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開天地》小學三年級語文評課稿
《盤古開天地》這篇神話傳說講的是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極富想象力,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課文的脈絡非常清楚,把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的過程描寫得非常清楚。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辟天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本節課在教學時能準確地把握教材的特點,扎實地進行教學。
一、注重朗讀指導輕聲
在朗讀指導“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時,老師先讓學生找到描寫盤古動作的詞,自己做動作,感受掄的力度,再指名讀,學生讀得不理想時,耐心指導,問:“他掄起斧頭時會怎么想呢?”生答“我一定要劈開。”就這樣引導學生帶著這份決心再讀,體會掄的力量。并通過范讀指導學生重音輕讀。比如:引導學生“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輕聲讀,“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重音讀。讀“雨露”時,先引導學生想想雨露是什么樣子的,再引導學生輕聲讀,不要把雨露震落了。通過解釋太陽光芒四射,月亮溫柔如水引導學生讀句子。“奔流不息”想想河水流淌的樣子,引導讀出又急又快的語速。通過這樣一步步的引導讀,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感悟能力。
二、邊讀邊想,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他呼出的氣,變成了四季的風和流動的云。”讓學生充分想想畫面,感悟風和云的動態。讀中思,思中悟。把學生帶入一定的語境,從而更快更好的理解課文。
三、讀的形式多種多樣,特別是在盤古身體發生巨大的變化那段,指名讀,分組讀、師生合作讀,有讀盤古的身體部分,有讀身體發生的變化,調動學生讀的.積極性。
四、由淺入深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明白課文內容。“創造”是本課的關鍵詞,開始學生對這詞的理解并不是很準確,通過解讀文本,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宇宙創造前是什么樣子的?創造后是什么樣子的?盤古又是怎么創造的?弄清楚這些問題后,學生也就明白了創造的意思,這種設計,水到渠成。聯系上下文理解“混沌”一詞,指導自然。
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在指導朗讀方面,讓我受益匪淺。我個人還感覺有些地方留給學生讀書的時間太少,有些地方讓學生讀書時,很快就提問問題,感覺不是讀,應是快速瀏覽。整節課習慣養成貫穿始終。我會抓住每次學習的機會,學習他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課堂。
【《盤古開天地》小學三年級語文評課稿】相關文章:
排球課評課稿01-02
小學英語評課稿(14篇)12-29
小學英語評課稿14篇12-29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