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戰讀后感
本書重點闡述了商戰中的四種常用戰略形式,如防御戰、進攻戰、側翼戰和游擊戰,針對每一種形式又提出了三條應遵循的原則,以及如何在具體的商戰中應用這些原則。下面是瑞文小編整理的商戰讀后感,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商戰》讀后感一
《商戰》的基本理論來自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如同《品牌的起源》的基本理論來自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樣。戰爭行為作為人類所有行為中的最高潮,將人性發揮得淋漓盡致。特勞特和里斯將戰爭的理論應用到商業和營銷中來,也無可厚非。
像我們這些平凡人,讀書就應該一方面讀“道”,另一方面也讀“術”。只讀“道”,可能很難消化掉那些“大道理”,以我們年輕人的知識積淀和閱歷,不可能將《物種起源》、《戰爭論》的理論系統地應用到自己工作中來的;只讀“術”,就很難形成穩定的世界觀體系,貪多嚼不爛,積累了一堆牛逼哄哄的“方法論”,不小心就來一個左手搏右手。所以說,讀書如同打戰,經典是繞不過的據點。
《商戰》整本書主要講了四種營銷戰,簡單總結如下:
1、防御戰(第1名):不是第一不考慮、敢于進攻自我、時刻準備狙擊挑戰者。
2、進攻戰(第2名):盯緊領先者、攻擊對手軟肋、在狹窄的戰線發動。
3、側翼戰(第3、4、5名,小公司):無人區展開、優先戰術奇襲、追擊。
4、游擊戰(6~100名,區域性公司):根據地要小且易守難攻、臥薪嘗膽有饑餓感、打不過就跑。
也有幾個問題:
1、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比如單車出行,摩拜單車和OFO的混戰,這屬于營銷戰中的哪類?
2、一個新生的、快速增長的品類,有沒有可能在一定時間段不像戰爭那么殘酷(有你沒我),存在一段時間的市場共贏期?
3、根據二元法則,一個不是很成熟、很大的品類,有沒有必要保留對手一段時間?比如滴滴收購了UBER,就開始被政府管制了。
《商戰》讀后感二
都說“商場如戰場”,特勞特用戰場來闡述商場的行為是個很好的切入點,雖然個人比較不喜歡這樣牽強的聯系,但是定位的理論的確頗為受用,所以便抱著能學習一點算一點的心態看完了本書。
定位的核心是搶占客戶的心理認知,而過程始終離不開同競爭對手的戰斗,定位第一步便是找到競爭對手是誰,他們的價值是什么,然后避開競爭對手的強勢,尋找到其中的弱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并且將其貫徹在企業的.方方面面。
在特勞特看來,戰爭最核心的便是兵力,在絕對力量面前,小的奇襲是起不到決定性作用的。在商業中也是如此,不能指望員工優秀便能打勝仗,而需要依靠企業的資本來確定合理的定位。
四種戰斗的方法書里寫的很詳細,也提到了眾多的案例,比如可樂行業,快餐行業,啤酒行業的競爭,不過在我看來這種事后諸葛亮的行為并沒有太大的說服力,任何的案例幾乎都可以套用這四種情況,失敗了便說沒有利用好這樣的說辭實在是太爛~
朋友圈的干貨文章里也總是說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并一以貫之的執行下去,卻忽視了這個社會發展的速度實在太快,匠人精神的確是一條路,但絕對不是唯一的一條。跟隨時代的步伐,可能才是大多數人可以選擇的比較輕松的路線。
所謂定位也是這樣,成功了可以說是定位的功勞,失敗了便是固步自封了。
【商戰讀后感】相關文章:
《商戰》讀后感(精選5篇)03-02
商戰讀后感(通用6篇)03-02
《商戰》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03-25
《商戰往事》讀后感800字05-11
《商戰往事》讀書筆記06-02
關于紅黑商戰心得體會12-22
商戰之電商風云觀后感范文03-18
大學生商戰PK賽策劃書范文07-23
大學生商戰PK賽策劃書范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