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守恒》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7的守恒》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7的守恒》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知數量的多少,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2、掌握數量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能提高對比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理解數量7的多少不受大小、顏色、形狀、排列規律的影響。
活動重點:
正確感知數量7的多少不受大小、顏色、形狀、排列規律的影響,掌握數量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活動難點:
理解數量7的守恒。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信封,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海豚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你們看誰來了?小海豚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海底世界要舉行音樂舞會了,但是參加舞會有兩個要求,第一是小動物們要組隊參加,第二是每隊必須是7個。你們聽清楚有什么要求了嗎?現在跟老師一起看看有那些小動物來參加舞會了。
二、利用ppt,學習7的守恒。
1、數量多少與大小無關師:大鯊魚和小烏龜來參加舞會了,小烏龜說:大鯊魚個數太多了,不能參加。大鯊魚說:我們不多,是你們太少了。你們來幫忙數一數小烏龜有幾個?大鯊魚有幾個?它們到底能不能參加呢?
小結:鯊魚很大,烏龜很小,但是他們都是7個,都能參加舞會。
2、數量多少與顏色無關師:那下一個入場的是誰呢?有多少水母,能參加嗎?小朋友仔細看這些水母它們一樣嗎?請你們分開來數一數紫色的有幾只?藍色的有幾只?是不是一樣多?
小結:雖然水母顏色不一樣,但數量是一樣的,都是7個,都能參加舞會。
3、數量多少與形狀無關師:小魚也成群結隊的游來了,有什么樣的小魚,它們能參加舞會嗎?圓圓的小魚有幾條?長長的小魚有幾條?他們一樣多嗎?。
小結:雖然小魚長得不一樣,但每隊都是7個,也能參加舞會。
4、數量多少與排列方式無關音樂舞會開始了,第一個表演的是小章魚,有幾只章魚?它們隨音樂翩翩起舞,不停地變換隊形,變成人字形,現在變成了幾只?一會變成十字形,現在又變成了幾只?
小結:雖然小章魚變換不同的隊形,但它們的個數沒有變化,還是7只。
三、操作小動物圖片,鞏固7的守恒。
師:小章魚的舞蹈太美了,其它小動物也想要表演,你們想幫它們排什么樣的隊形?現在老師的信封里有許多小動物,看看里面是誰?先把小動物擺成一排數數有幾個?(請幼兒給動物排隊形)它們排的什么隊形?每一種小動物有幾個?
小結:雖然每種動物的樣子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排的隊形也不一樣,但它們都是7個。
四、活動結束小朋友們給小動物排的隊形可真好看,小動物很高興。小海豚說音樂舞會非常成功,謝謝小朋友們,小朋友再見。
《7的守恒》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不受物體的大小、形狀和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點數7以內的數。
2、體驗數守恒的有趣的現象。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實物卡片、數字卡片、食物盤、摸箱若干,笑臉、哭臉粘圖若干,音樂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以“月亮姐姐”身份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開啟“智力樂園”密碼,復習7以內的.數。
出示數字5、7、6,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相應的數量
三、參觀“智力樂園”,感知7以內的數守恒。
1、師講解示范。
2、幼兒自由操作。
(1)比較兩組實物卡片的數量。
(2)比較盤子里兩組實物的數量。
(3)比較兩個箱子里的實物數量。
3、交流操作結果。
(1)出示大小、顏色、形狀和排列形式不一樣的實物卡片,引導幼兒感知7以內數的守恒。
小結:雖然大小、顏色、形狀、排列位置不一樣,但數量一樣。
(2)驗證。
4、游戲“捉迷藏”。
(1)介紹游戲玩法及規則。(強調先數再比一比)
(2)幼兒游戲。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讓幼兒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2、整個教學以月亮姐姐帶小朋友玩游戲為主線,把各環節串聯在一起,各環節層層遞進,體現了數學教學的完整性和主題性,便于幼兒掌握學習的內容。
3、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讓幼兒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數的守恒,讓枯燥的數學活動變得更有意思。
4、不足之處:教師試圖把所有的事情交代清楚,所以語言煩瑣了一些,就怕孩子做不好,幼兒游戲興趣高,可讓幼兒多玩幾次。
【《7的守恒》教案】相關文章:
《7的守恒》含反思教案09-24
量的守恒教案06-11
數的守恒教案07-26
數的守恒教案07-26
數的守恒教案07-26
數的守恒教案07-26
數的守恒教案07-26
數的守恒教案07-26
數的守恒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