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閱讀與作文合集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閱讀與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與作文 篇1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重慶機務段檢修車間蓄電池工陳芳芳,很高興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篇《閱讀與家風》讀后感受。
閱讀是什么?閱讀是提高我們公民的道德素養,促進家庭文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助力器!每個人的閱讀水平,就構成了一個民族的閱讀高度,決定著一個民族的精神高度和國家的競爭力。閱讀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一個民族的思想基礎和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離不開閱讀,我們只有通過閱讀,才能更好的認識和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做好歷史傳承。
家風是什么?家風屬于道德的范疇,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品質在家庭中的傳承。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它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好家風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燦爛文化孕育并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是有益于下一代的優秀道德遺產,是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好家風也是一個家族最寶貴的財富,對個人精神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是家族幸福、和諧、美滿、昌盛的法寶。
家風的形成,無關貧富,只關德行。在閱讀中能使我們樹立家國情懷、增長智慧;懂得誠信、懂得思義、懂得公正為民。同時閱讀也會使我們懂得感恩、愛國愛家,學會寬容,創造和諧;關注美好,收獲快樂;誠實守信,守住底線;勤儉持家,尊重勞動;夫妻和睦,科學教子;尊老愛幼,鄰里互助;熱愛學習,崇尚知識;愛崗敬業,干好當下。這樣便形成了一股良好的家風。
作為一名90后女性,我認為女性閱讀是全民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女性閱讀,就抓住了全民閱讀和家風建設的根源。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女性大多數是家庭的核心,是兒童的第一個教育者、引導者,女性閱讀在促進人類文化傳承與發展、促進家庭文化建設中將發揮獨特的作用。
閱讀與作文 篇2
樹苗錯過了春風,永遠不會變成可庇蔭的大樹;蘋果錯過了夏雨,永遠不會變的紅艷艷;樹葉錯過了秋風,永遠不會有落葉紛紛的美景;麥子錯過了冬雪,永遠不會結出成熟的麥穗;人錯過了一生當中最重要的機遇,永遠不會有第二個重要機遇再出現。
在一個大樹成蔭的森林中,生活著兩只蝸牛。它們一個叫珍惜,一個叫等待,它們都是這個森林中數一數二的優秀者。但珍惜卻不以此為傲,每天不放過任何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而等待卻以我為尊的傲視他人,每天只是懶散、悠閑的看看云,望望天。
一天,它們倆同時接到了森林表演大賽的參賽邀請書,如果在這場比賽中獲得了冠軍,就可以當森林之王,管理整個森林。這種榮譽對于每個動物來說都是夢寐以求的,但也是困難的,沒有精彩的表演是不可能獲得冠軍的。珍惜心想:“我平日沒有浪費過任何機會來鍛煉自己,
終于有我大展身手的機會怎么能錯過呢?”等待也同時暗想:“我這么優秀,不用表演,在臺下一站,肯定都能吸引許多目光,哪還用得著表演節目呢?”于是它每天仍然過著清閑得生活。珍惜卻在同時為表演而忙碌。
大賽今天就要開始,等待邁著小步走到臺下,珍惜精心打扮準備表演。一個個森林中大伙公認的的佼佼者在臺上表演著精彩的節目,珍惜也在自己的表演中展示了自己平日積累的功底,沒有一個人注意到坐在臺下的等待。
等待還是不慌不忙地坐在臺下等待別人發現自己,幻想著自己一會兒上臺拿冠軍的獎杯時的情景。大賽辦完了,珍惜因為超出他人的精彩節目而獲得了冠軍,等待在臺下慌了神。
“金子總會發光”這句話沒錯,可是如果只是一味的等待,那么哪怕是金礦也沒有被發現的那一天。只有珍惜機會,抓住機會,才會有“發光”的那一天,否則只會是一塊被丟棄在路邊的石頭。
珍惜每一個機會,不要讓它溜走,你才會有被挖掘、發現的機會。
閱讀與作文 篇3
我不像某些人讀書時走馬觀花,只尋求爽。我們在體會讀書過程的時候,同樣也是審美的過程。
讀書是一種享受,我讀書時,感覺仿佛是久旱逢甘露,那時會讓我感覺到心曠神怡。知識也需要新陳代謝,每當我看完一本書的時候,我會發現,那里面豐富多采的內容與知識,將會在智慧中被篩選,每當看到更新更科學的內容,我便將以前書的內容刪去,灌輸進來新的知識。“以銅為鏡,可知儀表;以古為鏡,可曉歷史;以千為鏡,可知風云;以木為鏡,可斷春秋;以書為鏡,可知真我!”
“讀美文如飲醇酒。酒,越釀越純;文,愈久愈香。”這句出自兒童文學20年古典選取刊《歲月留香》,書如其名,這也就是我喜歡閱讀中的一部分。“歲月的流轉,情懷的依舊”它使我非常親切地感受到了書之偉大。博大情深的文學告訴了我以前寫作的方法,時代的變遷,當之無愧的群書之首,讀書中“笑”、“嘆”、“痛”、“憤”、“苦”,感覺到了諸態紛呈。品書是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品得深、品得真。
讀書,讓我的作文名列前茅;讀書,使我的視野開闊;讀書,使我開始深思熟慮;讀書,使我開始心平氣和;讀書,讓我明白事理;讀書,讓我尊老愛幼;讀書,我們來者不俱,要向老牛一樣反復咀嚼,品味出精彩來。不要像獵人戒吃人參果那樣,一只吞下去,連味都沒嘗出來。我們更要像燕子壘窩一樣,一點點的積累才行。讀書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那有我什么理由不喜歡閱讀呢?
閱讀與作文 篇4
當書將萬物迷醉,我們的思想就陶冶在它的芳香之中,深深品讀書的神圣與精粹,萬物仿佛盡收眼中,開懷品讀,更是有一番滋味。
“嗚——”乘坐著滿載書香的列車,我啟程了。聽著列車的引吭高歌,聞著書籍的一縷芳香,我讀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間精神病院陰暗骯臟的地下室里,關著一個被醫生宣告絕望的病人---安妮。但是一位老護士卻常常去探訪她,向小女孩表達愛與關懷。不久,小安妮擺脫了病魔的困擾,逐漸康復了!但病愈后的小安妮不想離開醫院,她希望留在那里幫助其他病人。多年以后,當維多利亞女皇把英國最高的榮譽徽章別在海倫·凱勒身上時,女皇問道:“你又聾又瞎,何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海倫·凱勒毫不遲疑地說:"如果不是安妮,絕對沒有人會知道海倫·凱勒這個名字。”
讀罷此書,我的心前所未有地被深深觸動了,令我感慨萬分,思緒萬千,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文中那樸實真切的語言給予了我深入人心的啟迪:愛是神奇的東西,也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哪怕只是一丁點愛對于生命垂危的人都會是活下去的線索,它會滋生出無窮的力量,使人信心百倍。文中的小安妮不負重望,在老護士無微不至的照料下,叮嚀下,關懷下,不再瘋瘋癲癲,與眾不同了。當康復后的小安妮無家可歸,一再執著地要求留在醫院里幫助其他病人時,我被小安妮那顆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心靈震憾了,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博大的胸懷!理所當然,努力過,就會有回報。病愈后的小安妮不舍不棄,在他人的譏諷下,憑著自己堅定的信念用心呵護著那些脆弱的生命,使一位雙目失明又失去聽力的殘疾人——海倫·凱勒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榮譽。
愛是一盞燈,既照亮別人,也溫暖自己。捧著一顆心上路的人,一生都將生活在愛與被愛的路途中。所以,不要吝嗇你的愛,讓它疊加,它會被放大無數倍。
閱讀與作文 篇5
不同的人對讀書的感受都有所不同。像我,我將讀書當作一種享受,沒什么比安靜地坐在書房里看書更享受快活了。
讀書,特別是看好的書籍,在看的過程中,我們會感覺正在與一位高尚的朋友進行著思想交流。好的朋友可以教給我們好的東西,甚至讓我們更好地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一切,讓我們更好更快地成長。
學校的課堂只不過是多一個老師在引導我們,多一些同學在促進我們,多了一張我們渴望被人認同的證書而已。我常常在想,學校是否就因可以分發給我們那份證書而特別,否則我們在家自習與在校學習又有什么不同?得到的結果好似就跟我自己想的那樣,并沒什么特殊之處可言。學校不過就是一個可以將不同的學者召集在一起的地方,然后她的命令一下,所有的人就都朝著那一個閃亮的地方奔跑。這就是讀書的悲哀了,把一切都歸在學校里,除此之外,課外的讀書好似就沒什么益處可言了。甚至家長也會禁止我們看除了學校發的書本以外的書籍。有人說現在讀書學到的知識也沒什么用,其實,我們從學校里學來的知識并不是一無所用,雖然它們確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一個生命的復蘇,往往是由死到生的過程,而我們人的大腦對于書本上的那些知識來說,就是一個可以使它們復活的機器。就像看書一樣,每一次看完之后,我們都會有一些感受,于是,它們不就成了我們的東西?這樣一來,它們就成了活的東西,是我們在過去的知識上創造出來的,它們是活的了,像我們一樣,它們會跳了。
我讀書,我喜歡,只是因為我想在思想人格方面提高自己,希望我可以受人尊敬,也希望能夠依靠我的力量讓身邊的人更美好,所以我讀書。我并不認為讀書不可以為我們帶來什么,因為我也是從讀書的過程中得到成長,比在讀書過程中我所得到的快樂,比如從交流中我所得到的思想上的理智,比如將它們當成自己的偶像,讓自己更純潔、更善良、更胸襟寬廣!這就是我讀書所得到的目的。關于讀書,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不管我們各自的感受是什么,我們都應該相信讀書是一件讓人受益的事,沒什么事比讀書更好的了。
閱讀與作文 篇6
又要寫作文了,盡管老師把作文講過了,可同學們還是一臉茫然,有的低頭冥思苦想;有的互相議論;有的呆呆地盯著黑板,只有少數帶著勝利的微笑瀟灑地揮舞著筆尖。漸漸地,陸續有同學恍然大悟,也開始奮筆疾書,不久班里就響起了一片沙沙地寫字聲。只有我還是一籌莫展。寫什么呢?我瞥見了藍天、白云、樓房。可是搜腸刮肚地想了半天,思考怎樣才能寫出新意。
我對書有濃厚的興趣,看到書就像一只饑餓的小羊闖進芳草嫩綠的草地。看書時也會被書中緊張驚險的情節所吸引,忘記了時間,忘記了所處的環境……明明平時讀的書挺多的啊,為什么關鍵時刻掉鏈子?我苦思冥想總結出了原因:不求甚解。而剛看的內容也因粗略閱讀幾天后就忘得差不多了。不求甚解的讀書,猶如在沙石上記錄,后面在寫,前面已被風沙吹蓋得無影無蹤。
而克服這種問題最好的老師就是摘記錄、理解和運用。常言道:“好記性不如一個爛筆頭”。看書時,遇上精彩的句子或詞語,就隨手畫下來,摘抄在記錄本上,沒事拿出來讀幾遍,理解書中內涵、詞句應有之義,思考如何去運用,就這樣熟讀成誦,日積月累,積沙成塔。或許平常覺得沒什么用,但一到寫作文時,這些好詞好句在腦海里就會噴涌而出,那時,作文想寫不好都難。
我以前寫作文就像隔著一層薄霧,影影綽綽看不清;又像隔著一層窗戶紙,雖然近在眼前,筆尖卻流不出優美的語句……但漸漸地,由于不停的積累和原來看書所攢下的知識,薄紗揭掉了,窗戶紙也捅了一個窟窿,一切都豁然開朗了。
又是一節作文課,教室里靜得出奇,只能聽見“刷刷”的寫字聲和同學們的呼吸聲。我也是其中之一,真神了,我筆尖里的句子一個勁的往外涌,藍字兒一個跟著一個,乖乖地跳到方格紙內,我仿佛漫步在叢林之中,領略到無限情趣。
這種隨心所欲的感覺真好,從此,我愛上了讀書,愛上了作文。如果把知識比作無邊無際浩瀚的海洋,那么書就像一只小船,載著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閱讀與作文 篇7
我,是一個小書迷,我非常喜歡讀書,就像高爾基說的一樣,“撲在書籍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只要有空,我就會迫不及待地鉆進書堆里,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書是我生活中最好的伙伴。在我傷心時,是書讓我忘記了悲傷;在我快樂的時候,是書與我一起分享;在我沖動的時候,是書教會了我要冷靜。一有空閑我就拿起書來讀,早晨人家都在睡夢中時,我已經拿起書進入到書中的故事情節中去了,上廁所是拿著書看,拉琴、寫作業的空閑時看。自己在家時,也是書陪我度過了這可怕而又孤獨的時光。現在,一天不看書心里好像缺少了點什么,書已經像我的'影子一樣,天天跟著我,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了。
書帶我走進了知識的大門。通過讀書,我知道了很多老師在課堂上沒有講到的東西,讀《十萬個為什么》我知道了菊花為什么多姿多彩,貓頭鷹為什么能捉老鼠,樹葉到秋天為什么變黃等等,讀《名人故事》我知道了武則天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聶耳雖然耳聾,但是他是世界上很有名氣的音樂家,我非常的敬佩他。書好像給了我一對翅膀,讓我在知識的天空中自由飛翔。
書是我成長的階梯。它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童話書中《海的女兒》,我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同情,從她身上我學會了堅強。《真情故事》讓我知道了我們在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愛的同時,也應該多關愛他們,《小故事,大道理》我知道了學習應該勤奮刻苦,做人應該做善良的人。《西游記》我知道了做事應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多讀書,讀好書吧。在書的世界中快樂成長。
閱讀與作文 篇8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由此可見,書籍將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我們從中獲取知識,了解古今,學習精神文化……所以,閱讀在其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記得我第一次看書,是和爸爸一起的,其實那也不算是一本書。那時候我還小,只知道在電視劇里古人讀書,都是嘴在念著,頭在晃著,我當時以為現在讀書也是這樣的,于是我偏過頭,問爸爸:"爸爸,我讀書也要搖頭晃腦嗎?""當然不是了,而且你不覺得一直搖頭晃腦頭會暈嗎?"說到這里,我和爸爸都笑了起來。突然,爸爸拿出了一本小冊子,便攜式的那一種。他對我說到:"這是一本拼音的小冊子,你看,它里面有圖畫,有例句,可以方便記憶。想要讀書,就得先學會拼音。所以,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于是,我先開始學習聲母和韻母。爸爸讀一遍,我讀一遍,我看著爸爸張開的口型,再學著口型讀一遍,再讀一次例句。就這樣,我和爸爸一起練了一天的拼音。或許那時候的小孩子對什么都有好奇心吧,但又做什么都只有三分鐘熱度。我也一樣。得到了那本小冊子后,我幾乎天天都捧著,不時拿出來讀一讀,似乎連睡覺也不撒手。有些記不住的,就拿去問爸爸。但現在回想起來,好像過了一段時間就不看它了,把它丟在一邊,這就是做事三分鐘熱度吧。不久之后,爸爸發現我沒有看小冊子,也沒有練習拼音,而是在看電視或做別的事情,而那本小冊子也只是被我隨意的丟在一個角落。他叫我到餐桌那兒,對我說到:"書本或許枯燥無味,但你只要想去真正了解它的內涵,這獲取知識的過程就會變得生動有趣。而這個過程更要持之以恒,半途而廢將會一事無成。你才拿到小冊子幾天就不看了,也不練了,你該好好反省一下了。"的確,做事半途而廢往往會一事無成,于是我又重新拿起小冊子,學習拼音。
以后,盡管書本再如何枯燥,我也始終懷揣著好奇心和求知心去閱讀,并且在自己想要放棄時為自己加油鼓勁,告訴自己不要半途而廢,這樣到頭來什么也不會收獲到。而爸爸對我說的話我也一直銘記著。我想,它會使我終生受益。
閱讀與作文 篇9
晴天霹靂,挫敗過后淚灑如雨,不禁抓起一本《閱讀》,無盡地傾訴著——人生最好的知己;
雨過天晴,慵懶地坐在太陽下,手中捧著一本《閱讀》,愜意地咀嚼著——人生最大的幸福。
《閱讀》,和你相逢是在四年級的一次訂閱圖書中。“這個好看,選這個吧!”“還是那個好,鉤那個吧!”在愛看小說的同學們七嘴八舌的慫恿下,無意間遇到了你,冥冥之中覺得和你有著一種緣分,便毫不猶豫地訂閱了你,我相信,你會給我帶來偌大的驚喜!
《閱讀》,你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反而讓我大吃一驚,眼前一亮。剛瀏覽完的我已經對你愛不釋手:小小的你,包含著童話、古詩、作文、英語……不僅揭示了許多人生道理,還陶冶了我的情操,讓我的視野更加開闊……從此以后的課余時間,你如同我的掌上明珠,寵愛兒女似的把你捧在手上,不斷地向你索要知識!
《閱讀》,我漸漸把你從良師益友看成知己。快樂會與你分享,痛苦也會向你傾訴。那是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這次的成績為什么會下降!”媽媽大發雷霆,怒氣沖天地拍打著桌上的成績單,嚴肅地質問著我。我的眼淚如同斷了線的珠子,肆無忌憚的落了下來。我想說這次試卷實在太難,但有口難辯,面對著鮮紅的“89”,根本無臉解釋。已經泣不成聲的我回到臥室,你正靜靜地躺在課桌上,靜得仿佛是在為我悲傷。“嘿!小主人,來跟我說說你有什么煩惱吧,你平時可不是個愛哭的小男孩哦!”當看到你封面上那大大的笑臉時,一切煩悶都已被拋在腦后,仿佛聽到了你那循循善誘的聲音。我躺在了床上,無意間翻到了你腦中的一篇故事——《媽媽的愛》。看完后,我又一次潸然淚下。媽媽的良苦用心,是多么地偉大,但我卻是剛剛知道。走去客廳,發現媽媽臉上也有著一道道淚痕……
《閱讀》,你伴我成長,如我的良師益友、黑暗中的燈塔,孜孜不倦地教導著我、指引著我!這就是我與《閱讀》之間的故事!
閱讀與作文 篇10
佛語云:“一花一葉一菩提。”許多平凡的事物中蘊含了些許人生的啟迪,正如品茶,我們品的真的僅僅是茶嗎?
說到古時的飲品,大多數人會先想到“酒”。是的,酒造就了李白、歐陽修等才華橫溢之士,也成就了關羽、武松等蓋世英才。但若論到當政處事,茶道則無可替代。
我喜歡在夏日的午后,泡一壺香茗,邊品茶邊靜靜地閱讀。
舉起茶杯,細細地抿一小口,茶一人嘴,淡淡的清雅充滿了全身,令人感到一派祥和。史載唐太宗李世民,當政期間曾有一次大赦死刑犯,他允許重犯回家過年,但過完年后必須回京。當天下人大呼他昏君時,那些死刑犯卻都按時歸來了。以和代斬,既使死囚悔改,又使唐朝進人到了一個輝煌的貞觀盛世。這時,我悟到了“和”這一中國茶道精神。
祥和之后,你會回味口中的茶香,此時的你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寧靜無比,淡泊一切。先秦的著名思想家莊子主張清凈無為,或許道家在歷史的長河中從未被君王重視過,但正是因為清凈無為的中庸使得道家現在仍能在中國展示出他那耀眼的光彩。此刻,我的內心又是無比的寧靜。
當你回味完茶香后,你的心性已經得到了凈化,怡然而樂,暢快不已。“硬漢子”桑迪亞哥只是一個瘦骨嶙峋的老漁夫,他似乎永遠也捕不到魚,千辛萬苦捕到馬林魚還很悲壯地被鯊魚吃掉了,但在海明威的筆下,老人最終沒有被生活的困難所打敗,他仍然擁有著力量去與現實抗爭。閱讀《老人與海》,讓我感悟到與困難作斗爭,其樂無窮。我又悟到“怡”這一中國茶道的精神。
茶,只要泡之有道,對于任何人,它們都會像對待摯友般奉獻自己,最后齒留余香。在現實中,我們渴望的是“管鮑之交”的寬容大度,而不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哀嘆;我們期盼的是關羽曹操之間的英雄相惜,而不是龐涓孫臏的同門相殘,兩敗俱傷,品的是茶,悟的卻是人生的真諦。
微小的事物中往往隱藏著一個大道理。在這個茶文化起源之地的中國,一片茶葉何嘗不是一段史話的剪影呢?
【【精華】閱讀與作文合集10篇】相關文章:
【精華】閱讀與作文合集8篇12-19
【精華】閱讀與作文合集五篇12-11
【精華】閱讀與作文合集9篇11-02
【精華】閱讀與作文七篇11-23
關于閱讀與作文合集5篇12-19
【精品】閱讀與作文合集八篇12-18
【精選】閱讀與作文合集5篇12-12
【必備】閱讀與作文合集八篇12-12
關于閱讀與作文合集7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