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的作文[常用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習俗的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習俗的作文 篇1
八月十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每到中秋節的晚上,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在陽臺上吃著月餅,欣賞著月亮,那天的月亮特別的圓,如一張金黃的煎餅。
去年八月十五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過晚飯,我便拿出一大盒月餅,那個月餅的包裝盒子十分漂亮,它是用金屬鐵皮做成的一個精致的盒子,盒子上面用塑料紙貼著,紅紅的、黃黃的,在燈光下還會不停地閃爍著,特別華麗。我想:里面的月餅可能也一定很好吃吧,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盒,里面是一個個圓圓的月餅,月餅的外面竟然還有一張透明的塑料紙包著,我撕開包裝紙,月餅的香味一下子從中跑出來,跑進了我的鼻子里,“好香好香!”我忍不住吃了一口,說:“這月餅真好吃。”我讓爸爸、媽媽也嘗嘗。他們嘗后連忙說好吃、好吃。后來我們發現一盒月餅中有不同的種類,有豆沙、椒鹽、瓜子仁、花生仁等各種月餅。”我們邊吃邊欣賞著窗外的月亮,有說有笑的。那晚的月亮真美麗,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在月宮中跳起了歡樂的舞蹈。看著看著,我覺得那晚的.月亮特別特別的圓,就像祖國大家庭的人在一起團團圓圓的樣子。
中秋節的月餅真好吃啊!它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中秋節的月亮真美啊!它美得讓我賞心悅目。
習俗的作文 篇2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后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習俗的作文 篇3
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過年習俗。今年,我在鹽城的外婆家過年,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吃茶”這個儀式。
大年初二,在轟隆的`鞭炮聲中,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興致勃勃地來到舅舅家拜年。一進舅舅家門,我就喜氣洋洋地說道:“舅舅,祝您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舅舅也笑瞇瞇地對我說:“謝謝!也祝你學習進步!”接著,舅舅熱情地邀請我們“吃茶”,我們在舅舅的指引下圍著桌子有序地坐了下來。他指著早已擺好的滿盤“金果”(當地特產),微笑著說:“吃吧,祝你們在新的一年里‘碩果累累’!”接著,舅舅又把當地特產“阜寧大糕”分給我們,熱情地說:“祝你們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糕)升’!”最后,舅舅又給我們每人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桂圓蜜棗茶”,連聲說:“祝你們在新的一年里‘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哦!原來每種茶點都分別表達著不同的寓意呢!邊吃邊聊了一會兒,舅舅又塞給我一個壓歲的紅包,我高高興興地收下了。
新年里,鹽城還有一段順口溜:“七不出,八不歸,初九、一十往家飛。”意思是:“初九不宜出門,初八不宜回來,初九、初十趕著回家。”所以,我們本來打算初八回常州的,因為這個習俗,我們便推遲到初九才回了家。
鹽城的過年習俗真是與眾不同,令人難忘!
習俗的作文 篇4
我們國家里面最重要的一個節日,那就是中國了,形成了一個比較固定的風俗習慣,比如說打掃衛生,貼春聯,貼窗花,守歲,爆竹,拜年等等等等,春節的很多風俗到現在都是流傳下來的。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以前就有記載著春節掃塵的'風俗,新春掃塵有除舊布新的含義,希望把一切的貧窮通通都掃出家門,人們寄托著破舊立新的愿望,記住少成的方法來整理全年來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貼春聯貼窗花,是有著一種美好的愿望,還可以烘托出春節喜慶的氣氛,把福字倒著貼意味著福氣到,還有各種各樣的春聯,都是一種福氣的含義,希望一年都比一年好。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等待著辭舊迎新的時刻,當五彩繽紛的爆竹遍地開花,四處響起的時候,新年走到我們眼前,人們都會穿得整齊漂亮,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祝賀。長輩們給晚輩分發壓歲錢,真是其樂融融,新年新氣象啊!春節還有不得不說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紅豆,寓示著一年紅紅火火;吃年糕,寓示著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湯圓,寓示著全家都團團圓圓。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而且每一個地方都是有些區別的,有趣的事情也多得說不過來,祝福講不勝講,哪個人不喜歡傳統的春節呢?誰都想把這些古老的習俗一直流傳下去。
習俗的作文 篇5
我的家鄉有這樣一個習俗,每年農歷七月十四那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歌會。
從小我就在大哥、大姐的帶領下,每年都到歌場去湊熱鬧。耳濡目染,我對歌會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去年歌會那天,吃過早飯,我便和伙伴們結伴向給山民們帶來無限歡樂的歌場走去。一路上,隱隱約約聽到了從山坳那邊傳來的悠揚的歌聲……
聽爺爺、奶奶說,歌場自古以來就設在我們這個群山環抱、綠樹成蔭的巖灣村。這一天,太陽公公似乎格外善解人意,一直張開著笑臉。姑娘們穿著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打著一把把精致的花傘,邁著輕盈的步子來了;平時不注意打扮自己的壯阿哥,也穿戴一新,迫不及待地趕來了;連滿臉皺紋,霜染兩鬢的爺爺奶奶們也蹣跚而來,滿面春風地想尋找失去的青春……
中午時分,已是人山人海,四鄰八寨的鄉親們都趕來了。這時歌聲更燎亮了,此起彼伏。我仿佛置身于歌的.海洋之中,歌聲打破了山林的寂靜,整個山坳沸騰起來……
你瞧,這兒圍了一圈,那兒圍成一堆,一株株枝繁葉茂的楓樹下,就是一個個歌臺。歌臺的“布景”是一簇簇的楓樹葉和一張張甜甜的笑臉。看,大家笑得多開懷,笑得那樣無拘無束,你聽歌聲是那樣的清脆,那樣的婉轉。笑聲停了歌聲又起……
我好不容易才擠進一個圍得水泄不通的歌臺。只見左邊站著6個阿哥,右邊站著6個婷婷玉立的阿姐,他們正在對歌。這種唱歌的形式叫對,一般由阿哥先唱山歌邀女歌伴,通過一唱一和,阿哥、阿姐慢慢圍攏來,對歌才算正式開始。大山里特有的清泉,滋潤著山民們的歌喉,山民們都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音域寬廣,歌聲渾厚。阿哥常常能用高亢的歌聲把遠處的阿姐邀請來。對歌還有這樣一個規律:阿哥一般不和同村的阿姐對歌,都是邀請其他村寨的姑娘,通過對歌,使他們相識。
他們唱得那么投入。那歌聲,多么悠揚,多么動聽,讓人回味。雖已夕陽西下,但阿哥、阿姐們的歌興更濃,唱得更起勁。這歌聲,就是苗鄉人民的心聲。唱出了他們的情,唱出了他們的愛。歌會一年一次,但歌聲會時刻陪伴著勤勞的父老鄉親,伴隨他們走向山林,走向田野,走向幸福生活。他們的生活就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夜幕降臨,陶醉于歌聲中的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那個小山坳。歌會結束了,但歌聲仍縈繞于耳。于是,我又盼望著更盛大的一次歌會的來臨,也盼望著遠方的伙伴們能來領略這一道苗鄉特有的風景。
習俗的作文 篇6
每年的中秋佳節都在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很有趣,既可以賞月,還可以吃月餅,更是全家團圓的節日呢!
今年的中秋節又到了,我開心極了!因為我又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了,這樣的夜晚非常美麗,在賞月時再吃上幾塊月餅,那就更賞心悅目了。現在還是白天,還賞不了月,所以我只好看看書本,寫寫作業,準備準備上學的用品。
夜幕終于降臨,忙忙碌碌的人們也都回家了,令天下人都向往的是,一家人又有機會開心地聚在了一起。
今晚,我又可以飽餐一頓了,還可以嘗到月餅,還可以欣賞明月。想到這里,我開心地笑了。終于開飯了,今天的晚飯特別豐盛,有雞有鴨,還有我最愛吃的魚呢!雞是炒著吃的,鴨是燉著吃的,這些美味佳肴我當然都很喜歡。
今天外公回來時,還帶來了一個綠油油的柚子,我還以為這是拿來吃的。可后來才知道,原來柚子是用來插佛香的,這充滿誘惑力的柚子居然只為了插佛香,這也太不值得吧?一輪明月升起,外婆在插滿了香的柚子前擺起了一個大盆,上面供滿了水果和月餅等好多吃的,點燃的佛香升起了裊裊青煙飄向明月,這應該就是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吧,挺有趣的!
晚飯后,大家都出來賞月,外公外婆、爸爸媽媽、我和奶奶齊坐陽臺。只有哥哥,他腿受傷了沒法出來賞月,真可惜!又大又圓的月亮,哥哥不能看了,這可是難得的好機會啊!不一會兒,鞭炮聲便從四面八方響起來,中秋節既可以吃月餅,又可以賞明月,還可以看煙花,真是有趣的節日啊!可是,哥哥卻不能參與我們的活動,但我們可以去屋里找他玩兒。晚上,電視臺還播放著不少好看的中秋團圓文藝晚會節目呢!
聽說,今晚的明月是十年來最圓最圓的。美好的光景總是不留人,我們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這一天,快樂的時光在悄悄地流逝!
夜深了,人靜了,一輪明亮的圓月爬上了樹梢,已高高地掛在了星光璀璨的夜空。忽然,我的心頭掠過一絲莫名的傷感,古人云: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在一家人快樂團聚的時刻,我想起了親愛的爺爺。由于一場意外的疾病,我親愛的'爺爺已離我遠去,要是爺爺也能陪著我們一起過中秋,該有多美好啊!
然而,時光苦短,往事歷歷在目,爺爺只能“生活”在我們的深深懷念之中了。想起爺爺以前對我的百般愛護,對我的殷切期望,我內心極為悲苦,不禁潸然淚下……
懵懂中,我感覺自己正從稚嫩的童年走向意氣風發的少年。感嘆人生的真諦,我們尤為應該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趁著現在還年輕,我們更需努力拼搏!!感慨良多,今年的中秋之夜,真的讓我美好而難忘!!!
習俗的作文 篇7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歷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
我看見爸爸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啊?”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習俗的作文 篇8
流行于貴州省黃平一帶苗族的偷菜節也是在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舉行。
節日這天,姑娘們便成群結隊去偷別人家的菜,嚴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為偷菜與她們的婚姻大事有關。所他的菜僅限白菜,數量夠大家吃一頓即可。偷菜不怕被發現,被分的人家并不責怪。大家把偷來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
據說誰吃得最多,誰能早得意中人,同時所養的蠶最壯,吐出的絲也最好最多。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習俗的作文08-06
習俗的作文(精選)08-26
[精選]習俗的作文08-31
習俗的作文【精選】09-18
(經典)習俗的作文09-19
習俗的作文(經典)10-28
[經典]習俗的作文11-19
習俗的作文[精選]12-29
習俗的作文07-29
習俗的作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