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方案大全(4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實施方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施方案 篇1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xx〕40號)、《山東省教育廳關于深入開展“一師一優課”和“一課一名師”活動的意見》(魯教師字〔20xx〕18號)等文件精神,提升我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素質,制定20xx年“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工程(以下簡稱工程)實施方案如下。
一、工程目標
以推動中小學教師自主專業發展為目標,與我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整合設計,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研修的方式,組織全省中小學教師完成不少于36學時的網絡課程學習。
推動學習成果在教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引導全體參訓教師每學年至少上好一節研究課,參加逐級曬課和賽課活動。鼓勵中小學教師積極參加教育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
探索建立以工作坊為紐帶、以志愿者為主體的常態化研修指導機制,推動我省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完善我省“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支持服務體系。
二、工程實施
工程實施包括網絡課程學習和實踐應用兩個環節。
(一)網絡課程學習。全體參訓教師通過山東省教師教育網個人空間和研修工作坊完成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學習任務。課程設置如下:
1.必修課程(18學時)。
(1)國家級“優課”課例學習專題(4學時),各學段、各學科教師深入學習2節國家級“優課”課例及專家點評。
(2)學科課例點評專題(12學時),研修平臺為每位教師隨機推送4個市級“優課”課例,開展省級觀評課活動。
(3)教育政策與法律法規專題(2學時)。
2.選修課程(不少于18學時)。
(1)高中、初中和小學學段:在原開設的班級管理、中國傳統文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藝術修養、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學環節優化和微課程的設計與應用等6個專題基礎上,20xx年新增教師職業道德、心理學基礎與應用、教育科研方法和留守兒童的教育與指導等4個專題。以上10個專題均包含若干門課程,共提供不少于600學時的選修課程。在學校選擇的專題下,參訓教師自主選修不少于18學時。
(2)幼兒園學段:開設中國傳統文化、信息技術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教師藝術修養、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科研方法和留守兒童的教育與指導等6個專題,每個專題包括若干門課程,共提供不少于400學時的選修課程,在幼兒園選擇的專題下,參訓教師自主選學不少于18學時。
(二)實踐應用。中小學和幼兒園組織教師全員開展“一師一優課”創建活動,在網絡課程學習基礎上,每人每學年至少要上好一節研究課。通過人人創課、校內亮課和觀課評課等活動,遴選出具有創新特色和推廣價值的校級優秀課例。學校負責按照“優課”內容要求、技術標準,拍攝課堂實錄,完成“優課”制作,推薦參加縣級曬課和賽課活動。各縣(市、區)在各學校推薦“優課”基礎上,分學段、學科組織曬課、賽課,評選出縣(市、區)級“優課”,并向市一級推薦優秀課例。各市在各縣(市、區)推薦縣級“優課”的基礎上,分學段、學科組織曬課和賽課,評選出市級“優課”,經公示無異議后,推送到省級優課平臺參加省級曬課和賽課活動,評選出省級“優課”。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只參加省級曬課,不參與省級觀評課和省級“優課”評選活動。
參加教育部“一師一優課”活動。20xx年,我省高中、初中、小學教師創建的“優課”可同步參加教育部“一師一優課”活動,具體要求與活動流程,另行通知。
三、參訓人員
高中學段: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綜合實踐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6個學科的教師。
初中學段: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歷史、地理、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5個學科的教師。
小學學段: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音樂、體育、美術、品德與生活(社會)、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1個學科教師。
幼兒園學段:包括取得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學前教育機構辦園許可證的幼兒園在職教師和園長。
具有中小學或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各級各類教科研機構的人員和教師培訓機構的學科專任教師以及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隨班就讀指導教師等,也可參照中小學、幼兒園參訓對象學科類別報名參加本年度網絡課程學習。
四、時間安排
(一)網絡課程學習。
1.報名時間:3月1日-31日。具體報名工作流程。
2.市、縣級管理員培訓時間:3月中旬。
3.各級工作坊主持人培訓時間:4月至5月。
4.學校選專題時間:5月20日至5月31日;
5.教師選課程時間:6月1日開始;
6.必修課學習時間:6月15日至9月30日;
7.選修課學習時間:研修平臺于6月15日常態化開放,學員可開始選修課學習。學分登記時間截止到20xx年12月31日。
工程結束后,山東省教師教育網個人空間、工作坊常年開放,所有參訓人員仍可繼續參與課程學習和教學研討,學?苫诰W絡資源支持組織開展校本研修,享受平臺提供的資源服務和網絡研修的跟進服務。
(二)實踐應用。
學校創課、市縣級曬課和賽課時間、方式由各市、縣、校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安排。各市教育局要在5月15日前完成市級“優課”遴選工作,經公示無異議后,于5月20日前推送到省級“優課”平臺,并填寫本市、縣級“優課”匯總表,發送到省項目辦郵箱(support@qlteacher.com)。
各市、縣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和完善“優課”評選辦法,按照一定比例逐級遴選推薦,確保“優課”質量。每市每個年級每個學科每個版本每堂課推薦數量原則上不超過3節,每位教師限報1節。沒有經過縣、市兩級遴選的課例,不得直接推送省平臺,也不能參加教育部“優課”評選。
五、課程學習與研討交流
(一)課程學習。參訓教師網絡課程學習通過研修平臺“個人空間”進行。必修課由研修平臺依據參訓教師所報學段、學科自動推送到個人空間。選修課采取以學校為單位選擇專題,教師在所屬學校選定的專題下自主選擇課程的方式進行。
為保證教師有效完成網絡課程學習,學校要根據校本研修年度計劃,以學校為單位統一安排學習時間,統一組織必修課程和教師自主選修課程的集中研修。教師完成必修、選修課程學習,通過標準化測試,完成作業要求,由平臺登記相應學分。
(二)研討交流。研修指導與研討交流通過“工作坊”進行。必修課以學科為單位逐級建立“學科工作坊”,選修課以專題為單位建立“專題工作坊”。工作坊根據參與研討人數可由平臺或工作坊主持人拓展若干子坊,每個工作坊人數不超過300人。工作坊主持人通過學習導引、發布簡報、上傳資源、輔導答疑、發起話題和引領討論等方式開展業務指導和研討交流。積極推動教師網絡研修成果的實踐應用,開展互聯網+背景下教育教學“智慧眾籌”活動,以問題為核心,以問題解決為目標,引領深度研討,推動研修成果的實踐應用。
(三)建立常態化研修指導機制。
1.建立開放、多元的研修指導專家選聘制度。各學科省級工作坊主持人由省項目辦遴選配備,由各級教科研骨干、高校專家和齊魯名師(或工程人選)、特級教師等組成。各專題工作坊主持人通過自愿報名、單位推薦、省級遴選的方式產生,鼓勵在教育教學各領域有專長、樂于助人、甘于奉獻的優秀教師積極參加。
各市、縣(市、區)要按要求組建本級學科工作坊主持人團隊,并將本級學科工作坊主持人團隊名單逐級報省項目辦審核備案。
2.建立志愿服務制度。研修指導是齊魯名師、特級教師及骨干教師培養和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的重要途徑。省級各學科、各專題工作坊主持人的研修指導工作均采取志愿服務的形式,要進一步弘揚教育志愿服務精神,努力在教師隊伍中倡導無私奉獻的良好風尚。
3.建立工作坊主持人培訓制度。省項目辦舉辦高級研修班,對省級工作坊主持人進行集中培訓。優先將省級工作坊主持人列入“國培計劃”。支持省級工作坊開展線下研討活動,提升研修指導團隊業務素質和指導能力。
4.建立研修指導管理評價制度。各學科、各專題工作坊要制定指導工作計劃,實行輪流值班制度,開展常態化線上指導和線下研討活動。省項目辦制定省級工作坊主持人考核評價辦法,對省級指導團隊實行動態管理。
六、組織管理
(一)建立省、市、縣、校分工合理、責任明確的四級管理體系。完善“協同管理、分工負責、以校為主”的工作機制。工程由省教育廳統一領導,在山東省中小學師資培訓中心設立省項目辦公室,負責工程實施的組織協調和工作調度,省級工作坊主持人遴選、培訓及課程資源建設等。齊魯師范學院負責山東省教師教育網平臺開發、功能建設和平臺運行服務保障等。
(二)各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明確科室及專人負責此項工作,要成立項目辦公室,負責工程的督導和管理,負責組織市、縣級曬課和賽課活動,負責市、縣級學科工作坊主持人的`遴選配備、培訓與考核管理。要制定管理辦法,落實相關政策,加強過程管理,為工程實施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要在認真總結上一學年“優課”創建活動經驗的基礎上,研制20xx至20xx學年度“優課”創建活動方案,并于20xx年2月10日前將“優課”創建和曬課、賽課活動方案報送我廳教師工作處。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網絡平臺,并與省平臺有效對接,確保各級曬課、賽課活動及推送課環節的順利進行。
(三)各級電教館站(教育信息中心)要做好工程實施的技術支持。各級教研部門要做好“優課”活動的指導。在校級“優課”創建過程中,市、縣(市、區)工作坊主持人團隊要及時跟進,同步開展教研指導。
(四)中小學校長(園長)是工程的第一責任人。各學校、幼兒園要結合校本培訓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引導支持全體教師創建“優課”。要制定本校教師統一集中研修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落實教師學習場所和網絡條件保障(網絡條件標準見附件5)。要制定和完善規章制度,督促、引導教師保質保量完成學習和研討任務。要抓好線下研討和“一人一節研究課”活動的落實。各中小學、幼兒園工程實施方案要上報學校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五)參訓教師要正確理解工程活動的意義,避免功利思想和形式主義。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嚴格“優課”評選,在推進教師全員“研究課、上好課”的基礎上,把真正的好課選出來,把“優課”的示范、引領作用發揮好。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負責本級優秀課例課堂實錄的拍攝,避免增加教師經濟負擔。教師要把“優課”創建與日常教學進度安排有機結合起來,在創課活動中要注重實效,尊重學生。嚴禁上“表演課”“彩排課”“重復課”。對弄虛作假、功利色彩濃重的課例,一律不得入選各級“優課”。為保證優質課例資源的覆蓋面,在各級優秀課例的遴選和推薦時,要優先考慮尚未獲得各級“優課”的課例。
七、保障措施
(一)工程經費。工程實施經費由省、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分級承擔,不得向參訓教師收取任何費用。
(二)考核評價。工程結束后,完成規定學習任務的參訓教師,通過考核,依據《山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分管理辦法》和本實施方案要求登記相應學分。學校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逐級提交工程總結報告,省教育廳將組織第三方開展專項評估,依據研修平臺后臺管理數據和評估結果形成工程的總結評價。
實施方案 篇2
為深入貫徹落實《*區衛生局關于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通知》,推進中心節約型單位的建設進程,特制訂以下實施方案。
一、統一思想,正確認識開展創建節約型單位的意義建設節約型社會是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
深入開展創建節約型單位活動,對加強中心自身建設,提高工作效能,節能降耗、降低服務成本,密切群眾關系,樹立良好形象,在中心內部形成艱苦奮斗、厲行節約的良好風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心全體干部職工要充分認識創建節約型單位的重大意義,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好創建節約型單位的各項工作。
二、五措并舉,切實推進節約型單位的創建
。ㄒ唬┕澕s用電
1、工作時間辦公室內應盡量采用自然光,在光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得開啟室內照明設備。辦公樓走廊、廁所及相關場所提倡自然采光,白天一般不開啟照明燈,夜間照明盡量減少開燈時間與數量。培養良好的節電習慣,人員離開辦公室時,關掉空調、飲水機、微機、電燈,關閉電源插線板總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做到“人走燈滅、人走機關”。
2、辦公期間使用辦公設備,有省電模式功能者要開啟省電模式功能。非公務用途嚴禁開啟計算機、打印機及其他相關用電辦公設備
3、合理設置空調溫度。夏季辦公室、會議室等辦公區域的空調溫度不得低于26°C,冬季的空調溫度不得高于20°C。使用空調時,自覺關好門窗;辦公室無人情況下,嚴禁開啟電扇、空調。
。ǘ┕澕s用水
1、樹立節水意識,用水時將水龍頭開關控制在中、小水量,用完水后要關好水龍頭,避免“長流水”現象。
2、加強用水設備日常維護管理,如遇衛生間、浴室用水設備損壞,及時向辦公室反映,以便加強維修,嚴防“跑、冒、滴、漏”現象發生,減少水的.浪費。
。ㄈ┕澕s辦公用品
1、辦公用品根據需要確定購買數量,避免浪費。建立辦公用品登記制度,明確專人負責,每件辦公用品都要有詳細記錄。
2、盡量使用每張紙,對使用過復(打)印紙進行再利用,盡可能雙面使用紙張,切實減少紙張消耗。
3、結合中心局域網和國際互聯網的使用,充分利用辦公自動化系統,推行無紙化辦公,逐步實現文件上傳下達通過網絡運行。文件資料未定稿前盡量在電腦上修改文稿,減少因重復印制文稿而浪費紙張。
4、節約使用辦公用品。精打細算節約使用辦公用品,打印機、復印機的墨粉用完后,要盡可能重新灌裝,再次使用。
。ㄋ模┕澕s辦公電話費用
1、嚴格執行科室月辦公電話費用封頂制度,工作業務盡量長話短說,言簡意賅,嚴禁用辦公電話聊天和撥打信息臺。
2、因工作需要撥打長途電話一律到中心辦公室說明情況后使用,嚴格掌握時限并做好登記。
(五)節約使用油料
1、加強油票管理,嚴格執行油票領用登記制度。每月對車輛實際行駛里程與實際油耗進行核對,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堵住漏洞。
2、合理安排使用車輛,非工作需要車輛按規定停放在指定地點,禁止私自出車。
3、做好車輛正常保養工作,使車輛各系統都能達到技術標準,杜絕因故障造成的油料浪費。做好出車前、返回后及行駛中的車輛檢查工作,發現情況及時處理,嚴禁開故障車。
4、駕駛員要增強節油意識,按照要求規范駕駛車輛,掌握節油技巧,做到安全出行。
三、實施要求
。ㄒ唬└骺剖乙叨戎匾暪澕s工作,牢固樹立資源節約意識,深入開展節約活動,各科室負責同志要率先垂范例行節約,積極教育、引導工作人員提高節約的自覺性,努力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風氣,“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
。ǘ┍痉桨缸韵掳l之日起執行。
實施方案 篇3
一、制定教學計劃的依據
1、政策法規要求
科學發展觀的戰略要義之一,是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涵蓋老年教育在內的學習型社會建設。
國家《教育法》規定:“國家推進教育改革,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建立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薄独夏耆藱嘁姹Wo法》進一步強調:“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國家發展老年教育,鼓勵社會辦好各級各類老年學!薄
2、老年教育特點
壽命、知識和生活水平及其對應指數是當代人類發展的基本因素和標示。發展老年教育與此密切相關。老年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自身的特點、規律,究其社會〃4 〃
屬性和本質功能,同樣要考慮影響人的自下而上發展因素。將素質教育貫穿于其中,特別是要在實施教育教學過程中,在把握辦學方向和量度適宜的前提下,把公民性的德智體美基本素質教育與老年人的求教、求學、求樂、求為有機結合起來,滿足老年人對繼續教育的需求,體現老年教育的特色和社會公益性。
3、發展辦學需要
老年大學是實施和發展老年教育的主陣地,受到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視支持。省委組織部、省委老干部局為推進老年教育事業于20xx年頒發了《創建江西省老年大學(學校)示范校試行辦法》,對辦學中心環節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規范要求。本校歷經(書法、國畫)20年辦學,業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發展基礎。據此,對照省示范校標準,從加強和完善教學工作入手,進一步地充實和擬制出各學科的教學計劃及大綱、施教方案,并付諸施行.
實施方案 篇4
貴州省思南縣在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中,探索以點題服務為載體,以村民點題、黨員解題、群眾監督的方式,吸引全縣上萬名黨員加入點題服務為民解難,化解矛盾,助農增收。全縣基層黨組織建設科學化水平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正不斷得到提升。
一、點題服務解決群眾最現實的問題
東華土家族苗族鄉華豐村沙田村民組村民李云智患有癲癇病,妻子改嫁,大女兒到廣東打工,一對上小學低年級的兒女中途輟學,家境貧寒。村民向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點題反映了這一情況。村里及時派出留守兒童服務組成員上門了解情況,解決問題。20xx年秋季開學,李云智一對兒女重返校園,一家人享受了政府的低保,村里還把他打工的女兒叫回來照顧家里,扶持她發展種養業。
東華鄉是思南縣最早開展點題服務的試點鄉鎮之一。鄉黨委書記杜尚倫對記者說,近3年來,村民向村級組織和黨員點題200多件,內容涉及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畜牧養殖、矛盾糾紛、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安全問題等,有95%以上當年辦結,村里和鄉里通過努力辦不到的,再報請縣里幫助解決。
鸚鵡溪鎮鸚鵡村李子臺村民組坐落在山頂上,由于出行難,早些年200多村民自籌資金修了一條2公里的簡易公路,但因設計不合理,彎大坡陡、路窄,無法通車,群眾盼路盼了多年。
據了解,思南縣在東華、塘頭等4個鄉鎮開展點題服務試點成功后,20xx年在全縣168個村全面推開。通過群眾點題申請-村級黨組織協調-黨員和能人服務-群眾監督落實模式,建立起三個中心,即以村支兩委成員為主體的服務協調中心接受點題;以黨員和致富能手為主體的能人服務中心,并設若干服務組為民解題;以村監事會成員為主體的服務監督中心進行監督。群眾可通過電話、書信點題,也可到村辦公室點題。
二、點題服務讓無職黨員有為有位
縣委組織部門的同志說,農村無職黨員中有的當過村干部,有的是致富能手,有的是鄉土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為新農村建設出力,既讓無職黨員有為有位,又體現黨員的先進性,密切黨群關系。
清代民居較為集中的郝家灣是思南縣著名旅游景點,20xx年郝家村啟動古寨墻修補工程,但進展緩慢,群眾意見大。村民郝貴昌向村服務協調中心點題反映此事,協調中心旅游發展服務組組長、無職黨員郝鳴山受命后,先墊付部分資金,帶領部分黨員和村民及時開工,我們服務組的黨員帶領群眾加班加點修了3個多月,共為70多戶人家修補寨墻3500多米。
板橋鄉郝家灣村村民汪元業入黨4年來除了參加支部開會、學習外,并未給群眾辦過什么事。村里開展點題服務后,他擔任起民間糾紛及法律政策宣傳組組長,還加入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組,一個月內就參加解決4起村民點題,受到村民稱贊。他說:是點題服務這個平臺讓我體現了一名黨員的價值。
據思南縣委組織部初步調查統計,近兩年來,思南縣7000多名農村無職黨員每年為群眾辦實事近3000件,村民點題解答率達98%,群眾滿意率達到95%。
三、點題服務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記者來到他依山傍水的廠房看到,3個生產大棚種植了平菇、金針菇、猴頭菇等5個菌種。產量是之前的20倍,一年純收入有5萬多元。劉禮雄說,他和妻子忙不過來時,還要雇幾名臨時工。
站在被鎮里授予的.遠程教育學用轉化示范基地牌子前,劉禮雄說,他還要向村支部點題,希望再擴大場地提高產量。
如今,思南縣的點題服務已進一步拓展深化,配合推行黨員家訪、干部駐村夜訪等制度,變群眾點題為黨員找題,使點題服務的方式更靈活,更有針對性。
思南縣委書記王開祿說,隨著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當前農村基層群眾對服務的需求顯得更具體、更實際,點題服務應民所需,解民所難,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有效載體。結合創先爭優活動,目前全縣正圍繞抓基礎,創特色,強服務,促發展,著力構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