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鏈》評課稿范文
讓“愛”演繹精彩的課堂——《愛之鏈》評課
《愛之鏈》講的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作者將深深的情感融于每一個文字之中,讀來讓人備受感染與熏陶,字里行間讓人感覺雖是嚴寒的冬天愛卻可以溫暖整個世界。今天聽了周燦紅老師的《愛之鏈》一課,感受頗深,下面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開課別致,激起興趣。
教師開課時深情并茂的朗讀一組優美而煽情的詩句,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帶到了課堂中進入到課文的學習。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都被教師的感情朗讀而吸引,學生對繼續學習課文的欲望被點燃被激起。
二、品析詞句,感悟內容。
在教學中,教師通過讓學生找出重點詞句進行品讀,從而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如讓學生找出“天經地義”這個詞來體會當時在老婦人快要絕望時,喬依幫助了老婦人而沒有要求回報時的那種美好的情感,讓學生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那種互相幫助、互相關愛的良好品質。
三、立足文本,教給方法。
在2----8自然段的教學中,教師領著學生品讀詞句。在9—11段的教學時,教師出示了填空題:“到小餐館,老婦人看到________,突然想起了________于是______。”讓學生自己去作批注去讀課文完成填空內容,體現了由扶到放的這樣一個過程,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提出幾個問題共同商榷:
1、如何有效地做到長文短教。
高年級的課文篇幅較長,該如何有效地做到長文短教,我想是一個值得大家商榷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課文的.切入點,把課文中的重點句段有機融合形成一個整體,使課堂環節聯系緊湊。那么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在這篇長文上進行了提煉找出了重點句段,改變了傳統逐段分析的做法,做到了長文而短教。但在課文整體把握上稍有欠缺,提的問題過于瑣碎,使學生的思維始終停留在幾個點的問題上,而沒有從課文的整體把握上去思考。
2、對課文的深度能否更深些。
教師能讓學生去品讀去感悟,但每次都是在學生滔滔不絕、意猶未盡時嘎然而止。本班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對課文的理解也比較到位,如果教師在學生體會人物品質時再讓學生回味上文,聯系下文和生活實際。讓學生知道只要你付出了關愛,也必定會得到別人的關愛,每個人的愛都在傳遞,在延續,這就是”愛之鏈”。此時,有機滲透文章的寫作技巧,這樣既從課文的篇章結構、寫作方法對學生進行了指導,也讓學生對課文的深度也有了較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
【《愛之鏈》評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
色彩評課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