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的初一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學習的初一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學習是一件終身的事情,對于我們而言,16年學業順即可,我們卻常常覺得16年過去了我好像也沒學到什么。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曾經有學生問我:老師,老師,他們都說語文,數學,英語這三科里語文最好學,數學最難學,你覺得是這樣嗎?我說:我覺得一點都不對,相反,我覺得數學最好學,語文最難學,數學的答案是唯一的,但是語文的答案卻因為人的不同而可以寫出千千萬萬種答案,正所謂1000個讀者里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對于語文的答案也是一樣的,不同的'人筆下的答案,雖然都是統一方向,但是表達的不同,還有思想深度的不同,都將決定你所寫的答案是優是劣,是對是錯,是好是壞。學習數學,老師會把鑰匙交到你的手上,你只需要拿住那把鑰匙,你就可以開千千萬萬個門,但是語文不同,這個鑰匙老師不會交到你的手上,而是帶領你去找,但是你找到了鑰匙卻不一定就能夠找得到門,并且把它打開。
終身學習是很必要的,而且時代在不斷的發展,新的知識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如果你跟不上時代,你就會落后,落后就要挨打,這是我們當初用血換來的教訓。古來圣賢皆寂寞,一語道破了做學問的境況,真正向學的人要耐得住寂寞,不怕凄涼,那些真正有大學問的人,他們活著的時候常常是沒人能夠理解的,但是數十年甚至數百年之后,人們再回顧到他的時候,才會體會到他思想的偉大價值所以做學問要耐得住寂寞,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學習,不僅要學,還要學會習,什么叫習?習就是學到一些書本上沒有的東西。想要有所收獲,就要學會自己去學習,老師教你的時候,知識是老師的,當你自己去學習了,有所收獲了,知識是你自己的。習對我而言就是反思,就是思考,就是鉆研,做學問要不懂就問,問了才能懂,懂了才是自己的。
那么我們應該學什么?又應該怎樣學呢?學習不僅要學習那些知識技能,更要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許多人把學問當作知識,但其實這種認識是有偏差的,大千世界知識海量,如果把學問當作知識,那恐怕這一輩子什么都不用干,只做學生就夠了,盡管哲人說學無止生命不息,學習不止,但我們也要有選擇的學習,適合我們的東西,學習我們需要的東西,并且將這些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學而時習與朋友共不為人,知而不慍,就能不斷增進美德,開啟智慧,就能使自己的心靈獲得滋養,思維得以拓展,從而達到人生的理想境界,成為一名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