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找相反》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在教育內容與要求中指出: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 《綱要》還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有充分的自由,沒有壓力,是積極主動的。我以游戲的形式設計《找相反》這一綜合活動,將這較難以理解的內容且枯燥無味的教學活動和游戲形式相結合,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學到知識,凸顯教學活動過程中幼兒學習的情感體驗和態度。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2、學習正確運用反義詞;
3、 體會語言交流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活動難點:正確運用反義詞。
活動準備
1、實物:大魔術箱一個,箱內裝著十個小魔術盒,小魔術盒里分別裝著皮球(大小)、棍子(粗細)、線繩(長短)、純凈水瓶(冷熱)、書本(厚薄)、藥瓶(輕重)、面粉和石頭(軟硬)、手絹(新舊)、裝黃豆的飲料瓶(多少)、小布塊(黑白)各一組;
2、圖片:白天黑夜、胖瘦、上下、睜眼閉眼、哭笑,各一組。
活動過程
一、通過實物引導幼兒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1、出示大魔術箱,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老師這個大魔術箱里住著幾對調皮的小朋友,他們老是對著干,鬧不和,他們到底是誰呢?他們又是怎樣對著干呢?你們想知道嗎?
2、游戲。小朋友輪流上去從大魔術箱里抽出一個小魔術盒,打開拿出里面的實物,進行觀察、分析,發現不同,并積極用語言來表述。如皮球(大小)、棍子(粗細)、線繩(長短)、純凈水瓶(冷熱)……觀察不出結果的請下面的小朋友幫忙。
3、理解。像這樣大和小、粗和細、多和少、長和短……意思相反的詞就是反義詞。
二、通過操作,學習用反義詞說話。
1、觀察教師的示范,根據教師的要求,幼兒分組往魔術箱里投放實物,邊投邊說話。如“這個皮球大,那個皮球小。”“這根棍子粗,那根棍仔細。”……
2、幼兒自主探索,通過看、摸、掂,自己發現藏在其中的反義詞,并用反義詞說話。如:“一本書厚,一本書薄。”“面粉軟,石頭硬。”……
三、連線游戲“找相反”。
1、出示大圖片:白天黑夜、胖瘦、上下、睜眼閉眼、哭笑。
2、教師啟發:小朋友們,請認真觀察這些圖片,將意思相反的兩幅圖用線連起來,并說出一對反義詞。
四、師幼互動游戲“說相反”,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教師出題,學生應對反義詞,如教師說:我高,幼兒說:我矮。
五、延伸活動,幼兒與伙伴之間互相出題答題比賽,看誰出題多,答題對。
教學反思
1、這一綜合活動的設計,以游戲為主,教學活動充滿快樂氛圍,幼兒沒有壓力,樂意參與,避免了語言教學以教師說學生模仿為主的枯燥無味的弊端,可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注重了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幼兒在這一活動中既有模仿又有實踐,還有創新。
2、這一綜合活動的設計,把有趣的游戲展示在幼兒面前,讓幼兒喜形于色,躍躍欲試,使幼兒能在“玩”中學,在“趣”中練,在“樂”中長才干,在“賽”中增勇氣。
3、這次綜合活動設計的時間安排過于緊,由于幼兒基礎原因,活動只能匆匆完成,接受能力較差的幼兒,仍然一知半解,跟不上活動步驟。
【大班語言《找相反》】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優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找小鴨》09-22
大班語言《家》01-27
大班語言活動《花樹》01-24
大班語言《家》說課稿12-25
大班語言詩歌說課稿08-30
大班語言:春風(詩歌)01-11
大班語言詩歌教案《家》09-13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教案08-22
大班語言《音樂故事火車》01-12
大班語言《搖籃》的說課稿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