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精選23個)
無論是在學(xué)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寓言故事吧,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開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說理。通過講述故事來達到說理的最終目的,故事情節(jié)設(shè)置的好壞關(guān)系到寓言的未來。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寓言故事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1
天鵝與主人
傳說天鵝臨死前才唱歌。有人偶然遇見市場上有天鵝出售,還聽說這只天鵝的歌聲非常悅耳動聽,便買了帶回家。有一天,他設(shè)宴請客,讓天鵝在席間唱歌,天鵝卻始終沒吭一聲。后來,天鵝老了,知道自己死到臨頭,這才為自己唱起了挽歌。主人聽到后說:“如果你真是除臨死之外,其余別的'時間都不肯唱歌,那么我就是太傻了,那天叫你唱歌時,就應(yīng)該把你殺了。”
這是說,許多人不愿意自愿去做某些事,總是在迫不得已時,才勉強去做。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2
冠雀
有只冠雀被捕鳥夾夾住了,他悲哀地說:“我真是最不幸的鳥呀!我沒偷別人的金子、銀子,更沒偷別的貴重的'東西,僅僅一顆小谷子卻使我喪失了性命。”
這故事是說那些貪小便宜而招來巨大災(zāi)難的人。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3
猿猴和兩個人
從前有兩個人,一個總愛說實話,一個卻只說謊話。有一次,他們偶然來到了猿猴國。一只自稱為國王的猿猴吩咐手下捉住這兩個人,他要詢問這兩人對他的看法。同時他還下令,所有的猿猴都要像人類的朝廷儀式那樣,將在他左右分列成兩行,中間給他放一個王位。一切準備妥當后,他發(fā)令,將那兩人帶到面前來,對那兩個人說:“先生們,你們看,我是怎樣的國王?”說謊的人回答說:“在我看來,你就像一個最有權(quán)力的國王。”“那旁邊的這些猿猴呢?”那人連忙說:“他們都是你的棟梁之材,至少都能做大使和將帥。”那猿猴國王和他的'手下聽到這番謊話,十分得意,高興地吩咐將美好的禮物送給這個阿諛奉承的人。那位說真話的人見到這般情形,心想:“一番謊話可得這般豐厚的報酬,那么,若我依照習(xí)慣,說了真話,又將怎樣呢?”這時,那猿猴國王轉(zhuǎn)過身來問他:“請問你覺得我和我的這些朋友怎么樣呢?”他說道:“你是一只最優(yōu)秀的猿猴,依此類推,你的所有同伴都是優(yōu)秀的猿猴。”猿猴國王聽到這些真話后,惱羞成怒,將說真話的人扔給手下去處置。
這故事是說,許多人寧愿相信謟媚的假話,卻不愛聽道出實質(zhì)的真話。
猴子與小猴
一個猴子生了雙胞胎,她只寵愛其中的一個,細心撫養(yǎng),特別愛護,而對另一個卻十分嫌棄,毫不經(jīng)心。可不知是什么神的力量,那個為母親寵愛、細心撫養(yǎng)的小猴,被緊緊抱在懷里而窒息死了,那個被嫌棄的卻茁壯成長。
這故事說明,過分的關(guān)心寵愛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4
狼與狗
狼對狗說:“你們和我們幾乎完全一樣,咱們?yōu)槭裁淳筒荒苡H如兄弟?我們和你們其他方面毫無差別,可是你們卻要屈服于主人,被套上頸圈,保護羊群。盡管你們勞累工作,甘心做奴隸,但仍免不了遭鞭打。你們?nèi)粽J為我說得對,那羊群就都歸我們了。”那些狗同意了,狼走進羊圈里,首先把狗全咬死了。
這是說,那些背叛朋友的.人,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5
驢子與狗
驢子與狗一起外出趕路,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封密封好的信。驢子撿起來,撕開封印,展開信紙大聲朗讀。信里談到飼料、干草、大麥以及糠麩。狗聽到驢子讀的這些,很不舒服,不耐煩地對驢說:“好朋友,快讀下去,看有沒有提到肉和骨頭。”驢子將信全部讀完后,仍沒有發(fā)現(xiàn)信中提到狗所想要的東西,狗就說:“把它扔了吧,朋友,都是些沒有什么興趣的東西。”
這是說,有些人總是以自己的意愿代替他人的'意愿。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6
狐貍和葡萄
饑餓的.狐貍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
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7
狼與鷺鷥
狼誤吞下了一塊骨頭,十分難受,四處奔走,尋訪醫(yī)生。他遇見了鷺鷥,談定酬金請他取出骨頭,鷺鷥把自己的頭伸進狼的喉嚨里,叼出了骨頭,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說:“喂,朋友,你能從狼嘴里平安無事地收回頭來,難道還不滿足,怎么還要講報酬?”
這故事說明,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zhì)。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8
小男孩與蝎子
有個小孩在城墻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一只蝎子,他以為也是蚱蜢,便著兩手去捕捉他。蝎子舉起他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蜢也會統(tǒng)統(tǒng)失掉。”
這故事告誡人們,要分辨清好人和壞人,區(qū)別對待他們。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9
掉在井里的狐貍和公山羊
一只狐貍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論他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貍在井下,便問他井水好不好喝?狐貍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zhèn)靜下來,極力贊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勸山羊趕快下來,與他痛飲。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他咕咚咕咚痛飲完后,就不得不與狐貍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貍早有準備,他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墻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議,狐貍踩著他的后腳,跳到他背上,然后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貍上去以后,準備獨自逃離。公山羊指責狐貍不信守諾言。狐貍回過頭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應(yīng)當事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jié)果,然后才去做。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10
寡婦與母雞
有個寡婦養(yǎng)著一只母雞,母雞每天下一個蛋。她以為多給雞喂些大麥,就會每天下兩個蛋。于是,她就每天這樣喂,結(jié)果母雞長得越來越肥,每天連一個蛋也不下了。
這故事說明,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結(jié)果連現(xiàn)有的`都失掉了。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11
徒勞的寒鴉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起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準備立他為王。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鴉了。
這故事是說,借助別人的東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被剝離時,就會原形畢露。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12
站在屋頂?shù)男∩窖蚺c狼
小山羊站在屋頂上,看見狼從底下走過,便謾罵他,嘲笑他。狼說道:“啊,伙計,罵我的不是你,而是你所處的'地勢。”
這故事說明,地利與天機常常給人勇氣去與強者抗爭。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13
山震
有一次,一座大山發(fā)生了大震動,震動發(fā)出的`聲音就像大聲的呻吟和喧鬧。許多人云集在山下觀看,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當他們焦急地聚集在那里,擔心看到什么不祥之兆時,僅看見從山里跑出一只老鼠。
這是說庸人多自憂。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14
狐貍和葡萄
饑餓的狐貍望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勸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確定是酸的.。”
這就是說,有些人實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15
很久以前,在一個嚴寒的冬天,北風呼呼地刮著,大雪紛紛地下著。
一天,有個趕集完的農(nóng)夫迎著寒風往家里趕路,這時,他看到在路邊有一團黑呼呼的東西。
走過去一看,原來是條凍僵的蛇,他撒腿想要跑,可是回頭一看,那條蛇還是躺在那里一動不動,莫非死了嗎?
他大著膽子走到跟前一瞧,原來呀,這是一條凍僵的蛇,它的呼吸很微弱,眼看就要死了。
一條快要死了的蛇是不會咬人的,農(nóng)夫這下放心了。
于是,他把蛇撿起來,準備扔到院子外面去。
突然,那條蛇用微弱的聲音說:“別把我扔出去,救救我,救救我。”
農(nóng)夫把蛇捏在手里對它說:“救你?把你救活了不是又要去咬人嗎?”
蛇有氣無力地說:“我連大聲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還會咬人嗎?”
農(nóng)夫一想也是,他看著蛇奄奄一息的.樣子,很不忍心,就解開衣扣,把它放進懷里,帶回了家。
農(nóng)夫家里有個暖烘烘的火爐,他就把蛇輕輕地放在火爐邊,漸漸地暖和著它。
一會兒功夫,蛇就醒了過來,蛇動了一下,抬起頭來看看四周。
突然蛇張開大嘴,吐著瘦長的舌頭,沖農(nóng)夫的大腿上狠狠地咬了一口。
農(nóng)夫氣壞了,指著它喊:“你這條忘恩負義的毒蛇,我好心救了你,你怎么能恩將仇報呢?”
蛇大笑了起來,得意地說:“哈哈,我是蛇,我犯不著由于這個就轉(zhuǎn)變我的本性。”
聽了這話,農(nóng)夫終于明白了,臨死之前,農(nóng)夫特別懊悔救了一條毒蛇,卻還了自己的性命。
這則故事出自《伊索寓言》。這個故事是告知我們要分清善惡,對那些本性難以的人,我們不能存有憐憫心,否則反而會害了自己。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16
一個愚蠢的年輕人繼承了父親的.家業(yè)。他砍掉葡萄園四周所有的籬笆,因為籬笆不能結(jié)葡萄。籬笆砍掉以后,人和野獸都能隨意侵入葡萄園。沒過多久,所有的葡萄樹全都被毀壞了。那蠢家伙見到如此情景,才恍然大悟:雖然籬笆結(jié)不出一顆葡萄,但它們能保護葡萄園,它和葡萄樹一樣同等重要。
這故事是說,紅花雖好,還要綠葉扶持。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17
某人的妻子脾氣非常怪癖,她與家里的所有人都難以相處。丈夫想知道她與她娘家的人是否也是如此,便找了一個很好的借口把她送回了娘家。剛過幾天,她就回來了,丈夫問妻子娘家的人待她怎么樣。她回答說:“那些放牛和牧羊的人都不給我好臉色看。”丈夫?qū)λf道:“啊,親愛的.,若那些早出晚歸的牧人都不能與你很好地相處的話,那么整天和你在一起生活的人又會對你怎么樣呢。”
故事點評:這故事是說,事情常常可以由小見大,由表及里。
有只鴿子飛行了很長時間,一直沒有找到水源,口渴得難受。飛呀飛,鴿子突然看見遠 處有一個大水瓶,看得出還有大半瓶水。
“終于找到水了!我一定要暢暢快快地喝個夠!”鴿子歡喜得不得了,急不可待地朝那
個大水瓶呼呼地猛飛過去。不料那個大水瓶原來是畫在畫板上的,并沒有什么真正的瓶子。
鴿子這一撞不要緊,畫板上的瓶子依然故我,安然無恙,只是鴿子的翅膀由于碰撞過急
被折斷了,一下子摔倒在地上,半天緩不過勁來。
一個人剛好從畫板下經(jīng)過,看到了鴿子,于是輕易地把它捉回了家。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18
月亮與她媽媽
有一次,月亮要媽媽給她做一件斗篷。媽媽回答說:“我怎么能給你做一件合身的斗篷 呢?你現(xiàn)在是新月,然后又是滿月;再接著既不是新月,又不是滿月了。”
這是說,事物總在不斷變化,不可能一勞永逸。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19
口渴的烏鴉
烏鴉口渴得要命,飛到一只大水罐旁,水罐里沒有許多水,他想盡了方法,仍喝不到。于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氣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來,而大水罐卻推也推不動。這時,烏鴉想起了他曾經(jīng)運用的.方法,用口叼著石子投到水罐里,隨著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漸漸地上升了。最終,烏鴉興奮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這故事說明,才智往往賽過力氣。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20
狼路過一處田地,看到地里有許多大麥。雖然黃澄澄的招人喜愛,但狼不吃大麥,只好走開了。剛走不遠,就遇見一匹馬,他把馬領(lǐng)到田里,告訴馬這些大麥他自己舍不得吃,特意給馬留著,因為喜歡聽馬吃草時牙齒發(fā)出的美妙聲音。馬回答說:“喂,朋友,你若能以大麥為食料,你就未必喜歡聽我吃草的聲音,而不顧你的肚子了。”
狼指責狐貍偷了他的東西,狐貍卻根本不承認。猿猴被請來裁決他們的糾紛。當他們兩方各自陳述后,猿猴裁決道:“狼,我認為你不會失去你所要的東西;狐貍,我相信你即使偷過東西,也會死不承認。”
猿猴的.裁決真是巧妙,聰明人說話總是這樣,兼顧到兩種情況,兩種可能,不會顧此失彼。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21
在一個酷熱的夏日,一只狐貍走過一個果園,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它從早上到現(xiàn)在一點兒東西也沒吃呢!狐貍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幾步,向前一沖,跳起來,卻無法夠到葡萄。狐貍后退了幾步連續(xù)試著夠葡萄。一次,兩次,三次,但是都沒有得到葡萄。狐貍試了又試,都沒有勝利,最終,它打算放棄,它昂起頭,邊走邊說:“我敢確定它是酸的。”剛要摘葡萄的'孔雀說:“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孔雀又告知了預(yù)備摘葡萄的長頸鹿,長頸鹿沒有摘,長頸鹿告知了樹上的猴子,猴子說:“我才不信呢,我種的葡萄我不知道嗎?確定是甜的。”猴子說著便摘了一串吃了起來,吃的特別香甜。
這故事通過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故事,挖苦了無能為力,做不成事,卻偏偏說時機還沒有成熟的人。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22
冬天,農(nóng)夫發(fā)現(xiàn)一條蛇凍僵了,他很可憐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懷里。蛇溫暖后,蘇醒了過來,恢復(fù)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傷害。農(nóng)夫臨si前說:“我該死,我憐憫惡人,應(yīng)該受惡報。”
這故事說明,即使對惡人仁至義盡,他們的.邪惡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23
有一座廟宇,整個建筑雖不甚高大,但里面裝飾得十分華麗。廟里供奉著各路神仙鬼魅,有木雕的,有泥塑的,個個刷金抹銀,神氣活現(xiàn)。廟前有一條水溝,水有些深。一天,有個路人經(jīng)過這里,跨又跨不過去,涉水又深了些。沒辦法,回頭見廟里豎著許多不知名的菩薩,這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搬了一座大些的木雕神像便橫搭在水溝上,當作橋,走了過去。
不一會,又走過來一個人,看到神像擱在水溝上給人當橋踩,不住地嘆息著說:“哎呀,這是誰干的?怎么可以這樣對待神像,竟敢這樣冒犯神仙啊!”說著,他趕緊把神像扶起來,用身上的衣服將木雕上的塵土拂拭干凈,然后小心翼翼地將神像抱回廟中,安放到原來的位置上,并且對著神像一拜再拜后,才離開。
晚上,廟里的鬼神們忿忿不平地議論開了。一個小鬼說:“大王,您住在這里作為神靈,享受著本地百姓的祭祀、膜拜,可是現(xiàn)在卻遭到愚頑百姓的侮辱,您為什么不施加災(zāi)難懲罰他們呢?”
那個被踩的神像大王說:“是的,是應(yīng)降災(zāi)懲罰他們。你說降災(zāi)給哪一個呢?”
小鬼說:“當然是那個拿大王當橋踩過去的人,那人真是太可惡了!”
大王說:“不,應(yīng)當把災(zāi)禍降給后來的`那個人。”
小鬼奇怪地問:“前面那個人用腳踐踏大王,再沒有什么比這種冒犯更嚴重的了,您卻不降災(zāi)給他;后來那個人,對大王十分敬重、虔誠,您卻要降災(zāi)給他,這是為什么呢?”
大王說:“這你就不懂了。前面那個人早已經(jīng)不信奉鬼神了,我已無能為力降災(zāi)難于他了。因此我的魔法只對那些信奉我的人有效。”
看來,鬼神也怕惡人啊!
其實,鬼神都是人們編造出來的,人們常說“越信鬼就越有鬼”。因此,只有破除迷信,才能沒有鬼、不怕鬼。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伊索寓言故事06-14
伊索寓言經(jīng)典故事06-15
伊索寓言經(jīng)典故事精選03-17
伊索寓言故事[熱]06-14
伊索寓言故事15篇06-15
伊索寓言故事(精選55篇)02-02
貓和老鼠的伊索寓言故事06-15
伊索寓言故事(精選18個)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