指什么?
再來一次,這一次要邊做邊想邊跟老師一起說。
“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提醒學生聯系課題進行想象。)
④ 出示“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自由讀這句話。讀后談感受。
“圍繞話題,選擇重點,讀中感悟,以讀見悟。”圍繞“安靜創造了哪些奇跡”這個話題,抓住課文中最為關鍵的詞句或段落,引領學生調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與課文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匹配、重組,從而建構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創造,再用融入了自己理解和情感的語言去再現課文所描述的情境,呈現自己對文本的理解與認知。
三、總結收獲,升華情感
1、讓我們在音樂聲中輕聲讀一讀課文,再次享受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
2、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千手觀音》劇照、海倫?凱勒相片,教師隨機旁白: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一群殘疾人用她們美妙絕倫的舞姿征服了觀眾,做出了許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竟然畢業于哈佛大學,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或感悟?請隨著輕松的音樂,打開心靈之窗,寫下自己所思所悟。
3、教師巡視,相機向全班推薦。
4、出示語句:“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齊讀。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情感、想象、思維和個性對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只有在心境良好的情況下,學生的思維才能活躍,情感才能真實,想象才能豐富,個性才能發展。伴隨著輕松愉悅的音樂,讓學生讀一讀,看一看,聽一聽,想一想,寫一寫,既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又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四、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1、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抄寫下來,背下來。
2、按照課后學習伙伴的提示,搜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組合作辦一份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板報。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設計辦小報的作業,正是基于這一指導精神。
《觸摸春天》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濃郁、流連、小徑、流暢、引導、悄然、靈性、經歷、瞬間、撲閃、概念、弧線、飛翔、權利、繽紛、花繁葉茂、多姿多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教學重難點
怎樣引導學生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因為學生缺少體驗。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體會課文中的優美語句所表達的情感,可以結合“思考練習題”重點來體會。
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了解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讀中感悟課文的語言文字所含著的情意以及語言表達的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6分鐘)
1、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那好,聽我講個故事,聽后給這個故事加個合適的題目。
一個視力正常的人與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一起走在崎嶇的山路上,視力正常的人接連摔了幾跤,而雙目失明的人走起路來四平八穩。
視力正常的人深感疑惑,于是問盲人:“為什么你看不見路卻能夠走得如此穩健,我看到路卻不斷摔跤呢?”盲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因為你有明亮的眼睛,而我什么也看不到。”視力正常的人一聽更加疑惑不解了。盲人不慌不忙地接著說:“就是因為你擁有明亮的雙眼,能看清楚遠方,卻也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腳下,對于眼前坎坷的道路還沒有看清楚就大步地走了過去,所以一不小心就被絆倒了。而我與你相反,因為看不到路,所以我全神貫注,將腳下的路探清楚后再踏出每一步,因此才走得很平穩,不會摔跤”。
視力正常的人聽了連連點頭。
2、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也是講述一個雙目失明的人的故事的,題目叫――17 觸摸春天 (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們頭腦中也許產生了一些疑問,請說一說你們的疑問。(誰觸摸春天?怎樣觸摸春天的?為什么要觸摸春天?春天怎么觸摸?……)
二、引導初讀(10分鐘)
1、我知道你們已經按捺不住讀課文解決疑問的心情了,那就先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提出的問題。不動唇、不出聲、不用手指讀,只用眼睛掃視,遇到不認識或不懂的字詞跳過去,不回讀。時間為2分鐘。讀后說說誰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因為什么觸摸春天的。
(1) 自讀
(2) 反饋,板書:安靜
盲童
(3)評價:同學們的學習是兩個齒的釘耙鋤地――有兩下子啊!隨著我們深入學習課文,對安靜為什么要觸摸春天的問題會有更全面的認識
2、大家默讀課文時遇到的不認識的字詞,請自學解決:自由朗讀課文,依據拼音讀準、記住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注意保持正確的.讀書姿勢。
3、學生讀書,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三、評價初讀(16分鐘)
1、課文中的生字詞讀準記住了嗎?(投影出示)
盲童 小徑 流暢 權利 磕磕絆絆
一瞬間 弧線 飛翔 繽紛 清香裊裊
(1)先自由地讀一讀,不會讀的字詞可以看看課文里的拼音。
(2)指名讀,讀錯糾正,
(3)齊讀。
2、生字詞讀準記住了,就為讀通課文奠定了基礎。請大家再抓緊時間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等一會兒和楊老師比賽讀書,好不好?
(1) 自讀
(2) 比賽
哪些同學想和我比試比試?請舉手的同學都站起來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我的挑戰者們,你們和我誰先讀啊?
四、指導寫字(8分鐘)
1、課文我們暫時先讀到這里。課文中有些詞語不但要能準確認讀,而且要能正確、美觀地聽寫。(投影出示詞語)還認識這些詞語嗎?齊讀。
小徑 流暢 磕磕絆絆 權利
弧線 飛翔 一瞬間 繽紛
2、請你們認真觀察、分析、記憶字形。
3、在今天所學的生字中,“弧”比較難寫。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寫一寫。“弧”左窄右寬、右半部分“瓜”的“豎提”中的豎是這個字的主筆,要寫得垂直。“弧”這個字才端正美觀。“瞬”容易寫錯。這個字的倒數第二筆是“豎折”。
4、聽寫生字詞。
5、請同學們對照屏幕上的詞語自改,正確的打Ⅴ 錯誤的訂正,并在寫的美觀的字上加★
五、課堂小結(1分鐘)
同學們通過讀書,對安靜為什么要觸摸春天這個問題有新的認識了嗎?其實要想全面準確地弄懂這個問題,必須要到課文中找到描寫安靜觸摸春天的語句好好讀一讀,體會體會才行。這個工作,我們到下節課做。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主題(1分鐘)
上堂課同學們讀通了課文,了解了課文大意,聽寫了生字詞。這堂課我們抓住描寫安靜觸摸春天的語句好好讀一讀,體會體會,和安靜及作者來一次心靈對話
二、讀書感悟(30分鐘)
(一)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哪些語句具體描寫盲童――安靜用手和心觸摸春天的。(1分鐘)
1、請看屏幕:這就是課文描寫安靜用手和心觸摸春天的語句。你們找得對嗎?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這些語句(配樂),請你們邊聽邊想像安靜觸摸春天的畫面。(2分鐘)
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在春天的深處,安靜細細地感受著春光。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此刻安靜的心上,一定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述說著飛翔的概念。
(二)假想閱讀,體情悟道。(分鐘)
假如你現在就是安靜,自由地讀讀這些語句,做做觸摸春天的動作,抓住紅顏色的詞語體會體會當時的感受。
1、指名讀第一語段。上臺做“穿梭”的動作;回答:從“穿梭”“極其準確地伸向”你感受到什么?再讀這個語段,把剛才說的感受讀出來。(板書:伸向)
2、指名讀第二語段。回答:“竟然”什么意思?從這個詞語上你體會到什么?她以前抓住過蝴蝶嗎?從哪里知道的?(在安靜指間撲騰的蝴蝶在安靜的心中不就是充滿生命活力的生機勃勃的春天啊)我們一起讀讀這個語段,把剛才說的感受表達出來。(板書:攏住)
3、指名讀第三語段。回答:安靜的眼睛看不見,為什么還要張望啊?再讀這個語段,把剛才說的感受表達出來。(板書:張望)
4、她雙目失明卻整天在花香中流連,在花叢中穿梭,還能抓住睜著眼睛的花蝴蝶,但又放飛了蝴蝶,明明眼睛看不見蝴蝶,還要張望蝴蝶,你們說安靜的“神奇的靈性”到底是什么呢?讓我們連起來讀讀這三個語段體會體會。(板書:熱愛春天,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三)把自己當成課文中描寫的人物,讀書體會,是一種很好的讀書學習的方法。課文除了描寫安靜觸摸春天,還描寫了作者的表現,楊老師已經找出了這些語句。請你仿照剛才的讀法,把自己當成作者,讀讀這些語句,想想我為什么一直沒有驚動安靜?
屏顯有關語段:
我幾乎要喊出聲來了,因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著一只花蝴蝶。
我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安靜。我仿佛看見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一瞬間,我深深地感動著。
我沒有驚動安靜。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在這個清香裊裊的早晨,安靜告訴我這樣的道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四)小結感悟。(1分鐘)
作者用細膩地語言描寫了安靜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氣息,觸摸春天的脈搏,捕捉春天的影蹤。在這個清香裊裊的早晨,作者也觸摸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誰都有把握春天的權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
這句話點明了作者要向我們表達的中心。讓我們一起朗讀這句話。
(五)讀寫遷移。(4分鐘)
同學們還記得我第一堂課給你們講的故事嗎,請你學習本篇課文的寫法,試著給這個故事寫一個點明中心的結尾
走路的啟示
一個視力正常的人與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一起走在崎嶇的山路上,視力正常的人接連摔了幾跤,而雙目失明的人走起路來四平八穩。視力正常的人深感疑惑,于是問盲人:“為什么你看不見路卻能夠走得如此穩健,我看到路卻不斷摔跤呢?”盲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因為你有明亮的眼睛,而我什么也看不到。”視力正常的人一聽更加疑惑不解了。盲人不慌不忙地接著說:“就是因為你擁有明亮的雙眼,能看清楚遠方,卻也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腳下,對于眼前坎坷的道路還沒有看清楚就大步地走了過去,所以一不小心就被絆倒了。而我與你相反,因為看不到路,所以我全神貫注,將腳下的路探清楚后再踏出每一步,因此才走得很平穩,不會摔跤”。
視力正常的人聽了連連點頭。
(他想:走路如此,做其他事情何嘗不是這樣啊! 無論自己多有把握的事情,也一定要步步為營,千萬不要因為過分自信而使自己陷入疏忽之中,有些時候我們也會在自己最有把握的事情上遭到失敗。)
(六) 語言積累。(4分鐘)
多美的課文,好好讀讀,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等一會兒,我們看插圖試著背背。
三、引導實踐(1分鐘)
1、可愛的小姑娘安靜雖然無法用眼睛看見多姿多彩的春天,卻能夠用心靈觸摸到。海倫?凱勒曾說:“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視覺,那可能是更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課后請同學們自讀“閱讀鏈接”中的內容。按照課后學習伙伴的提示,搜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組合作辦一份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小報。下周交流評比。
《觸摸春天》教案 篇4
【文本透視】
《觸摸春天》是一篇文筆細膩,意境雋美,而又耐人尋味的課文。原本應屬于盲童言行的困苦、內心的孤寂以及精神的無助,在課文《觸摸春天》中卻悄然無存,帶給我們的是那份濃濃的春意:花也粲然,蝶也怡然,人更欣然。
捧讀課文,那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不停地映入眼簾:在春暖花開的美景中,一個盲女孩奇跡般地悄然攏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間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小女孩的心靈觸摸到了多姿多彩的春天。許久,小女孩張開手指,蝴蝶撲著翅膀飛走了,她仰起頭來張望,小女孩的心靈觸摸到了生命的真諦。
【學習目標】
1、潛心會文,聯系文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2、靜心涵泳,融情體驗,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注,懂得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預設】
一、回顧朗讀,創設情境
二、走近“全新的經歷”,品味攏蝶的奇跡
1、動作理解“悄然攏住”。
2、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奇跡呢?
3、想象:蝴蝶為什么不飛走?
4、課件:心靈在觸摸春天。
三、走進“全新的'經歷”,聆聽內心的渴望
1、反復品讀。
2、想象練筆:
安靜在想什么?她張望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課文閱讀】
觸摸春天
鄰居的小孩安靜,是個盲童。
春天來了,小區的綠地上花繁葉茂。桃花開了,月季花開了。濃郁的花香吸引著安靜。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早晨,我在綠地里面的小徑上做操,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我幾乎要喊出聲來了,因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著一只花蝴蝶。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我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安靜。我仿佛看見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一瞬間,我深深地感動著。
在春天的深處,安靜細細地感受著春光。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此刻安靜的心上,一定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述說著飛翔的概念。
我沒有驚動安靜。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在這個清香裊裊的早晨,安靜告訴我這樣的道理。
《觸摸春天》教案 篇5
一、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結識了一位新朋友──安靜,知道了她的故事。今天我們將透過這散發著墨香的文字走進盲女孩安靜的內心世界,和她一起觸摸春天,感受美好的春光。
2、請選擇你喜歡的讀書方式通讀全文,讀到哪個句子,你的心里怦然一動,用筆勾出它。
二、透析“奇跡”
師:你找的是哪一句?
學情預設:
1、找的不是關鍵句子。
2、找到第四段第一句。
評價預設:
1、你找的是這一處,你呢?
2、你被這樣的奇跡震撼了。
師:什么是奇跡?你認為這是一個奇跡嗎?你呢?你呢?(快速追問,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你們都認為這是個奇跡,為什么?
學情預設:
1、我們健康人很難攏住蝴蝶。
2、運用文中語句回答。
評價預設:
1、不錯,你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來談,認為這是一個奇跡。
2、真會讀書!能結合課文中的句子來證實你的'判斷。
師:你從哪兒感受到了這真是一個奇跡?
學情預設
1、沒抓住關鍵語句。
2、抓住了關鍵語句。
評價預設:
1、你是從這里看出來的,還有不同的嗎?
2、又是一個會讀書的孩子!你為什么從這里可以看出這真是一個奇跡?
(生抓住關鍵語句來談。)
學情預設:
1、找到“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真是一個奇跡!”
2、找到“睜著眼睛的……靈性抓住了。”
3、找到“……極其準確……”
評價預設:
1、這的確不可思議,真是一個奇跡!
2、還有比這更神奇的嗎?的確是個奇跡。
3、聽出來了,你特別突出“極其準確”,為什么?
生:因為這個詞讓我感覺到了不可思議。
師:一個盲童能極其準確地將手伸向一朵月季花,不可能啊!同學們,這可能嗎?
生:可能。
師:這怎么可能呢?
生:有花香的引導。
師:僅僅是這樣,她就能攏住蝴蝶嗎?再看看課文,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學情預設:
1、找到“她走得很流暢,……磕磕絆絆。”
2、找到“她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師:你真會讀書,聯系上文找到了依據。
評價預設:
1、她,一個盲童,為什么走得如此流暢?
生:因為她對這兒很熟悉了。
師:你聯系生活實際來談,真棒!她為什么熟悉?
2、是什么促使她整天流連其中?
生:是濃郁的花香。
師:看不見鮮艷的花朵,只能聞到濃郁的花香,卻整天流連在花叢中,她愛的是什么呀?
生:春天。
師:是啊,這奇跡就源自她對春天的熱愛。
師:讓我們通過朗讀來體會她對春天的那份愛吧。
學情預設:
1、讀得不到位。
2、較好。
3、很好。
評價預設:
1、可以看出你對課文很熟悉,但這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用心來體會她對春天的那份熱愛。誰再來試一試?
2、謝謝,你的朗讀讓我仿佛看見了這精彩的一幕。可這是個奇跡呀,應該打動我們的心啊,誰再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震撼我們。
3、不想把掌聲送給他嗎?字字句句都能打動我們的心,太棒了!
三、感受人物內心
這奇跡打動了你,打動了我,更打動了作者。從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作者也認為這是個奇跡?
學情預設:
1、找到“……多姿多彩……”
2、找到“……張望。”
3、找到“……弧線……概念。”
評價預設:
1、“多姿多彩”是什么意思?
生:豐富多彩,什么都有。
師:讓我們閉上眼睛體會一下,你們的眼前是什么顏色?
生:黑色。
師:作者卻用了“多姿多彩”這個詞來形容盲童的內心世界,合適嗎?
生:合適。
師:為什么能說一個盲童的內心是多姿多彩的呢?
生:因為她的心中有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師:她的心中有些什么?
生:有鮮花。有蝴蝶。有小樹。有小溪。有嘰嘰喳喳的小鳥……
師:是啊,她的心中裝著整個春天,怎能不說她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呢?
2、你從哪個詞感受到的?
生:“張望”。
師:做個張望的動作看看。她看得見嗎?
生:看得見。她是用心來看的。
師:原來,她的心中有一雙眼睛呢!
3、你從哪里感受到這是個奇跡?
生:“弧線”,她能看見蝴蝶飛過的痕跡。
師:她為什么能看得見?
生:她心中有一雙眼睛。
師:是啊,所以她不僅看見了鮮花,蝴蝶,還看見了蝴蝶劃過的美麗的弧線。
四、明理,升華
1、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師:難怪作者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出示“誰都有生活的……繽紛世界。”)
齊讀句子,說說你的感受。
學情預設:結合文本內容談。
2、結合生活實際談:
評價預設:
⑴ 你能結合課文內容來談,不錯!
⑵ 對,我們每個人,不論你是否健康,只要熱愛生活,就能創造一個繽紛的世界!是啊,象張海迪這樣的殘疾人都能做到,更何況我們呢?
師:帶著我們的體會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⑶ 謝謝大家,從你們的朗讀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就如這多姿多彩的春天,只要我們用心去觸摸,就能擁有繽紛燦爛的世界!
五、賞讀、背 誦
1、一篇好文章讀上百遍也不夠啊,再來讀一讀,把你最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爭取背下來。
學情預設:
⑴ 第三段
⑵ 第四段
⑶ 第六段
⑷ 第七段
評價預設:
⑴ 你被安靜那份執著的愛深深地感動了!
⑵ 這神奇的一瞬吸引了你。
⑶ 安靜心中那雙明亮的眼睛讓你為之一動!
⑷ 你一定讀懂了蘊含其中的道理,真棒!
這節課大家的收獲都挺大的,祝賀你們!
【《觸摸春天》教案】相關文章:
《觸摸春天》教案05-23
小學《觸摸春天》教案08-10
關于觸摸春天教案05-29
《觸摸春天》教案及教學反思10-16
《觸摸春天》課文教案10-19
《觸摸春天》教案15篇09-01
《觸摸春天》優質教案(精選15篇)02-28
小學《觸摸春天》教案14篇07-19
觸摸春天作文08-24
《觸摸春天》說課稿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