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的作文4篇【熱】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習俗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習俗的作文 篇1
你們一定知道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吧?這首詩寫的就是清明時節人們踏青掃墓的情景。唐朝就有了關于“清明節”的詩,那么,“清明節”究竟是一個多么久遠的節日呢?我來告訴你,其實“清明節”比唐朝還要遠,它在2500多年前就有了,那是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為了緬懷忠臣介子推而定的`節日。
今天我們過的清明節,已經成為國家法定節日了。這一天,所有炎黃子孫,無論身處何地,也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社會地位如何,只要有可能,他們就會千方百計地回到自己先人所在的地方,就算路途再遠,他們也要回來,祭拜養育他們的祖先、前輩。因為他們知道給了中華兒女一代又一代生命延續的人是自己的父輩和先人。雖然有不少人在國外工作和生活,但是他們血管里流淌的永遠是中國人的血,他們是龍的傳人——中國人。
我還要告訴你,清明節也是一個感恩的節日。清明節前后,我們都會為已故的長輩祭拜,祝他們在天之靈能安息;清明節也是我們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好日子,這一天人們掃完墓就會帶著孩子在郊外踏青、在公園放風箏,我們在大自然中,盡情享受美麗的風光。
今天4月4日就是清明節,我還真親身體驗了一次掃墓,奶奶家的親戚從安慶那么遠的地方趕回來,這就表現了我們是同祖同宗同脈的一家人。在這一天,我感受到了,血濃于水的親情。
最后,我還要告訴你,在清明節掃墓時,我們一定要注意,選好了燒紙的位置,不然就會發生像20xx年因清明燒紙引發的森林大火,還有20xx年那次森林大火,造成3人死亡的可怕事件。所以,我們要文明過好清明節,注意保護環境,把中國傳統的文化和感恩的美德世世代代傳下去。
習俗的作文 篇2
端午節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
這一天,我和媽媽去街上買菜。我聞到了粽子的味道。當我到家時,我突然想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海關是什么?我想問我媽媽,但是她媽媽說,“你可以自己去查查書!蔽倚南耄簩で髱椭葘で髱椭谩N視瘴艺f的做。
我找到了百科全書并打開了它。它說:“在端午節那天,人們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傳說賽龍舟是為了營救死于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放進河里喂魚、蝦和螃蟹,停止吃屈原的尸體。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一個龍節,是四五千年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在端午節要吃“黃武”: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包粽子和雄黃酒。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在北方,雄黃都將被用來在孩子們的額頭上畫“國王”這個詞,并且在這一天將會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包。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當我看到美味的粽子時,我不禁唱起了一首關于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日是端陽。插入艾葉,戴上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快樂地下水!
習俗的作文 篇3
新年的腳步聲漸漸走近,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除夕這天,大街小巷都充滿歡聲笑語,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除夕這天,是人們最忙但也是快樂的一天,下午,我跟媽媽從集市買來了春聯,很鄭重地拿來剪刀、膠帶等東西。幫忙貼春聯啦。
大家知道春聯是什么嗎?春聯最初是叫做“桃符”,在周代時出現,桃符是指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后漢書·禮儀志》有記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钡搅宋宕鷷r,西蜀的宮廷里出現了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的事!端问贰な袷兰摇酚杏涊d:“后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筆題云:‘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就是我們國家的第一副春聯。到了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就有描寫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只不過不同的是由桃木板改成了紙張——春貼紙。直到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此后春聯沿習成為了習俗,源遠流長。
新年嘛,當然要除舊迎新啦,所以要把舊的春聯先用手撕下來,舊的'春聯好難撕啊,我用小刀、水、抹布等對付它,終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把它給除得干干凈凈的。我把膠帶撕開,撕成一小段一小段,然后想貼在春聯上,但問題來了,“綠竹別其三分景,紅梅正報萬家春。”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我丈二摸不著頭腦,爸爸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他說:“春聯講究平仄,平是一、二聲,仄是三、四聲。一般上聯的最后一個字是仄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是平聲哦。”“哦”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最后幫助爸爸把春聯給貼好啦,紅彤彤的對聯充滿喜慶,它寄托了我們對新一年美好的愿望。
習俗的作文 篇4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新的一年又來到了。中國的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也是充滿著濃郁的中國傳統色彩的節日。那你知道春節有哪些習俗嗎?
想必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吃團圓飯了吧。沒錯,團圓團圓,團團圓圓,講究的就是一家人在除夕這晚圍著在一起吃頓飯,任何一個人都不能缺席。因這除夕這一天對中國人來說極為重要,這一天人們都要辭舊迎新,熱熱鬧鬧吃團圓飯。在古代,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圓飯”對古代人是多么的重要。
吃年夜飯的時候,是家家戶戶最熱鬧、最愉快的.時候。在夜里,豐盛的菜肴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一起吃年夜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的。現在,年夜飯上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佒蠓,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是諧音,象征著“年年有余”,也喻示“吉慶有余”。最后會有一道甜食,祝福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當然,春節還有大人發給我們的紅包。中國人喜愛紅包,是因為紅色象征著活力,愉快和好運。派發紅包,是由長輩發給未成年的晚輩,表示把祝福和好運帶給他們。在古代,民間認為發壓歲錢給孩子可以壓邪,當妖魔鬼怪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拿這些錢賄賂它們,化兇為吉,F在,當孩子們打開紅包,也就打開了新年的祝福和新的開始。
當然了,春節的習俗遠遠還不止這些,讓我們當一回小記者,去各地調查調查,了解了解一下春節的習俗吧。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習俗的作文:正月的習俗01-29
習俗的作文01-17
習俗的作文(經典)11-06
習俗的作文01-22
習俗的作文[經典]08-14
(精選)習俗的作文08-06
習俗的作文(精選)08-26
(經典)習俗的作文09-09
【精選】習俗的作文08-23
【經典】習俗的作文09-13