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綜合實踐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綜合實踐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綜合實踐教案 篇1
指導理念: 本著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以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的身份為學生提供一個發揮創造力的時空。使學生在活動中能體驗到成就感,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情感。
關鍵詞:鬼面具的設計與制作 面具狂歡節
(一) 活動環節準備
一、活動時間安排: 每周二、四下午的活動課時間。
二、活動地點安排:六年級 三班教室、多媒體教室、室外參觀。
三、活動人員安排:興趣活動小組成員30--40人
四、活動目標設計: 在這次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訪問了我縣藝術家雷雨風老師的木瓢面具藝術,及了解了開發我縣旅游資源的意義后,學生很感興趣,要求實際操作,學習設計面具、及其其表現技巧和方法。感受制作“鬼”面具的樂趣,體驗成功感。享受其藝術魅力。 旨在這次有聲有色的活動中,調動起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引發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訓練學生的美工技巧。
五、學生工具材料準備:學生根據自己選定的制作形式準備材料。如泥土、畫紙、彩筆、顏料、廢舊物品等。
六、活動過程準備:
1、體驗:了解瓢畫和面具的來歷。
方法:(1)從網上或書中查找相關內容。收集圖片和文字資料。
(2)欣賞老師收集的圖片資料,了解各地面具的來歷。
(3)整理雷雨風爺爺的講述,了解雷氏面具的作用。 (4)得出結論,形成書面文字。
2、感受:師生共同研討靈魂藝術的美感
方法:(1)網上收集各地民間面具藝術圖片。
(2)整理活動時照回的照片。
(3)討論到雷爺爺家里采訪時看到的畫和瓢畫作品給人的感覺。
(4)得出結論,形成書面文字。
3、拓展:為我縣開發旅游項目:面具狂歡節、特色旅游產品等
4、活動:戴著自己設計的面具跳舞
七、制作面具步驟安排
(1)構思:★ 確定想描繪的角色: 可以是各種“鬼”,給它取個名字,加上性格,編出故事更好。可以表現人們除惡揚善的愿望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表現人性善良的一面,也可以反映人性丑陋的一面,可以表現善良的,兇惡的,美麗的,丑陋的,慈祥的,剛鍵的,可愛的等等。
★ 確定面具形象:表情特征:可以是喜,怒,哀,樂。造型可以夸張,可以用動物、植物、或怪物的一些特征來裝飾。還可以加入雷鳴閃電,日月云雨等自然現象特征來加強形象的趣味性。
★ 確定面具色調:運用對比色彩,可以寫實點,也可以虛幻點。色調可以是紅、黃、藍、灰等不同的調子。
(2)小稿:用鉛筆或彩筆在草高稿本上設計幾個不同的鬼面具。
(3)繪制:選一個小稿來繪制,老師適當的指導。
(4)完成作品:整理畫面或面具,老師巡視指導。
(5)收拾打掃場地。(教育學生隨時收拾,保持環境整潔)
八、體驗安排:跳面具舞
1、音樂準備:面具舞曲
2、活動形式:學生互相交流所設計面具的優劣 與老師交流所設計面具的優劣
與老師或同學一起在校園操場內過面具狂歡節
綜合實踐教案 篇2
一、活動背景
在類型多樣、內容豐富的媒體傳播領域,“廣告”是被賦予商業意義最強烈的一種傳播形式。它創意新穎、語言生動、特點鮮明、簡單易懂、幽默風趣,吸引了不少孩子,也時時刻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孩子們喜歡看廣告、說廣告,對廣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鑒于此,我們選擇“探秘生活中的廣告”這一課題,引導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調查訪問、動手實踐等多種形式對“廣告”進行多方面的探究。
二、活動準備
1、學生通過多種途徑開展調查、訪問,收集古今中外各類廣告及相關資料(含書籍、圖片、實物、影像資料等)并進行整理、分類。
2、廣泛收集優秀的商品廣告詞,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則,作簡單的賞析。
3、收集虛假廣告坑害消費者的典型例子。
4、學生自主創作廣告。
三、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談話導題
同學們,前不久我們通過集體討論,確定了“探秘生活中的廣告”這一主題,課后你們通過不同的途徑,展開了調查,相信大家一定收獲不少。這節課我們就來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分解出一些更具體的主題。我們先來個熱身游戲——“猜一猜”。(多媒體課件:師出示優秀廣告語,學生猜商品、相機廣告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廣告語的表達藝術。)
(二)共享成果,分解小主題
1、有誰也收集到了一些有趣的廣告語?
2、生多種形式展示收集到的優秀廣告語。
提煉主題一:廣告的表達藝術
3、還有誰有收獲呢?
4、生匯報自己就“廣告”開展的調查采訪問卷,展示各類廣告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并談論發現的問題。
提煉主題二:廣告的種類與特征
5、有誰收集到了不一樣的廣告?
生展示中外可口可樂的廣告,并分析中國廣告與國外廣告的區別。
提煉主題三:中外廣告探趣
6、聽說我們班最近流行一個關于廣告的笑話對嗎?哪來的?(手機短信廣告)
學生生表演小品
這么精彩的表演,誰導演的?
學生圍繞“廣告”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發表不同的意見。
提煉主題四:廣告的利與弊
7、還有誰想上來一展身手?
展示古代廣告:“三碗不過岡”以及廣告的演變史。
補充第三個小主題:古今中外廣告探趣
8、欣賞了這么多優秀的廣告,你們又這么聰明能干,想不想自己也來設計一個廣告?想為誰打廣告呢?
提供情景:任選其一:為母校、為奧運、為長沙、為學校捐資助學等活動擬一條廣告。
反饋交流,評出“最佳創意獎”。
(三)總結課堂,分組實施
這節課我們一起交流探討,分享彼此的成果,提煉出了這樣幾個小主題,接下來我們圍繞這幾個主題,自由分組,制定方案,開展活動。
綜合實踐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搜集贊美母親的詩詞、成語,寫在紙上向同學展示。
2、每天幫媽媽做一件事情,并寫出體驗。
重點難點:
每天幫媽媽做一件事情,并寫出體驗。
教學準備:
課前一個星期每天幫媽媽做一件事情,并寫出體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在班上開一個“交流展示會”,你們都做好準備了嗎?
二、教學過程
1、師宣布:本班“交流展示會”現在開始。
A、讓學生把搜集到的贊美母親的詩詞、成語在四人小組內向同學展示、交流。
B、四人小組組長匯總各組員意見后,面向全班匯報。
C、師。
2、討論區:你是怎樣看待媽媽對自己的批評的?
3、體驗大行動:A、把課前一個星期每天幫媽媽做一件事情所寫出的體驗在四人小組內匯報。B、四人小組中推選寫得最好的同學向全班匯報。C、師。
三、師:
這節課,同學們都交流得很好,看來你們課前都做了充分的準備。
四、布置作業:
讓學生把搜集到的贊美母親的詩詞、成語有感情地讀給媽媽聽。
綜合實踐教案 篇4
1、玩雞蛋
活動目的:
1、通過學生探究幫助瓶子“吃”進雞蛋的力量是什么,培養學生探究大氣壓的興趣。
2、通過學生的探究、實踐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活動過程:
1、設疑引題。
出示“吃”進雞蛋的瓶子,學生思考:雞蛋是怎樣進去的?
揭題:瓶子“吃”雞蛋。
2、瓶子“吃”雞蛋的設計和嘗試。
(1)學生討論:怎樣讓瓶子把比瓶口大的熟雞蛋“吃”進去?
(2)學生自行設計活動。
(3)學生實施自己設計的活動。
3、什么力量在幫助瓶子“吃”雞蛋?
(1)思考、討論:是什么力量在幫助瓶子“吃”雞蛋?
(2)集體匯報,教師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己的想法和推斷。
(3):是天氣壓力在幫助瓶子“吃”雞蛋。
4、生活中的大氣壓。
(1)思考:還能在哪里找到幫助瓶子“吃”雞蛋的力量?
(2)小組交流,用學生帶來的材料或教師的材料動手實踐。
(3)全班交流,教師再可適當舉例。
5、墊板會不會掉下來?
(1)讓學生猜猜墊板會不會掉下來。
(2)學生實踐,親身經歷墊板是否會掉下來。教師強調杯子內不能留有氣泡。
(3)思考:墊板為什么不會掉下來?
6、。學生自評。
7、活動延伸。
學生思考:能否讓瓶子把“吃”進去的雞蛋再“吐”出來?
自行設計實踐,并要求在課外和家長一起讓瓶子“吃”進雞蛋,再來驗證自己設計的能否讓瓶子“吐”出雞蛋。
2、蛋殼制作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蛋殼作畫的多種方法。通過作畫、欣賞、感受、蛋殼畫作品,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2、通過學生探索和嘗試蛋殼畫的制作,以及蛋殼作畫的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
活動過程:
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和嘗試用多種方法制作蛋殼畫,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能力。活動設計按照欣賞――探索――――再探索的思路進行安排。
欣賞部分可采用分組方式進行活動。探索活動可采用如下方式進行:第一步以小組為單位,每人準備一個生雞蛋。探索的第二步是如何在蛋殼上作畫,這一步主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由選擇材料,自由構圖、造型、涂色,達到學習自主性,作品的創造性,藝術效果的個性化等要求。
是活動的第三步,這一步從彩蛋畫展覽和贈送彩蛋畫兩個方面進行。
再探索主要指活動延伸部分,這部分以引導學生的工藝品創作為主線,努力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探索和運用新的材料,選擇新的題材,運用新的方法來進行蛋殼工藝畫的制作。
綜合實踐教案 篇5
1、剪紙
活動目的:
1、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2、學會簡單的剪紙技巧,并在此基礎上互相協作、研究創新,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研究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3、初步了解剪紙藝術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感悟內涵、發現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力求創新。
課前準備:剪刀、刻刀、樣稿、筆、紙張、尺子。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 出示剪紙圖案,引導欣賞。
2、 上面這些圖案好看嗎?這就是我們民間流傳很廣的傳統手工藝品——剪紙。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剪紙。
二、 學習新課
(一)、講清“什么是剪紙”,以及“剪紙的用途”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引導探究剪紙的基本過程。
1、 出示背景圖,聯系生活體會、觀察,從中央感悟出剪紙工藝的一些特點。
2、 教師適當介紹剪紙的發展歷史和藝術特點,激發學生對這種傳統工藝的興趣以及對祖國燦爛文化和悠久歷史的熱愛。
3、 回憶已接觸過的一些簡單的剪紙,引導從中發現規律,舉一反三。
(三)、自主設計剪紙圖案
1、 引導思考:打算什么場合、什么情況下使用剪紙。
2、 設計創造。
(四)、“做一做”、“議一議”練習
(五)、展示作品,自評、互評
(六)、我的收獲
我學會了( )種剪紙的方法。剪紙雖然各式各樣,但也是有規律的。
2、臉譜
活動目的:
1、 引導學生關心我國民族藝術,培養學生對臉譜的興趣,陶冶美的情操。
2、 培養學生鑒賞、繪畫及創新能力。
3、 讓學生了解什么是臉譜,它有什么作用。認識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臉譜。
教學重、難點:
了解特點、動手操作。
課前準備:各種質地的紙、水彩、油畫棒、臉譜樣品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錄像播放京劇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一)、什么是臉譜
1、簡單介紹臉譜的歷史、發展、分類。
2、臉譜在戲曲表演中的作用。
(二)、想一想:把你收集的臉譜介紹給大家。你能從中發現什么規律。
1、小組進行討論。
2、總結顏色在臉譜中的作用。
我發現在臉譜中,紅色代表( )的性格。
黑色代表( )的性格。
白色代表( )的性格。
金色、銀色代表( )。
(三)、試一試:你想親手畫一個臉譜嗎?
1、介紹畫臉譜具備的工具及其作用,再按步驟向學生講解畫臉譜的過程。
2、構思或觀賞例樣,說說打算畫一張什么樣的臉譜。
(四)、說一說:你畫的臉譜表現的人物是什么樣的性格?
(五)、“我的收獲”:我知道了臉譜能夠表現人物的( )、( )。
我自己設計制作了( )個臉譜。
三、活動延伸。
1、畫一畫。
2、想一想:臉譜與面具有什么區別?
3、中國結
活動目的:
1、欣賞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熏陶,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
2、培養學生的鑒賞和動手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3、使學生了解中國結及其類型。
教學重點、難點:
欣賞品位、激發興趣。
課前準備:圖片、樣本、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出示圖片)你見過這些美麗的結嗎?它們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工藝品——中國結。
2、介紹小知識。
(1)、什么是中國結?
(2)、中國結的發展歷史。
(3)、中國結的特點。
二、說一說:
1、播放音樂,欣賞圖片。
2、談欣賞后的感受。
這些中國結有什么含義?你能根據它們的造型說一說嗎?
三、做一做:
1、四人為一小組,相互幫助,協作完成。(以基本結為主)
2、展示作品。
3、聯系生活實際創新。
引導思考:在什么地方使用中國結飾品?為與環境相一致,應如何設計?
四、我的收獲
我對自己的作品( ),因為( )。
五、活動延伸
“試一試”:我的得意之作。
4、樹對風速和氣溫的影響
活動目的:
1、 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樹木對風速和氣溫的影響,以及樹木在自然生態環境中的作用。增強學生愛護樹木的意識,提高植樹造林的自覺性。
2、 通過戶外測試和整理有關數據,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研究性學習能力及集體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通過直接測試和討論,掌握第一手資料,形成具體的感性認識。
課前準備:風速器、紙風車、溫度計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畫,設疑激趣
1、觀察兩幅背景資料圖,說說圖中的樹木起到了什么作用。
2、設疑:樹木對風和氣溫有影響嗎?有什么影響?
二、想一想:測試需要哪些工具?
1、出示風速器、紙風車、溫度計。
2、知道這些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嗎?你還知道別的工具嗎?想得越多越好。
3、動手制作“小風車”等工具。
三、測一測
1、師:讓我們測量一下有樹木和沒有樹木的地方,在同一時間的氣溫和風速有沒有不同。
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協作。
2、樹對風速有影響嗎?
將收集到的數據填入表格。
三、 說一說:
1、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們吧!
2、我的收獲:今天的活動使我了解了……
活動中我對自己最滿意的是……
四、活動延伸:
1、做一做:調查自己家或學校附近的樹木變化情況及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有什么發現嗎?
2、試一試:把你在調查中了解到的樹木在自然環境中的作用,寫成一份調查報告。
5、破壞森林的后果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研究森林與人類關系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2、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及分析、使用資料的能力。
3、在活動中,使學生體驗整理、分析、使用資料的全過程。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及分析、使用資料的能力。
課前準備:表格、圖片、筆、資料、錄像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引導觀看錄像:沙塵肆虐,氣候異常,洪水泛濫,珍惜動物失去棲息地……
2、思考: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二、讀一讀
1、讀背景資料中的文字,談談自己的感受。
2、簡介有關古巴比倫王國的一些情況。
3、這座世界文明古國最后卻變成沙漠消失了,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三、做一做
1、以小組為單位,圍繞“破壞森林的后果”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2、推選“”,在班級內“發布”本組收集到的信息。
3、比一比,評出“最佳”。
4、環保知識競賽。
四、寫一寫
把你收集到的資料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五、議一議
1、四人小組,大膽設想沒有森林的世界將會是什么景象。
2、匯報結果
3、小結:森林消失后人類的生存環境哪些方面會受到嚴重影響。
4、環保小論壇:自由發表見解。
六、想一想
1、人類的哪些行為回使森林受到破壞?
2、假如森林從地球上消失了,沒有森林的世界將會是什么景象?
3、我能為保護森林做些什么呢?
4、我的收獲:
在今天的活動中,我有( )點收獲。讓我把每一點收獲用一棵樹表示,畫在下面的荒山上吧。
七、活動延伸
1、做一做:讓我們一起辦一期保護森林的綠色小報吧!
2、評一評:你們的小報制作好了嗎?快拿出來,給大家看看吧!
案例3生活中的廣告
6、廣告知多少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廣告的形式和廣告詞的作用,培養學生收集、分析、欣賞、評價廣告的能力。
2、通過調查研究,使學生認識到廣告對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方便人的生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從而培養學生對廣告研究的興趣。
3、通過廣告詞,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和創作欲望,加深對廣告的認識,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創新精神。
課前準備:收集廣告材料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 你想到名勝古跡游覽嗎?你想知道新上映的動畫片嗎?你想閱讀優秀的少兒讀物嗎?請你注意廣告。廣告會通過多樣的形式和 各種精彩的廣告詞和信息傳遞給你。
二、交流
1、看圖:說說每幅圖上畫的是什么?它們是什么形式的廣告,你見過這些廣告嗎?學生回憶
2、仔細觀察每種形式的廣告有什么特點,你還知道哪些廣告形式,說給同學聽。
3、小組討論。
4、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5、小結
三、查一查
1、交流收集的廣告材料,把學生生活中了解到的廣告及生活物品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多留意周圍的廣告,培養對廣告研究的興趣。
四、匯報交流
1、分組合作討論,把知道的廣告形式填寫在表格中:
廣告形式名稱
特點
適合宣傳的內容舉例
2、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廣告詞,互相說說。
3、寫下自己喜歡的廣告詞,加深多廣告的認識。
4、師生小結。
五、總結延伸
(1) 做一做:選擇一、兩種日常用品,研究一下哪種形式的廣告宣傳效果最好。
(2) 征集廣告詞:
為你們班的綠色小報設計一條廣告詞,看誰設計得最精彩。
7、小小廣告設計師
活動目的:
1、 了解廣告的基礎知識,掌握設計廣告的基本要領。
2、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3、培養學生關心社會,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
課前準備:
收集不同類型的廣告材料、水彩筆。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觀察背景資料中五幅廣告圖
小組討論:看了這些廣告圖,你能體會出它們要表達的意思嗎?
二、 交流
1、 互相說說知道的廣告類型。
2、再次觀察背景圖:想一想圖上的廣告從內容上看可分為幾種類型?還有其他類型嗎?舉例說明
3、分組調查
引導學生按興趣分成小組,設計調查表,討論每個小組的調查內容,了解廣告的類型。
4、各組派代表匯報調查結果。
5、小結:
想到的廣告類型記錄下來:
類有
類有
類有
三、 設計廣告
寫一寫:現在你已經是一個廣告設計師了,請你為節約用水設計一幅宣傳廣告。
1、出示收集到廣告圖供學生欣賞、參考,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大膽創新的精神。
2、學生動手設計
3、小組交流,互相評價。
4、展示學生作品,評出最佳廣告設計師。鼓勵學生多親自動手實踐。
四、 活動延伸
做一做:選擇你感興趣的主題或你喜歡的物品,設計一個有新意的廣告,并說明你的想法。
綜合實踐教案 篇6
教學目標:情意領域: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發現鞋子的造型美、色彩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認知領域:了解鞋的文化背景,了解各種各樣鞋的結構和款式。
操作領域:學習運用各種紙材、繩線等制作一只自己設計的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鞋的文化背景,了解各種各樣鞋的結構和款式。學習運用各種紙材、繩線等制作一只自己設計的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操作能力。
難點:作品的評價方法,創新使用材料設計制作,體現審美性和實用性。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鞋子實物及作品若干件、剪刀、雙面膠、各種彩紙、教學課件等。
學生準備剪刀、雙面膠、各種彩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謎揭示課題師:小小船兒整一對,坐著客人有十位。
白天坐船趕路忙,走遍天下不用水。(生答:鞋子)
(板書——鞋)
師:說說你家有哪些式樣的鞋子?生答:……(略)
2.出示“虎頭鞋”,激發興趣。
師:老師這里有一雙鞋子,你們看看有什么特殊之處?生答:……(略)
3.師:生活中鞋子的式樣可以說千變萬化,我們今天就一起到鞋子的世界里看看吧!
出示課題——各種各樣的鞋
二、新授1.了解中國古代鞋的歷史(1)介紹兩家上百年的老鞋店師: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中國古代就有漫長的做鞋歷史。北京有兩家上百年的老鞋店——“內聯升鞋店”、“同生和鞋店”(出示兩家鞋店的照片)。
“內聯升”鞋店創建于1853年,距今已有140年了,“內”指大內宮廷,“聯生”示意顧客穿了此店制作的朝靴,可以在朝廷官運亨通,連生三級。當然,現在內聯升鞋店的顧客是普通百姓了。
“同生和”鞋店于1902年在天津創建,清朝大臣鐵良親筆提寫了一幅對聯“同心協力功成和,升官冠戴財源多。”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同生和鞋店是1932年開業的。
(2)了解古代人穿的鞋師:古代人穿的鞋究竟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到古代畫家的作品里找找看吧!(出示三幅作品,引導學生觀察。)
A、《羅漢圖》——劉松年(宋)
師:中縫淺口棉鞋(和尚、羅漢的鞋子)
《浴馬圖卷》——趙子昂(元)
師:靴子(馬夫的鞋子)
B、《麻姑獻壽圖》——任伯年(清)
師:草鞋(農民的鞋子)
C、古代的鞋子,了解古代鞋子的質地、款式、花飾等特點。
①商周時期的鞋②西漢時期的鞋③明朝時期的鞋④古代女鞋、官靴⑤少數民族的繡花鞋E、展示現代的鞋子,了解鞋子的穿著季節、穿著場合、款式、材料等特點。
師:鞋子美不美主要看款式、質地和色彩。設計師在設計鞋子也主要從這幾個角度去創意思考。看!這些鞋有的還出自平常婦女之手。你覺得哪雙鞋最美?為什么?
生答:……(略)
2、創設情境——比一比,賽一賽,看誰的設計最新穎?我們將頒發“最佳設計獎”、“最佳制作獎”
3、教師示范A、畫——用鉛筆畫出鞋底、鞋面、鞋跟的形狀;B、剪——用剪刀剪下“鞋底”、“鞋面”、“鞋跟”;C、貼——用雙面膠將它們一一組裝;D、裝飾——運用剪貼、繪畫等方法裝飾鞋子。
師:只要肯動腦筋,你手邊的材料一定可以裝飾得很美。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
師:參考四種鞋底形狀,設計一雙自己的品牌鞋!(出示四種鞋底形狀供學生參考)
【綜合實踐教案】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教案07-12
綜合實踐教案07-13
綜合實踐教案游戲03-20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精選04-02
有趣的綜合實踐教案04-02
綜合實踐活動的教案06-23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9-17
立夏綜合實踐教案04-25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8-06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