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應用題的生活化教案
數學應用題的生活化教案
應用題教學的生活化
數學學科作為工具學科,它的教學必須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數學知識必須生活化。所謂“生活化”,即在數學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應用題就是從實際生活中提取出來的,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習題,對數學知識的生活化起著重要的作用。
然而傳統的應用題常常人為地編造情境;有的應用題題材老化,數據過時,離學生生活現實較遠。這就使教師教起來困難,學生學起來也吃力。
所以,我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的生活中取材,在《歸總應用題》的教學中,對教材進行了一些生活化的處理和加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 生活取材,改編教材。
正因為傳統的應用題應用得過于牽強,所以在教學時,可以對應用題的具體情節和數據作適當的調整、改編,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來取代。例如在《歸總應用題》中,教材112頁的例題是:工人們修一條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每天修15米,幾天修完?對于修路,雖然學生在生活中曾經聽說過,但并未經歷過。而到商店買東西,卻是每個學生都肯定體驗過的。所以我從學生生活取材,將例題改為到水果店買水果,根據學生最熟悉的兩個數量關系“總價÷數量=單價,總價÷單價=數量”編題讓他們解答。
二、CAI輔助,設置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倍鴤鹘y的應用題由于脫離學生實際,使學生一看到應用題就頭疼,怎么也提不起興趣來。在教學“歸總應用題”時,我一上課便以老板的身份告訴了他們一個“好消息”:一家新的“利民水果店”今天新開張,里面的水果價廉物美,歡迎大家光臨。同時運用CAI進行演示,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
1元5角/斤 1元/斤 2元/斤 5元/斤
學生一聽便樂了,買東西,是他們平時經常做的事情,現在連上課也是買東西,而且老師成了老板,多有意思啊。他們都爭先恐后地準備上水果店采購一翻呢。
三、發現問題、引導探索。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當學生進入水果店后,馬上就發現只有梨沒有標出單價,這時我趁機告訴他們:由于進貨時太過匆忙,所以忘了,只記得批發商曾說過,買四斤蘋果的錢只能買兩斤梨。聽到這句話,學生的腦子便馬上動起來了,他們多么急切地想知道梨的單價啊。而根據他們平時的生活經驗,要知道梨的單價,必須先知道四斤蘋果的總價,然后根據總價÷數量=單價這個數量關系,用蘋果的總價除以梨的數量,才能求出梨的單價。
其實,像這種先求出總價或其它總量的應用題就是歸總應用題,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買水果,并結合前面剛學過的數量關系總價÷數量=單價來求單價,在不知不覺中就體會到了什么是歸總應用題,并探索出了解答歸總應用題的一般方法。
【數學應用題的生活化教案】相關文章:
讓數學生活化的教案03-19
數學單項式教案10-25
數學教案:圓的認識02-12
數學因真實而精彩教案03-20
認識球體數學教案03-20
蘇教版數學分數的教案03-20
高三數學的復習教案03-19
數學活動教案之看看數數03-20
數學教案模版之數軸03-20
數學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