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18個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開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說理。通過講述故事來達到說理的最終目的,故事情節設置的好壞關系到寓言的未來。你還記得哪些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寓言故事 1
從前,在一個村莊里住著一位做泥娃娃的手藝人。他做的泥人十分漂亮,在市場上很好賣,所以他的日子過得挺自在。
藝人的兒子長大了。藝人見兒子的手挺靈巧,就教他做泥人。后來,他們父子倆就開始一起做泥人。
兒子的手比父親的還巧,加上他年輕力壯,干起活來干脆利落,他做的泥人開始超過父親的了。起初,他做的泥人和父親做的賣一樣的價錢。但是,當挨了父親的訓斥之后,他做泥人就更加認真了。結果沒有多久,他做的泥人的賣價就超過了父親。父親做的泥人每個賣兩個盧比,他做的`賣三個盧比。
可是,父親對兒子的斥責并沒有減少。他對兒子做的泥人總是不滿意,不是說這里有缺點,就是說那兒有毛病。
兒子做泥人比以前更用心、更刻苦了。
現在,兒子的泥人做得比以前更好了,在市場上出售的價格不斷提高。父親做的泥人還是跟以前一樣,每個賣兩個盧比,而兒子做的則漲到了四盧比,五盧比,六盧比,八盧比,最后到了十盧比!可是,父親仍不滿意。他給兒子做的泥人一個一個地挑毛病:這只眼睛比那一只大了,兩個肩膀不勻稱,這做的是耳朵還是揚谷用的簸箕?指甲太小,看都看不見!
第二天,兒子生氣了。他說:“爸爸,你為什么老是挑我做的泥人的毛病?你做的泥人,每個我都能挑出二十個毛病!你也不看看,你做的泥人至今仍賣兩盧比一個,而我做的呢,賣十盧比人們還都爭著買。我覺得我做的泥人什么毛病也沒有,根本不必再加工!”父親很失望,傷心地說:“孩子,你說的我都明白。不過這些話從你嘴里說出來,我很難過。我知道,今后你做的泥人的價錢永遠也不會超出十個盧比了。”
“為什么?”兒子驚奇地問。
父親看了看兒子,說:“做一個手藝人,如果認為自己的手藝到了家,沒有改進的余地了,那么就意味著他的長進就此停止。藝人什么時候一自滿,他的手藝就再也不會提高。從前有一天,我也對自己的手藝自滿起來,結果從那天開始一直到現在,我做的泥人只能賣兩盧比一個,從來沒有超過這個價錢的。”
寓言故事 2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獵人捕到了一只小鹿,就把它帶回家里。獵人的家中養著一只兇猛的大狗,它流著口水向小鹿撲過去。獵人大怒,一腳把狗踢到了一邊,并且狠狠地訓斥了一頓。從此,獵人每天把小鹿抱到大狗的'身邊,讓狗熟悉它,不驚動它。漸漸地,狗和小鹿成了好朋友,它們開始在一起玩耍、游戲。
很久以后,小鹿來到街上,看見許多狗“朋友”,便想過去和它們一起玩。那些陌生的狗看見小鹿,個個垂涎三尺,不等小鹿走近,就撲上去把它咬死吃了。可憐的小鹿,到死也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被狗“朋友”咬死。
[含義]安逸的生活容易使人喪失警惕,失去反抗敵手的能力。
寓言故事 3
顏回向一位駕船技術很高的船夫請教:“我能學會駕船的技巧嗎?”
船夫回答他:“當然可以。會游水的人多駕幾次船就學會了。而能潛水的人,一見到船便會操作了。”
顏回百思不得其解,就向孔子請教。孔子想了想說:“就游水的人熟悉水性,對水沒有恐懼感,因此多練習幾次就學會了駕船。而那些會潛水的人把形形色色的翻船危險看得太平常了,從不把它放在心上,因此可以輕松自如地駛往任何地方。”
顏回聽完孔子的'這番話,恍然大悟,說道:“看來凡是重視外物的人內心一定笨拙。只要視危險為平常,做事就一定會成功的。”
[含義]不論做任何事,如果想取得成功就必須認真地投入,拋開得失之心。
[出處]《莊子·達生》
寓言故事 4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轉悠,突然發覺了一只狐貍,便快速抓住了它,心想今日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了。
狐貍生性狡猾,它知道今日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肯定不妙,于是就編出一個謊話,對老虎說:“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來當百獸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會饒恕你的。”
老虎對狐貍的話將信將疑,便問:“你當百獸,有何證據?”狐貍抓緊說:“你假如不信任我的話,可以隨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讓你親眼看看百獸對我望而生畏的樣子。”
老虎想這倒也是個方法,于是就讓狐貍在前面帶路,自己跟隨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處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種獸類遠遠地觀察老虎來了,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奪路逃命。
轉了一圈之后,狐貍洋洋得意地對老虎說道:“現在你該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獸,有誰敢不怕我?”
【寓意】老虎并不知道百獸可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信任了狐貍的謊話。狐貍不僅躲過了被吃的厄運,而且還在百獸面前大抖了一回威嚴。對于那些像狐貍一樣仗勢欺人的人,我們應當學會識破他們的手段。
寓言故事 5
從前有一個聰明的小狐貍,它生活在一個美麗的森林里。一天,小狐貍出發去河邊喝水。河水清澈見底,小狐貍正要低下頭喝水時,卻聽到了一陣沉悶的`腳步聲。
小狐貍抬起頭,驚訝地看到一只巨大的老虎走來。老虎向小狐貍問好,然后說:“小狐貍,你知道這片森林最聰明的動物是誰嗎?”小狐貍略微猶豫了一下,鼓起勇氣回答道:“是你。”
老虎得意洋洋地笑了起來:“很好,你回答得正確。因為我有力量,所以我是最聰明的。”小狐貍心里并不認同,但它聰明地閉上了嘴。
過了幾天,小狐貍再次碰到了老虎。這次老虎對小狐貍說:“小狐貍,你知道為什么我是森林里最聰明的動物嗎?”小狐貍抿了抿嘴,等待著老虎的回答。
老虎得意地說:“因為我有力量,能吃掉其他動物!”小狐貍托著下巴思考了一會兒,然后回答道:“老虎,如果你真的聰明,那不需要靠力量來證明自己,而是應該利用智慧來解決問題。”
老虎一時無語,因為它沒有想到如此簡單的道理。從那以后,小狐貍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其他動物都愿意向它學習。而老虎則明白了力量并不是衡量聰明的唯一標準。
寓言故事 6
幾條小溪灌溉美麗的果園。果園里生長著許多果樹。不過,果樹之間的關系不怎么融洽。
桃樹和枝葉繁茂的核桃樹長在一起。桃樹忌妒地望著鄰居掛滿枝頭的核桃。
他怎么結這么多果子?桃樹想,我怎么結這么少?這可不公道。哎,我要想辦法和他一樣。
一棵年輕的李子樹能夠洞察別人的思想,它對桃樹說:
朋友,你別這樣干。你沒有看見,核桃樹的枝條多么壯嗎?你沒有瞧見,它的主于多么粗嗎?每個人只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行事。你就照看好自己的桃子吧。重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
不過,虛榮心蒙住了桃樹的眼睛,它對自己說:
對這位大智大慧的李子樹來說,它忌妒死了,他看到了我比他強!哼,我才不理他哩!
桃樹要求根子更多地吸收土壤里的營養,纖維更快地輸送白色的汁液,枝頭開更多的花,花變成更多的果。這樣,炎熱的季節到了,桃襯從頭到腳結滿了果子。
啊,桃子在成熟之前,增加著重量,枝條支撐不住了。主干也沒有能力承受掛滿肥桃的枝條。在痛苦的'呻吟中,桃樹斷裂了。一聲巨響,桃樹差不多變成了一堆木柴,所有的桃子都在核桃樹的腳下干癟了。
愛虛榮的桃樹遭受懲罰十分自然;想獲得成果,要有獲得成果的力量。
寓言故事 7
楚國人準備偷襲宋國,進軍的線路是打算渡過押映近道走,以便趁宋國人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一舉獲勝。
楚國經過周密謀劃,先派人到押穎卟飭亢盟的深淺,并在水淺的地方設置了標記,以便偷襲宋國的大部隊能沿著標記順利渡河。
不料,押鈾突然大漲,而楚國人并不知道這個情況。部隊在經過押擁氖焙蛞廊徽兆旁來作的標記渡河。加上又是夜間,結果,士兵、馬匹大批地進入深水、漩渦,使楚軍措手不及。他們被湍急的押鈾攪得人仰馬翻、驚駭不已。漆黑中,閹里人喊馬嘶、一片混亂,簡直像數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就這樣,楚國軍隊被淹死1000多人,僥幸沒死的也無法前進,只好無功而返。
先前,楚國人在設置標記的時候,當然是正確的。如果河水不漲,他們是可以依照標記渡河的。可是后來,情況變了,由于河水暴漲,水位升高了許多,而楚國人在不了解變化的情況下仍按原來的線路渡河,當然只能慘敗。
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人的認識也應該隨著客觀情況的發展變化而變化。人們必須隨時根據新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否則就會吃虧、跌跤。
寓言故事 8
百靈鳥與農夫
從前,有一只聰明的百靈鳥,他有著智慧的眼睛和聰明的腦袋。她和她的兒女們在麥地里搭窩筑巢,快樂的`生活著。
秋天到了,田野的麥田成熟了。滿地的麥子金燦燦的,好像撒了一地的金子,田里成了麥子的海洋!百靈鳥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決定去搬家了。于是,百靈鳥膽戰心驚地過著日子。
一天,百靈鳥看見農夫走到了麥田里,自言自語道:“我請鄰居來幫忙收麥子吧!”百靈鳥想:“這個農夫為什么不干活,非要別人幫忙呢?”它想了一會兒,并沒有搬家。
第二天,百靈鳥又看見農夫環顧四周,遲疑了片刻,他叫來了兒子,對他說:“請親戚來幫忙手麥子吧!”百靈鳥又想:“這個農夫,只知道讓別人幫忙,不知道自己做事。說不定他的親戚也在收麥子呢!”于是,百靈鳥還沒有搬走。
第三天,農夫又到麥田里一看,呀!麥子有些都落了。農夫又對他的兒子說:“雇傭幾個人來收割麥子,明早就來割。”
百靈鳥一聽,悄聲對她的兒女們說:“咱們該走了。一個人要是不指望外人,自己動起手來。那肯定有辦成的希望。”說完,她馬上和她的兒女們搬走了。
寓言故事 9
有一只雄孔雀的長尾巴真是美麗極了,金黃和翠綠的顏色相互交織,在陽光下耀眼著絢麗的光澤,令人贊美大自然的造化竟有如此奇異美好的杰作,這絕不是一般的畫家用七彩筆所能描繪得出來的。
豈止是人類傾慕雄孔雀美麗的尾羽,就連這雄孔雀自身也因這美麗而沉醉,以至進一步養成了嫉妒的惡習。它雖然已經被人類馴養很久了,但只要是見到了有少男少女們穿著顏色絢麗的服裝在大街上行走,仍舊禁不住妒火中燒,總要攆上去啄咬幾口,才肯罷休。早先,這只雄孔雀每逢在山里棲息的時候,總是要首先選擇好一個能掩藏尾羽的`地方,然后再來安置身體的其他部位。可是有一天,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雄孔雀因躲避不及,而淋濕了美麗的尾羽,這使它好痛心呀。恰在此時,手持羅網捕鳥的人又來到了面前,而這只孔雀還在珍惜顧盼自己美麗的尾羽,不愿展翅高飛逃離現場,于是只好落入了捕鳥人撒下的羅網。
雄孔雀有著美麗的長尾羽,這原來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它卻對自己的這一優長之處珍愛得太過分了,其結果是反而招致了禍害。雄孔雀的下場警示人們:假如有誰對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將某個優點當包袱背起來,為其所累,這時好事就有可能變成壞事,引出原來不該發生的后果。
寓言故事 10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于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后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并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后,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我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勵志寓意: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應對現實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寓言故事 11
有一只狐貍, 在路上閑逛時, 眼前忽然出現一個很大的葡萄園, 果實累累,每顆葡萄看起來都很可口,讓牠垂涎欲滴。葡萄園的.四周圍著鐵欄桿, 狐貍想從欄桿的縫隙鉆進園內, 卻因身體太胖了,鉆不過去。
于是狐貍決定減肥,讓自己瘦下來。它在園外餓了三天三夜后,果然變苗條了,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終于順利鉆進葡萄園內。
狐貍在園內大快朵頤。葡萄真是又甜又香啊!!!不知它吃了多久,它終于心滿意足了。
但當它想溜出園外時, 卻發現自己又因為吃得太胖而鉆不出欄桿, 于是只好又在園內餓了三天三夜, 瘦得跟原先一樣時,才順利地鉆出園外。回到外面世界的狐貍,看著園內的葡萄,不禁感嘆: 空著肚子進去,又空著肚子出來,真是白忙一場啊!!
我起初也以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孑然一身來到這世界, 又孑然一身的離開這個世界,到頭來還不是白忙一場!!!呵,這個講故事的人卻說,看問題要看重點。 這個故事跟人生一樣,重點是在中間的部份: 你看,狐貍在葡萄園內吃得多么快樂啊!!
寓言故事 12
一位農夫趕著他的鵝群到鎮上去賣。他用一根長竿毫不客氣地催趕他們快走,因為他要去賺錢,所以急于趕上白天的集市。既然這是一個利益的問題,那么不僅是鵝,即使是人,有時候也會心急火燎的。人們可以理解農夫的急躁——可是鵝卻沒有感到這樣的對待有什么樂趣,因此,遇到一個過路的人,他們便拼命訴說苦處: “你到哪兒能找到比我們鵝更加不幸的動物?這個農夫催著我們,趕著我們,就像我們是些普通的鵝那樣。這個笨蛋不知道,他應該對我們尊重些,因為我們是拯救了羅馬的'鵝的后代。是的,人類甚至為他們舉行了慶祝呢!”
“那你們憑著什么要求特殊對待呢?”過路人問他們。
“什么,憑我們的祖先唄!”
“是的,我知道,我讀到過——但你們又有什么用呢?”
“我們的祖先拯救了羅馬!”
“不錯,不過你們干了些什么呢?”
“我們?怎么了,什么也沒有干。”
“那么你們有什么用呢?別去打攪你們的祖先吧!他們得到的光榮是他們所應得的。但是你們,我的朋友們,只能用來烤著吃。”
寓言故事 13
從前有一位商人,他生意興隆,在市場上,他所有的貨物都賣出去了,肚兜里塞滿了金子和銀子。現在,他要回家了,并想在于黑前趕到家。于是,他把錢塞在背包里,放到馬背上,然后騎著馬回家了。中午時刻,他來到一座城里,休息了一會,想繼續趕路。這時,仆人將馬牽到他的面前說:“主人,馬的后掌蹄鐵上掉下一只釘子啦。”
“隨它去吧!”商人說,“我只有六個小時的路程了,這馬蹄鐵不至于會掉下來吧!我急著趕路呢!”下午,商人下馬休息時。叫仆人拿面包去喂馬。仆人回到房間里又對他說:“主人,馬左后腿上的.蹄鐵已掉啦,我是不是牽它去重新打個馬掌?”
“隨它去吧!”主人答道,“只不過剩下兩個小時的路程了,這馬還能挺得住的。我有急事呢!”他繼續趕路了。沒走多遠,馬便開始一拐一拐了;跛了沒多久,又開始跌跌沖沖的了。沒走一會兒,終于一跤跌下去,腿折斷了,商人只好將馬留下,把背包解下來,放到自己肩上,步行回家。直到深夜,他才到達家里。“真是倒霉透了!”他對自己說,“這全怪那只該兀的釘子。”
這就叫:欲速則不達。
寓言故事 14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地方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災,土地旱得裂開了口子,連湖水都蒸發干了。
在這個湖中住著一只鱉。湖水干涸了以后,它找不到吃的東西,便想到別處去找個能生存的地方。可是,它爬行的速度太慢了,恐怕爬不了多遠就會連餓帶渴地死去。
有一天,從遠處飛來一群夭鵝,它們圍繞著以前有湖水的地方飛來飛去。
鱉見了,知道它們是在尋找以前的湖,便嘆了口氣說:“別找了,湖水早就干了。”
天鵝們非常失望,只好商量再飛到別的地方,去找有水的'地方。鱉聽了天鵝的話,心想:“天鵝飛得快,一定很快就能找到水,不如求它們幫幫忙,把我也帶走。”于是,鱉就去求領頭的天鵝。
天鵝答應帶鱉一起走,但怎么帶呢?天鵝想不出好辦法,只好輪流用嘴銜著它向遠方飛去。
天鵝飛了好遠的路,一天,它們經過一座城市的上空。鱉從來沒有到過這么繁華的地方,它問天鵝:“這是什么地方,這么漂亮?”
天鵝用嘴銜著鱉,無法回答。可是鱉很想知道這是什么地方,便不停地問。夭鵝被問煩了,便開口回答它的話,嘴剛一張,鱉就掉到了地上。人們看到從天上掉下來一只鱉,就把它捉住吃掉了。
寓言故事 15
“我的本領最大!”一陣爭吵,是誰呢?原來是一些小標點符號呀!
小逗號先發言了,它尖叫著說:“我的本領最大,我能把每一個不完整的句子斷開!”“不行,我的本領最大,我是句號,我應該是你的頭領。”“啊!我的聲音多洪亮,我可是厲害的感嘆號,寫作文時只要有我,小作者表達的感情色彩一下就提升上來了!你們說如果我是第二,誰敢第一。”這時一旁的冒號、前引號、后引號姐妹們,十分看不順眼,它大吼一聲:“我們是第一,我們最棒,給你們介紹一下我們的本領,能讓文章中的.人物、動物,一些角色說話,你們說我是不是很厲害呀!”小逗號,小句號和感嘆號嘟嘟小嘴,看樣子十分不情愿,又一時說不出什么。
他們吧字典公公拉了起來問道:“字典公公,我們的本領誰最大?”只見字典公公撫摸著自己的白胡子說:“不要吵了,其實你們的本領一樣打,文章里缺了誰都不行。”標點符號們都不好意思了,害羞極了,一起點了點頭,齊聲向字典公公說:“謝謝您!”從此它們和睦相處,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寓言故事 16
一只雄鷹從天而降,襲擊羊群,抓走了一只羔羊。
近旁有只烏鴉全看在了眼里,這場面引得它躍躍欲試。不過烏鴉這么思量:既然要抓,就要抓大的,否則不值得把爪子弄臟。看起來有時鷹也不是很厲害,難道羊群里全是小樣嗎?只要我想抓,我就直撲下去,抓一只真正的肥羊!”
于是烏鴉飛臨羊群上空,用貪婪的目光掃視羊群,在無數的小羊、母羊和公羊中觀察、比較,終于選中了一頭公羊,一頭只有壯實的狼才對付得了的最肥、最大的.公羊。
烏鴉擺好架勢,俯沖下去,使出全部力氣死死抓住它的長毛。此時烏鴉才明白,這頭公羊它是在對付不了。更糟糕的是,公羊的毛亂蓬蓬,密匝匝,結成了無數疙瘩,竟使這位異想天開的烏鴉無法把爪子拔出。
結果烏鴉雄心沒有實現,自己反成了俘虜。牧羊人慢條斯理地解開纏住它的羊毛,為了不讓它飛走,還剪去了它的翅膀,最后送給孩子們玩耍。
寓言啟示:
人世間總有一些小滑頭喜歡學大騙子,殊不知,江洋大盜往往能逃之夭夭,而小偷卻常常挨揍。
寓言故事 17
我年輕時,有一次曾到山那邊靜靜的樹林里拜訪一位圣人。當時,我與他正在談論著美德的本質,一位盜賊疲憊不堪、腳步趔趄地沿山路走來。走近樹林時,他在圣人腳下跪倒,哀求道:“啊,圣人,我要得到您的安慰!我的'罪孽已成為我的重負了!”
圣人回答:“我的罪孽,也成為我的重負了。”
盜賊:“可我是個賊人,是個強盜。”
圣人:“我也是個賊人,是個強盜。”
盜賊,“我還是個殺人犯,很多人的血在我耳邊鳴冤呢。”
圣人:“我也是個殺人犯,我耳邊也有很多人的血在鳴冤。”
盜賊:“我犯下了數不清的罪行。”
圣人,“我也犯下了數不勝數的罪行。”
這時盜賊站起,直瞪瞪地看著圣人,眼神有點奇怪;然后疾步離開,走下山崗。
我轉過頭來,向圣人問道:“您為什么替自己杜撰了種種罪行?您想過嗎,此人走后不會再信服您了。”
圣人答道,“他確實不會再信服我了,但他是得了很多快慰走的。”
恰在此時,我們聽到遠處傳來盜賊的歌聲,這喜悅的歌聲回蕩在整個山谷。
寓言故事 18
從前,有一對好友,他們是鱸魚和山螺。
在一個晴空萬里的日子里,河水是那么的清亮,水清澈得象一面鏡子。可就在這時,突然聽到一陣喧鬧聲,原來是水族群要開一個演唱會。鱸魚和山螺也想參加,所以他們在家很用功地苦練。
演唱會的時間快到了。臺前人山人海,鱸魚和山螺倆是第一個到場。不一會兒,演唱會開始了。鱸魚和山螺是一組的.。他們倆自信地登上了表演臺,歌聲是那么地嘹亮,動聽。迎來了全場的歡呼聲和鼓掌聲。這時,山螺覺得臺下的聲音只是送給鱸魚的,納悶不解地想:為什么大多數魚的掌聲只給鱸魚喝彩呢?難到我表演得不好嗎?
表演結束后,各自回到家里。山螺忍不住問鱸魚:“鱸魚,今天我也唱得不錯呀,而且也很盡力。為什么大多數魚都只給你鼓掌呀?難道他們認為我表演得不好嗎?“鱸魚說:“我也不知道呀”對面的黃鱔聽見了他們倆的對話,于是箭一般地游過來對山螺說:“山螺,你的努力我已經看見了,不要這樣想,不需要去理會別人的眼光,只要自己曾經努力付出過,結果怎么樣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好好做人才是你的成功。”山螺聽了黃鱔的話,覺得很有道理。
于是,他再也不計較得失。每天高高興興地生活著。
【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動物寓言故事01-16
[精選]寓言故事作文01-23
伊索寓言故事06-14
與花的寓言故事07-22
古代寓言故事07-24
(精選)寓言故事作文09-12
[經典]寓言故事作文11-12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05-15
刻舟求劍寓言故事06-11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精選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